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小球疾病因免疫机制的损伤而伴发凝血纤溶平衡的紊乱。某些肾小球疾病血液呈高凝状态已得到公认,但对其纤溶活性变化尚存争议。本文对40例肾活检病例,使用EIA法及底物显色法等检测血浆α_2纤溶酶抑制因子纤溶酶复合物(α_2PI-  相似文献   

2.
肾小球内凝血,纤溶因子的沉积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免疫荧光法对118例原发或继发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内凝血,纤溶因子α_2—纤溶酶抑制因子(α_2—PI),纤溶酶原(PLG),纤维联接蛋白(FN),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的分布及与肾小球内组织病理损伤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健康对照组除FN在系膜区有沉积外、α_2—PI、PLG、FRA均为阴性,但在疾病情况下,特别是在重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中,这些因子不仅在肾小球内沉积增加,而且与球囊粘连,新月体的形成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易误诊、漏诊 ,近年来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D2 聚体是血栓形成时纤溶系统水解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血中 D2 聚体含量升高可作为肺血栓栓塞诊断指标 [1 ]。笔者自 1998年起 ,对小儿肾小球疾病且 D2 聚体阳性者进行多体位肺灌注显像 (PPI) ,观察其临床特征 ,探讨肾小球疾病高凝状态合并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手段。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8年 1月~ 1999年 10月在我科住院的肾小球疾病 45例患儿 ,检出静脉血 D2 聚体阳性的 2 3例 ,男性 15例 ,女性 8例 ,年龄 7.3± 2 .7岁 (3~ 14岁 )。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相似文献   

4.
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免疫凝皿纤溶和激肽等系统改变.而最主要是由免疫性损伤和凝血障碍所造成.其中免疫性损伤是关键,而凝血障碍则对病变的发生、发展以及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FDP为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它的增高除反映纤维蛋白原分馆增强外主要反映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后.激活纤溶酶元,导致肾内继发性纤溶,纤维蛋白溶解增为Q,所以血尿FDP增高可反映肾小球内凝血.1材料和方法】.1对象:急性、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患者.1.2检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血、尿FDP.1.3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狼疮性肾炎 (LN)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从而导致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不仅如此 ,在肾小球内也存在局部性的凝血—纤溶异常。D -二聚体 (D -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可作为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我们于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检测了 2 8例LN患者血浆D -二聚体的水平 ,并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8例LN患者中 ,男 4例 ,女 2 4例 ,平均…  相似文献   

6.
一、肾脏疾病与抗血小板制剂众所周知,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主要与免疫体系有关。近年逐渐弄清了肾小球肾炎的进展、恶化及恢复与血液凝固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系统、kinin-kallikrein系、补体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抗凝固疗法、纤溶疗法治疗肾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近各种抗血小板制剂也进入了治疗肾炎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肾脏疾病的病变主要是在肾小球和间质部位 ,肾小球的病变主要在基底膜 ,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Ⅲ型前胶 (Ⅳ C)原均是构成基底膜的物质[1] ,近来又发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 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在基底膜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2 ] 。目前许多报道都是测定血液的内容[1,5,6 ] 。我科从 1999年底至今开展了尿液基质成分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住院病人 2 4 6例 ,其中男14 2例 ,女 10 4例 ,平均年龄 (2 8.0± 19.6 )岁。临床诊断根据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诊…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2例心肌梗塞患者、13例心绞痛且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以及12例有易患因素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在束臂(10分钟)前、后测定了血浆纤溶成份以及vWF:Ag水平,并与1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显示:心肌梗塞患者以及心绞痛患者基础及束臂后激发的纤溶活力均低于正常对照,其中以心肌梗塞患者纤溶受损最为严重;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以及糖尿病等冠心病好发因素,但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其纤溶活力也较正常低,提示这些因素会使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从而抑制纤溶活力。  相似文献   

9.
PAI-1在慢性肾脏病肾小球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冰冰  周竹  翁敏 《当代医学》2011,17(11):1-4
目的 研究肾小球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变化及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文分析系统对45例入选疾病组和5例正常对照组的PAI-...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小球疾病纤溶活性和D二聚体变化湖南医科大学附三院内科(410013)刘竞,伍琨,季龙振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郑艳珍许多研究表明慢性肾小球疾病存在高凝状态,但高凝状态的程度并不一致。D二聚体是反映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本文同步检测慢性肾...  相似文献   

