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80例婴幼儿睡眠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儿童的生存和保护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儿童保健的重点正在逐渐向促进儿童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方向转移.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特别对婴幼儿来说,完善的睡眠结构更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睡眠障碍还会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目前国内有关婴幼儿睡眠状况报道不多,因此,我们于2000年7~10月对180例1~24个月的婴幼儿进行睡眠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铜山县高中男生睡眠状况与负性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青少年睡眠状况与负性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省铜山县4所中学的高中男生进行调查。睡眠状况由睡眠潜伏期和每晚睡眠的时间来表示,情绪状态用POMS量表评定,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方法显示,POMS中的5个负性分量表得分均与睡眠潜伏期呈统计学关联,每晚睡眠时间与负性情绪得分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负性情绪对睡眠的潜伏期有重要影响,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以改善他们的睡眠。  相似文献   

3.
王凤枝  黄月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61-3563
目的:了解婴幼儿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7年12月~2009年6月在该院儿保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婴幼儿126例,由专人负责指导家长填写睡眠情况调查表。结果:婴幼儿睡眠障碍发生率31.75%,除昼夜节律紊乱婴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幼儿(χ2=3.85,P<0.05)外,其他方式的睡眠障碍婴儿与幼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5),2~3岁男、女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值χ2=4.06,P<0.05)。婴幼儿睡眠障碍主要与喂养方式、居住环境、父母睡眠习惯、睡前因素、睡眠依赖、睡眠规律等因素有关。结论:婴幼儿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社会及家庭应重视婴幼儿睡眠问题,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21日第八个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健康生活、良好睡眠—金质睡眠与婴幼儿健康"的主题。婴幼儿的睡眠如同金子一样宝贵,每个父母都应关注婴幼儿的睡眠与健康,防治婴幼儿睡眠障碍。睡眠科学证实,婴幼儿是人一生中大脑和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情绪和睡眠状态的相关,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省3所高校556名在校本科生,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调查问卷调查体育锻炼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调查被试睡眠状况、心身健康和情绪状况.结果 在平时学习的时间花费上,锻炼组与非锻炼组分别为(4.16±2.70),(3.66±2.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锻炼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非锻炼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潜伏期分量表明显低于非锻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在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体育锻炼越积极的大学生情绪和睡眠状况越好.体育锻炼干预可通过影响睡眠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及夜间睡眠时间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资料源自2015年3-6月中国长江中下游4个城市部分3~6岁学龄前儿童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学龄前儿童发育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夜间睡眠时间和质量,通过长处与困难量表(SDQ)了解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有效问卷共8 900份。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夜间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与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率分别为9.0%、13.9%、18.9%、25.5%、13.6%和16.2%,除情绪症状异常率女童高于男童,其余各项异常率男童全部高于女童。睡眠质量好、较好和较差/很差分别为3.9%、52.9%和4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父母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与夜间睡眠较短的儿童相比,夜间睡眠较长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较低,OR值(95%CI)分别为0.86(0.77~0.95)、0.85(0.78~0.93)、0.85(0.79~0.92)、0.87(0.81~0.93)、0.83(0.76~0.91)和0.82(0.76~0.89);与睡眠质量好的儿童相比,睡眠质量较差/很差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升高,OR值(95%CI)分别为3.26(2.40~4.42)、2.86(2.16~3.78)、2.60(2.00~3.38)、1.96(1.52~2.54)、4.02(3.06~5.27)和2.56(1.96~3.35)。结论 夜间睡眠时间短和睡眠质量差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103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39例)及重度组(23例),选取47例同年龄段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婴幼儿生长发育及睡眠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加深,婴幼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夜间睡眠时间及入睡潜伏时间缺铁性贫血轻、中、重3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缺铁性贫血轻、中、重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睡眠失衡危害严重,应积极应对采用相关措施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初中生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状况,探讨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某中学的学生共860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分析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该中学初中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16.51%,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9.07%。不同性别初中生睡眠问题及抑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初中生睡眠问题及抑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九年级学生睡眠问题及抑郁检出率高于其他两个年级(P<0.05),七年级的最低。860名被测对象PSQI总均分为(5.25±2.34)分,SDS标准分(46.94±8.57)分。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睡眠质量除睡眠障碍成份外,其他6个成份及总分与抑郁相关分析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初中生睡眠问题及抑郁情绪普遍存在,其睡眠问题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临床防治婴幼儿ID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保健科收治的85例IDA患儿为研究对象(轻度组49例、中重度组36例),并以同期5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2岁时生长发育指标及睡眠质量指标。结果身高、身高增长率、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及平均DQ均按对照组、轻度IDA组、中重度IDA组依次降低,任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轻度IDA组、中重度IDA组夜间觉醒次数多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少于对照组,轻度IDA组、中重度IDA组夜间觉醒次数、夜间睡眠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对照组、轻度IDA组、中重度IDA组入睡潜伏时间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IDA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睡眠节律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积极预防IDA的发生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及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凤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463-3464
