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CTA)显示并评价心肌桥的物理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桥血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02例患者的资料,评价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MCA舒张期及收缩期管径大小、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与粥样斑块的关系。结果502例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CTA发现心肌桥存在147例,检出率29.3%,CAG发现13例,检出率2.6%,两者间有差异。心肌桥的平均长度(32.10±9.25)mm,平均厚度(1.32±0.50)mm,心肌桥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壁段及远段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作为显示并评价心肌桥血管的首选方法,其安全、准确、无创性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MB-MCA )双源 CT 的检出率及其形态特征。方法23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有胸闷不适、心悸、胸痛等症状,行双源 CT 冠状动脉(CTA)检查,共检出 MB-MCA 患者为66例。测量MB 的长度、厚度及 MCA 的压缩程度。结果 MB-MCA 的检出率为28.1%,MB 平均长度(20.9±9.1)mm,平均厚度平均(2.3±1.0)mm;MCA 平均压缩程度为(37.9±16.7)%;MCA 压缩程度与 MB 的厚度有明显相关性(r =0.61,P =0.001),与 MB 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 =0.22,P =0.551);MB 的厚度与 MCA 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 r =0.19,P =0.121)。结论双源 CT 下冠脉造影可用于 MB-MCA 的诊断,可清楚显示发生 MB 的部位及长度、MCA 压缩程度,是一种可靠的诊断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资料,观察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共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63例,检出率18.9%,其中59例(93.6%)单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例(6.3%)多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发生于前降支最为多见,为53例(76.8%).心肌桥长度5~68 mm,厚度1.5~5.0mm,其中39例载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近或远段血管伴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率<50%共30例.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是一种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可靠、无创的方法,尤其可以显示其MSCT的表现特点,载支血管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临床提供明确直观的诊治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9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259例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分为不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单纯心肌桥组)122例和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1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289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心肌桥259例,心肌桥检出率8.96%。男性心肌桥检出率为4.46%,女性心肌桥检出率为4.50%,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8例为前降支肌桥。单纯心肌桥组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患者性别、肥胖、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高龄、吸烟史、高血脂、高血糖、家族史是其危险因素;与单纯心肌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好发于前降支,高龄、吸烟、家族史、高血脂、高血糖与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性别、肥胖、高血压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期相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检查和导管法冠脉造影的心肌桥患者200例,分为cT组和造影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诊断一致性较好,深在型心肌桥Kappa=1.000;浅表型心肌桥Kappa:0.303;CT组中心肌桥长度明显长于造影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低于造影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1.3221,P〈0.05)。结论采取64排螺旋cT多期相血管成像诊断各种心肌桥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效果,且能够准确测量心肌桥长度,并反应出心肌桥受挤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的特征和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关系。方法对747例接受冠脉造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22例。结果心肌桥检出率为2.94%;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心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最主要征象: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54.4%;有心肌桥患者临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结论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心肌桥最主要征象;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结果64排螺旋CT检查发现心肌桥49例,检出率为23.8%;CAG检出心肌桥31例,检出率为15.0%,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49例心肌桥患者共计发现53处,其中左前降支34处,左对角支9处,左回旋支4处,右冠状动脉3处,钝缘支3处。4例患者为重复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中段和对角支处。心肌桥厚度一般为1~5mm,壁冠状动脉长度为15—42mm。结论64排螺旋CT较易发现心肌桥,能够准确显示心肌桥与心肌的解剖关系.是确诊心肌桥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C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心肌桥(M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冠状动脉疾病的406例均进行CCTA和CAG检查者,两组采用双盲法CCTA和CAG分别独立阅片,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与2名有经验的心内科介入医生采用单盲法阅片,经讨论后共同给出诊断.相互参照另一种检查结果后再次阅片,2次检出率,应用X2统计分析方法,判断2种方法发现MB有无差异.结果:双盲法CCTA发现MB 19例26段,CAG发现5例5段(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互对照后再次评价,CCTA发现MB数量同前,CAG新发现3例,将新检出的3例患者行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相应节段心肌出现心肌低灌注,位置与CCTA一致,共检出8例,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对MB和壁冠状动脉显示清晰,较CAG有更高的检出率,容易发现MB,有着特殊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心肌桥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2457例患者,其中检出心肌桥88例。结果从24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心肌桥88例,心肌桥检出率3.58%,孤立性心肌桥(无冠脉狭窄)31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7例,并发高血压20例,并发糖尿病12例,并发心脏瓣膜病2例。82例有发作性胸闷或胸痛症状,5例有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引起心绞痛,对可疑心绞痛的患者应尽早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0.
