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GA/HbA1c比值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12-2019-11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81例。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不伴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36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315例。结果 NDPN组与DPN组年龄、病程、BMI、HbA1c、GA、GA/HbA1c、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GA/HbA1c、合并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DPN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HbA1c曲线下面积(AUC)为0.601,Cut-off值为8.05%(敏感性65.2%,特异性51.8%);GA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Cut-off值为24%(敏感性70.6%,特异性62%);GA/HbA1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Cut-off值为2.82(敏感性81.6%,特异性65.1%)。结论 GA/HbA1c可能是预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腓肠神经与跟腱病变的超声测值变化及相关性。方法运用高频超声观察分析42例2型糖尿病伴DPN患者、42例T2DM(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不伴有DPN患者及42例非糖尿病健康成人腓肠神经和跟腱内部结构及周边组织情况,测量腓肠神经横截面积和跟腱近止端厚度。比较各组间腓肠神经横截面积和跟腱近止端厚度测值,并对两者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散点图呈现。结果 DPN组异常声像图显示率明显高于NDPN组,DPN组检出有异常声像图例数为35例,占83. 33%,无DPN组检出有异常声像图改变为14例,占33. 33%。DPN组的腓肠神经横截面积、跟腱厚度值较NDPN组和非糖尿病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PN患者腓肠神经截面积与跟腱厚度呈正相关(r=0. 747,P 0. 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腓肠神经及跟腱病变发生率高,高频超声有助于发现DPN患者腓肠神经及跟腱病变,二者在协同评估DPN病变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DM)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结果 (1) DPN组与NDPN组病患年龄、病程、FPG、2hPG、HbA1C、尿 A/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是 2 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大、病程长、高HbA1C的糖尿病患者发生 DPN 的风险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应在糖尿病早期对DPN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浙江省临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级分层抽样对临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DPN筛查,有效筛查2609例,男性783例,女性1826例,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为(64.24±9.93)岁。DPN采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筛查流程(DPN-SP)进行社区糖尿病患者DPN筛查,根据有无DPN分为DPN组与非DPN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DPN有关的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临海市DM人群中DPN患病率为38.67%。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史、腰围、体质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肌酐、甘油三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PN患病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有关。结论重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达标管理,加强体质指数、腰围的干预,对控制和延缓DPN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体感诱发电位(SEP)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方法 2006-04~2009-02新诊断的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进行SEP检查,并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EP阳性55例,阴性11例,阳性率83.33%.FPG及HbA1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DPN)密切相关.结论 SEP对DPN检出率高,可发现早期无症状和体征的DPN患者.因其无创、快捷、方便,适用于DPN的筛查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评估DPN病情严重程度,根据VPT评分将DPN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与无DPN组比较临床特征、血生化及常规指标等的差异;采用Ordinal回归分析探讨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资料DPN的总发生率为57.2%,其中轻、中、重度3组患者DPN的发生率分别为22.4%、21.0%、13.8%。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率在轻、中、重度DPN组和无D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lc、BMI、AST、RDW-CV、DR、PAD为DPN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病程、HbAlc、BMI、AST、RDW-CV、并发PAD及并发DR可能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是指在排除其他病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或体征,可累及感觉,运动以及自主神经,其中最常见为多发、对称性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目前,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措施除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外也无特殊治疗。运动疗法作为糖尿病管理的五个要点之一,很多国家已经将相关体育运动列为T2DM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案~([1])。有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研究运动对DPN的影响,作者查阅了近年的相关研究,对DPN的发病机制及运动强度、运动方式对与DPN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01—2018-03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6例。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11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190例;DPN组根据神经肌电图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亚组;按四分位法将SUA分为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尿酸(SUA)与DPN的关系。结果 DPN组SUA、血肌酐(SC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空腹C肽(FC-P)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A与DPN严重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水平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004(95%CI:1.000~1.00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SUA是DPN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DPN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和203例糖尿病非DPN患者进行SSR检测,同时对102例健康人进行SSR检测。结果SSR起始潜伏期异常率高于波幅异常率,下肢的异常率高于上肢异常率。DPN患者中,174例(93.5%)SSR异常,其中32例未引出SSR,142例起始潜伏期延长,109例波幅下降。203例DM非DPN患者中,46例(22.7%)SSR起始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下降,其中19例有出汗异常,4例在检查后数月出现出汗异常。结论SSR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并与病情进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miR-155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DPN,将其分为T2DM不伴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86例和DPN组74例。进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miR-155、TNF-α和IL-1β水平用于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DPN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低密度脂蛋白、TCSS评分和血清miR-155水平较NDPN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miR-155与TCSS评分呈正相关(r=0.60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TCSS评分和血清miR-155均为DPN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miR-155的ROC曲线下面积0.836,敏感性88.9%,特异性82.5%。联合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TCSS评分和血清miR-155构建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912,灵敏性95.6%,特异性89.6%。DPN组血清miR-155分别与TNF-α和IL-1β呈正相关(r=0.675,r=0.701;均P0.01)。结论DPN患者血清miR-155水平表达异常,可用于辅助DPN患者临床病情评估和诊断,在DPN的炎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主要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以周围神经病变(DPN)最常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约1/3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PN,临床表现包括剧烈的神经性疼痛、乏力、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等,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心理障碍和病死率。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归因于糖、脂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神经轴突转运异常及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由于糖代谢异常而受损的周围神经在肢体生理解剖狭窄处受卡压在DPN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周围神经减压术通过对神经进行松解减压,使肢体末端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得到缓解,为DPN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就DPN的外科治疗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0%~90%[1,2]。DPN可与糖尿病同时发生,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或在糖尿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出现,是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DP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与多羟基途径的过度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目前认为施万细胞(SC)凋亡是DPN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了解施万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对于了解DP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十分重要。本文就施万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多因素有关,其药物治疗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疗基础,尚需对症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本文就针对DPN致病机制的药物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DPN组),另选88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单纯T2DM患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的血浆Hcy、Cys-C的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的糖尿病病程、HbA1c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DPN组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DPN组的血浆Hcy、Cys-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OR=1.829)、HbA1c(OR=1.558)、Hcy(OR=1.629)、Cys-C(OR=1.733)(P<0.05)。结论 血浆Hcy、Cys-C高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60%[1].自2005-03~2009-03我们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治疗10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经如下.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其中又以双侧肢体末端对称性多发感觉运动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 sensorimotor polyneuropathy,DSSP)最多见。进展性DSSP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防治极为困难。应用周围神经减压术可有效缓解DSSP症状,并有可能逆转DPN的自然病程,为DPN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作者医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和体征分为临床DPN组(60例)和亚临床DPN组(4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0名。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各组F波最短潜伏期(Flmi)、F波潜伏期离散度(Fchd)、F比值(Fratio)、F波出现率(Fpresent)、F波波幅(Famp),并进行比较。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中F波未引出2例(2%),F波Flmi延长33例(33%),临床DPN组Flmi异常率(41.7%)高于亚临床DPN组(20.0%)(P<0.05)。与对照组比较,临床DPN组和亚临床DPN组Fchd升高(P<0.05),Famp和Fpresent均降低(P<0.05)。临床DPN组与亚临床DPN组比较Fchd、Famp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DPN组Fpresent较亚临床DPN组低(P<0.05),3组间Fratio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波各参数总异常率与尺神经运动传导各参数总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F波多个参数的测定有助于DPN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揭示亚临床病灶。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占糖尿病的67%[1],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达90%~100%,临床多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因发病机制及病因不完全清楚,目前治疗缺乏特异性.2011-12-2013-10我们采用血栓通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