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管理者与提供者对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意向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管理者与服务提供者对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的意向。方法对105名流动人口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进行焦点组访谈和意向调查。结果影响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障碍是流动人口基数不清、流动性大、服务资源不足、缺乏专门的经费投入。结论有必要加强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管理,改善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利用,应构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方式和提高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了解流动人口预防保健的需求,并为制定儿童保健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特对互助县威远镇街道流动人口中的7岁以下儿童进行保健知识的需求调查。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互助县威远镇街道中7岁以下儿童中的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调查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是生殖保健服务工作的一大群体。本文对石家庄市3290名流动人口进行生殖保健需求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年龄22.05岁,他们对生殖保健知识了解率普遍偏低,自我保护意识弱,对此方面知识的需求也不强,在现住地生殖保健可得性差,自控避孕法使用率高,无计划生育现象值得注意。对他们提供持续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对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挑战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儿童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的重要议题和优先领域,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等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1995-2000)》,2001年  相似文献   

6.
樊晖 《中外健康文摘》2006,3(11):149-149
为了解我市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现状和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我院保健科在2006年6~7月间对部分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保健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情况。方法在福州市流动人口聚集区,对480例流动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2.1%的流动孕产妇接受过产前检查,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59.4%,建卡率为52.3%,住院分娩率为98.5%,产后访视率为51.3%,32.5%流动孕产妇接受过保健知识指导。流动人口妇女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月人均收入、生育史和是否接受过孕产期保健知识指导是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率低,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打击非法接生、健全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系统,提高流动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数据显示,瑞安市2005年本地孕产妇数10982人。流动人口孕产妇数4502人,流动人口孕产妇为本地孕产妇的40.99%。为了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质量。于2005年8月1日。2006年7月30日对瑞安市3220名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沁  曾芳玲  王平 《广州医药》2004,35(5):59-61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中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加快实现流动人口妇女享有与户籍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方法 于2003年8~9月对广州市4个区内的流动人口妇女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人口妇女孕期保健覆盖率、住院分娩率均较我市户籍妇女低,经济收入、妇女自身文化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动人口妇女难以承受较高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费用。结论 制定并采取相应政策,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向流动人口提供可选择的相对低廉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是使流动人口享有与本地户籍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结合学科系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等方面探讨妇幼保健学的教学改革措施,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构建合理的区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工作分工合作方案,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对明确两级机构的妇幼保健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妇幼保健职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妇幼保健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相关人员访谈,对武汉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工作分工合作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完善两者分工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入住家庭化温馨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健康教育,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出院指导及产后访视。根据产妇不同的需求同产妇及家属一起制定护理计划、目标及执行方法,并请产妇及家属协同执行。对照组常规护理,入住普通病房(两人以上房间),按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实验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一些保健、护理、育儿等知识,掌握率达96.5%,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7%,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达9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对照组也明显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能满足孕产妇及家属的需求,使其身心愉悦,愿意协同完成护理工作,用心记住护士的指导或演示,掌握知识率高,护患关系和谐,满意度随之也提高。护理、保健、育儿知识的掌握,产后访视、热线咨询等延伸护理服务,使产妇和新生儿达到了最佳安全性照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母婴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现状,为改善流动人口妇幼卫生服务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评阅、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焦点组访谈、关键知情人访谈、专家咨询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收集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资料,运用目标差距模型、多因素分析、多目标决策法等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4个城市3532户流动人口家庭的入户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妇女主要卫生保健指标均低于居住地城市,非户籍孕产妇死亡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妇幼卫生指标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儿童系统接种疫苗率偏低成为一个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流动人口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结论政府应当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明确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流动人口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经济门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转变其传统的生育观和健康观,同时加大对非法行医与非法接生打击力度,提高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部分城乡中初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幼卫生人力资源是妇幼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妇幼专业人员是提供妇幼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对我国12个县,5个市调查研究,本文对各级妇幼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层妇幼卫生机构在提高妇幼人群的健康水平、满足妇幼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共调查17个县、地市级妇幼卫生机构,27个乡(镇)卫生院,54个村卫生室。本文对我国城乡基层妇幼卫生保健机构的业务服务方式和内容及职能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和评价农村基层妇幼卫生保健组织,据此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是评价妇女、儿童卫生服务、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城乡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系统评价我国妇幼卫生服务过程,在全国十二省(自治区)共12个县,五个地级市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0一未满7岁儿童8709人(农村)和2394人(城市),15岁及以上妇女16865人(农村)和7920人(城市)。本文通过对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的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在不同水平进行比较建立相应统计模型,据此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英涛  陈刚  吕军  张立  张德英 《中国全科医学》2006,9(7):546-547,550
目的了解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532名流动人口妇女建立孕产期保健卡、住院分娩、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情况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收入的流动人口妇女,其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流动人口妇女的文化程度、配偶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是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要降低收费水平,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基本的孕产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9.
影响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系统调研发现,影响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障碍体现在国家政策缺位、区域政策失调、卫生服务管理和提供方乏力、需求方需求层次的制约、对非法接生的打击力度不够等5个方面。对此提出了加强流动人口宏观管理、积极营造关心尊重流动人口的社会环境、明确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健康教育转变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和健康观、降低流动人口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经济门槛、提高流动人口妇女住院分娩率、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管理、加大对非法行医与非法接生的执法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