李有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81+84-81,8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的价值及MB的临床意义。方法:由2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且无其他冠状动脉疾病者选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发生部位,并测量MB的厚度,MCA的长度,分析MB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MB多发生于前降支(73.9%),心肌桥的厚度为0.5~5.2mm,MCA的长度为2.4~15.7mm,17例患者有心绞痛或不典型胸痛症状和(或)心电图记录符合心肌缺血改变。结论:MSCT对MB的检出率高,可测量MB的厚度及MCA的长度。单纯MB患者的临床症状与MB的发生部位、厚度有明显相关性,而与MCA长度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进行诊断,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方法对198例临床有或无胸闷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分析血管在收缩期甚或是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MPR/CPR重建更有利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显示。8例合并软斑块,5例合并钙化斑块,5例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2例发生在前降支,13例发生在回旋支。结论MPR/CPR重建可以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明确显示,为临床冠心病诊断提供明确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55例成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1655例完整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中,共检出成人心肌桥238例,检出率为14.38%,共检出肌桥259段,其中前降支中段238段,前降支远段7段,前降支近段4段,右冠中段3段,CRX中段3段,其他冠状动脉节段4段.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诊断心肌桥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1825例患者资料,其中检出心肌桥63例,检查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冠状动脉至少采用4个以上投照角度,右冠状动脉至少采用2个以上相互垂直的投照角度进行造影以充分暴露冠状动脉各节段。结果 182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心肌桥63例,心肌桥检出率为3.45%,心肌桥均分布在前降支,Nobel分级:Ⅰ级33例(占52.4%),Ⅱ级25例(占39.7%),Ⅲ级5例(占7.9%)。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用于活体患者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引起心绞痛,对可疑心绞痛的患者应尽早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1例疑有冠心病行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CT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MR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机,冠状动脉造影设备采用数字血管造影机,观察患者的心肌桥诊断情况。结果17例患者检出为心肌桥,共有18支壁血管可在CT上明显显示。4例提示有可能为心肌桥。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1例,13例为单纯性心肌桥,3例冠状动脉造影上显示,壁血管50%以上狭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0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例于心肌桥近端。CTA显示上,患者心肌桥平均厚度(1.4±0.9)mm,宽度(1.7±0.8)mm。18支壁冠状动脉或壁血管中,15支在进入心肌前为壁血管向室壁侧局部弯曲,3支为壁血管局部无明显弯曲,直接穿行于心肌中。结论冠状动脉CTA作为诊断心肌桥较冠状动脉造影敏感,可为提示心肌缺血提供依据,可用于诊断心肌桥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160例患者,均是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中接受治疗的患者,任意分两组,一组为CT冠状动脉成像组患者人数为80例,给予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另一组为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患者人数为80例,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情况、诊断效果、诊断满意度、检查符合率、检查结果。结果 CT冠状动脉成像组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诊断效果,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冠状动脉成像组的满意总人数、满意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检查符合人数与符合率差异较大,而CT冠状动脉成像组的误诊人数、漏诊人数显著少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检出人数与检出率有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更高,保证患者的冠心病疾病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在评价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冠脉CTA检查者是否存在心肌桥,标记其位置、测量壁冠状动脉的长度,观察狭窄前后有无合斑块,并将其分为有无斑块两组,讨论壁冠状动脉长度和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有60例患者存在65处壁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为30.30%。以左前降支心肌桥的发生率最高,为66.16%,其中浅表型有45例,嵌入型有19例,并发现有16处壁冠状动脉全部为狭窄前合并斑块,而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和狭窄前管壁斑块的发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飞利浦MSCT对心肌桥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可广泛用于评价心肌桥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陈延  张林海  郑国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52-153,I0002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MD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碘化油CT(CT)扫描对肝内富血管肝细胞癌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肝癌患者均行MDCT,DSA,碘化油CT检查,比较三种影像学方法对结节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结果 对〉2cm的肝癌结节,三种方法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1-2cm的肝癌结节,三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m的肝癌结节,MDCT检出47个结节(94.0%),碘化油CT检出27个结节(54.0%),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P〈0.01),DSA只检出16个(32.0%)〈1cm的结节,与MDCT和碘化油CT扫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9,9.03,均P〈0.01),结论 MDCT能够较好显示肝癌供血动脉情况,可作为治疗前综合评价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函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113-1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及心肌桥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450例冠状动脉CT造影中检出的70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桥发生率为15.5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88.57%。结论冠状动脉CT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心肌桥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对965例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23例,采用人工方法对心肌桥进行定量分析。临床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例给予倍他乐克治疗,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介入治疗(PTCA+Firebird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结果965例接受CAG术患者中检出心肌桥23例,检出率2.38%。心肌桥长度0.5-4cm。均为单发心肌桥,其中20例位于左前降支中远段。2例位于左回旋支远段,1例位于右冠状动脉。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13例,高血压2例,孤立性心肌桥8例。有78.2%临床表现为心肌缺血,与非缺血组相比,缺血组收缩期狭窄程度更重。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例中给予倍他乐克12.5-25mg。2次/d,治疗10d症状缓解。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介入治疗(PTCA+Firehird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与狭窄程度有关:β受体阻滞荆及介入治疗对心肌桥所致的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显示的效果。结果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中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