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宝华 《世界中医药》2009,4(6):321-325
膏方是中医常用八种剂型之一,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慢性疑难性疾病,通过调补来增加人体精气的储备、提高人体免疫力、平衡阴阳,恢复五脏六腑机能。膏方补中寓治,治中寓补,具有治疗保健、强身健体、整体调理、预防疾病的作用。近20年来,笔者每临冬季善用膏方调治各种慢性疾病、手术后康复、亚健康、老年人肾虚等病症,效果非常满意。现将慢性肾病运用膏方治疗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症状多变、虚实相兼,一方一药难以奏效。经临床验证,应用中药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实为最佳选择。膏方又称膏滋、煎膏,具有药力大、针对性强、治疗兼证多的特点;其集治、调、养于一体之优势,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集中体现。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张雅丽教授从事消化疾病临床工作近40载,临证经验颇丰,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独到见解。她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医病机为湿热疫毒熏蒸肝胆、弥漫三焦而急性起病,可以运用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效果。其膏方总的组方原则为大方复法;治肝勿忘脾肾,尤重调补先天肾为先;辨证施治,攻补兼施,以“和”为期,平调;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调理气血、阴阳、寒热、虚实,或补或攻,调畅脏腑气血及阴阳,以达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常不忘兼证,随证治之。其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治、治中寓补、补治与共。治疗时当因人制宜,用药须“补而勿滞,消而勿伐,温而勿燥,寒而勿凝”。张教授倡导天人相应理论,冬季闭藏、升发阳气予以膏方滋补肝肾、调养生息尤为适宜。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张雅丽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膏方是中医药学中汤、丸、散、膏、丹五大主要剂型之一。所谓“膏”者,《正韵》释为“泽”,《博雅》释为“润泽”。而近代名医秦伯未先生曾云:“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大全》),说明膏方乃滋润、补养之方剂。然世人往往把“膏方”与“进补”划上等号,一味蛮补,以致虚虚实实,反为药害。今以制备养血膏方为例,浅谈一点临证运用经验,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洪善贻主任中医师临床善于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其原则是“肝脾同治、调节升降、不忘补肾”。洪师在临诊中以调节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为目的,立足于“虚则补脾肾,实则调肝胃”,宗“开膏方既辨病又辨体质”“膏方药物以平为期”思想,为中医同道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膏方治疗妇科疾病古已有之,经历千百年的发展积淀,沿用至今,日趋完善。古人有云:“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妇女以血为本,一生经历“经孕产乳”数度伤血耗气,故虚实夹杂中以虚为主。膏方善补虚,故用以调治妇科疾病,优势独具,临床效果显著。文章对妇科膏方的历史发展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洪善贻膏方治未病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膏方不同于一般的汤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全面的、整体的调理;二是既辨证、又辨体质;三是纠偏却病,适用范围广泛;四是药力缓和,稳定持久。正如秦伯未有云:“膏方并非单纯之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故膏方之选药,须视各个之体质而施以平补、温补、清补、涩补,亦须视各个之病根,而施以生津、益气、固津、养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洪善贻主任医师结合自己40余年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肝硬变为一慢性消耗性疾病,多属于中医的“胁痛”、“(疒征)瘕”、“积聚”、“膨胀”等证范围。笔者根据“久病必虚、虚则补之”的原理,拟订了以“补”为主的健肝生化汤,经过近七年的实践摸索,对肝硬变似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膏方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也是冬季调理最为常用的方法,能滋补强身、益寿延年、治病纠偏,常用于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由于膏方组方大,涉及面广,更利于复杂病证的综合调理。同时其药性和缓,适合慢性病的长期应用。因此膏方对恶性肿瘤的调治具有一定的优势。1攻补勿过,以衡为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选择冬季开膏方以求进补之风日益盛行,"冬令进补"现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笔者认为,膏方之要不在于"补"而在于  相似文献   

9.
炼石补天,一名采石补天。以喻明理,系指精选药石培补“人身之天”的治疗方法。据其原始出处本义,此处所补之“天”,并非指人身的“先天”与“后天”,而是指心肺的上焦之气。笔者认为,所谓炼石补天法,是指以药石之力培补、敛固、托举人身上焦之气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的相对独特之处,在于其法中寓法,一法之中包涵了补、敛、涩、托诸法。因长期以来缺乏理论上的严密整理与论证,故该法虽一直在临床运用,而其名反不为人所识。笔者经初步整理总结了这一治法,并验之于临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于下,以期同道正之。 1 理论渊源与适应证 …  相似文献   

