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经曲面、多层面、容积、内窥视镜等重建方式检查患者的血管情况,并将诊断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检出15例动脉M1段狭窄(15.00%)、24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24.00%)、17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17.00%)、20例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20.00%)、8例考虑弥漫粥样硬化(8.00%)、4例原始三叉动脉(4.00%)、4例AVM(4.00%)、3例脑动脉广泛不规则狭窄(3.00%)、2例未见明显闭塞、血管狭窄(2.00%),总检出率为97.00%。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价值高,对解剖结构、主动脉夹层等多方面的血管病变有着较好的分辨率,可为手术方案的确定及术后评估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缺血性卒中患者68例,根据病因分为脑梗死组(55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3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受累血管数目及血管狭窄部位.结果 有血管病变患者64例,正常4例.其中脑梗死组有血管病变52例,检出病变血管92支,单条血管受累24例,多支血管受累28例;TIA组有血管病变12例,检出病变血管20支,单支血管受累4例,多支血管受累8例.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大多数存在多条血管不同程度的病变,DSA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敏  佘子瑜  梁顺波 《重庆医学》2013,(23):2730-2732
目的探讨18~45岁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病因、分型,与同期同年龄组参加体检者对比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低年龄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梗死(SOE)的比例与高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型中LAA29.2%,原因不明的脑梗死(SUE)25.4%,青年卒中组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方面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原因未明的脑卒中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饮酒、心脏病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对青年人脑梗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青年脑梗死病例48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析患者血管病变类型和部位。结果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为52%,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最多(17例,占35%),其次为动脉炎(10%),Moyamoya病为7%。脑叶梗死是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较为常见,脑血管造影在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及核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检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3年来收治的3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患者行DSA或MR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单纯前循环血管病变7例(17.9%)、后循环血管病变23例(59.0%)、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2例(5.1%)、造影未见明显血管结构异常7例(17.9%).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患者病因复杂,并非完全是由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TCD联合超声与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选取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给予颈动脉TCD联合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比较颈动脉TCD联合超声与血管造影颈脑动脉狭窄检出率,以血管造影(DSA)检查作为颈脑动脉血管狭窄的"金标准",评价颈动脉超声诊断颈脑动脉血管狭窄的效果。结果:颈动脉TCD联合超声血管狭窄检出率为70.97%(88/124),DSA颈脑动脉血管狭窄检出率为85.48%(106/124),两种方法颈脑动脉血管狭窄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TCD联合超声诊断颈脑动脉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84.91%、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96.77%,阴性预测值为48.39%。结论:颈动脉TCD联合超声检查颈脑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日益提高,具有无创、便宜、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预测患者颈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性脑病的危险性,对于早期诊断缺血性脑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但是血管造影仍旧是诊断颈脑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临床价值。方法本实验抽选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A检查,同时对其中25例阳性病例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评估两种技术的诊断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经全脑DSA扫查,显示血管狭窄病变部位与16排螺旋CTA检查结果相同者24例(96.0%),余者1例(4.0%)狭窄程度较不明显,位于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处,经DSA检查未检出。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A检查是一种可行诊断手段,能够为临床设计诊疗方案提供指导依据,且具有安全、无创及检测费用低等特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中青年脑卒中病因追查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方法收集2006—2009年我院20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DSA检查结果,分析中青年脑卒中的病因。结果 20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的阳性率为66.3%(134/202),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狭窄,其次为烟雾病;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静脉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瘤;一些少见的病因包括肌纤维发育不良等。结论 DSA检查在中青年脑卒中病因追查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116例的DSA检查结果,探讨其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住院患者.年龄15~45岁的青年脑卒中116例,均经CT或MR检查证实,全部行DSA检查,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116例青年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82例(70.7%),缺血性脑卒中34例(29.3%).提示以出血性脑卒中为多见.出血性脑卒中,其中脑动脉瘤30例(36.5%),脑动静脉畸形20例(24.3%),脑动脉硬化16例(19.5%),颅内海绵状血管瘤4例(4.87%),moyamoya病4例(4.87%),原因不明8例(9.7%).缺血性脑卒中,其中脑动脉硬化12例(35.2%),脑动脉炎6例(17.6%),moyamoya病6例(7.6%),血管先天性狭窄2例(5.8%),原因不明8例(23.5%).主要危险因素:嗜烟酒36例(31.0%),高血压、高脂血症40例(34.5%),糖尿病6例(5.2%),卒中家族史14例(12.0%).结论 早期干预和控制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可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血管影像学特点,探讨进展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4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影像学(DSA、CTA)资料,观察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程度,根据神经功能是否恶化分为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两组,对两组的血管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4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72例(48.98%)存在脑血管狭窄,其中单发狭窄47例(31.97%),多发狭窄25例(17.01%);27例(18.37%)出现卒中进展.进展性卒中与非进展性卒中相比,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及多发动脉狭窄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 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及颅内外动脉多发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进展性卒中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头颅MRA和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确诊的烟雾病患者,分为青少年组(<20岁)和成人组(≥20岁),分析其临床表现,CT、MRI、DSA等影像学检测结果以及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组烟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9~12岁和35~39岁。青少年组31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5例(48.4%),出血性卒中8例(25.8%),癫痫发作5例(16.1%),反复头痛3例(9.7%)。成人组82例,其中出血性卒中41例(50%),缺血性卒中36例(43.9%),反复头痛发作4例(4.9%),癫痫发作1例(1.2%)。DSA和MRA均表现为双侧病变,均可见到烟雾状异常血管网。青少年组以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闭塞为主,与成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脑血管病变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组发病高于青少年组。有2个发病的高峰年龄(9~12岁,35~39岁),青少年组以缺血性卒中为主,成人组以出血性卒中为主。DSA是烟雾病诊断的金标准。MRA以其无创、方便等优势,成为本病筛查、诊断、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冬松 《吉林医学》2012,33(21):4637
