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点.方法 对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应用IVUS观察冠脉罪犯病变处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同时测量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A)、管腔面积(LA),计算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偏心指数(EI),并观察血管重构情况.结果 ACS患者冠脉病变处以软斑块为主(69.4%,34 /49) , SA患者冠脉病变处以硬斑块为主(77.1%,27/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S组不稳定斑块、内膜破裂和血栓形成病变占总病变的57.2%,与SA组(8.6%)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同时两组患者斑块面积[(11.26±3.92) mm2 vs (9.43±3.98)mm2],斑块负荷[(65.67±11.74)% vs(57.34±11.18)%],偏心指数(0.33±0.22 vs 0.59±0.24)相比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1);而且,ACS患者主要以正性重构为主(59.2%),而SA患者主要以负性重构为主(57.1%),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2).结论 在ACS组不稳定斑块及内膜破裂、血栓形成、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明显高于SA组,IVUS检查是在体观察粥样斑块的良好手段,并可以指导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在冠心病不同阶段的表达。方法入选者140例,分为正常对照组13例、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5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的TFPI浓度。56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比较外周血和冠状动脉窦血的TFPI浓度,4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比较冠状动脉窦血在术后即刻和术前的TFPI浓度。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有支架内再狭窄组17例和对照组11例,比较他们外周血的TFPI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外周血TFPI水平分别为(0.613±0.407)、(0.499±0.227)、(0.446±0.253)、(0.39±0.142)和(0.378±0.140)μg/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冠脉综合征组[ (0.404±0.178)μg/L]低于对照组[(0.517±0.256)μg/L](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0.389±0.142)μg/L]低于对照组[(0.517±0.256)μg/L](P<0.01)。冠状动脉窦血浆TFPI水平[(0.368±0.143)μg/L]比外周血[(0.451±0.235)μg/L]低(P<0.01)。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之后即刻的TFPI水平[(0.389±0.170)μg/L]和术前[(0.382±0.14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后有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外周血TFPI水平[(0.385±0.189)μg/L]比对照组[(0.530±0.333)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PI的降低提示体内对TF介导的凝血途径阻断不足,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TFPI水平降低。冠状动脉局部的TFPI比全身血循环中的更低.冠状动脉局部的TFPI变化对临床治疗过程采用局部干预有指导意义。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外周血TFPI水平比无支架内再狭窄的低,有可能作为判断再狭窄的血液学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技术(IVUS-VH)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月心内科诊断及冠心病患者120例,其中SAP患者60例,ACS患者6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之后,对罪犯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保存普通灰阶图像和虚拟组织学超声数据,分析斑块的虚拟组织学特点。结果 ACS组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SAP组(81.7%vs.30.0%,P<0.01)。ACS组普通灰阶超声斑块偏心指数(EI)和血管重构指数(R1)大于SAP组(t=-2.985、-3.047,P<0.01),说明ACS组罪犯病变偏心斑块居多,血管重构以正性重构为主。在斑块成分组成上,ACS组以纤维脂质成分(黄色)和坏死成分(红色标记)为主,而SAP组以纤维成分(绿色)和钙化成分(白色标记)为主。结论IVUS-VH在检测不稳定斑块方面有着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使用IVUS-VH对病变进行分析,有可能会改变冠脉介入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髓过氧化物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2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31例对照者的血浆MP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对MPO与hs-CRP、cTnⅠ、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血浆MPO浓度[(2.37±1.68)ng·ml-1]高于SAP组[(0.70±0.37)ng·ml-1](P<0.01)和对照组[(0.94±1.48)ng·ml-1](P<0.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MP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ACS组患者MPO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31,P=0.039),与cTnⅠ无相关性(r=0.30,P>0.05);3组血浆MPO浓度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r=0.15,P>0.05),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2,P<0.001).结论 血浆MPO水平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MPO可以作为不稳定型斑块的早期识别标志物,用于ACS的早期诊断;血浆MPO水平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杨涛  宋冬林  李春华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1):867-869,875,F0003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技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临界斑块进行分析,探讨易损斑块的性质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63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2组,并对其进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研究,分析两组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SA患者(P<0.05),斑块沿冠脉成簇状分布,其组成以纤维脂肪组织和坏死成分为主,而SA患者斑块纤维成分和钙化成分较高.2组中纤维脂肪组织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0.08.P< 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r=-0.06,P< 0.05).[结论]通过IVUS-VH发现,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与临床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罗江宾  王天松  方明 《重庆医学》2012,41(12):1155-1156,1159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量化评价斑块成分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以观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斑块成分和血清中hs-CRP的关系。