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加强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2 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病多数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之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无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分为4 期:神经症状前期、临床期、肝性脑病期、脊髓病期.病理变化主要是脊髓锥体束对称性脱髓鞘改变,可波及颈髓以下脊髓全长,以胸腰段多见和显著;一般采取保护和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并发症,降低血氨及改善脊髓损害症状等综合治疗措施.结论 本病是慢性肝病晚期出现的一种以脊髓锥体束缓慢进展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并发症,早期肝移植是肝硬化晚期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肝性脊髓病肝移植术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慢性肝病晚期少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有较好的疗效[1-3]。我院自2004年以来,为4例终末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以期做到早期预防、早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对本科收治的2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之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性痉挛性截瘫,无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理变化主要是脊髓锥体束对称性脱髓鞘改变,可波及颈髓以下脊髓全长,以胸腰段多见和显著;一般采取保护和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并发症,降低血氨及改善脊髓损害症状等综合治疗措施。结论本病是慢性肝病晚期出现的一种以脊髓锥体束缓慢进展性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并发症,早期肝移植是肝硬化晚期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运动神经元病系一组累及脊髓前角细胞和/或脑干(特别是延髓运动神经核)的慢性进行性变性损害,因其主要表现为运动系统受损,故又称核性肌萎缩或运动系统疾病:包括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家族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球麻痹和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近年来发现本病并非  相似文献   

5.
肝源性脊髓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耀辉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0):114-114
肝源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phy,HM)是各种肝病晚期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1],是肝病晚期的一种罕见并发症.此病呈进行性加重,并发症多、疗效差,死亡率高.由于缺乏对此病的认识,护理针对性较差,为了提高对该病疗效及护理质量,现将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8例肝性脊髓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性脊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本病最早由Lelh和Cand在1949年报道,1960年Ziever描述2例病理改变。河北唐山工人医院内科神经病小组于1976年在国内首次报道本病。随着肝病病因研究的进展和诊疗技术的提高,有必要更深入的了解HM,以利于及时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肝性脊髓病(Hapatic myelopathy,HM)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肝移植后肝性脊髓病更为少见[1]。该并发症是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痉挛性截瘫、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性脊髓病的病因、临床特最、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28例肝性脊髓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男20例,女8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乙肝肝硬化者17例,丙肝肝硬化者3例,8例为酒精性肝硬化.14例无手术史者在肝硬化失代偿2~6年发病,14例做过手术者于手术后1~6年发病.26例的首发症状是双下肢沉重感,2例首发症状为双下肢肌肉发抖.随后患者病情呈缓慢的进行性加重,但病情的进展速度不一.22例检查脑脊液基本正常,9例作肌电图检查,均为上神经元损害改变.26例血氨轻-中度增高.28例经过综合治疗,其中18例肝功能情况好转,肌张力有所减轻,6例治疗后肝功能有所好转,但肌张力情况无变化,4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于肝功能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结论 肝性脊髓病的病因仍不明确,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积极治疗肝性脊髓病的同时更应重视肝硬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性脊髓病——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晚期罕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1949年Leigh和Card两氏首先报告本病,1960年Zieve结合尸检对本病的神经病理做过较详细的描述,并证明本病为脊髓椎体束脱髓鞘病变。国内自1976年以来陆续有近10篇病例报告,共约报告15例。国外截止1982年大约报告本病40例。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笔者收集的国内11例病报告和有关文献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徐长江  曾珍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88-1789
肝性脊髓病是继发于肝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神经系统并发症,以逐渐发生的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特征,经数月逐渐发展为不能行走,终至卧床。一般无浅感觉障碍、括约肌障碍,查体可见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初起无肌萎缩,长期卧床后可有废用性肌萎缩。依据有肝硬化、门脉高压、肝性脑病史,出现进行性痉挛性截瘫,除外神经系统原发疾病即可以诊断。自1949年Leight和Cazd首先报道后,陆续有同样报道。现就我院1992年至2004年收治的23例肝性脊髓病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元气汤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延髓麻痹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及俄锥体束的运动系统疾病。根据病变影响范围临床上分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原发性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常合并延髓麻痹,表现为进行性发音困难,咀嚼无力,进食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本研究应用元气汤治疗该症34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谢爽  张梅  杨燕  王亚东 《河北医药》2011,33(10):1599-1600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由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常见于肝硬化晚期,偶见于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肝豆状核变性等肝病患者。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HM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患者120例,通过查阅病例观察入选患者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情况。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分析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临床特点及护理效果。结果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表现较多,肝炎肝硬化临床表现主要以黄疸、蜘蛛痣为主,占44.17%和31.67%;脊髓病表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不能站立、痉挛性瘫痪、双下肢肌力下降及肌张力增高,占36.67%、30.00%和17.50%;护理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脊髓病存在明显的肝病症状及脊髓病表现,治疗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颈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报道2例临床病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经过及预后情况,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2例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亚急性或者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MRI表现为延髓、颈段脊髓增粗,髓内异常信号影,考虑炎症性病变可能,予使用激素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多次MRI检查发现髓周可见异常血管流空影,经CTA检查确诊,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改善。结果硬脊膜动静脉瘘是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畸形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上行性病变部位以下的肢体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障碍,多为亚急性及慢性起病,由于该病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误治,对高度怀疑本病的患者,需多次行脊髓MRI检查及CTA或者脊髓血管造影,脊髓MRI、CTA及脊髓血管造影有特征性表现。结论对亚急性或者慢性病程的延髓及颈髓病变患者,需高度警惕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可能性,多次MRI检查及必要时CTA检查或者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是必要的,有利于早期确诊本病,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肝性脊髓病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 HM)是各种肝病晚期,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门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导致的脊髓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隐袭起病的进行性对称性下肢痉挛性截瘫。由于对此病的认识较晚,国内外报道较少。1960年,美国的Zieve首先报道了1例此病,称之为分流术后脑脊髓病。国内最早的1例由河北唐山医院内科神经病小组于  相似文献   

16.
肝性脊髓病是由慢性肝病引起的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着多重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病理改变为脊髓侧束对称性脱髓鞘病变,以隐性起病、逐步进展的双下肢痉挛性截瘫、腱反射亢进及肌张力升高为临床特征。传统降血氨治疗对HM无效,早期肝脏移植可阻止其病程进展,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笔者报道1例肝硬化并发HM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可能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分型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5例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资料,对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例患者根据就诊情况进行分型,其中原发性侧索硬化型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型1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型1例。进行性延髓麻痹型1例。结论本病临床发病多以老年人为主,临床易于误诊临床诊断时应与颈腰椎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幼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探讨电生理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幼儿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传导检查,包括远端潜伏期、运动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结果 幼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四肢弛缓性瘫痪.所有患儿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显著下降,伴有远端潜伏期延长和运动传导速度减缓.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伤.结论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有较典型的临床及电理特征,电生理检查为本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GSM)系骨科的常见病,本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最终因脊髓压迫和继发性损害,造成严重残疾.目前,尚无能消除脊髓压迫的药物.因此,本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1 定义 痴呆是指意识清晰的病人,由于各种躯体疾病而引起的持续性高级神经活动功能的弥漫性紊乱,最终导致精神功能衰退的一组后天获得性综合征, 2 分类 痴呆按病因分类如下 2.1 神经变性疾病 包括Alzheimer病、Pick病、巴金森病、Huntington舞蹈病、多系统变性、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肝豆状核变性及脊髓小脑变性等。 2.2 脑血管病 又称脑血管性痴呆 根据病理学资料,脑血管性痴呆又可分为3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