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3、5 d,分别由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对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凝血酶诱导服药3、5 d后的氯吡格雷抵抗率分别为25.6%、29.5%,由ADP检测的抵抗率分别为6%、5%。其中,应用凝血酶作为诱导剂时,55例(71%)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后3 d升高。抵抗组与有效组的ISI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②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③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抑制ADP,ADP被抑制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上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确诊后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采集静脉血,以测定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并于服药后第4天再次抽血测定血小板的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用药后GPⅡb/Ⅲa值升高〉1.40。同时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90例患者中产生氯吡格雷抵抗19例(氯吡格雷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21.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并非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符合条件患者共计85例,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与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值,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有氯吡格雷抵抗13例(氯吡格雷抵抗组),其与对照组的各指标比较结果发现,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15.3%,胰岛素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之间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但再发缺血事件仍持续发生.研究发现临床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存在变异,血小板聚集率测量平均21%的患者属于低反应(95% CI:0.17~0.25)[1].这种低反应性即氯吡格雷抵抗( clopidogrel resistance,CR).若认识到引起这种低反应的不可纠正因素,寻找可以弥补这种低反应的可纠正因素,有助于确定有可能发生低反应的人群[2],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拟从患者个体因素、疾病因素及处理对策等方面对CR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常规手段。氯吡格雷抵抗是指一些接受了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仍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现象。尽管不同的研究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不同,但已证明氯吡格雷抵抗和心血管事件存在明确关系。该文主要对氯吡格雷抵抗的实验室检查、发生机制、发生率、临床意义及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筛选出冠心病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58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mg+安慰剂每天和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每天,14天后采用全血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氯吡格雷组使ADP(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抑制[(1.3±0.48)Ω比(12.8±2.5)Ω],P〈0.01,但对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没有影响[(12.3±4.3)Ω比(11.9±4.9)Ω],P〉0.05。结论合用氯吡格雷不能完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阿斯匹林抵抗,对这部分患者应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震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9):695-698
氯吡格雷抵抗包括对氯吡格雷无反应和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氯吡格雷抵抗者血小板聚集率高,易发生心血管事件。氯吡格雷抵抗原因主要包括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影响CYP 3A4的活性,P2Y12受体和CYP 3A4基因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8.
氯吡格雷抵抗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震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8)
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发挥重要作用。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膜上P2Y_(12)受体的拮抗药。氯吡格雷抵抗包括对氯吡格雷无反应和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氯吡格雷抵抗者血小板聚集率高,易发生心血管事件。本文对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氯吡格雷抵抗原因及治疗对策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阿司匹林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 各研究间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案的设计、使用的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及各检测方法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定义不同等,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其中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相关的可能临床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相关的可能分子机制包括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PTGS1和PLA2)和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ABCB1、CYP2C19、CYP3A4、CYP3A5和P2Y12)。结论: 临床医生可以从临床因素和基因多态性两方面评估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并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48-51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替换疗法和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PGR)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ACS合并氯吡格雷抵抗患者6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其中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14d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及炎症反应变化情况。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呼吸困难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14d,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格瑞洛替换疗法有更好的抗血小板和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且降低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氯吡格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防血栓事件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然而由于个体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反应性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存在抵抗现象而发生临床血栓事件。目前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转运体、药物代谢酶和受体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药动学、药效学和临床事件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药物代谢酶系统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患者主要临床资料与服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氯吡格雷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拟行冠脉造影检查或支架植入治疗患者35例,根据围手术期应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非抵抗组。检测CYP2C19基因型,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资料,分析基因水平及临床水平各因素对血小板聚集及氯吡格雷药物抵抗的影响。结果检测出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15例,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患者4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型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OR=1.236,95%CI:0.273~5.599,P=0.049)。结论 CYP2C19基因型在基因水平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临床水平资料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对30例胰岛素抵抗患者(试验组)及50例非胰岛素抵抗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按照两组的MMSE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30例胰岛素抵抗者(试验组)小学、中学、大学各文化程度组认知功能障碍分别为26.67%、16.67%、23.33%,合计为66.67%;50例非胰岛素抵抗者(对照组)分别为8%、10%、6%,合计为24%;前者各文化程度组认知功能障碍阳性百分比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高度相关性,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 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78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272例)和非2型糖尿病组(706例),术前给予氯吡格雷,总量≥300 mg,将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大于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观察2型糖尿病组和非2型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联合终点事件的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44.1%(120/272)比14.7%(104/706),P=0.017],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16.2% (44/272)比7.4%(52/706),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为4.710,95%置信区间为1.380 ~ 7.551,P=0.028).结论 2型糖尿病是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两项指标与儿童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并被确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患者50例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再随机选择正常儿童30例作为参照(对照组),测定所有参加实验的儿童的血浆胰岛素、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及卡尼汀(C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I),测量各个儿童的腰围、臀围及身高体重。计算腰臀比(WHR)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实验组血浆CT、FFA水平、WHR、TG、胰岛素水平、InRI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儿童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其身体内血浆CT及FFA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大,体内的脂肪代谢紊乱,可能与浆CT及FFA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介入术后缺血事件再发生的标准药物治疗方案。然而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和阿司匹林抵抗现象。两种药物产生抵抗存在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患者的依从性、给药剂量、遗传因素等。遗传因素为主要因素,相关研究较多。目前,已经发布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药物剂量调整指南,但ABCB1基因对两种药物抵抗影响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对ABCB1基因多态性与甲基化对氯吡格雷抵抗和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ABCB1基因多态性与两药抵抗相关性,ABCB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差异对药物抵抗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氯比格雷抵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氯比格雷抵抗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氯比格雷+复方丹参滴丸组及单服氯吡格雷组,每组29例。干预2周后分别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干预后氯吡格雷+复方丹参滴丸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28.25%,较干预前的37.78%下降9.53%(P〈0.01);而单用氯吡格雷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增强患者对氯比格雷的敏感性,减轻氯比格雷抵抗,两药有协同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1例,男105例,女76例,年龄43~85岁。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分为快代谢型(CYP2C19*1/*1)、中代谢型(CYP2C19* 1/*2、CYP2C19*1/*3)和慢代谢型(CYP2C19*2/*2、CYP2C19 *2/*3、CYP2C19*3/*3)。比较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同型半胱氨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基因型。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快代谢型92例(50.83%)、中代谢型69例(38.12%)、慢代谢型20例(11.05%)。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同型半胱氨酸与氯吡格雷抵抗无相关性(均P>0.05);快代谢型组NIHSS评分为(3.29±2.14)分,中代谢型组为(3.83±2.47)分,慢代谢型组为(5.90±3.81)分,NIHSS评分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P<0.01)。3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1年,终点事件发生率快代谢型为3.26%(3/92)、中代谢型为5.80%(4/69)、慢代谢型为20.00%(4/20)。根据CYP2C19基因型,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6,P=0.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代谢型可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和临床疗效,携带CYP2C19*3/*3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反应性低。呼和浩特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为快代谢型和中代谢型,其中慢代谢型急性脑梗死复发率较中、快代谢型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