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扩增出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ytb(cytochromeB)基因片段并测序,分析该基因对吸虫遗传分类的意义。方法提取斯氏并殖吸虫成虫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Cytb基因,克隆质粒并测序。在NCBI的GeneBank中作相似性和同源性检索,用DNAsis等软件分析这些吸虫的线粒体Cytb基因,采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位相连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用MEGA4软件对遗传距离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获得542bp的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通过在Gene—Bank数据库中Blast发现,斯氏并殖吸虫的Cytb序列与日本血吸虫(中国流行区虫种)、异盘并殖吸虫、哈氏并殖吸虫以及巨睾吸虫等7种吸虫有相似性,斯氏并殖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的遗传距离最近。结论线粒体国tb基因可作为吸虫遗传进化分类的依据之一,也是斯氏并殖吸虫与血吸虫等易出现较高的交叉反应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广西融水县大小两种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动物后所获成虫的虫种。在广西融水县采集溪蟹分离获得大小两种囊蚴 ,感染大鼠后获成虫 ,曾从形态上鉴定为斯氏狸殖吸虫和巨睾并殖吸虫。但用酚 -氯仿法抽提成虫基因组DNA ,PCR扩增第二内转录间隔区 (ITS2 )基因后测序 ,用Blast程序与GenBank中的斯氏狸殖吸虫、巨睾并殖吸虫等的ITS2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检索 ,用PrimerPremier软件比较其基因差异 ,用Phylip软件的Neighbor程序绘制其基因进化树后 ,测得大小囊蚴感染所获成虫的ITS2基因片段分别为 4 37bp、4 33bp ,两者的基因同源性为 10 0 % ,与斯氏狸殖吸虫的基因同源性分别为 10 0 %、99% ,与巨睾并殖吸虫的基因同源性分别为 91%、92 % ;基因序列差异比较 ,大小囊蚴感染所获成虫与斯氏狸殖吸虫的基因序列差异为 0 ,而与巨睾并殖吸虫存在明显差异 ;绘制基因进化树 ,大小囊蚴感染所获成虫与斯氏狸殖吸虫在同一分支同一位置 ,与巨睾并殖吸虫亲缘关系较远。融水县大小囊蚴感染所获成虫与斯氏狸殖吸虫为同一物种 ,小囊蚴感染所获成虫并非巨睾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斯氏狸殖吸虫线粒体Cytb(cytochrome B)基因在不同虫期的转录水平以更深入了解该吸虫的物质代谢途径,探索药物作用的药靶。方法 分别提取斯氏狸殖吸虫5个虫期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将目的基因质粒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以5个虫期的cDNA为模板,特异引物为实验组引物,卫氏并殖吸虫的18SrDNA基因引物作为内参引物做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斯氏狸殖吸虫线粒体Cytb基因分别在5个虫期的转录水平。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γ=0.994。产物熔解曲线分析结果均显示为单一波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斯氏狸殖吸虫线粒体Cytb转录主要在囊蚴期、30 d幼虫期及60 d童虫期,并且是逐步升高趋势,但成虫期转录较少,虫卵期没有转录。结论 斯氏狸殖吸虫线粒体Cytb基因在不同虫期的转录水平有差别,在60 d童虫期高转录,提示Cytb基因在幼虫的发育和移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形态变化,生活史和DNA检测排除泡囊狸殖的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形态观察、生活史循环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泡囊狸殖吸虫的独立性问题。方法从三元区采集溪蟹分离得到泡囊狸殖吸虫囊蚴和斯氏狸殖吸虫囊蚴,进行形态观察。以泡囊狸殖吸虫虫卵投放到调查过无泡囊狸殖吸虫的疫区中感染螺蛳,继而感染溪蟹,稍后检查蟹体内所获囊蚴是否保持泡囊狸殖吸虫形态还是同斯氏狸殖吸虫囊蚴近似。提取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和泡囊狸殖吸虫囊蚴的基因组DNA,用特异引物,PCR扩增其ITS2基因并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然后通过GenBank的Blast程序分析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应用MEGA3.0软件中的ME程序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泡囊狸殖吸虫囊蚴与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形态差异明显,但观察到泡囊狸殖吸虫囊蚴在从蟹体分离后0.5~2 h内有57.14%变成同斯氏狸殖吸虫囊蚴近似的特征。将泡囊狸殖吸虫虫卵投放到自然环境进行生活史循环试验,从收集的溪蟹中只分离到斯氏狸殖吸虫囊蚴而没有发现泡囊狸殖吸虫囊蚴。基因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泡囊狸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的ITS2基因同源性为100%,碱基差异为0,没有基因差异。结论虽然泡囊狸殖吸虫囊蚴和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的形态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别,但放置一段时间后,57.14%的泡囊狸殖吸虫囊蚴变成与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形态相似的特征。从用泡囊狸殖吸虫虫卵进行生活史循环试验中收集的溪蟹体内没有发现泡囊狸殖吸虫囊蚴。ITS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斯氏狸殖吸虫和泡囊狸殖吸虫的基因高度同源,而且种系发生树也显示二者之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因此,斯氏狸殖吸虫和泡囊狸殖吸虫为同一物种,泡囊狸殖吸虫不具有虫种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斯氏狸殖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克隆及由体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克隆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DNA片段,并研究该酶在斯氏狸殖吸虫的表达部位。