方法对3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IVUS-VH量化评价罪犯病变血管的斑块成分,根据斑块成分分为2组,坏死成分大于或等于10%为观察组(n=146),坏死成分小于10%为对照组(n=154);均按常规进行经皮介入治疗(PCI)手术;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的表达水平;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以了解再狭窄与斑块成分和hs-CRP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1年后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1.2%;P<0.05);(2)观察组hs-CR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28±5.80)∶(1.57±0.49),P<0.01]。结论罪犯病变血管的斑块坏死成分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相关,是否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斑块性质的评估及斑块性质,及其与心绞痛类型的相关性.方法107例冠心病冠脉造影(CAG)狭窄≥50%,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A);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63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44例),比较二组患者CTA斑块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 UA组患者中总斑块数以软斑块及混合型斑块为主[(90.27±36.09)vs(32.56±18.67);(38.64±16.17)vs(10.39±6.39);P<0.01,P<0.05],而SA组患者中斑块则以钙化斑块为主[(293.45±79.77)vs(152.91±40.63),P<0.01].总软斑块数、犯罪血管的软斑块是UA的独立相关因素[OR=1.121,95%CI:(1.001±1.181);OR=1.106,95%CI:(0.985±1.201);P<0.01,P<0.05].结论128层CT冠脉CTA能检测冠脉斑块及其性质,软斑块更易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一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 IVUS-VH)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方法对38例ACS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发现91处狭窄程度≥50%的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对91处病变行IVUS—VH检查,识别其中的纤维成分(fibrous,F)、纤维脂质成分(fibro—fatty,FF)、坏死核心成分(necroticcore,NC)、钙化成分(calcium,cc)。并将91处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罪犯病变与非罪犯病变,比较两者斑块成分的差异。结果91处斑块中F、FF、NC、CC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5%±10.8%、15.7%±8.1%、18.7%+9.1%、14.1%+8.8%。91处斑块中43处(47.3%)为罪犯病变,48处(52.7%)为非罪犯病变。两者F和FF相比均无显著差异(53.3%±10.5%YS49.9%_10.9%,P=0.134;14.0%±9.2%w17.2%±6.8%.P=0.062)。罪犯病变与非罪犯病变相比NC所占比例较高(21.9%±10.2%vs15.7%±6.9%,P〈O.05)。非罪犯病变与罪犯病变相比所含CC较高(17.2%±9.7%VS10.7%±6.1%,P〈0.05)。结论ⅣUS—VH可以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各种成分。ACS患者斑块中NC与斑块的易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间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60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的一般检测指标,以及hs-CRP、PCT与冠状动脉斑块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急性冠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IVUS-VH)学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方法:对44例ACS患者及22例SA患者行IVUS-VH分析,并对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计算LDL-C/HDL-C比值,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所占的比例与LP(a)、LDL-C/HDL-C的相关关系。结果:ACS组斑块中NC和钙化组织比例明显高于SA组(t=4.669、9.894,P<0.001),而纤维组织及纤维脂肪组织则明显低于SA组(t=7.184、5.290,P<0.001)。ACS组患者血清LDL-C/HDL-C、LP(a)水平高于SA组患者(t=3.512、19.139,P<0.001)。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C比例与血清LP(a)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r=0.549,P<0.001)。结论:LP(a)可能代替IVUS-VH帮助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感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的变化并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分析CRP与ACS的关系。方法:6 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ACS二组,分别测定CRP的血清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ACS患者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增高,P <0 .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ACS发生的重要因素。炎症过程在此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早期识别不稳定斑块的存在对转变病程和减少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找不稳定粥样斑块血清标志物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组通过观察ACS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 CRP的变化。从临床的角度进行探讨CRP在ACS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非ST段抬高性急性综合征(Non-ST ACS)患者冠状动脉罪犯斑块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入选50例Non-ST ACS患者、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Non-ST ACS患者罪犯斑块与SAP患者稳定斑块的特征(包括罪犯斑块体积、平均CT值、罪犯斑块类型、重构指数、钙斑)。结果Non-ST ACS组患者罪犯斑块与SAP组患者稳定斑块中非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6%比22%,P<0.005;36%比14%,P<0.05);斑块体积、平均CT值、重构指数、正性重构比例分别为[125.30±20.07mm3比109.00±15.32mm3;95.52±23.20HU比116.52±24.00HU;1.08±0.09比1.00±0.08;61%比25%]。非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正性重构与Non-ST ACS显著相关,危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3.15(1.50-6.59);2.92(1.19-7.12);3.31(1.68-6.52)。