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胆碱酯酶抑制剂 乙酰胆碱是一种与学习记忆有密切关系的神经递质,与乙酰胆碱相关的神经细胞变性是造成痴呆的重要病理因素。胆碱酯酶是一种能够降解乙酰胆碱的物质,胆碱酯酶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来减少乙酰胆碱降解,从而间接增加乙酰胆碱浓度,改善记忆功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有针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还有同时抑制丁酰胆碱酯酶的卡巴拉汀。  相似文献   

2.
刘丽菊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51-752
有机磷农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接触而进入体内,在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而使神经触突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3.
中毒机理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特殊的亲和力,此类药物与胆碱酯酶发生磷酰化,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活力,使酶失活,而正常的神经冲动经常引起乙酰胆矿过量积聚,胆碱酯酶起着生理管制作用,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酸,从而维持神经冲动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电镜包埋前厚切片胆碱酯酶细胞化学染色姜远虹李炳太(山西医科大学科技处电镜室太原030001)关键词胆碱酯酶细胞化学染色电镜技术中图号R361.3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酯酶(AchE)参与乙酰胆碱的代谢,是反映乙酰胆碱代谢的重要标志酶。...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农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接触而进入体内,在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而使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5,15(6):399-399
胆碱酯酶(ChE)分两类:一为真性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主要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二为假性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BChE)。这两种胆碱酯酶都可以灭活ACh。在AChE的启动及丁酰胆碱酯酶(BchE)的协助下,β-淀粉样蛋白(A-β)与载脂蛋白E结合并沉积于脑内,形成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实验证明,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甄云 《当代医学》2008,(9):127-128
有机磷农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接触而进入体内,在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而使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胆碱酯酶分为两类,一类为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另一类为假性胆碱酯酶。利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观察该酶在疾病时的改变,对病理诊断及科研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乙酰胆碱酯酶的显示方法,过去常用的有Koelle氏法,Gomori氏法,Snell和Garrett氏法,Gerebtzoff氏改进的Snell和Garrett氏法等,但结果皆不够理想,或需经离心沉淀等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的治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农药中毒,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中毒,其毒性作用是易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分解为胆碱及乙酸,胆碱能神经突触间乙酰胆碱积聚过多,胆碱能纤维初过度兴奋,而后转入抑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张瑾  李勇 《新疆医学》2004,34(1):63-63
近年来有机磷农药中毒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农村。其特点是:大多数为服毒自杀,口服有机磷量大,早期不易发现,死亡率高。其抢救成功与否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内与血中胆碱酯酶牢固结合。有活性的胆碱酯酶变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而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  相似文献   

11.
针刺麻醉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三关” (镇痛不全,内脏牵拉反应和腹肌紧张)问题。针刺镇痛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冲动的递质,在外周血液中,乙酰胆碱又是一种致痛物质,胆碱酯酶又与乙酰胆碱有密切关系。我们对针麻胃大部切除术病人针麻前后全血胆碱酯酶的活力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针麻效果与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全血、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分析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实验:以新鲜人血制备红细胞和血清,等量酶原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敌敌畏进行染毒后,观测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染毒前后活性变化情况。②动物实验: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按中毒程度轻、中、重分别予敌敌畏2mg/kg、5mg/kg、7mg/kg进行肌注染毒,观测大鼠染毒前后血中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敌敌畏中毒后,全血、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出现降低,并且活性抑制变化趋势基本是平行的,两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反映的中毒程度存在差异。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不应以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作为丁酰胆碱酯酶的分级诊断标准,可用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之间的差异系数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3.
胆碱酯酶复活药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的一类重要药物,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片面强调抗胆碱能药阿托品的应用,而忽视胆碱酯酶复活药应用的现象,不能正确掌握复活药有效剂量和使用时机,究其原因是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机理、解毒药的药理认识不够全面。1复活药的解毒机理 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与乙酸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结合成磷酸化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能力,乙酰胆碱聚积引起胆碱能神经兴奋后抑制,临床上出现相应的中毒症状。 胆碱酯酶复活药等肟类化合物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其机理是肟类…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进入体内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受抑制而丧失了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造成大量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的过度兴奋,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上产生一系列症状及特征。我院2005年收治一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理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皮肤接触敌敌畏中毒10例临床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刘伟,王占魁敌敌畏系一种有机磷杀虫剂,进入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胆碱酯酶不能分解乙酰胆碱,致使乙酰胆碱蓄积,可出现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中毒症状。皮肤接触敌敌畏吸收中毒,虽不如口服迅速,但一样...  相似文献   

16.
有机磷中毒的毒性作用是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脂解部位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较稳定,且无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使体内乙酰胆碱积聚,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整者将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一系列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日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假说,即阿尔茨海默病(A D)患者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不应仅针对乙酰胆碱酯酶(A ChE),还应针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其原因是两种酶都可以水解乙酰胆碱,同时BuChE在A D患者大脑皮质中的活性有所升高。方法:在患者体内,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方法对示踪  相似文献   

18.
15 例中毒患者中14 例为皮肤接触中毒,1 例为消化道中毒,经彻底清洗双手、吸氧、应用阿托品、大剂量 V C、速尿等治疗,痊愈14 例,死亡1 例,抢救成功率为93 .33 % 。玉米种衣剂的主要成份是呋喃丹,低毒杀虫剂,其有效成份是氨基甲酸酯类,可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氨基甲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活力,引起乙酰胆碱蓄积,刺激胆碱能神经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是指有机磷杀虫剂进入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积聚而引起急性胆碱能危象,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通过急诊室见习,遇到一名中毒症状很典型的急诊患者,遂将本病的典型表现及抢救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生原理,主要是抑制了人体的胆硷酯酶活性.其机理是:在生理情况下,胆硷能神经受刺激后释放出的乙酰胆碱,在完成其生理效应后,即被胆碱酯酶迅速水解为胆碱及乙酸而失效,从而使所支配器官能接受连续的神经冲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当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即与机体的胆硷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致使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发生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如图所示).中毒的发生原理与症状、体征联系示意图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受抑制,乙酰胆碱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