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例9个月婴儿因2月来右半身抽搐而作头颅CT检查,发现脑室系统扩大及双侧蛛网膜下腔积液,提示有脑内脑外积水和左侧颞顶部血管畸形。住院后脑血管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分支明显扩张,动脉直接与左横窦短路相通,于侧裂畸形血管附近有较小动脉参与。患儿头围45cm,在头皮扩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图1)男,20岁。因“被高空坠落钢筋插入致颅脑穿通伤16h”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3.
正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指患儿出生前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1]。脑瘫高危儿指有各种高危因素导致的脑功能损害、极有可能发生脑瘫的小儿。脑瘫高危儿表现出摄食行为和摄食功能的异常和发育迟缓。口腔按摩是针对吞咽或摄食行为异常的高危患儿的一种刺激,可以促进吞咽功能和婴儿发声,合理营养的喂养  相似文献   

4.
正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是种常见的血管性病变,它易发生少量、多次出血而引起症状,大量出血少见。儿童因海绵状血管畸形发生颅内大量出血的文献少有报道,现报道2例儿童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并发急性大量出血的病例。1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男,6岁,以突发神志不清伴呕吐3小时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昏睡状态,双侧瞳孔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例颈部钢筋贯通伤病例,应用血管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男性,46岁.因颈部被钢筋刺伤3d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7.5℃,心率95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22次/分。被动坐位,神志尚清楚,反应淡漠。颈部钢筋贯通伤,入口和出口处均有直径约2cm钢筋残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儿童脑室内囊肿的技术要点与疗效,评估各类脑室内囊肿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利用磁共振脑脊液电影成像(Cine MRI)对17例脑室内囊肿患儿术前术后的脑脊液流速流量进行分析,探究内镜手术治疗各类脑室内囊肿最佳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术前诊断为侧脑窒囊肿8例,第三脑室囊肿2例,第四脑室囊肿4例,鞍上池囊肿2例,四叠体池囊肿1例.结果 术后Cine MRI显示所有患儿的脑脊液循环动力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7例患儿中有14例囊肿不同程度的缩小,3例无明显变化,囊肿缩小率达82.4%.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3-19个月,无囊肿增大及造瘘几堵塞病例.结论 Cine MRi及同位素脑池显像有助于了解脑窜内囊肿患儿的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变化,是制定内镜手术方案和判断手术疗效的重要参考.神经导航使内镜手术更加精确、安全.术后常规腰穿有利于重建脑脊液循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脑积水是脑室和脑池(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总量增多,颅内压增高,继而引起脑室扩张,及脑池、脑沟、脑裂等处的蛛网膜下腔增宽.婴儿由于颅缝尚未闭合,脑积水会引起头围增加.如不经治疗,先天性脑积水多因病情不断恶化,最后死于营养不良、恶性病质或伴并发症,后天性脑积水常因脑疝、并发症而死亡[1].我科自2001-03~2004-09应用经络导平治疗小儿脑积水14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脑血液循环障碍被解释为婴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分娩时窒息引起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血管破裂以及胎儿发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缺氧是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研究直到七十年代并未取得进展,婴儿脑性瘫痪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无统一意见.作者对25例本病(年龄为17天至1岁7个月)死亡患儿的脑进行了研究.肉眼观察发现软脑膜水肿及充血.大多数患儿可见小的新鲜出血,波及蛛网膜下腔、室管膜、大脑镰和小脑幕.部分患儿同时存在陈旧性出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显微镜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9.
