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入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癌晚期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100例观察组(常规呼吸道护理联合综合呼吸道护理措施)和100例对照组(单纯常规呼吸道护理措施),后进行统计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相关死亡率、肺部感染率、与单纯肺部感染相关的病死率等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呼吸道护理联合综合呼吸道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肺癌晚期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及肺部感染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128例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将128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则采用综合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后其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道感染、坠积肺炎、痰液窒息等方面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患儿综合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的确保患儿呼吸道及气道通畅,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治疗的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94.7%)高于对照组患儿(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在提高患儿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耿巧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126-12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改变情况,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FVC、FEV1和PEF水平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6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重症胰腺炎相应重症治疗措施处理,调整患者体位至舒适状态。对照组实施常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呼吸道护理、应用支持。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有效21例,有效率为70.0%;无效9例,无效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有效27例,有效率为90.0%;无效3例,无效率为1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肺部物理疗法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策略。方法 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肺部物理疗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明显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肺部物理疗法护理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方法,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结合患儿个体差异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支原体肺炎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全部出现好转或者治愈出院。其中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采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来配合相应治疗,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手段,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从而减轻患儿家庭以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收治的14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上述患儿在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肺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中、重度支气管肺炎患儿,按入院日期(奇、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儿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辅以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34例患儿行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有效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咳嗽、喘息、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辅以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给药方便、疗效确切、起效快,可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0例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应用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6.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高热、憋喘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能更好地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且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药物雾化吸入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10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雾化吸入护理干预,包括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中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观察组总有效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时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针对实施不同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后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两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达到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0.89%;两组患儿总有效率间和家长满意度问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彬 《海峡药学》2016,(2):198-199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7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和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82.9%),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缩短患儿疗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相应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进行诊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儿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100例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本文的患儿进行研究得出,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4.0%(94/100),其中有2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82/100),其中有1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时,要充分结合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等,一经确诊应立即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严芸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28-12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采用中医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60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用清肺口服液行清肺解毒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痰壅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口服液行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00例,上述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儿童支原体肺炎症状和体征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上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缓解咳嗽、缩短病程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天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0,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PDCA模式进行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各项不适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将PDCA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早日恢复,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