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总结在基层医院对主干动脉损伤临床治疗方法,提高对主干动脉损伤修复成功率,降低各种并发症及截肢率。方法:1998年以来对31例不同类型损伤造成动脉断裂、动脉挫伤栓塞、动脉裂伤、动脉痉挛、动脉贯通伤采用血管清创对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血管修补、人造血管移植、血管内液压扩张解痉等方法,恢复主干动脉畅通,并常规行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结果:本组无死亡,肢体存活治愈28例,2例因感染栓塞,1例因肢体远端动脉广泛血栓肢体坏死而截肢。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血管损伤,采用不同的血管修复方法,始终注意清除原发和继发栓子,保障血管通畅,对肢体的成活和功能康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修复方法及合并症的处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33例50条血管损伤,行端-端吻合36条(动脉22条,静脉14条),单纯修补8条(动脉4条,静脉4条),自体大隐静脉移植6条(动脉3条,静脉3条)。同时处理好合并伤。结果 1例截肢,3例大面积肌肉坏死,3例部分皮肤坏死,其余26例肢体存活。经术后6个月至3年的随访29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88%。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恰当地处理合并症是肢体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失败原因及提高疗效措施。方法:四肢伤并血管伤56例,进行血管端端吻合30例,静脉移植3例,人造血管移植2例,肱动脉结扎2例,取栓2例。结果:肢体存活38例,有2例残存肌挛缩,截肢16例。结论:警惕肢体合并血管伤,采用监测措施及早手术,妥善处理合并伤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主干血管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的缺血,甚至肢体坏死,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血管缺损28例32条血管,除1例肱动脉损伤头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外,其余均获成功,成功率达96.43%,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动脉主干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的制备甚至肢体坏死.自1990年8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血管缺损44例44条血管,除1例腘动脉损伤大隐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8.1%,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彭沛  吴保安  吴波  陈虎  王瑞  赵以模 《吉林医学》2011,32(28):5957-5958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配合取栓导管治疗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经验。方法:对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缺损15例患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配合Fogarty导管术中取栓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14例肢体血液循环恢复正常,1例腘动脉损伤20 h由外院转入,患肢小腿皮温冷厥,苍白,皮肤花斑样改变,行大隐静脉移植术后3 d出现患肢发黑坏死,遂予以行截肢手术,其余患者无血栓形成或肢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15例中14例肢体血运恢复正常,1例因缺血时间较长截肢。结论:自体大隐静脉与外周主干动脉血管口径相当,组织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长度足够,取材方便,抗感染能力强,经济实惠,可超关节移植,配合Fogarty取栓导管是治疗四肢主干动脉缺损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静  庄永青  傅小宽  杜冬 《广东医学》2002,23(6):599-600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81例四肢动脉血管损伤。手术方法包括动脉直接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人工血管移植。结果:77例损伤肢体存活并恢复功能,4例截肢。结论:正确判断损伤肢体缺血征象对动脉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并选择有效的血管重建方法、尽快恢复肢体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8.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5l例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性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l例该种损伤尽早施行手术探查,重建肢体血运。具体修复方法:单纯修补缝合;血管端端吻合;自体血管移植;异体血管移植。结果:2例因早期漏诊肢体血循重建时间长而截肢,l例血循重建术后感染而截肢,l例死于术后顽固性休克,余47例肢体完全成活。结论:闭合性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早期易漏诊;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应尽早手术探查;显微外科技术无张力吻合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处理方法。方法充分显露,从正常血管部位采取止血措施,根据血管损伤具体情况采用端端吻合、动脉壁修补、自身静脉移植和人工血管移植等修复方法。动脉缺损超过3cm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者采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结果75例肢体主干动脉损伤患者,1例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害死亡,2例手术后因筋膜间室综合征广泛肌肉坏死而截肢,2例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其余患者的动脉通畅。在72例保留肢体患者当中,68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4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良好恢复的关键,自体静脉和人工血管移植是解决动脉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1989年7月~2000年7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游离移植方式,对34例36条损伤动脉进行修复。结果:随访2~11年,2例截肢,l例出现轻度缺血性肌挛缩,其余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是关键,动脉缺损2cm以上均应行血管移植,大隐静脉移植有取材方便等诸多优点,血管吻合时应遵循显微外科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病例早期确诊并手术探查修复,血管修复的方法有血管修补缝合术、端端吻合和自体静脉移植术。结果:1例血管吻合重建血循环后因肢体损伤严重、广泛坏死而截肢、其余33例全部存活。结论:(1)四肢主要动脉损伤诊断明确或疑有血管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2)血管修补缝合术、血管端端吻合术是主要修复方法,血管缺损2cm以上者应行自体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47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开放性损伤33例,闭合性损伤14例。动脉损伤部位:锁骨下动脉1例,股动脉16例,腘动脉11例,尺桡动脉同时损伤6例,肱动脉8例,腋动脉4例,胫前后动脉同时损伤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0.5~4h。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直接修补6例,端端吻合24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17例,移植长度3~10cm。结果 47例肢体成活,43例获6个月~4年随访,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检查血流速度及血管口径与健侧无明显差异。38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5例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3例行矫形或功能重建手术,功能及外形得到改善。结论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e extremity gunshot wound (GSW) and penetrating splinter injuries from mine blast present a surgical challenge in the treatment of arterial trauma especially at non-vascular surgery centre. Adherence to specific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is required for optimal limb salvage.

