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46例,医院感染率为2.14%。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34.78%),其次为眼部、皮肤软组织、胃肠道及口腔感染等(分别为17.39%、15.22%、15.22%和13.04%)。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重视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新生儿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出生且母婴同室的358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妇的文化程度、无菌观念、胎龄、分娩方式、羊水质量以及室内环境与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与否存在着普遍关联(P<0.05)。19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为8例(42.11%),其次分别为脐部、眼部、口腔感染。产后3d感染者最多,为8例(42.11%),4d感染者4例(21.05%),5d感染者3例(15.79%),6d、7d、8d以及8d以后感染者各1例(5.26%)。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产妇及新生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汪绍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165-166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护理途径。方法对2005-2007年本院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73%,其中2005年3.97%,2006年2.77%,2007年1.72%。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结论限制母婴同室的探视、陪伴,加强空气消毒及护理用品的消毒,认真执行洗手制度,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使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隆. 相似文献
4.
产科病房和母婴同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师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1,2],保证母婴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曾连续发生多起产妇和新生儿有关的重大恶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或医源性感染事件,妇幼保健院产科均实行母婴同室,必须对产科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引起高度重视,注重细节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1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医院感染的管理已成为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母婴同室病房在医院的控制感染工作中是特殊保洁区 ,本文主要从分析造成母婴同室感染的因素入手 ,对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做一浅显的议论。1 引起母婴同室病房感染的因素1 1 新生儿本身的因素 新生儿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不成熟 ,补体、细胞吞噬功能均低 ,杀菌能力弱 ,抗病能力差 ,极易发生院内…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院内感染已成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婴健康,但基层医院条件有限,母婴同室仍然存在导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我院妇产科实行母婴同室以来,为控制母婴同室交叉感染,我们先后制定并落实了有关规章制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感染发生率的护理途径。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1月-2009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母婴进行基础护理、患者行为干预、病房空气消毒、呼吸道护理、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护理,对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7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38.1%)。结论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母婴同室医院感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孙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92-92
自1997年10月建立爱婴医院以来,我中心产科病房实行了母婴同室,为防止母婴同室病区交叉感染,将医院感染的控制作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医护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将预防和控制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的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手术切口及手术脏器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系手术技术自身所决定,因此外科手术必然破坏人体宿主抵抗力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屏障,易使细菌进入人体。鉴于临床上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甚多,如何从临床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这些危险因素显得十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0年在本院实行母婴同室的6 23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感染例数为57例,为0.91%。按照护理干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本院2007~2010年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情况分析显示,共有57例新生儿出现了感染,感染率为1.50%~0.45%,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部位研究显示,主要的发病部位为上呼吸道,为32例,占56.14%,其次为皮肤14例,占24.56%。对研究人群进行不同护理,其早期护理组发生感染例数为9例,占0.40%,常规护理组发生感染的例数为48例,占1.23%,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预防新生儿感染的病因为细菌性感染,早期护理组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应注意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母婴同室的护理管理,降低交叉感染疾病的发生率.方法 加强健康保健教育和母乳喂养的指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技术.结果 患者住院后感到安全、放心、心情舒畅,满意度明显提高.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合乎标准.结论 实行母婴同室制度,预防医院感染,能够促进产妇初为人母的角色转换,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母婴同室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它能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按需哺乳,并能促进乳汁的分泌。母婴同室虽然有利于母婴健康,但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抵抗力差,加之将原来统一在婴儿室集中管理的新生儿分散到各个母婴同室,虽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尚存在着一些易感染的因素。现将母婴同室新生儿易感染的原因探讨如下: 1 易致新生儿感染的原因 1.1 空气污染是造成新生儿感染的重要原因。母婴同室病房工作人员每天交接班,医生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查房,各种治疗操作,加上每一个家庭由于急切盼望见到新生儿集中到医院探视,造成病房人员流动量大。人员走动带动气流,许多致病微生物附着在尘埃中,随着空气流动而飞扬,造成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全国几家医院先后实行了母婴同室的管理措施,这无疑是产科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为了尽快使母婴同室能在我省内广泛地开展起来,本文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有关问题做以下综述.母婴同室(Rooming-in)系指产后使新生儿与其母亲同住一室或毗邻,共同接受护理人员照顾的一种产后护理方式;也是贯彻当代产科护理理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 Centered Care)模式的重要策略.目前,欧美各国产后将新生儿与父母分开的制度正逐渐为母婴同室所取代,国内部分医院也已实行了母婴同室的产后管理方案,这是医院产科管理制度方面的一项改革尝试,也是我国妇幼卫生发展战略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护理范涛及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里存在着许多威胁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长期作用,给护士在身体上及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之一,乙型肝炎病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而医护人员是感染乙肝病的高危险人群[1]。因此,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危害医护医护人员的重要感染因素。母婴同室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在母婴同室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母婴护理工作者有较多的机会接触母婴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使得发生职业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何加强这类特殊群体的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从实例分析入手,分析、探讨有效控制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和方法;文章的结论是: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病房管理、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和加强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是预防母婴同室病房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院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努力,现已制定完善了一套适合我院条件的母婴同室管理模式的消毒隔离措施,使母婴同室的空气、物品监测达到了婴儿室管理要求,不仅使出院时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7%,也大大降低了母婴院内感染。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解母婴同室及母婴分离时新生儿发病情况 ,对我院前 4年母婴分离及后 4年母婴同室共 864 2例新生儿常见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母婴分离组 1992年 10月至 1996年 10月 4年共出生正常新生儿 412 6例 (不包括出生后窒息、缺氧缺血脑病等 ) ,全部为母婴分离 ,每天定时喂母乳 4次 ,间以糖水、奶粉。男 2 0 96例 ,女 2 0 3 0例。出生体重平均 3 15 1 2± 10 2g ,胎龄平均 3 8 5 2± 1 5周。顺产 2 2 5 2例 ,占 5 3 69% ;难产 (剖宫产、产钳、胎吸等 ) 1874例 ,占 46 3 1%。1 2 母婴同室组 1996年 10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