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中心接受的2125份艾滋病抗体检测标本为研究对象,以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进行抗体筛查,分析两组检测方法下的检查结果。结果胶体金法检测中阳性38份(1.79%)、阴性2087份(98.21%),酶联免疫法测定中阳性41份(1.93%)、阴性2084份(98.07%),其中3份标本经酶联免疫法测定显示为阳性,但经胶体金法测定为阴性。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9.86%(2122/2125)。结论不论是胶体金法还是酶联免疫法均可用于艾滋病抗体实验室检测中,两种方法的检测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的800例血清标本,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分别应用胶体金法检测(实验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方式(对照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经研究,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体的检测率为10.4%,胶体金法检测的检测率为10.5%,组间数值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有利于检测个体艾滋病病毒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治疗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探讨检测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就诊患者的1936份血清标本,使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酶联免疫与胶体金两种不同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IV抗体初筛可选用酶联免疫或胶体金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检验方法。方法:选取80例行丙型肝炎检验患者的常规静脉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显示6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7.50%,有74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2.50%;应用胶体金法检测显示5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6.25%,有75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3.75%。两种检验结果在阳性率和阴性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均为临床检验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检验科300例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检测,并以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作为对比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验中共筛选阳性及可疑血清标本48例,胶体金法检验中45例阳性,化学发光法验证确认43例阳性,3例可疑标本阴性,酶联免疫法筛选46例阳性,化学检验法确认42例,2例可疑标本中1例为阳性,1例为阴性。胶体金法检验敏感性(100.0%)高于酶联免疫法(97.72%),胶体金法特异性(71.43%)也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55.5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临床检验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相对于酶联免疫法而言,胶体金法检验更为灵敏,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检测法在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疑似乙型肝炎患者88例,均行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检测乙型肝炎抗体,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3种检查方式诊断乙型肝炎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 88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乙型肝炎患者44例(5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为95%,高于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与免疫胶体金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均可有效检测乙型肝炎抗体,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较高,可将其作为筛查乙型肝炎患者的常用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7.
陆建国  曹友德  黄涛 《西部医学》2012,24(5):996-997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IgM检测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对109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酶联免疫法各项评价指标略优于胶体金法。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肺炎支原体IgM的实验室检测,酶联免疫法相比胶体金法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8.
侯娟  叶峰山  陈焕文  陈成塔 《当代医学》2021,27(30):153-154
目的 对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化学发光法检测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检测确诊为HIV的143例患者,采集血液样本,分别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HIV抗体的检测结果.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灵敏度为92.78%,特异度为93.48%,准确率为93.01%;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HIV抗体灵敏度为91.75%,特异度为84.78%,准确率为89.51%;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灵敏度为98.97%,特异度为95.65%,准确率为97.90%;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的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的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效能更高,疾病筛查时可有效避免漏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胶体金免疫分析法(GIC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一HCV)在实际检测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北京万泰酶联免疫法与英科新创胶体金法进行配对检测分析。结果我院依赖药物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211例,共检出阳性标本183份,阳性率86.73%。北京万泰酶联免疫法阳性181例,阳性率85.78%。英科新创金标法阳性178例,阳性率84.36%。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丙肝病毒检测方法经过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均为可采用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17-11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血液标本780份,所有标本均采用真空管采集。运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所有血液标本,统计分析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情况,并对比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阳性率9.23%(72/780)、8.72%(68/78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将常规法设定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敏感度为72.22%(52/72),特异度为97.74%(692/708),准确度为95.38%(744/780),阳性预测值为76.47%(52/68),阴性预测值为97.19%(692/712)。结论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相当,临床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玉亮 《求医问药》2014,(16):45-4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胶体金法(colloidal gold)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集的社区居民健康体检标本1519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这些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胶体金法检测,在这15190份血样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1384份,阳性率为9.11%。经酶联免疫法检测,在这15190份血样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1440份,阳性率为9.48%。