Methods

Fourteen vascular injuries in patients of GSW and mine explosions were managed at a zonal military hospital with successful outcome in two years. The diagnosis of arterial injury was done clinically.

Results

The commonest site of vascular injury was femoral. The methods of choice for repair were autogenous vein interposition or end-to-end anastomosis. All except for two patients retained a functional limb.

Conclusion

All surgeons in peripheral hospitals should be trained in vascular injury repair to save life and limb. Our series shows that right timing and prompt treatment of vascular injuries in a peripheral hospital, can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Key Words: Gunshot wounds, Mine blast injuries, Vascular trauma, Autogenous vein interposition, Fasciotom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动脉修补、动脉结扎、端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人工血管移植、术中取栓及合并静脉损伤修复等。结果:截肢3例,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11例多普勒超声证实损伤血管血流通畅,下肢血供不足1例,下肢肌肉挛缩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提高对血管损伤的认识是提高肢体救治存活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Fogarty导管常规取栓和早期筋膜切开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影响四肢血管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报告近10年来治疗的78例血管损伤伴随肢体损伤.其中车祸29例,工伤19例,累及(?)动脉为首20例.结果:31例重建损伤血管在6h之内,骨折采用髓内针方式固定26例,53例肢体存活具有良好的功能,一期截肢 10例,二期截肢 1例。结论:挽救肢体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肢体缺血时间,神经损伤的程度,骨折严重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其他主要脏器损伤情况等因素。肢体损伤严重性可用“创伤肢体估计评分(TEAS)”来估计.可用TEAS来决定那些肢体需要一期截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采用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0 年10 月-2016 年10 月208 例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采用预防性抗凝措施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 及超过5 天和术后第2、5、7 及14 天8 个时间点分别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统计总的血栓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新发生血栓的病例数和发生率,通过频数分布表分析伤后和术后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208 例患者,其中术前抗凝组115 例,有16 例发生血栓,发生率13.91%,术前未抗凝组93 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7 例,发生率2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7,p =0.007)。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是伤后第3 天和术后第1 天。结论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是伤后前第3 天和术后第1 天。患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从伤后即开始实施,伤后就进行药物预防性抗凝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李帅杰  蔡龙  刘晓虎  向川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1):1440-1444
背景 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如果在正确、及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基础上,对其合并的软组织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还可以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恢复患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诊断和治疗的策略。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7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Schatzker分型情况分为6种类型。记录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软组织损伤分布情况及多处软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调查患者延迟诊断及漏诊的发生率为30.5%(25/82)。Ⅲ、Ⅴ、Ⅵ型骨折的手术时长多于Ⅰ、Ⅱ、Ⅳ型骨折,Ⅵ型骨折的出血量多于Ⅰ、Ⅱ、Ⅲ、Ⅳ、Ⅴ型骨折(P<0.05)。40例患者发生多处(2处及以上)软组织损伤,Ⅰ、Ⅱ、Ⅲ、Ⅳ、Ⅴ、Ⅵ型多处软组织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患者均在术后4~8个月骨性愈合,下肢力线基本正常。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26例为优,29例为良,26例为可,1例为差,优良率为67.1%。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延迟诊断及漏诊率较高,要给予高度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软组织损伤,尽量避免造成患肢运动、感觉障碍,甚至截肢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筛查胎儿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漏诊、误诊原因,降低漏诊、误诊率。方法:对9 337例孕妇进行胎儿肢体超声检查,并与引产后尸体检查或产后新生儿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 337例孕妇共筛查出胎儿肢体畸形39例,超声诊断正确29例。39例肢体畸形中包括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19例,其中漏诊7例,误诊3例。结论:胎儿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超声筛查受检查者、胎儿、孕妇及羊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仍然存在漏诊、误诊,因此检查者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采用多种检查技巧,减少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的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虽然骨盆或髋臼骨折引起的骨盆大动脉损伤很少发生(15%~20%),合并髂外动脉损伤更为罕见,但该类患者死亡率非常高(75%~83%)。然而骨盆或髋臼骨折导致主要动脉损伤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分享4例髋臼顶柱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病例外科治疗,试图探讨该类型骨折引起髂外动脉损伤的机制。4例患者入院后行损伤控制复苏及手术治疗,除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患者恢复良好。通过分析4例患者受伤经过及骨折类型,我们考虑髋臼顶柱骨折发生后,由于髂外动脉通过髂耻筋膜等软组织与髂腰肌有一定连接,髂外动脉可能随髂腰肌一起被牵拉入骨折端间隙,髂外动脉直接被骨折端割破,或患者在搬运及骨折复位过程中,骨折块刺破髂外动脉。虽然髋臼顶柱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很少发生,但其损伤后果是灾难性的。临床医生遇到此类病人时,应高度警惕大血管损伤的可能性,必要时可通过CT血管三维重建或动脉介入血管造影术,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以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20.
Fogarty 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2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共29条肢体。结果:27例患者27条肢体取栓成功,2条肢体一期行关节离断。有13例术后出现小腿肿胀,其中4例因筋膜腔高压而切开;截肢(趾)4例;5例出现肾功能不全。保全25条肢体。共27条肢体康复,无功能影响。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可实用于早、中期下肢动脉栓塞的治疗,且疗效可靠,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