婴儿脑血管畸形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脑血管畸形少见,因而难于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我科近年来收治2个月以内的婴儿脑血管畸形并发血肿5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 男,22天。体重4.5kg,足月顺产。因抽搐、拒奶1天,于1986年6月25日入院。病前无外伤史。检查:嗜睡,前囟饱满,双眼凝视,右瞳孔比左瞳孔略大,光反应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腰穿 CSF 血性。CT 扫描:右侧颞顶叶脑内血肿(图1)。在气管插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脑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消散的颅内血肿是指72h内明显缩小或消散的血肿,近年随着临床上注重头颅CT对颅内血肿的追踪观察,国内外文献有了相关报道,但该类血肿多见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尚未见脑内血肿快速消散的报道。1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因摔跌致颅脑损伤2h入院。头颅CT(图1)示:右额颞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右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顶骨骨折,右颞、左额头皮下软组织肿胀。查体:神清,精神差,GCS评分14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1.1病例1 1.1.1一般资料:男,42岁。因"右侧肢体无力6h"于2009-08-24入院。患者入院前6h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无力,可在床上抬起患肢,但不能行走,伴有言语不清。发病前15d内共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10余次,每次数分钟可完全缓解;吸烟史20a,30支/d,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史。1.1.2体格检查: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kPa),构音不清,部分感觉性失语,右鼻唇沟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婴儿脑外积水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5例平均年龄8个月的脑外积水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后确诊.婴幼儿脑外积水通常临床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抽搐和头围增大等症状.9例轻症患儿行内科保守治疗后脑外积水明显吸收,另16例患儿中12例行穿刺外引流术后积水消失.4例重症患儿再行蛛网膜下腔-心房分流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以MRI或CT为诊断的主要工具.该病多数依靠内科药物并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治愈,部分顽固性患者可行蛛网膜下腔-心房分流术,其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髓)内外海绵状血管瘤(CA)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脑内CA 13例,分别位于脑皮层深部、海马、外侧裂Broca氏区、中央前回、后回、丘脑深部、桥脑及小脑半球;胸髓内CA 3例;位于海绵窦、鞍旁颅中窝的脑(轴)外CA 2例;髓外(T_(12))CA 1例。所有病例均行CT、MRI检查并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脑(脊髓)内CA在MRI的T1、T2像上,病变周围可有典型的含铁血黄素黑环征;脑(脊髓)外CA的CT、MRI表现不具特征性。所有脑(脊髓)内CA在显微镜下(部分病例使用立体定向配合)获得全切;因轴外CA血供异常丰富,只作部分切除。结论MRI对于脑(脊髓)内CA具有诊断意义,对于反复出血病例宜争取显微手术全切;因轴外CA术中出血凶猛,应慎重决定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婴儿Chiari畸形伴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病例临床罕见,多数患儿早期死亡,预后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从2004 - 2011年共收治2例此类患儿,并用不同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获得了一些经验,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已有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34例行微导管栓塞治疗,其中两例出现拔管困难,导致椎-基底动脉内微导管滞留,现报告分析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男,42岁。因头痛、左侧肢体力弱5年入院,查体见左下肢巴彬斯奇征阳性,头颅计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K缺乏症也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出生后1-2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我们常称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我院1999-2003年收治36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2009-01-01 2009-12-31我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件瘫痪患儿10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痉挛型脑性瘫痪100例,均为治疗组,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岁;男70例,女30例;对照组为回顾2008年同期住院治疗痉挛型脑性瘫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因右耳听力下降11个月余于2010-12-19入院。入院时主要症状和体征: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右侧颜面部麻木,感觉减退,行走不稳;右侧角膜反射迟钝,右侧咬肌力弱伴肌肉萎缩,右侧跟-膝-胫试验(±),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右侧桥脑小脑角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约4cm×5cm,边界清楚,内见分隔。头颅MRI示:右侧桥脑小脑角区直径约5cm的类圆形病变,T1WI及FLAIR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内听道CT检查示  相似文献   

19.
正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神经节胶质细胞瘤(Desmoplastic infantile astrocytoma,DIA/Desmoplastic infantile ganglioglioma,DIG)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常累及一个或多个脑叶,术前诊断困难,属WHOⅠ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非婴儿中极其少见。现报告1例我院收治的4岁患儿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以9~11岁患儿的比率最高(14例,35. 0%);男女比例为1. 56∶1。根据患儿脑血管造影的Spetzler-Martin分级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SpetzlerMartinⅠ-Ⅱ级者可选择3种手术方式:单纯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伽玛刀手术; Spetzler-MartinⅢ-Ⅳ级者,脑内畸形血管团直径大于4 cm或有多支动脉供血者优先选择介入栓塞,然后二期清除颅内血肿并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结论早期确诊,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预防脑动静脉畸形再出血,防治癫痫及早期恢复神经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儿童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