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网状细胞病(简称恶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网状内皮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在细胞形态学诊断上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国内郁知非氏和1964年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五类,即(1)异常网状细胞,(2)淋巴样网状细胞,(3)单核样网状细胞,(4)多核巨细胞和(5)吞噬性网状细胞。其他如王棠海氏,曹再英氏对恶网病的辨别和诊断,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文将我院7例儿童恶网病的细胞形态特点并探索与临床病程的关系,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恶性网状细胞病(Malignant Reticulosis)又名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也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国内早期报告称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多症(Histiocytic Mydullary Reticulosis)。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病)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已得到确认。国外自1938年首次报道本病以后,至1975年累计报道约为100例。大组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3.
恶性网状细胞病(简称恶网病)为网状内皮系统中异常网状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主要累及骨髓、肝、脾和淋巴结。临床上多见的症征为发烧,进行性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出现出血、黄疸等。病情凶险,预后不良。根据国内文献报导,恶网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黄河以南发病率较高。自1957年以来,各地陆续报导了300余例。除潘氏和郑氏报导共5例勒-雪氏病外,绝大  相似文献   

4.
恶性网状细胞病(简称恶网病),系网状内皮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以往认为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自1959年郁氏报告18例以来,屡有文献报导(2~11),现将笔者所见一例报告如下,并作简要文献温习。  相似文献   

5.
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为网状内皮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国内资料屡有报道,但临床上仍比较少见,特别是基层医院。因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故易误诊。且本病来势凶险,预后恶劣,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恶网”一病的认识,兹将我院所遇一例报告如下,并学习有关资料,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恶性网状细胞病(简称“恶网”)是网状内皮系统中异常网状细胞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1939年 Scott 等首先叙述本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在国内1957年田鸿生等报道1例关于“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继之郁知非等报告了18例。近年来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以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相似文献   

7.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简称恶网)。1939年 Scott 和Robb-Smith 从“非典型何杰金氏病”中分出本病4例,并收集了文献中的6例,指出本病的特点是“发热、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常有黄疸,紫癜”,命各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此后有人以不同的名称报告了一些病例,如自血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恶性白血性网状细胞增生症,前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网状细胞白血病,组织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8.
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应包括:(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有高热、衰竭、消瘦、苍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有的还出现黄疸、出血和皮肤损害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对“恶网病”并非特  相似文献   

9.
恶性网状细胞病(简称恶网)又称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此病已不是一种少见病,本文报告10例如下。病例资料: 1.男6例,女4例。年龄15~60岁。病程1个月  相似文献   

10.
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是病因不明的网状内皮系统的一种恶性病变,它具有与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相似的细胞恶性增生的特征。恶网并不罕见,复习国内文献本病于一九五七年首由田鸿生等所报告,至一九七四年国内各地文献报导已超过250例,尤其是华南、华东地区本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向。恶网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凶险,进展急剧,预后极差,目前尚无有效疗法。我校附属第一医院近两年也发现三例,其中第一例虽经激素、各种抗菌素以及输血等治疗,病情仍急剧恶化,高热、昏迷、鼻腔出血于临终前自动  相似文献   

11.
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简称“恶网”)一般治疗无明显效果,预后恶劣。我院应用江西省杀癌七号法,加激素及小剂量环磷酰胺,使二例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获得缓解。特  相似文献   

12.
恶性网状细胞病(下称恶网)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种恶性病。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集的1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者10岁。起病急骤,多数持续高烧,少数不规则。肝肿大12例,占92.3%,  相似文献   

13.
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国内外相继有文献报告(1-10)。我科自1965年11月至1974年12月共收治本病31例,进行了临床、血液学方面的观察及治疗方案探讨,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病(以下简称恶网病)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的恶性疾病。鉴于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每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58年2月~1974年2月共收治恶网病10例(6例经尸体解剖、4例骨髓检查证实),综合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7例16~36岁,2例为1岁内婴幼儿,1例为60岁。男8例,女2例。与国内文献报导男多于女,约4比1相符。2.症状与体征:除个别病例外,大多数起病较急。  相似文献   

15.
恶性网状细胞病(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以下简称“恶网”)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国内外已有过多次报道。今将我科见到的以口腔上腭部牙龈增生、浸润性肿块为主之罕见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李姓,男,34岁,已婚,山东省人,矿工,住院号89225。病史摘要:患者于一月前发现右侧上腭后牙区疼,伴面颊部肿胀,发烧、体乏。后因牙  相似文献   

16.
恶性网状细胞疒(简称恶网)自1957年田鸿生等报告一例后,国内陆续有报道,并先后召开过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有关学术会议交流和总结了诊治恶网疒的经验,故有关恶网疒的材料已非凤毛麟角。本文拟结合我组一例恶网尸检材料,重点复习国内有关文献,对恶网疒作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Midline Melignant Reticulosis)是由Kassel最先提出的病理概念,习称中线恶网。以前曾有人称为致死性中线肉芽肿(Lethal Midline Granuloma)和多形性网状细胞增多症(Polymorphic reticulosis)。  相似文献   

18.
恶性网状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一种广泛的难以逆转的异常网状细胞增生疾病国内自1957年至1980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千余例报道但以眼部症状为首发者国内外报道不多,以眼球突出为首发症状一例,以眼脸皮肤首发症状一例,并发睑结膜角膜坏死一例。作者遇一例以球结膜肿物为首发症的恶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或称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下简称恶网)是原发于网状内皮系统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异常网状细胞呈肿瘤样增生,伴有对红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的吞噬现象;病变可累及全身,病程凶险短促,预后极差。临床诊断十分困难,特别是原发于内脏的病例,易致误诊,有的直至尸解时始被证实。随着对本症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细胞形态学研究的逐步进展,本病报导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年来,白血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有逐渐增加趋势,恶性网状细胞病亦有所增多,国内文献有关本病的病理与临床的报导颇多,自1957至1973年据不完全统计有28篇之多。兹将“恶网病”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情况,作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