睡眠是人类的重要生理活动,也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需过程之一,睡眠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睡眠障碍可导致机体发育障碍、记忆力下降、代谢障碍等严重生理问题,睡眠长期得不到改善可导致情绪焦虑、家庭矛盾增多、工作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日益增多。本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婴幼儿睡眠状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提升,健康不单单是指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在这样背景下,睡眠日益受到关注。婴儿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良好的睡眠对于婴儿的体格生长、心理、行为发育均可能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文献回顾,从了解睡眠对婴儿发展的重要性、评估婴儿睡眠问题的方法、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从这几个角度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情绪障碍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围绝经期综合征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2011年4—9月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3.3%,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8.2%、26.2%,而焦虑、抑郁均为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障碍可导致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某军医大学毕业生睡眠质量与认知情绪调节现况,并探讨认知情绪调节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与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对某军医大学511名毕业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认知情绪调节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29%的毕业生报告存在睡眠问题,PSQI得分为6.60±2.43分;积...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期是儿童睡眠/觉醒模式昼夜节律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婴儿早期快速动眼-非快速动眼睡眠周期结构异常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的早期表象,对其日后神经系统发育状况有预测作用;婴幼儿夜晚睡眠时间长,在矛盾解决能力、冲动控制能力、任务相关记忆力等任务执行的相关能力方面表现相对较好。此外,婴儿连续睡眠能力与认知发育水平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在不同年龄点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目前国内外关于婴幼儿睡眠与认知发育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资料积累十分有限,尤其是针对健康婴儿的纵向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学的护病角度,通过对50例外科手术病人,手术前后(1w内)情绪变化及睡眠质量的观察,采用同源配对观察,着重了解手术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心理观察结果表明:①患者术前普遍出现焦虑、恐惧等表现,术后大部分变为平静心境。②术后睡眠好者明显多于术前。通过手术及解释、安慰等心理护理,对病人症状改善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武汉市1~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江汉、桥口、汉阳、武昌、江岸5城区1~3岁幼儿520名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拟"1~3岁幼儿社会人口学问卷"及"1~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评价量表"(美国)进行调查.原始调查表经核查整理后进行编码,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然后用SAS8.1进行逻辑检查及处理分析.[结果]各量表筛检出可疑阳性人数依次为外化量表112人,占总人数的21.5%;内化量表62人,占11.90%人;失调量表83人,占15.93%;反应能力量表111人,占21.31%,其中女童反应能力检出率(25.93%)高于男童(17.33%);母亲孕期精神状况对儿童的外化行为、内化行为和失调行为的影响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不同的儿童外化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儿童反应能力量表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应充分发挥父母在幼儿情绪发育上的积极作用,提高育儿者的自身素质;尽快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评价量表,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心理灵活性对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为改善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茂名市某高职院校抽取1 623名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DASS-21)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睡眠质量得分(24.81±5.32)高于男生(23.92±5.91),负性情绪及抑郁得分(32.95±18.28,8.37±7.63)低于男生(36.07±21.89,10.34±9.04);大二学生的抑郁情绪(10.33±8.64)高于大一(8.97±8.30);理工科类学生的经验性回避程度(23.81±8.35)低于文史类学生(24.92±7.59),心理灵活性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3.12,4.75,-2.94,2.65,P值均<0.05).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总分及其各维度、AAQ-Ⅱ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8~0.48之间(P值均<0.01);负性情绪在心理灵活性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77%.结论 提高心理灵活性,减少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以2019年1—7月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患者病历资料中收集年龄、性别、病程等信息,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焦虑-压力中文精简版(DASS-C21)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况及应对方式,采用Pearson法对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共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41~63岁,平均(51.6 ± 4.7)岁。脑卒中确诊1~16个月,平均(5.9 ± 1.2)个月。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PSQI总分为(11.93 ± 2.70)分,其睡眠障碍以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维度尤为显著,患者的负性情绪以抑郁、焦虑为主,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应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PSQI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各维度评分与患者DASS-C21抑郁、焦虑、压力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患者SCSQ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与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均显著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降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睡眠、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辽宁医学院7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睡眠质量总分为(5.13±2.16)分,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15.8%,智能手机成瘾总分为(36.94±8.28)分,负性情绪总分为(20.80±5.99)分;不同睡眠质量大学生日常生活干扰、戒断症状、过度使用、耐受性、智能手机成瘾总分和负性情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睡眠质量与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部分相关(P<0.05);结构方程建模显示,负性情绪即可直接作用于睡眠质量,也可通过智能手机成瘾间接作用于睡眠质量(直接效应为0.43,间接效应为0.04),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总效应为0.58。结论 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预防智能手机成瘾和调控负性情绪是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IDA)是婴幼儿最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IDA患病高峰期与睡眠-觉醒模式形成期一致,而睡眠及睡眠-觉醒模式对婴幼儿脑功能、认知、神经运动及气质的发育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IDA婴幼儿睡眠具有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夜醒次数增加及脑电睡眠记录中的睡眠纺锤波、快速眼动睡眠(REM)异常等,对婴幼儿睡眠质量的影响具有长期效应。作者拟就IDA与婴幼儿睡眠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