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的标本有1380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有2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有60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同时为阴性的标本有13748份。经统计学分析,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应用胶体金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检测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缺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优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高,缺点是步骤繁琐、费时。临床上可应用胶体金检测法对患者进行快速筛查,以缩短初筛的时间,提高检查的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的乙肝病毒携带筛检,而酶联免疫检测法则可用于对少数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二次筛检,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与免疫印迹法(Lineblot)对临床TORCH标本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ORCH标本提供实验数据和工作基础。方法收集来自于我院临床各科室的TORCH标本,同时应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TORCH项目IgM和IgG抗体检测。比较和分析两种不同实验方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探讨免疫印迹法在临床TORCH项目检测领域的应用价值。结果在临床TORCH标本检测时,两种实验方法显示:①IgG抗体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抗HSV1/2抗体,符合率90%;抗CMV抗体,符合率94%;抗Rv抗体,符合率84%;抗Tox抗体,符合率98%。②IgG抗体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抗HSV1/2抗体,符合率89%;抗CMV抗体,符合率90%;抗Rv抗体,符合率84%;抗Tox抗体,符合率87%。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TORCH临床标本检测的结果与通过酶联免疫法所获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而且由于免疫印迹法具备在一次温育反应后获得五种TORCH病原体可靠和完整的血清学数据,实验结果可实现数字化判读等优点,因此在TORCH项目临床检验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赵霞 《甘肃医药》2015,(3):209-210
目的:观察胶体金法用于丙型肝炎患者HCV抗体检测的实际效果,评价其用于HC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例丙型肝炎患者,均抽取等量血液,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CV抗体,对照组10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CV抗体,记录两组患者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检出率为89.00%(89/100);对照组检出率为78.00%(78/100),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抗体的检测效率高于酶联免疫法,且对设备及操作条件的要求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早早孕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胶体金早早孕试纸法、酶联免疫法和B超三种方法诊断早早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停经时间在40天内的妇女进行胶体金试纸法、酶联免疫法和B超检测。结果:胶体金试纸法、酶联免疫法和B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8.3%、88.3%和54.2%。结论:胶体金试纸法结果准确,对早早孕检出率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5.
严莉  乔翠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11-111,114
目的通过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测β-HCG,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方法在相同条件下使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本院80例门诊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出阳性53例,阴性27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出阳性49例,阴性31例,其中有6份阳性标本没有检测出来。与ELISA法对比,GICA的敏感度为92.5%,特异性为10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各有优点,临床中应根据实验室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对9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40例艾滋病患者和7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共202例血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胶体金法检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单纯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2%、42.5%、81.4%。结论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筛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艾滋病(AIDS)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中心10000份待检测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实施 HIV 抗体筛查,采取的方法包括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筛出 HIV 阳性情况,初筛 HIV 阳性品再送到省疾控中心实施补充实验,明确诊断HIV 抗体阳性,比较两种方法筛查结果。结果:10000份标本经金标法筛查初筛 HIV 抗体阳性标本52份,而酶联免疫法筛查初筛 HIV 抗体阳性标本35份,最终经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 HIV 抗体阳性30份,金标法筛查假阳性率为42.31%,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14.29%(P <0.05)。结论:金标法筛查 HIV 抗体敏感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假阳性率较高的缺陷,而酶联免疫法尽管敏感性不及金标法,但其假阳性率低,临床筛查及诊断建议采取酶联免疫法。  相似文献   

18.
张加亮  周盛 《当代医学》2013,(20):69-70
目的利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HIV的抗体,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780例艾滋病防治科自愿咨询者和高危人群的血液标本,在治疗的同时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液HIV抗体。结果金标法筛选检测出25例阳性患者,酶联免疫法检测出15例阳性患者。对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筛选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时,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实际临床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胶体法快速检测HBsAg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讨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2001年3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做要求检查HBsAg的患者2000例用胶体金法和El。[SA同步进行检测,以ELISA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0例标本中胶体金法和卜f.[SA检测出HBsAg阳性的分别为246和250人阳性只有4例为可疑,两种方法均阴性为1750人,两法符合率为99.8%,胶体金法漏检四例。漏检率为0.2%。结论:胶体金法快速检测HBsAg在临床检验有的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IBT)、胶体金斑点法(DIGF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IF)用于检测抗dsDNA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提取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78份,选取同期健康血清72份,用四种方法检测两组抗dsDNA抗体。对比抗dsDNA阳性率,四种方法测SL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红斑狼疮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且P〈0.01;四种方法敏感性依次为57.3%、54.8%、62.5%、51.8%,特异性为93.4%、89.5%、86.2%、97.7%。结论:四种检测抗dsDNA抗体方法中,CL-ⅡF特异性最高,ELISA敏感性最高,DIGFA与IBT表现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