11.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 torone,PAI 1)是纤溶系统的主要生理抑制剂 ,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 ,可与组织型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和u PA)特异性结合 ,使二者迅速失活 ,从而发挥抗纤溶作用。PAI 1活性升高 ,可使纤溶活性降低 ,抑制纤维蛋白水解和细胞外基质 (ECM)降解 ,促进血栓形成和ECM积聚 ,引起或加重血栓栓塞性疾病和组织器官的纤维化、硬化。在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肾小球疾病等许多疾病中 ,PAI 1活性升高 ,并成为此类疾病的独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内纤维化病变情况。方法:用放免法对163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血清Ⅳ型肢原(C-Ⅳ)、层粘蛋白(LN)及Ⅲ型前肢原(PC—Ⅲ)等纤维化指标进行测定,同时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tPA抑制物(PAI—1)。结果:各型肾小球疾病与健康人比较,血清C—Ⅳ、LN、及PC—Ⅲ均显著增高(P<0.01),血浆tPA降低(P<0.01)及PAI—1增高(P<0.01)。肾功能衰竭期PC—Ⅲ及PAI—1比肾功能正常期更高(P<0.01,P<0.05)。结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内均存在纤维化改变,肾功能衰竭期更为明显,为慢性肾小球疾病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中血小板的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200092)马济民综述在许多肾小球疾病中往往见到血液呈高凝状态,部分凝血、纤溶因于和血小板数量与功能有明显改变,肾脏局部甚至大循环中可见到血栓形成,病变肾组织切片上常见到血小板抗原及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过程中纤溶测定的意义。方法通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测定检测60例不同危险组APL患者的纤溶活性。结果 APL患者起病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情况,不同危险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随着疾病的缓解,纤溶亢进的情况得以纠正,但中高危组较低危组更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早期死亡。结论治疗期间监测凝血与纤溶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疾病早期病死率,提高治疗缓解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当代医学》2014,(12):100-101
目的:通过对小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研究小儿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及分类。方法对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卫生学校2012年9月~2013年2月研究的64例小儿肾小球患者进行抽样,采用肾活检的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检测,探究小儿肾小球疾病在临床上的分类、诊断以及治疗。结果对64例患儿进行检测和研究后可知,其中有51例是为原发性疾病,另外13例属于继发性疾病。结论确保对患儿进行合理并及时的肾穿刺检查,从而确认患儿的临床病变情况,最终为其带来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对36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进行肾活检分析。病理检查结果除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外,其余均为肾小球疾病,其中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表明引起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是肾病与急性肾炎。同时,肾活检有助于对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明确诊断,纠正临床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112例肿瘤血瘀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2例肿瘤血淤证病人从凝血象和活检胃组织局部纤溶活性及对血小板形态学扫描电镜观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肿瘤血淤证有内、外凝血系统凝血活性增强、全身或局部的纤溶亢进、抗凝血系统活力降低、血小板被活化及自发聚集性增强,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倾向。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小球疾病高凝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小球疾病凝血学异常。方法:选择反映凝血、抗凝及纤溶异常的有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0.01,纤溶酶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肾小球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血症继发性纤溶增强。高凝血症主要是凝血因子增加而抗凝血因子并不降低,高脂蛋白(a)及低蛋白血症是高凝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肾小球内有HBsAg沉积的27例各型肾炎的肾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其中膜性肾炎8例,膜增殖性肾炎3例,系膜增殖性肾炎13例,局灶硬化性肾炎3例,在各种病理类型的肾炎肾小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IgG、IgA、IgM、C_3呈粗大颗粒状沉积,以IgG的荧光强度最大,其轻链以K链为主。通过对沉积在肾小球内凝血纤溶因子的测定,证实其中11例存在高凝状态。透射电镜观察到部分病例肾小球的上皮下、内皮下系膜区有直径在30 nm~70 nm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20.
43例血尿患者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申  张凤春 《吉林医学》1997,18(4):204-205
本文通过对43例血尿患者病理分析发现病理类型为局灶硬化的肾炎患者血尿发生率最高,为10例(23.2%),其次为IgA肾病9例(20.9%)、系膜增生性肾炎6例、膜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各4例,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各3例,膜性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炎各2例。在43例中的20例同时测定肾小球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α2-纤溶酶抑制因子(α2-TlasinInhibitor,α2-PI),其中14例(70%)三项共存,说明凝血及纤溶障碍时,血尿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