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与手指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7~ 1 998年 ,共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与手指 6 1 8例 ,747指。现就本组病例中常发生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讨论如下。1 血循环危象血循环危象共 87例 ( 1 4.0 % ) ,其中动脉痉挛 9例 ,经局部和全身应用罂粟碱液解除 4例 ,手术探查解痉者 5例。动脉吻合口栓塞 48例 ,静脉吻合口栓塞 2 6例 ,与清创不彻底和吻合质量有关 ,均经重新吻合成功。发现血循环危象首选应用解痉药物 ,如肌注或静注罂粟碱观察 1~ 2h ,不见血供改善 ,立即手术探查 ,不可延误时机。2血管蒂的保护与无创游离方法  血管蒂的解剖游离方法 ,我们采取顺行与逆行相结…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发生对比剂反应1例、动脉损伤2例,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1例,其余均为非靶动脉栓塞所致,包括头痛(23例)、牙痛(11例)、颈痛(13例)、声音嘶哑(37例)。最严重者为脑梗死1例和眼睑下垂、眼裂变小1例。脑梗死者行抗凝、扩血管治疗后好转,眼睑下垂者未作特殊处理,其余病例均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有一定的危险,操作要仔细,出现并发症时处理要及时、恰当。  相似文献   

3.
严重胸腹部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附8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部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严重胸腹部血管损伤患者81例,其中22例到达急救部时表现为明显失血性休克,经胸或腹腔穿刺抽出较多不凝血,立即送手术室紧急手术确诊,38例经64排螺旋CT及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2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4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血管损伤缝合修补,手术前12例行血管造影后球囊血管阻断;9例行人造血管吻合,其中3例患者因伤情太重而行损害控制,即严重破损血管临时插管分流,术后于ICU复苏,待全身情况改善后于术后48h内再手术行血管吻合。36例行动脉栓塞治疗(盆腔腹膜后血管损伤31例,其他5例)。结果73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90.1%。发生严重并发症35例,其中脓毒症6例、ARDS8例、MODS23例(其中MODS伴发脓毒症2例)。8例死亡,其中6例于伤后12h内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严重损伤及失血性休克;2例于创伤后8d及16d死亡,主要原因为脓毒症及MODS。结论胸腹部血管严重损伤后应快速完成检查及诊断,紧急手术行血管修复或吻合,部分腹部血管损伤及盆骨骨折引起的腹膜后血管损伤可用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部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严重胸腹部血管损伤96例,其中26例到达急救部时表现明显失血性休克,经胸或腹腔穿刺抽出较多不凝血,立即送手术室紧急手术确诊;45例经64排螺旋CT及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2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5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45例行血管损伤缝合修补,手术前12例行血管造影后球囊血管阻断;13例行人造血管吻合,其中3例因伤情太重而行损害控制,即严重破损血管临时插管分流,患者术后在ICU复苏待全身情况改善后于术后48小时内再行血管吻合手术。38例(盆腔腹膜后血管损伤34例,其他4例)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85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85.5%。发生严重并发症38例,其中脓毒症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9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3例。11例死亡,其中9例于伤后12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严重损伤及失血性休克;2例于创伤后8天及16天死亡,主要原因为脓毒症及MODS。结论胸腹部血管损伤后应快速完成检查及诊断,紧急手术行血管修复或吻合,部分腹部血管损伤及盆骨折引起的腹膜后血管损伤可用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0~1994年应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73-Ⅲ型血管吻合器修复四肢火器性血管损伤8例9条血管,疗效满意。随访的7例最长4年,最短6个月,无肢体缺血及回流障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8例均属猎枪致四肢血管损伤,其中股动脉断裂4例,股动脉、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同时断裂缺损l例,腘动脉断裂2例,桡动脉断裂1例。盲管伤6例,贯通伤2例。合并桡骨骨折1例,胫骨骨折缺损1例。年龄16~42岁。7例伴有失血性休克。创面清创后常规游离损伤血管,修剪残端,选择6号钛质吻合轮吻合股动脉3条,7号钛质吻合轮吻合股动脉及股静脉各一条,5号钛质吻合轮吻合腘动脉2条,3号钛质吻合轮吻合桡动脉一条,均一次吻合成功,术中未见血液渗漏,动静脉充盈良好,血管用健康组织覆盖,创口行二期缝合,术后抗凝治疗3~5d,肢体保暖,本组无血管危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2368例多发伤的救治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年间收治的2368例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剖胸或剖腹术治疗793例(33.5%),非剖胸或剖腹术治疗1575例(66.5%)。胸腹伤手术方法为膈修补(93例次)、心脏修补和胸内血管修补或结扎(82例次)、肺修补或切除(78例次)、支气管吻合或修补(8例次)、脾切除或修补(268例次)、肝修补或切除(208例次)、胰切除或内外引流(49例次)、胆道修复引流(17例次)、胃肠修补或切除吻合(303例次)、肾修补或切除(32例次)、膀胱修补造口(44例次)、输尿管吻合(7例次)、尿道会师(7例次)、腹内血管修补或结扎(116例次,含髂内动脉结扎29例)。非手术治疗腹伤主要手段为动脉造影栓塞,有效率为97.7%(42/43)。结果本组共死亡169例(7.1%),剖胸或剖腹术治疗组死亡72例(9.1%),非剖胸或剖腹术治疗组死亡9r7例(6.2%)。脑伤为主要死因,其次为大失血。结论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诊断治疗是否及时准确往往比伤情本身更影响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总结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在下肢大(中)动脉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收治15例下肢大(中)动脉损伤,采用血管手术探查吻合或自体(人工)血管移植,结合VSD治疗后,12例保肢成功。术后植皮及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锁骨下血管损伤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6例行血管修补,3例行人造血管移植,2例行大隐静脉桥接,1例行直接端一端吻合。结果 手术修复成功12例,静脉修复后均无明显肢体肿胀,动脉修复术后1年随访,均可清晰地触及桡动脉搏动。其中2例并发臂丛神经损伤,术后1年随访未完全恢复。死亡3例。