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6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56例患者在服药治疗后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42例患者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11例患者在停药后30~50d内月经来潮,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3例因病情反复而行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为94.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球子宫内膜消除术(TBEA)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与护理配合。方法采用Medisell公司生产的TB(thermal 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70例功血患者施以热球子宫内膜消除术,术后追踪1年,观察月经量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护理。结果70例患者中月经量明显减少者48例(占68.57%),点滴量月经8例(占11.43%),出现闭经者9例(12.86%),无明显效果者5例(占7.14%)。月经量及痛经方面的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有效率达92.86%。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及疗效追踪。结论热球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护理上应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护理。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患者52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92.3%(48/52)患者内膜转化为增殖期早、中内膜。治疗期间全部患者闭经,停药后47例恢复月经,5例绝经。结论米非司酮有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证实米非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确切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治疗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及血清激素含量等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有效2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其中22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4例患者偶发月经;4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临床疗效与患者病程无相关性。治疗前后子宫大小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进行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激素含量比较中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除出现药物性闭经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及操作方便等优势,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林茹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464-465
目的观察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的95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患者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前后认真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月经恢复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其中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的变化,同时观察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结果 95例患者在服药后均出现暂时性闭经,随访其中20例患者在停药后40~60d内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有71例患者于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有4例因反复出血贫血严重而行子宫切除术,总有效率为95.7%。且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作用于内分泌器官和性腺轴的不同部位且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并且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理想的方法,被患者所逐渐接受。  相似文献   

6.
杨金枝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52-152,155
目的:探讨自凝刀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在彩超的监视下自凝刀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20例,在彩超监测下诊刮子宫内膜功能层,将自凝刀送入宫腔底纵行顺时针消融子宫内膜1周,再逆时针消融宫腔1周。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月经的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患者3个月复查98例无出血,20例出血量少,2例出血多,又行二次消融内膜,6个月全部治愈。治疗近期月经减少有效率为98%,远期有效率为100%。结论:自凝刀消融子宫内膜术治疗无生育要求的功血无痛苦、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不需住院、随治随走。可使绝大部分功血的患者免受切除子宫之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使用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妇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2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转归情况确定治疗周期.分别检测,记录比较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情况及月经变化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一定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有效120例,有效率为93.0%,9例患者无明显疗效,占研究对象的7.0%.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体积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情况的比较中,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均出现闭经,停药后49例患者在30~50 d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71例患者出现月经紊乱;9例停药后月经无明显恢复.结论 在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使用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及使用方便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妈富隆对48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进行3~6个月的治疗,并观察月经情况及贫血改善状况.结果 46患者在治疗期间经量明显减少,停药后月经恢复正常.2例患者因子宫内膜萎缩直接进入绝经期.患者的贫血程度得到改善.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0例,包括子宫腺肌症3例,子宫肌瘤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0例,采用射频热凝固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均行必要的检验,并诊刮送病理排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其中,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直径<5 cm,多发肌瘤和腺肌症患者子宫<孕2.5个月。治疗时间3~5 min,治疗后在院观察48~72 h,并预防感染。治疗后1、3、6和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 1例单纯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和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无效,经再次射频治疗后治愈;1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和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无效后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其他患者,保留部分子宫内膜者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全部凝固者达到人为绝经,患者不再有月经来潮。结论射频热凝固治疗能迅速控制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对移植肾脏无不良影响,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预后好、不易复发,而且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采取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接诊的功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取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放置曼月乐环治疗,皆予以≥1年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访1年显示研究组月经恢复正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效果明显,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并且患者月经恢复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和子宫全切术两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行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子宫全切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卵巢功能受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卵巢功能无受损,对照组术后卵巢功能受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炔诺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复方炔诺酮和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月经周期、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复方炔诺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可作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左炔诺孕酮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左炔诺孕酮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跟踪观察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等。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与治疗前比较下降60%、73%、89%,患者经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月经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并且在治疗第6、第12个月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改善更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炔诺孕酮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明显,可以作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TCRE)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本院2008年7月~2010年8月共收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2例,对符合手术指征的50例患者进行TCRE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并同时检测术前和术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等激素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和术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为94.0%,并发症发生率为8.0%。结论:TCRE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宫腔深度、年龄及病程长短是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韩晓娟  王俐  丁选胜 《中国药房》2012,(22):2103-2105
目的:探讨在护士开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护士的药物知识结构,结合临床给药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护士开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时的药学服务内容。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只有加强护士对相关药物知识的学习,才能掌握最佳发药时机及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对护士开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药学服务是必要的,是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诊刮病理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对105例41~55岁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功能失调子宫出血占89.6%(94/105),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分期子宫内膜改变27例(占25.7%),单纯性增生59例(占56.2%),复杂性增生10例(占10.5%),不典型增生8例(占7.6%)。子宫内膜良性病变6例(占8.6%);子宫内膜癌5例(占1.9%)。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年龄和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是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诊刮病理分析是围经期子宫出血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日常工作中对常见的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的观察来探讨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的患者共有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干预和对照两组。每组50人。其中,干预组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教育和跟踪观察。对照组成员仅由医师单独指导用药,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教育。并记录每个人用药信息,不良反应以及有关的医疗信息。并在3个月之后进行统一的随访调查。结果失访干预组2人,失访对照组12人。干预组服药依从率86.9%,就诊依从率92.5%而对照组服药依从率67.6%,就诊依从率57.9%。所以,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和分析2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院80例围绝经期功血病人分别进行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比较。结果:米非司酮组治疗有效率98%,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治疗有效率100%,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均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下降但无显著意义(P>0.05),催乳素(PRL)、睾酮(T)相对稳定;米非司酮组治疗后39例子宫内膜变薄,有1例出现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氧孕烯炔雌醇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均变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相当,长期应用米非司酮应注意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联合用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3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基睾丸素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激素等血清激素水平的降低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t=12.892、13.525、14.228,均P〈0.05),而子宫内膜厚度的降低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t=13.362,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9.68,P〈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31%,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9%(χ^2=9.15,P〈0.05).结论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米非司酮,并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