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初级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全院284名初级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具体实跟,从制度与网络、培训方法、记分方法等管理手段入手,注重增减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现实对初级护理人员有效的、规范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护理程序在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148名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应用护理程序,通过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这一过程,实现对初级护理人员有效、规范、科学培训。达到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临床工作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重点讨论抓好初级护理人员,一方面对她们实行规范化培训,全面促进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增长,同时尽可能对她们的日常工作全程量化,严格、严密的对她们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掀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服务,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重点讨论抓好初级护理人员,一方面对她们实行规范化培训,全面促进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增长,同时尽可能对她们的日常工作全程量化,严格、严密的对她们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掀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服务,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护理人员分层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进展,包括国内外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分层状况、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及对临床工作的意义,分析我国护理人员分层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是继护理学院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目的是使护理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护生毕业后对其进行持续的在职护理教育是对初级临床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分层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方式和方法。方法制定护士分层管理与核心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规范化培训方案,N0~N1层护士核心能力要求依据《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手册》,N2~N5层护士核心能力要求依据《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从2010年开始对急诊全科60名护士进行培训,比较实施前后培训效果。结果规范化培训之后的护理人员在综合能力、"三基"考核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危重病人风险评估、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早期观察病情例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等重点护理质控监测指标方面均有提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科学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体系为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保证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DCA循环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为达到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目的。在 2 18名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 ,应用PDCA循环法 ,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 ,分步骤实现对初级护理人员有效、规范、科学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对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骨科新入职的、护理工作时间在半年以内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新护士进行骨科规范化培训3月,所有培训对象均完成各项培训内容,观察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理服务工作质量、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骨科康复技能、护理用具和护理仪器的使用情况。结果 经过规范化的培训后,新护士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骨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均有大程度的提高;骨科康复技能和护理用具、仪器使用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后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 规范化的培训有助于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护理人员素质的作用。方法选取从事消毒供应室工作的人员20名,2012年1月~6月对护士进行常规管理,在2012年7~12月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采取自身前后方法比较规范化培训前后护士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素质方面的差异。结果护士培训后清洗、包装、消毒质量不合格率均低于培训前(均P<0.05),手工清洗和包装超时份数均低于培训前(均P<0.05),安全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和理论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不仅可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是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1.
毛雅琴  丁丽华  俞国芳 《护理与康复》2015,14(12):1172-1173
目的总结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实践体会。方法建立培训小组,按护士层级制定培训内容,采用集中、分层、分组方式实施规范化培训。观察212~214年度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工作缺陷发生情况。结果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专业知识平均成绩从85.8分提高到94.分,操作技能成绩从84.9分提高到95.9分;工作缺陷明显减少,由培训前的273起/年减少到91起/年。结论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岗位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王丹  曹英  熊琴  江榕 《中国临床护理》2015,7(4):348-352
目的 探讨根据重症医学科专业特点应用目标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取重症医学科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专业技术水平将参与培训与考核的护理人员分为高级护士(专科护士)、中级护士(护理组长)、初级护士(岗位能手)及新手护士,制定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培训计划,应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分层级培训、考核及管理。比较培训前后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基本理论知识、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情况。 结果 应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层级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及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均高于培训前。 结论 目标管理运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层级培训中,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病区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规范化护士培训质量,了解受训护士对培训工作的感受及需求。方法:采取自制问卷,分20个条目对接受规范化培训的32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医院30个科室培训质量平均得分为82.9分,在调查条目中得分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科室护士长支持、临床护理老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理论方面(得分:4.48、4.44、4.34)。得分最低的后三位分别是:培训科室其他护理老师的教学意识、临床护理老师因材施教和带教老师对学员工作的及时肯定(得分:3.55、3.75、3.88)。结论: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对新进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护理部对临床科室护士培训的规范化管理,强化科室护理人员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是保证科室规范化护士培训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陈惠芳  夏桂兰  王惠芬 《护理研究》2007,21(24):2186-2187
护理人员对肿瘤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能力、与医生之间的工作配合问题以及术前、术后等一些专业技术性强的护理,对病人的生存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1]。为此,以在肿瘤医院工作的初级临床护理人员为对象,了解其对肿瘤专科知识的掌握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加强护理人员的肿瘤专科培训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我院工作的120名初级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占我院护理人员总数的40.3%。被调查的对象须符合以下条件:有中国护士执业证书且临床工作半年以上并在临床一线工作。1.2方法采取肿瘤专…  相似文献   

15.
杨小英  周瑞萍  周小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89-1989,2008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护师以下职称、参加工作5 a以下的护理人员培训效果。方法设专人对不同阶段的护理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培训。结果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较前有很大提高。结论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陈丹  赵汝君 《当代护士》2014,(8):156-15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次培训模式.制定规范化的培训计划,包括思想道德及文化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等内容,比较开展前后手术医生及患者分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0.3%提升到了97.1%,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由91.6%提升到98.7%。结论知识技能培训可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吴端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804-1805
目的 探索眼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专科理论、技能和态度培训,提高眼科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分步骤的培训内容。结果 不同层次的眼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培训内容按照理论和技能进行合理设置,使不同层次眼科护理人员在理论和技能和相应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建立规范化的眼科理论培训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培训的需求,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按需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促进护理队伍的建设,为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推进眼科护理学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使耳鼻喉科护理工作能够与医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专业内涵,从而提高医、护、患3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方法 对全科27名护理人员能力培训前进行评估,然后开展有计划的专科培训。培训方法包括转变理念、医护协作、观摩手术、情景模拟训练及教学查房等。培训后再次针对护理人员能力进行评估。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能力、护理质量及医、护、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能力、护理质量和医、护、患的满意度均好于培训前。 结论 专科化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内涵,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医、护、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基于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分层培训路径,探讨分层培训模式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N0~N4级(N0为新手护士,N1为初级护士,N2为称职护士,N3为精通护士,N4为专家护士)护理人员1 870名为研究对象,利用Delphi法建立护士分层培训路径,确定每层级的培训阶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方法,并利用分层培训路径对护士进行管理,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和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结果:培训1年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等观察指标均高于培训前,培训后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合格率也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能级进阶分层培训路径使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提高和岗位胜任力的提高,促使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升整体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血液净化专业初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实施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拟从事血液净化专科护理工作或有从事血液净化专科护理工作经历但没接受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进行规范的培训与评价.方法 采用广东省<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的"N1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模块"44项;对15名护士采用一对一责任制的临床带教方式,带教老师按培训内容逐个项目循序渐进的进行讲授示范、模拟操作、临床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