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源性休克     
<正> 一、定义和病因心源性休克系指直接由心室泵功能严重衰竭而导致的休克综合症。其临床诊断标准为: 1.有严重的心脏病变的证据。 2.收缩压下降到80mmHg以下或较原来基础血压降低30%以上。 3.有脏器循环衰竭的体征。 4.有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的体征 5.纠正导致低心排出量和低血压的心外因素后休克仍持续存在。心源性休克的病因有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病终末期。严重的瓣膜狭窄或急性瓣膜关闭不全。心肺转流手术后临床上最常见的为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
3.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心脏泵出功能急性衰竭,全身器官与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流,从而产生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往往是各种心脏病末期心功能极度衰竭的表现,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心源性休克的诊治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王丽君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严重的心脏疾患,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而导致血压下降,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最危重的...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AMI)性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是由于急性或累积性大面积的心肌损伤超过40%的结果,其发生率在 AMI 住院病人中占10~15%,AMI 发生后3小时内受到积极处理者仅4%病人出现心源性休克(CS),若处理晚于3小时则有13%出现 CS。因心肌广泛性损伤病死率高达80%以上。治疗难度也大。临床上应与传统的心源性休克相鉴别因二者预后不同。AMI 并 CS 诊断标准:1.AMI 原来血压正常者收缩压下降到80毫米汞柱或以下;原来血压高者收缩压下降达80毫米汞柱。2.出现休克的临床表现如尿少、四肢末稍循环不良,冷汗及不安等。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小于1.8升/分/米~2。肺动脉楔嵌压大于18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处理.方法 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急救处理.结论 镇静止痛(吗啡、度冷丁)、纠正缺氧(鼻导管、面罩供氧或机械通气)、溶栓(链激酶、尿激酶等)、抗凝(肝素、阿司匹林)、扩冠(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纠治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人工心脏起搏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对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护理。结论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应合理安排操作时间,以保证病人有较好的休息并尽量保护病人的隐私。在尽可能情况下允许病人家属探视并安抚病人。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彩顺 《医学综述》1996,2(12):673-674
<正>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AMI并发心力衰竭亦称泵衰,心源性休克则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现将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基本知识简要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心输出量减少而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由于心脏排血能力急剧下降,或是心室充盈突然受阻,引起心搏量减少,血压下降,造成生命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以迅速发展的休克为其临床特征.目的 讨论心源性休克诊疗心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集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治疗原则为尽快尽早诊断可引起休克的疾病并及时予以治疗,是防止发生休克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心源性休克病情变化急剧,若处理不当常可导致病员死亡。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对心源性休克有一全面认识,以便仔细观察,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挽回患者生命。结合对一例“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经过,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1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于1992年7月5日入院,突然心前区剧烈疼拥3~sh,并向左肩、背部放射,伴全身冷汗,经心电图血清醇测定,证实为急性心内膜下心梗。入院后病人神志清,相神差,四肢皮肤湿冷,口唇发组,呼吸40次/分,血压8/4kPa,心串140次/分,偶闻早征。住院八周痊愈出院.2护理…  相似文献   

11.
心源性休克是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心室喷血或充盈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锐减,各重要器官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综合征.其病因很多,但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其病死率极高,达80~90%[1],因此早期积极的治疗、护理异常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因心脏功能严重受损而引起的休克综合征[1].而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则是指心源性休克经常规抗休克治疗,短期内仍无明显逆转征象的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在整个心血管疾病发病构成比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一旦发生,多难以逆转,病死率极高.因此,充分认识、及时处理顽固性心源性休克是世界性棘手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故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使得心脏排血量急剧降低和周围循环衰竭.  相似文献   

14.
15.
16.
休克是一种综合征,由于急性的全身微循环障碍,使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 心源性休克是休克的一种,它包括了心脏和周围循环的改变。由于心肌严重损伤引起心脏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组织灌流量降低,进而形成广泛的细胞缺血缺氧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损,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既有心脏排血功能障碍,又有周围循环衰竭,故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抢救治疗方面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休克可由急性心肌梗死 (AMI)、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引起。一旦发生 ,病死率高。我院自 1990年 1月~2 0 0 1年 6月收治心源性休克 32例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确诊的心源性休克 3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5~ 89岁 ,平均 5 8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 ,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均为男性 ) ;扩张型心肌病 6例 (男 2例 ,女 4例 )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男 2例 ,女 4例 ) ;单纯心律失常 8例 (男 2例 ,女6例 )。全部病例根据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认识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9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结果49例心源性休克中,抢救成功24例,占48.98%。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所致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恶化、扩张型心肌病晚期、高血压心脏病三者病死率最高。结论心源性休克病因复杂,临床病死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同时应针对不同心脏基础病变,争分夺秒,正确实施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将我院自1970年1月至1981年3月因心源性休克住院的74名病人(指原发心脏功能障碍导致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在原有血压基础上下降30mmHg经一般补液扩容无效者。不包括心律失常及各种其它疾病晚期的心脏衰竭引起的血压下降者)以及随机抽样44例急性心肌梗塞而无休克者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由于心脏功能急剧减退,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一、病因 1.功能性心肌数量的大量丧失。如心肌梗塞、心肌炎等。 2,原发性心律紊乱或传导障碍造成的严重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朴动,房室传导阻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