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5岁。因食欲不振、恶心并尿黄1周,查血清总胆红素56 umol/L,直接胆红素18umol/L,TTT6u,GPT400u,HBVM均阴性,诊为病毒性肝炎。2天后患者出现发热伴头痛,夜间加重,并数次喷射性呕吐,均为胃内容物,4小时前突然烦躁不安,唤之不应,小便失禁,故急诊入院。查体:T38.2℃,P104次/min,R22次/min,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8岁.因胸痛9h入院.有冠心病、2型糖尿病史.查体:血压96/55mmHg,心率99次/分,律齐,呼吸24次/分.血液检查:肌钙蛋白90.19ug/L,门冬氨酸转移酶313u/g,丙氨酸转移酶104u/g,血糖12.4mmol/L,血钾6.0mmol/L,肌酐213umol/L,肌酸激酶MB 87.4ug/L,肌红蛋白568.4ug/L.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2个月。因“呕吐三天,烦躁不安、呻吟半天”入院。查体:脉搏240次/分,呼吸75次/分,体重6kg,血压80/44mmHg。患儿面色苍白、呻吟、口唇发绀、双眼凝视、对光反射迟钝。呼吸促,心脏无杂音,四肢水肿。实验室检查:门r-谷氨酰转移酶180u/L,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860u/L,碱性磷酸酶233u/L,总胆红素31.3umol/L(正常3—20),尿酸729umol/L,CMV—IgM(巨细胞病毒)阳性,血钾7.0mmol/L,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E1在重肝治疗中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在重症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26例重肝患者,男24例,女2例;急性重型3例,亚急性重型17例,慢性重型6例,用前列腺素E1治疗.(PGE1日本0SAKA公司产品,20μg/d—40μg/d,14d~28d).对照组20例,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1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中TNP-α和SIL-2R浓度.并对两组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GE1,治疗后血中胆红质由400.8tmol/L±93.0umol/L降至128.8umol/L±70.1umol/L;谷丙转氨酶由4304.0u/L±326.9u/L降至2193u/L±112.3u/L;凝血酶原时间由45.9s±13.3s降至15.9s±6.4s.尿素氨由14.0umol/L±8.5umol/L降至7.0umol/L±2.4umol/L.胆固醇由2.1umol/L±0.7umol/L升至3.1umol/L±1.0umol/LPGE1,治疗组存活率61.0%(16/20),较对照组存活率25%(5/20)有明显差异(P<0.05).另外,检测治疗组成16例存活者血中TNF-α和SIL-2R水平.结果显示,PGE1治疗后血中TNF-α和SIL-2R浓度均明显降低(TNF由6.7ng/mL±1.04ng/mL降至3.85ng/mL±0.55ug/mL,SIL-2R由800.0u/mL±140.0u/mL降至370.0u/mL±87.2u/mL,两者P<0.05).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8岁,农民,主因眼黄尿黄20余天于2000年4月3日入院,缘于3月7日出现尿黄,无不适症状,3月10日他人发现双眼发黄,精神食欲可,无皮肤搔痒及灰白色大便,3月27日在北京肿瘤医院B超提示“肝多发性囊肿”化验ALT451u/L,AST236u/L,GGT183u/L,ALP273u/L,TBiL174.7umol/L,DBiL143.9umol/l,经降酶退黄等治疗好转。入我院时查体:精神好,T36.8℃,P80次/分,R20次/分,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未触及浅表淋巴结,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莫菲氏征阴性,未触及局限性包块,肝脾肋下未  相似文献   

6.
现将4例特殊病因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报告如下。例1 乙型肝炎合并AIHA:张某、女、47岁,因头晕乏力十天入院。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73g/L、白细胞13.6×10~(?)/L、晚幼红细融0.08,血小板340×10~(?)/L、网织红细胞0.37,总胆红素47umol/L,凡登白试验间接(+),尿胆原(+),SGPT500u,HBsAg(+),  相似文献   

7.