结论 对锁骨下血管损伤应做到诊断迅速,快速有效止血,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手术修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切口,严格遵循显微外科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血管吻合、修补、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血管发育不良(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安全有效性,评价其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7例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性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7例患者入院前有6~36个月反复便血、失血性贫血、多次输血史,栓塞术前血红蛋白最低38~70 g/L,平均(56.8±12.4) g/L;AD部位在空肠3例,回肠1例,升结肠1例,横结肠肝曲1例,降结肠1例.6例患者1次栓塞成功,1例横结肠血管畸形患者因2支直动脉参与供血,分2次超选择插管栓塞成功.栓塞使用NBCA胶与超液化碘油按1∶2~1∶3比例混合,用量为0.2~0.8 ml,平均(0.48±0.19) ml,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术后所有患者无肠壁缺血事件发生,无其它介入相关并发症;术后1~3 d出院,便血消失.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术后20 d再发出血,临床有效性为85.7%;6例术后随访追踪2~19个月(中位期10.5个月),出血症状消失,无再出血,无器官坏死并发症,远期止血率为100%.结论 NBCA胶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AD所致下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可取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前动脉(ACA)A1段近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的ACA A1段近端动脉瘤1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所有的患者血管内治疗均获得了成功,6例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术,1例单纯采用支架植入术,3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9例动脉瘤腔完全闭塞,1例单纯支架植入术见瘤腔内对比剂滞留,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6~ 60个月未发生颅内再出血和缺血并发症.7例术后6~ 12个月行DSA随访,动脉瘤瘤腔完全性阻塞,未见载瘤动脉狭窄及闭塞.结论 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A1段近端动脉瘤是可行的、有效的.为保证成功栓塞,恰当的微导管塑形是必须的,必要时还需结合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移植血供障碍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3年6月~2006年12月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血循环障碍病例305例,根据组织瓣类型和修复部位的不同,从手术设计、切取组织瓣、血管变异、切取技术、手术时机、血管搭配、血管清创、血管张力、血管吻合、血管危象处理和感染等11个方面研究组织瓣血供障碍的原因.结果 本组305例中动脉供血不良270例.组织瓣切取后动脉供血不良10例,其中组织瓣营养血管损伤6例,修复损伤的血管后皮瓣成活,其余4例组织瓣动脉供血不足,组织瓣移植后远端坏死,切除坏死的组织瓣,采用局部旋转皮瓣和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其余260例经血管探查,成活213例,坏死47例.静脉回流障碍35例,成活5例,部分坏死10例,坏死20例.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发生血循环障碍是导致组织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根据引起血循环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可有效地防止组织瓣坏死.静脉回流障碍是组织瓣失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的介入微创治疗。方法分析13例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其中骨折伴动脉损伤8例,单纯血管软组织损伤5例(其中1例为医源性)。结果动脉造影显示8例确诊为动脉损伤后血栓形成,5例出血伴假性动脉瘤。经导管动脉内溶栓,动脉瘤栓塞及支架开通等处理,12例痊愈,1例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成功率92.3%,未发生术后截肢、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创伤性动脉损伤所致血栓闭塞、假性动脉瘤等,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微创有效,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8.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6例,机械损伤3例,压榨伤1例。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足背软组织缺损4例;缺损面积8cm×4cm~12.5cm×8cm,平均面积为10.5cm×6cm。术前均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穿支血管,术中记录穿支血管的数目和血管蒂长度。切取皮瓣范围8.5cm×4cm~13cm×8cm,5例供区直接缝合,供区宽度5cm,取腹部或大腿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受伤至皮瓣移植时间为2~4周。结果 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受区皮瓣外形美观、无臃肿、质地好、功能满意;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凹陷。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解剖位置恒定,厚薄适中,是一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序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2月~2012年6月,应用VSD技术序贯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9例GustiloⅢB和ⅢC型胫腓骨骨折骨外露患者,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7~68岁,平均37.3岁。其中GustiloⅢB型11例,GustiloⅢC型8例,骨外露创面面积16cm×13cm~25cm×17cm。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清创,VSD覆盖创面,抗感染治疗,待创面清洁无感染后行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骨外露。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本组19例移植肌皮瓣均成活,2例出现皮瓣尖端坏死,1周后行坏死组织清除并植皮修复,其余小腿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及血管危象发生。19例中13例骨折于术后8~21个月达到骨性愈合;4例胫骨缺损者于术后3个月行取自体髂骨植骨并更换为钢板内固定,9~14个月骨折愈合;2例胫骨骨折术后3~6个月X线摄片示骨折局部骨质吸收,骨折端萎缩,无骨痂生长,于术后6个月时行取髂骨植骨并钢板内固定,分别于10、13个月达骨性愈合。5例因皮瓣臃肿,影响日常生活,后期给予皮瓣修整术后明显改善;5例吻合神经的皮瓣感觉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6例踝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主要表现为背曲受限,与胫前肌群损伤有关。结论应用VSD技术序贯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GustiloⅢB和ⅢC型胫骨骨折骨外露,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动脉吻合方式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1~57岁[(35.6±3.1)岁]。缺损部位:上肢33例,下肢27例。缺损面积为4....  相似文献   

16.
