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舰  冉鹏  肖家荣  刘文  袁世璋 《贵州医药》2007,31(4):345-346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异常疾病,其基本缺陷是神经肌肉异常,食管肌层神经节细胞变性、缺如或数目减少.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最有效的方法.我科采用经胸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食管前壁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贲门失迟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多见于20~50岁的女性.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Pellegrini等[1]首先开展了电视胸腔镜(VATS)食管肌层切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我院于2010年2月起采用VATS下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1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应用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的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5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应用POEM术后迟发性穿孔的护理要点。结果15例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未发生反流症状,无胸痛现象,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术后迟发性穿孔临床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操作要点及出现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进行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治疗的9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术中食管黏膜损伤,经细线缝合修补后愈合尚好。术后均顺利进食,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鸟嘴征消失,钡剂顺利进入胃内。1例术后复发,经用食管扩张器扩张2次,症状缓解。结论腹腔镜食管下断贲门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显露好、操作较简单、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若复发,采用食管扩张疗法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过程,1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行经中上腹部正中切口食管下段前壁肌层切开部分胃底折叠固定术。结果:1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症状完全缓解10例,明显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结论:经腹入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有效预防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开始,该科用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4例,通过对比手术前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以及手术后24 h食管pH值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用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前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等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eller加带蒂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手术简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复发几率小,术后反流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食管良性疾病已成为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之一。我院于1995年3月~2001年12月,共开展胸腔镜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31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lomy,POEM)是日本学者Inoue等[1]于2010年报道的一种新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和其他手术一样,POEM术中及术后同样存在发生一定并发症的可能.作者通过阅读文献和实践发现,食管壁肌层分为内层环形肌和外层纵形肌,在POEM术中,一旦用力不当或手法不对,较易切断外层纵形肌,使食管内的气体直接进入纵隔、胸膜腔或腹腔,致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气腹.如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出现此并发症,应即时诊断,立即停止操作,通过胸腔穿刺抽气等对症治疗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相似文献   

9.
陈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80-348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良为特征.Heller手术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最确切方法.但是单纯行Heller手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高达15%~30%,因而需要附加抗反流手术.我科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对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了贲门肌层切开加胃底折叠术,均获得较好的疗效,不仅能起到抗反流作用,而且还能避免瘢痕愈合引起的再度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3D腹腔镜联合胃镜食管Heller肌层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进行的16例3D腹腔镜联合胃镜食管Heller肌层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16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30 ml,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6~12 d.术后1个月行上消化道造影,食管最大直径均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1个月复查24 h食管压力测定及pH值监测,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随访时间10~30个月,16例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无明确复发病例.结论 3D腹腔镜联合胃镜食管Heller肌层切开+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易行且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傅文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13-1713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壁肌层的Auevbach神经丛异常导致贲门下括约肌(LES)高压,食管缺乏推进性蠕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返流、胸痛、消瘦,严重的病例由于平卧返流明显而干扰睡眠及呼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者采用肌紧张、循环改善剂乙哌立松和抗焦虑药劳拉西泮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总结46例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经验,行单纯改良Heller手术3例,附加抗反流及保护手术38例,其中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覆盖术(简称胃底覆盖术)10例,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带蒂膈肌瓣反转修补术(简称膈肌瓣反转术)28例。行贲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5例。结果术后优良率81.6%,改善率13.2%,无效5.3%。术后胃食管反流13.2%,其中单纯改良Heller手术33.3%,胃底覆盖术20.0%,膈肌瓣反转术7.1%。结论经胸膈肌瓣反转术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2002年迄今对2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了食管下段部分切除,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的手术方法治疗[1],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传统治疗方法为药物及外科手术 ,但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 ,不易为患者接受。近年来随着内镜及介入技术的发展 ,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1 ,2 ] ,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 ,且可在门诊施行 ,易为患者接受 ,我院自 1997年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取得了良好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7年 3月以来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 3 2例 ,男 14例 ,女 18例 ,年龄 2 2~ 66岁 ,平均 3 5岁 ,病程 2~ 2 1a,平均 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术前的精心准备及术后的优质护理,全部患者在术后6~7d内咽下困难、食物返流、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消失,均治愈出院。结论手术的成功除了要有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外,系统全面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或巨食管症,是由于食管下端和贲门部肌壁内奥氏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甚至消失所引起的贲门失弛缓功能不良以致食管扩张食物不易通过贲门,也是导致食管慢性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科自1998年以来诊断的16例贲门驰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贲门失弛缓症X线表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特征是食管蠕动功能的丧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者松弛不完全,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不确定,但有研究显示贲门失弛缓症不是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本身的病变,而是支配LES的肌间神经丛中松弛LES的神经减少或缺乏引起。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方法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进展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全胸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临床分析,从而评价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比较25例贲门失迟缓症患者经全胸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治疗后的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有效率96%。此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术后病死率低,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结论全胸腔镜下行改良Heller手术是当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9.
经腹部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王春利,孙诠贲门失驰缓症手术治疗的方法繁多,但大多数学者均采用左胸途径,行Heller氏食管肌层纵行切开术,但术后常并发反流性食管炎。作者于1987年4月至1992年10月对8例贲门失驰缓症病人...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胸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回顾性总结了经胸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7例,其中24例经胸腔镜行食管贲门肌层切开,3例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腹小切口行贲门肌层切开,同时追加抗反流手术,本组经胸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69.3min,经腹手术80-135min,平均105min,术后住院时间6-18天,平均9.2天,2例术中发生食管粘膜破裂,当即进行了粘膜修补,27例中2例失访,25例随访2-60个月,平均28.3个月,23例术后进食顺利,其中有3例有不同程序反酸或灼心感觉;2例术后仍有轻度间歇性吞咽困难,需要饮食调节。结论:贲门失弛缓症胸腔镜手术治疗是可行的,随着操作技术提高和器械不断改进,这种手术的优点将会进一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