低血钾、钠、钙症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甚为少见,现将2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性,36岁。发热、厌食、呕吐,右上腹痛疼三天并加重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黄疸指数26u,胆红素总量2.4umol/L,血钾2.0mmol/L,血钠112mmol/L,血钙1.7mmol/L。临床诊断:胆总管阻塞。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41°,STⅠaVL、V_5水平型延长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71岁.因"心悸、胸憋8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心电图(图1A)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宽QRS波型心动过速,心率155次/分,V1~V4导联ST段水平下移0.4~0.6mV.急查心肌酶:AST 335.0U/L,CK 301.1U/L,LDH 480.3U/L,CK-MB 阳性,肌红蛋白阳性.查肾功能示:二氧化碳 18.8mmol/L,尿素 14.48 mmol/L,尿酸583 umol/L,肌酐 124.7umol/L.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8岁。1999年12月初乏力、纳差、尿黄,ALT2000u/L,(肝功能BIL等其他项目不详),抗HEV(+),抗HBs(+),抗HBc(+),抗CMV-IgM(-)。当地医院护肝治疗一月。精神、饮食好转,但黄疸不退。遂按淤胆型肝炎于2000年1月初服用强的松40mg/日,治疗一月。2月1日复查TBIL/DBIL433/232umol/L,ALT206u/L,2月12日入我院。既往无肝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肝掌阳性,未见蜘蛛痣,巩膜皮肤重度黄染,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腹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结节性脂膜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 3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伴皮疹 16个月 ,头昏、乏力 6个月 ,于 2 0 0 0年 11月 9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伴胸部红斑样皮疹。外院检查血常规 :Hb 10 5g/L、WBC 4 .2× 10 9/L、PLT 2 14× 10 9/L。予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 ,效差 ,并渐出现黄疸。查Coomb′s(+) ;TBil 16 8.1u mol/L、DB 8.6umol/L。复查血常规Hb 5 3g/L、WBC3.0× 10 9/L、PLT 15 4× 10 9/L、Ret 7.2 %。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增生性贫血。考虑可能为“药物性溶贫” ,予以激素治疗后 ,体温恢复正常 ,皮疹消失 ,黄疸消退。 1999年 10月…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22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加重1d入院.查体:心率16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8/66mmhg,体温38.2℃.超声心动图及64排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肌酶测定:LDH 2714u/L,AST 2103u/L,CK 3472u/L,HBDH1576.00u/L,CK-MB 158.70u/L,心肌钙蛋白>22.78ng/mL.连续多次测定心肌酶、心肌钙蛋白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一例女性患者,46岁,口渴、多饮、乏力、消瘦三周,因下腹部脓肿入院。12年前作子宫切除木后引起肾孟积水。入院后检查:神清,血糖72.8mmol/L,血钠92mmol/L,血渗透压295mol/L,尿素氮30.3mmol/L,肌酐为525umol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4岁。患者间歇性腹痛、恶心,精神抑郁5个月。于1986年11月28日因再次发作左下腹绞痛,呕吐,咖啡色尿入院。其兄于1982年死于腹痛,病因不详。查体:体温36.5℃,脉搏86/分,呼吸22/分,血压110/80mmHg。神清,痛苦病容。腹平软,全腹部广泛压痛,以左下腹为著,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化验: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8.4×10~9/L,中性65%,淋巴35%,血小板200×10~9/L。GPT180u,锌浊18u,A/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84岁。因喘憋,气短,不能平卧于1992年12月16日入院。既往曾患急性下壁心梗住院诊治。入院查体血压24/16kpa,心率100次/min,心界向左扩大,临床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12月28日患者突然憋气、口唇及全身发绀、四肢发冷,汗多。血清酶cpk1026u/L,GOT358u/L,LDH526u/L,同时做图B。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探讨血清胆红素在CHF患者的病理生理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例CHF患者为观察组和38例非CHF患者为对照组,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有观察组随访3~24(平均14.3)月,评价血清胆红素与CHF预后的相关性,常规肝、胆、胰B超,血脂,肝炎病原学检查。结果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23.61±6.12)umol/L比(13.01±3.02)umol/L明显提高(P<0.01),随访期间存活组较死亡组(23.28±4.12)umol/L比(17.87±3.12)umol/L增高(P<0.05),稳定组较反复加重组包括死亡组(24.13±3.18)umol/L比(18.19±2.89)umol/L增高(P<0.05)。