【】 目的:总结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为该皮瓣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过去6年中43例病例资料,对穿支血管的解剖变异,手术方式,皮瓣设计,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血管存在解剖变异,有4例从锁骨下发出(约9.3%);该穿支形成的扩张皮瓣与非扩张皮瓣血运可靠,无1例缺血坏死;修复颌颈部瘢痕手术效果满意;本组43例无1例并发症。结论:颈横动脉锁骨上穿支皮瓣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斌  王跃  唐孝明 《西南国防医药》2014,(12):1341-1344
目的探讨Inter Tan静力固定对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7月~2013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Inter Tan静力固定治疗87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1例,女36例;年龄60~89岁,平均69.5岁。致伤原因:跌倒59例,交通事故2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0 d,中位时间6 d;根据IVANS分型:Ⅰa型7例,Ⅰb型18例,Ⅰc型27例,Ⅰd型26例,Ⅱ型9例。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48 h后鼓励护理保护下下地负重及扶拐行走。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个月。1例术后发现坐骨神经损伤,术后7个月复查基本恢复。无血管损伤及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切割及骨折不愈合等发生。术后6个月复查,根据Harris评分:优40例,良38例,可9例,优良率89.7%。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Inter Tan静力固定具有良好的近期稳定性作用,支持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及相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内技术在医源性血管损伤(iatrogenic vascular injury,IV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IVI于我院行腔内治疗11例患者资料,包括静脉性IVI 4例,动脉性IVI 5例,血管内异物2例。IVI治疗方法包括腔内压迫、血管破裂口填塞、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intravascular stent implantation,PISI)及血管缝合器(vascular closure devices,VCDs)腔内缝合。血管内异物治疗方法为导管辅助抓捕器腔内套取。分析腔内治疗的手术方式,统计手术成功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腔内治疗IVI,技术成功率100%。1例静脉性IVI患者行PISI术后3 d复查示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动脉性IVI患者予行股动脉腔内封堵联合假性动脉瘤腔内注射促凝血药物治疗后4 d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复发,予行外科切开缝合;1例静脉性IVI患者行腔内压迫止血无效后予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术后4 d死亡,但与腔内治疗髂静脉IVI未存在明确相关性。余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临床成功率81.82%,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病率9.09%。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腔内技术以微创方式治疗IVI,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同时,血管侵入性操作的术前评估及术后观察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三段移床三维增强MRA在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三段移床三维增强MRA 1次全程显示腹盆及下肢血管树的技术及其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2例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 ,男 8例 ,女 4例。 10例同时做了动脉和静脉成像 ,其中动脉血栓形成 5例 ,动脉硬化性闭塞性脉管炎 6例 ,静脉血栓形成 7例 ,下肢静脉炎 3例。其中 5例经DSA证实 ,5例手术证实。扫描序列采用三维快速SPGR序列 ,移床三段扫描。结果 靶血管显示优 9例 ,良 3例。有手术或DSA结果 10例中 ,共有病变段 3 4段 ,其MRA诊断与DSA或手术符合率为 85 .3 %。结论 移床三维增强MRA能使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分叉到小腿动脉全程显影 ,还可显示静脉。侧枝循环情况显示优于DSA ,是一种前途广阔的简便的血管检查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使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大创面时避免第二供区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5月桂林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显微外科收治的20例四肢大创面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4~61岁,平均43.7岁;致伤原因:碾压伤9例,机器绞伤6例,高处坠落伤5例.创面缺损面积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