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检查脑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旋转DSA的检查方法对36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36例脑动脉瘤患者中常规DSA检查发现30例,其中14例动脉瘤供血动脉及周围血管关系显示不清,16例动脉瘤颈部显示不清,经旋转DSA检查,动脉瘤瘤体、瘤颈、供血血管及与周围血管关系均清晰显示。结论:旋转DSA在脑动脉瘤的检查诊断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颅内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DSA分类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6例经DSA证帝的纯硬服膜动一娄的血管造影表现进行描述及分类、临床症状的复习,探讨纯硬脑膜动静脉瘘的DSA分类与是下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文中16例纯硬脑膜动静瘘均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通过对其他血管造影表现进行描述及分类,做DSA分类与临床症状的对照分析。结果:16例纯硬脑膜动脉瘘中,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Ⅰ型的临床症状多为非侵袭性的良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管造目的:探讨DSA影像在预测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危险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5例脑AVM进行了DSA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分析。结果:脑AVM愈大,引流静脉愈多,血流愈通畅的患者出血危险性愈小,反之则愈大,结论:根据DSA影像上脑AVM大小、引流静脉数目、引流静脉通畅情况可以预测脑AVM出血危险性的大小。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脑动静脉畸形应用二维DSA、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率.结果 本组常规DSA检查示脑动静脉畸形终末型46例、幼稚型17例、路过型12例;显示供血动脉112条,引流静脉89条.旋转DSA检查示脑动静脉畸形终末型52例、幼稚型11例、路过型12例;显示供血动脉135条、引流静脉112条.图像三维重建清晰显示畸形团的立体形态、供血动脉及行程等65例,显示供血动脉116条、引流静脉112条.旋转DSA及图像三维重建显示动静脉畸形团立体形态、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数与常规D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5;χ2=7.26,P<0.01).结论 旋转DSA及图像三维重建较常规DSA而言,可为脑动静脉畸形的分型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资料,提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笔者分析了经 DSA 诊断的颅内动静脉畸形25例,其中13例还行 CT 检查,2例行 MRI 检查.DSA 有以下优点:(1)更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提高微小 AVM 的检出率;(2)观察 AVM 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介入放射学操作;(3)实时显像,图像质量好,检查时间及注药量小,副作用少.此外,本文还对 DSA 与 CT、MRI 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6.
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评价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传统DSA、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进行检查,对比不同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常规正侧位DSA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或可疑存在动脉瘤,仅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形态(2/8)和载瘤动脉与瘤体的关系(1/8)。旋转DSA显示病变复杂结构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高。8例血管三维重建处理的图像都清晰显示了脑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结论 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病变结构显示极佳,明显有助于提高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DSA形态与其出血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与脑AVM大小及引流静脉数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数字减影脑血管畸形造影资料.结果大型脑AVM出血率明显低于小型脑AVM的出血率(P<0.01);1支引流静脉出血者明显多于3支以上引流静脉出血者(P<0.01);引流静脉通畅者其出血率低.结论通过观察脑AVM的大小、引流静脉的数目以及引流静脉的通畅情况,可对脑AVM的出血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旋转DSA图像投照角度确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确定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通过模型试验获得旋转血管造影数次旋转的有关数据,采用数据拟合方法得到描述X线机旋转规律近似的数学表达式。使用可编程手持器实现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实时计算。结果:所有24例旋转DSA中,可编程手持计算器均可立即计算出每一个感兴趣图像的投照角度。通过计算获得的图像与旋转DSA相对应的图像相比较,两者在显示动脉起源、形态、走行、分布以及异常分流、病变的供血状态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实时确定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为安全、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Blous Chasingimage技术在下肢DSA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lous Chasingimage(造影剂跟踪)技术的优点及其在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下肢血管病变16例患者进行该技术DSA检查。结果:进行25次该技术DSA检查,其中22次检查血管显示优良,占88%,其余经图像后处理仍能达到放射诊断及介入治疗要求。结论:该技术一次造影即可获得下肢动脉DSA的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是一种连续实时观察多段血管结构的新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36例AVM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扫描图像分别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再现。结果36例AVM均显示大小不等的畸形血管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共发现供血动脉59支,引流静脉53支,其中单支动脉供血15例(41.7%),多支动脉供血21例(58.3%)。