目的: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探讨可能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86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DSA资料,分别对其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性、缺血性脑卒分别占75.58%、24.42%。脑卒中病因为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海绵状血管瘤、Moyamoya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血管先天性狭窄、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危险因素暴露率最高为吸烟,其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病、糖尿病、家族史。男女患病比例为2.31:1。结论: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较为复杂,DSA是明确病因必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李正侠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22-1423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1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狭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7例脑血管正常,175例颅内外血管异常,110例颅内血管异常,65例颅外血管异常,50例血管狭窄程度<50%,85例血管狭窄程度达50%~70%,40例血管狭窄程度>70%;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狭窄部位以及对狭窄程度进行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严重程度高于颈内动脉颅外段(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对患者病变部位以及狭窄程度进行明确诊断,并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支代偿以及动脉回流情况进行检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青年脑卒中是指发病年龄在15~45岁的脑卒中患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脑卒中亦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支柱,青年人脑卒中发病的增加将对社会、家庭带来重大的损失及极大的负担,故青年卒中的预防和诊治更显得尤为重要.Bendixen等[1]对1 606例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进行了综述, 15~35岁青年人群的病因多为动脉夹层分离、心源性栓塞、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和高凝状态,而35岁以上的成人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则是其主要原因.引起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如Takayasu 大动脉炎、颈动脉夹层(caritid artery dissection,CAD) 及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等.为更好地预防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借鉴,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心脏血管有关的病因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68例病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深  付伦姣  罗成宏  朱东铭  冯泉 《广东医学》2008,29(12):2080-2081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68例住院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析其血压、血脂、血糖、血黏度、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有明确病因者60例,病因不清者8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45例,心源性脑栓塞12例,其他原因包括脑血管炎、烟雾病、偏头痛等共3例;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80.9%),高血脂(73.5%),高同型半胱氨酸(44.1%),吸烟(32.4%),家族史(29.4%),饮酒史(26.5%),栓塞性血管病(17.6%),糖尿病(14.7%)。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中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糖尿病、高HCY等危险因素是促发中青年人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针对39例阳性患者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所获取的检查结果纳入研讨领域,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9例阳性患者中,血管狭窄位置与螺旋CT一致的有32例,占82.05%,组间数据差异物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均有基底动脉轻度狭窄和椎动脉狭窄症状,而DSA检查结果提示,无异常。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诊断,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高,价格低,具有无创特点,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首要诊断方法,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87例脑梗死临床资料,分析对比TCD及DSA检查结果.结果:87例患者共检查血管877条,其中75例(86.2 %)患者检出有不同程度脑动脉的狭窄,TCD诊断为血管狭窄或闭塞97条(11.1 %),DSA诊断为血管狭窄或闭塞104条(11.9 %).其中TCD与DSA诊断相符合83条,21条DSA诊断有狭窄或闭塞血管而TCD示正常,14条TCD诊断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而DSA检查正常.结论:TCD和DSA是诊断脑动脉狭窄重要的检查方法,两者互为补充.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病变血管位于大脑中动脉和(或)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18.
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青年卒中,也称青年中风,是指年龄小于45岁者发生的脑卒中.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9.77%,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且男性居多[1].青年卒中病因复杂,及时发现卒中病因可有效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有研究显示青年卒中患者动脉病变的频度变化约11%~17%,而心源性栓子占11%~35%.其他病因比较少见,可能取决于环境、遗传因素、酗酒或药物滥用、AIDS相关疾病及一些感染因素[2].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各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研究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脑血管狭窄。方法对23例头颅MR I或CT检查表现为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的相关问题及其疗效进行研究。结果脑分水岭梗死涉及责任病变血管在颈总动脉的3例、颈动脉窦部(C1段)14例、颈内动脉C2段2例、颈内动脉(C5、C6)段4例;左侧病变8例、右侧病变15例。本组23例患者全部接受了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共涉及责任病变28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6~12个月随访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新发脑梗死。结论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狭窄所致的脑分水岭梗死在神经影像学(CT或MR I)上有其特殊表现,如果能早期识别诊断,严格地掌握手术适应证,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对治疗脑动脉狭窄所致脑分水岭梗死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194-196
目的比较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首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别由2位神经内科医师进行TOAST分型和CISS分型,并对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患者的TOAST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58例(39.19%)、小动脉闭塞型(SAA)53例(35.81%)、其他明确病因型(SOE)18例(12.16%)、原因不明的卒中(SUE)11例(7.43%)、心源性栓塞型(CE)8例(5.41%);CISS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LAA75例(50.68%)、穿支动脉疾病型(PAD)35例(23.65%)、其他明确病因型(OE)29例(19.60%)、心源性卒中型(CS)6例(4.05%)、原因不明的卒中(UE)3例(2.03%)。CISS分型中LAA比例显著高于TOAST分型中LAA的比例,TOAST分型中SAA和SUE比例显著高于CISS分型中PAD和UE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SS分型中CS和OE比例与TOAST分型中CE和SOE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相对于TOAST分型,CISS分型在指导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