10.
毛以林 《中医杂志》2002,43(8):635-635
关于肝病的治疗,《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了“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的法则。对于“用辛补之”的解释,多数医家认为木不宜曲,以伸为用,用辛味药调达肝气即为之补。如吴昆云:“顺其性者为之补……肝木性喜散,故辛为之补”。缪希雍说“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辛以散之,解其束缚,是散即是补也”。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即“辛散”和”辛补”作为同一概念。余通过对《内经》和一些古籍的学习,认为这种解释有悖经旨。肝体阴而用阳,因此肝虚损证以阴血亏虚证多而肝阳不足证少。也决定了治疗肝虚证使用辛味药的一些独特配伍特点。以下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的膏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全书共计32首膏方,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从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叶天士膏方的药物使用偏好及立法处方原则。结果:膏方中88种药食物共计203频次,高频次主要集中于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等,性味多以甘平为主,补虚药中补脾气、养胃阴之品尤多。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叶天士使用膏方具有"甘平补虚""顾护脾胃""药食同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孙菊  袁晓  姜宁  秦铮然  廖吕钊 《新中医》2022,54(20):205-208
国医大师葛琳仪在冬令膏方的运用上经验丰富,常先用“开路方”健运脾胃,然后施补,运用“三位一体”思辨模式,精准辨识,重视培元固本,尤其顾护脾胃,同时认为冬令膏方也不应囿于“补”,宜补中寓调、补中寓治,以“以平为期”为目标,崇尚以和为贵,平衡药性,动静结合。因冬令膏方服药时间长,葛老常详细嘱咐患者,讲究服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膏方是中医传统的冬补法。“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亦称膏滋药”。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膏方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方剂,它是在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的不同配伍的处方,药物经过浓煎后,掺入某些特殊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的膏状物。冬令进补主要就是指膏方调理,其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张亚 《国医论坛》2005,20(2):20-21
《金匮要略》首篇首条中的“十七句”:“酸人肝,焦苦人心,甘人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文中的“伤”字作“制”字解,在一些书上或文章中多执此说。笔者认为“伤”字作“制”字解,在文理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中药膏方治疗疑难杂症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膏方又称膏滋方,具有治病纠偏,滋补强身等多种作用。时下在江南一带时兴冬令以膏方进补,实际上是中药传统剂型的丸、散、膏、丹、汤、酒、露、锭八种剂型之一。由于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在一年四季均可服用,尤其是针对一些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或疑难顽症,更适合以膏方来调治。现代家庭多具备冰箱冷藏的条件,这为膏剂的收藏提供了方便。因此,更可以提倡以膏方剂型来治疗诸多慢性疾病。笔者常不拘季节以膏方为主,根据辨证施治原则来治疗某些疑难病症,现撷取4则医案,以飨读者,不当之处,请多赐教为盼。  相似文献   

16.
郝鑫  陈守强 《山西中医》2011,27(10):41-42
膏方,又名膏滋,其历史悠久,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黄帝内经》即有对膏剂的记载,主要用以治疗外、伤科疾病。内服膏方具有口感好、作用持久、服用方便、便于保存等特点。滋补药多采用膏剂,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的作用,涵盖了补虚和疗疾两个方面,特别对慢性病的调治有相对优势,因此深得人心嵋。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养生抗衰老是一项长期持续任务,要获得健康体质以达延年益寿非朝夕之功。每个人的体质在“九种体质分型”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症状差异,养生用药不能千篇一律。而膏方的特点是补虚扶正,救偏却病;随病加减,功专效宏;易于贮存,便于服用。所以抗衰老补虚宜用膏方,既可补益脏腑气血的不足,又能通过配伍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骨髓抑制是恶性肿瘤化疗后最常见的副反应,严重影响化疗的效果和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膏方作为传统中医药的治疗手段,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剂型之一,在调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方面具有“调、补、防、治”四大功效。认为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毒瘀互结”,从虚论治,不拘于补,因人制宜,善用开路方,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辨证加减,总结并探讨膏方调治骨髓抑制之优势和现状,旨在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提供更多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9-2010年中医膏方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膏方与汤剂相比,膏滋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通常用于慢性疾病或体虚患者较长时间的用药需要,功效以治为主,兼能补虚。本院为一所综合型的中医医院,用膏方是本院的一大特色。笔者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9-2010年膏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0.
李廷荃教授在继承“肖氏中医流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主次相兼、肝脾同治之法,强调“有虚方可言补”,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膏方配伍中,因膏方药味较多,故明确辨证是根本,在辨证基础上,主次兼顾,肝脾同治,方能使方药杂而不乱,李廷荃教授在近十年的膏方治病调理过程中,不断借鉴前人,因地制宜,总结经验,在运用膏方长期守法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