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探讨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综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等一般治疗,监测营养指标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血清白蛋白(ALB) 、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上臂肌围(MAMC)及身高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徐有浪 《抗感染药学》2019,16(5):873-875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氨溴索联用对肺结核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伴肺部感染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其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6.67%(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氨溴索联用治疗肺结核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病灶吸收和痰菌的转阴。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治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探讨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综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等一般治疗,监测营养指标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及身高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尽早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于患病48 h内进行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经鼻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百普力)。对照组静脉输注营养液。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白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血糖水平、电解质指标及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竭、应激性溃疡、压疮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总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总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竭、应激性溃疡、压疮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王正 《黑龙江医药》2021,34(1):92-94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8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2HRZE/4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化疗方案,观察组则用胸腺五肽辅助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好转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痰菌转阴与病灶吸收,并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9,(1):144-146
目的:评价氨溴索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96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与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肺部病灶吸收率和痰液病原菌转阴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为79.17%(P<0.05),肺部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痰液病原菌转阴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提高了其肺部病灶吸收率,且加快了痰液病原菌转阴。  相似文献   

7.
云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271-272
目的探讨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给予肠内、外营养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百分比(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T细胞亚群。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MI、HB、ALB、TLC水平变化,差异均(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差异均(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予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利于结核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效果影响。方法将57例危重患者按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PN+EN)29例和肠内营养组(EN)28例,对比观察两组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天数的不同。结果 PN+EN组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危重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后,其营养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外周血血红蛋白以及营养状况等。结果经过1个月的放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外周血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疗期间的食管癌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以及外周血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60例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症病例随机分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支持组、完全肠内营养(TEN)支持组和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营养支持前1d及营养支持后d7患者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且每天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营养指标比较:经EN+PN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亦有升高(P<0.05);而TEN和TPN支持后,各指标结果无显著差异.三组对比,EN+PN支持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EN组和PN组(P<0.05),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无显著差异.并发症比较:EN+PN支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EN组和PN组(P<0.05).结论:EN+PN支持更符合生理状态,有更好的代谢效应,能改善危重症病例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症病例,应尽量早期采用.  相似文献   

11.
单敏娟  俞建洪 《中国药师》2014,(10):1713-1715
目的:观察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干预的疗效。方法:82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3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鼻饲,对照组400例患者采用家庭自制匀浆膳食进行鼻饲。两组患者均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常规处理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总蛋白( TB)、血红蛋白( Hb)、血白蛋白( Alb)、三酰甘油( TG)等营养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Barthel指数,肌力恢复状况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TB、Hb、Alb及TG等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1);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EN),对术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代谢反应和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对胰腺癌10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常规饮食对照组各50例,营养支持组给予肠内全营养素,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饮食。分别术前第一天及术后第15天(肠内营养治疗后)检测两组的体重百分比、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血色素等指标,并且全程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血浆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体重、血色素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临床观察胰腺癌术后应用肠内全营养素支持,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好转,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感染发生,且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患者营养素平衡全面,安全价廉,合理方便,对术后患者尽早康复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糖负荷饮食疗法在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食物交换份组62例,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饮食组62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饮食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以及饮食知识问卷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3个月饮食干预后,血糖负荷组患者的FPG、2 h PBG、HbA1c明显低于食物交换份组(P〈0.05),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知识问卷表明血糖负荷饮食组在饮食计算方法和合理选择食物方面明显优于食物交换份组(P〈0.05)。结论血糖负荷饮食疗法与食物交换份法相比能更好地促进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胃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146例胃肿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72例,肠外营养组(PN组)7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总数(TLC)、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比较治疗后24h尿素(Urea)和肌酐排泄量(Cr)、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A、HB、TF和TLC、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2.143、2.204、2.195、2.263、2.187、2.248、2.177、0.752、2.011、2.137、2.141、2.136、2.077、2.056、2.033,均P〈0.05),治疗后两组PA、HB、TF和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3、2.148、2.177、2.185、2.063、2.107,均P〈0.05)。EN组与PN组比较,Urea、Cr、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9、2.231、2.357、2.211、2.173,均P〈0.05)。结论胃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肿瘤患者早期的营养状态的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HbAlC〉1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BMI分为3组,A组(正常组,19≤BMI〈24),B组(超重组,24≤BMI〈28),C组(肥胖组,BMIt〉28)。3组均加用艾塞那肽。12周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脂、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记录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HbAlC、FPG、2hPG、血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1),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B组及C组体质量、BMI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下降(分别为P〈0.05,P〈0.01),同时两组SBP、DBP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塞那肽更适用于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肥胖型和非肥胖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PCOS的患者,按照体重指数将其分选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符合筛选条件的各31例。检测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FBG)和胰岛素(FINS)的水平,并计算出相应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用超声检测腹部脂肪的厚度以及内脏脂肪厚度,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FSH值、LH值、LH/FSH的比值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值、FINS值以及IRI值,肝前脂肪的厚度,肝前皮下的脂肪厚度,内脏脂肪的厚度以及腹部皮下的脂肪厚度比较,肥胖组高于非肥胖组(P<0.5)。结论肥胖型患者其高雄激素、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另外患者内脏脂肪堆积更为明显,临床治疗应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某潜艇长航前后艇员体质指数(BMI)和外周血血脂、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以探讨长航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某潜艇77名艇员,分别在长航前和长航后测量并比较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白蛋白(ALB)水平。结果77名艇员长航后TG超标率、TG水平、LDL—C水平、ALB超标率和ALB水平分别较长航前显著增高(P〈0.05),HDL—C水平较长航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航对潜艇艇员营养物质代谢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应着力改善相关影响因素,确保官兵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治疗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初诊88例IG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强化饮食和运动教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16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2h blood glucose during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2hPB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干预后BMI、FBG、2hPBG、TG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FBG、P2hBG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CRP治疗前较治疗后略有降低(P>0.05),治疗组CRP治疗前较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改善IGR患者的糖代谢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频率为2~3次/周,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EPO治疗,疗程为16周。在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SF),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HCT、ALB、TG、BMI及TSF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应用rhEPO能改善贫血,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肥胖高血压病患者瘦素水平与代谢紊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学  王绍欣 《中国医药》2008,3(3):137-138
目的探讨肥胖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肪组织中瘦素水平与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肥胖高血压痛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及单纯肥胖患者(单纯肥胖组)各24例,测定血压、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血清和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水平。结果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瘦素、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1),血清胰岛素敏感指数、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单纯肥胖组(P〈0.01)。肥胖高血压组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水平与单纯肥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瘦素与性别、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脂肪组织瘦素水平与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程度、血压、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脂肪组织瘦素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代谢紊乱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