引流静脉汇入上、下矢状窦14例(38.9%),上矢状窦10例(27.8%),下矢状窦6例(16.6%),上矢状窦和直窦3例(8.3%),上矢状窦和横窦1例(2.8%),下矢状窦和横窦1例(2.8%),下矢状窦和岩上窦1例(2.8%)。11例合并脑出血(30.6%),5例(13.9%)有出血后脑软化,3例(8.3%)合并供血动脉瘤或血管巢内血管瘤样扩张。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无创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和引流静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X线、CT及DSA诊断6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X线、CT及DSA诊断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X线、CT及DSA表现,结合文献报道对肺动静脉瘘的各种影像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4例行DSA检查者全部获得正确诊断及明确分型,单纯型2例,复杂型1例,弥漫型1例;CT结合三维重建诊断2例,单纯型1例,复杂型1例。全部病例均摄有X线片,误诊3例,病变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与"瘤"囊的形态有关。结论:DSA是肺动静脉瘘的确诊手段;CT对大部分病例可明确诊断,结合重建技术可直观地显示病变全貌,对诊断和分型十分重要。对细微病变的显示不如DSA;X线上具有一定的特征,但诊断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非对比增强四维MR血管成像评价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对比增强四维MRA(NCE 4D MRA)在评价脑动静脉畸形(AVM)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15例临床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脑AVM患者,分别行NCE 4D MRA和DSA检查;观察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大小及引流静脉,对比二者的诊断结果,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 结果 DSA检查时所见的15例共15个AVM病灶NCE 4D MRA均可显示。DSA和MRA显示AVM供血动脉的一致性好(Kappa=0.92, P<0.001),判断畸形血管团大小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P<0.001),显示引流静脉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0,P<0.001)。 结论 NCE 4D MRA能无创评价脑AVM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对引流静脉的显示效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3.
14.
DSA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DSA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7月-2001年5月消化道出血行DSA病例49例。结果:DSA检查阳性发现34例,明确了出血动脉、出血原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明胶海绵或加钢圈,垂体后叶素灌注等。结论:DSA对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洪丽  王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57-4457
笔者总结2005—2009年我院明确诊断治疗的盗血综合征54例,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盗血综合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对47例肝脏肿瘤患者行常规DSA及旋转DSA检查,并将旋转DSA图像传至3DRA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运用多种后处理软件显示血管及病灶。结果 47例患者中,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均能较好的显示肿瘤供血血管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在3DRA工作站上能清楚看到供血动脉的角度;有8例肝癌患者常规DSA无法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行旋转DSA三维重建后,肿瘤供血动脉全部清晰显示;2例肝癌患者在大的主病灶周围有较小的子病灶,其供血动脉常规DSA观察不清,旋转DSA三维重建后显示清楚。结论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有较大优势,在显示肿瘤与供血动脉关系上优于常规DSA,是对常规DSA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DSA表现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分析18例颅内动脉瘤的DSA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发现动脉瘤20个,8例发生颈内动脉虹吸弯部,6例颈内动脉后交通部,4例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结论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及部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DSA成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应用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吴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463-7464
目的:探讨DSA成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参数,对5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情况对部分患者行超选择性DSA检查。结果:55例中,31例获得满意的DSA检查效果,出血部位和原因诊断清楚,通过介入治疗成功地达到了止血目的;24例未能明确诊断消化道出血。结论:良好的DSA成像质量是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小脑蚓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头颅CT检查示小脑蚓部颅内血肿,头颅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示小脑蚓部脑内血肿,MRA无明显异常,进一步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示小脑蚓部动静脉畸形。给予后正中入路开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不良表现。结论开颅显微手术切除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有效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数字化成像在减轻医生和患者所受X线辐射及提高影像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在DSA机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记录曝光时间和影像质量,与以往常规造影进行对比。结果曝光时间18~50s,采集一系列图像动态观察,可全程观察输卵管的情况。结论DSA机下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仅可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并且可以大大减少医生和患者所受X线的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