结论CHF患者血红素氧化酶胆红素系统被激活,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可能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可能成为判断CHF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调查60岁及以上的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e,DILI)患者,探讨其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2012年86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老年DIL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引起肝损药物、伴随药物、临床表现、生化免疫、辅助检查,合并疾病和预后等,观察老年DILI的临床特点及规律.结果 DILI患者共86例,男性37例,女性49例,年龄60~89岁,平均(74.0±7.7)岁.引起老年DIH的药物以中草药为主(31.4%),其次分别为抗生素(10.5%)、激素类(10.5%)、他汀类降脂药物(9.3%),其他药物种类还包括化疗药、降糖药、神经精神类、NSAID等.各项生化免疫指标与预后分析发现AST、GGT较高者提示预后不良[(195.5±219.9) umol/L vs (342.0±341.0) umol/L,P=0.020; (280.0±281.6) umol/L vs (288.4±257.4)umol/L,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胆红素水平升高,且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32,0.043,0.034).结论 本资料中草药是引起老年DILI的最常见药物.老年DILI患者起病时AST、GGT较高者提示预后不良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胆红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ARDS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收录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6例。所有入选患者记录APACHE II评分,血常规,常规生化检验,胆红素水平,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ROC analysis)综合分析胆红素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诊断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胆红素与脓毒症并发ARDS的危险度。结果: ARDS组中,死亡患者入科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36.1±22.5 umol/L,10.9±11.2 umol/L,28.8±14.2umol/L)均高于存活患者(26.6±15.1 umol/L,8.9±5.2 umol/L,18.4±7.2 umol/L)(P总胆红素<0.05),死亡患者在诊断ARDS当天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高于存活组(46.8±18.3umol/L vs. 33.8±19.2 umol/L)(P<0.05)。诊断ARDS当天的总胆红素水平对于ARDS的诊断有中等程度的诊断价值(AUC=0.689,P=0.013)。在入ICU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每升高1mg/dL,ARDS发生风险增加51%(OR=1.51,P=0.031),死亡风险增加68%(OR= 1.68,P=0.012)。诊断ARDS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每升高1mg/dl,死亡风险增加167%(OR=2.67,P=0.008)。 结论:脓毒症患者中,胆红素水平与ARDS的发生以及病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中采用血清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1年12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ysC浓度、Hcy浓度、Scr等指标,分析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价值。结果实验组Cysc指标为(1.71±0.09)mg/L、Hcy指标为(30.5±7.12)umol/L、Scr指标为(9.5±12.1)umol/L、BUN指标为(5.44±1.28)umol/L高于对照组(P<0.05);Hcy>15 umol/L、Cys C>125 mg/L作为阳性诊断标准;Hcy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灵敏度达到86.7%,而指标特异性达到97%;而Cys C灵敏度达到90%特异性为100%。结论采用血清胱抑素C联合同型半胱氨酸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帮助患者及时确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脏器功能衰竭(Mu ltip le O rgan failure,MOF)是指机体重要生命系统或器官2个以上同时或短期内相继受损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现将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230例肺心病并发MOF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多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一般认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在具有心力衰竭和(或)呼吸衰竭基础上合并以下1项或1项以上者可诊断MOF。1.1.1肺心病和肺性脑病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所定标准。1.1.2肾功能衰竭少、无尿及血肌酐>177 umol/L者,(正常值88~177 umol/L)。1.1.3肝功能衰竭黄疸指数>12 u,总胆红素>34·2umol/L(正常值1·7~17um…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0岁。因乏力,腹胀,尿黄10天于1990年10月30日入院。T36.4℃,P64/min,BP16.0/9.3KPa,巩膜及皮肤高度黄染,肝肋下1.5cm,压痛(+)。肝功能:TBIL 472.6umol/L,DBIL 229.25umol/L,ALT>1.6Kat/L,TTT正常,抗—HAvIgm(+)。口服护肝药及静滴六合氨基酸,地塞米松治疗。11月18日头晕、呕吐、左腰刺痛。沿脐左侧至第11胸椎皮肤出现一条带状疱疹。加干扰素及抗病毒口服液治疗。11月23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