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斑块比较,Non-ST ACS患者罪犯斑块斑块体积较大而平均CT值低,非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及血管正性重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水平变化,以及CD4+CD28-T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06/2012—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57例,其中造影检查正常对照组1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8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并对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改良Gensini标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外周血CD4+CD28-T细胞占CD4+淋巴细胞比例在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分别为(12.61±9.06)%,(13.04±6.44)%,(20.68±9.50)%和(22.65±11.55)%。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外周血CD4+CD28-T细胞比例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99,P〈0.01)。结论CD4+CD28-T细胞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对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Cai JM  Li T  Zhang YQ  Zhang GL  Li S  Xu XG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08-109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全血血小板α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CD62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70例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CD62P的阳性表达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6例,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70例冠状动脉造影均为阳性,CD62P表达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28.3±2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为(20.5±16.3)%,稳定型心绞痛组为(12.8±13.3)%,非冠心病对照组为(9.9±6.4)%,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冠脉1~3支病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体内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变化,探讨MMP-9和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03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和住院的30例ACS患者、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以17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血浆中MMP-9的浓度,同时以比浊法测定患者hs-CRP和血脂。结果:ACS组MMP-9水平 [(13.145±9.796)ng/L]和hs-CRP水平[(4.336±1.334)mg/L],显著高于SAP组[(2.206±1.996)ng/L和 (2.205±0.458)mg/L](P<0.001)和正常对照组[(1.663±1.271)ng/L和(1.625±0.434)mg/L](P< 0.001),而三组血脂差异无显著性;SAP组hs-CRP浓度(2.205±0.458)mg/L,也高于NL组(1.625±0.434) mg/L(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更甚,MMP-9和hs-CRP的高水平可佐证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64排MSCTA对2型糖尿痛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0ronary arlery disease,CAD)及非糖尿病CAD患者冠脉病变进行比较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CAD冠脉成像斑块类型的特点。材料与方法对35例2一型糖尿病ChD患者(DM组),41例非糖尿病chD患者(NDM组)行64排MSCT血管成像及工作站后处理,对两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布节段、斑块的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1。DM组76支病变血管,人均2.17±1.1走,共87个冠脉班块节段,人均2.48±1.5节段:NDM组83支病变血管,人均1.88±1.O史,89个冠脉斑块节段,人均2.02±1.05节段:2.DM组混合斑块及冠脉弥漫病变发生较NDM组明显增高,DM纽病变管腔中度以上狭窄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组间钙化斑块、非钙化兜块在冠脉分布上,病变支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混合斑块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高,且管腔狭窄较非糖尿病严重。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梅 《医学文选》2004,23(4):526-52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己成为当前冠心病研究的重点。主要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导致急性冠脉供血不足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征象,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SCD),约占所有冠心病患者的30%,预后差。本文结合国内外部分相关文献,就ACS诊治现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造成急性血栓形成所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心脏缺血性猝死。研究表明,ACS中60%~70%的患者仅有轻度或中度冠脉狭窄,而内皮功能失调、局部炎症活跃乃至富含脂质的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是引起ACS的病理机制。所以,内皮功能失调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而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4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2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4例,及对照组10例,分别检测其冠状静脉窦和主动脉根部的PAPP—A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结果】在冠状静脉窦和主动脉根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APP—A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IGF—I水平则高于前两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冠状静脉窦处PAPP—A水平明显高于主动脉根部处的PAPP—A水平(P〈0.01)。【结论】冠状动脉循环PAPP—A的浓度差可作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活体非罪犯左主干病变的冠脉斑块成份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共60例病患在亚洲大学医院被选为研究对象。经血管内超声(IVUS)确认血管直径狭窄大于或等于50%,同时为非罪犯左主干病例。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软件(IVUS-VH)所得射频(RF)数据分析斑块成分。以 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脉狭窄程度。评价成分与冠脉狭窄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钙化组织面积和体积百分比与可体现冠脉狭窄程度的 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坏死组织面积和体积百分比与可体现冠脉狭窄程度的 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之间,对比不同冠脉斑块成分的平均组成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 IVUS所得的 RF数据对斑块成分进行分析,利于确认成分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