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DNA片段,TA克隆入pUCm-T载体,鉴定、测序;利用DNASIS程序推导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并比较分析与其相关虫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采用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该酶基因在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表达及组织定位。结果经RT-PCR和对阳性克隆鉴定、测序后获得一cDNA序列,长495bp;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相关虫种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存在较高同源性,组成半胱氨酸催化三联体的半胱氨酸、组胺酸和天冬酰胺残基高度保守。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肠管上皮呈阳性着色。结论克隆获得了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DNA片段,该片段包含了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和空间结构相关的重要基因位点。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表达部位主要为肠管上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DNA片段,并研究该酶在斯氏狸殖吸虫的表达部位。方法 通过RT-PCR方法扩增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DNA片段,TA克隆入pUCm-T载体,鉴定、测序;利用DNASIS程序推导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并比较分析与其相关虫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采用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该酶基因在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表达及组织定位。结果 经RT-PCR和对阳性克隆鉴定、测序后获得一cDNA序列,长495bp;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相关虫种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存在较高同源性,组成半胱氨酸催化三联体的半胱氨酸、组胺酸和天冬酰胺残基高度保守。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肠管上皮呈阳性着色。结论 克隆获得了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DNA片段,该片段包含了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和空间结构相关的重要基因位点。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表达部位主要为肠管上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和鉴定可与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产生交叉反应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或其排泄分泌(ES)抗原组分,为筛选血吸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ES蛋白,然后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中能够与斯氏狸殖吸虫病人血清反应的蛋白条带,最后取下对应的阳性条带进行质谱检测,对该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成功采用SDS-PAGE对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ES蛋白进行了分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ES蛋白中出现了一阳性条带,分子量约为53kDa;质谱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为未知蛋白。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ES成分中的53kDa蛋白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交叉抗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牛裂体吸虫(Schistosoma bovis)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测定牛裂体吸虫线粒体基因部分序列,并分析该编码区域的基因序列和基因排序。方法以GNT-K法抽提牛裂体吸虫成虫基因组DNA,用兼并和特异引物扩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GEM1T质粒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抽提和纯化阳性质粒DNA,并测序。以纯化后的阳性质粒DNA为模板,根据已获得的序列设计内部特异引物,采用引物步移法获得全长目的片段。在GenBank中查找曼氏血吸虫等相关血吸虫线粒体基因序列,作基因排序及比较分析后,以邻接法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测定了牛裂体吸虫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Ⅳ~Ⅰ基因序列(nicotinamide adeninedinucleotide dehydrogenase subunit4-1gene,nad4-nad1),其长度为2214bp。分析该编码区基因排序为nad4-trnQ(Gln)-trnK(Lys)-nad3-trnD(Asp)-nad1。牛裂体吸虫在该区域的线粒体基因排序与非洲支系血吸虫相似,与亚洲支系血吸虫有很大的不同;根据牛裂体吸虫与其他8种吸虫部分nad4,nad3,部分nad1和部分nad4+nad3+nad1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牛裂体吸虫与埃及血吸虫位于同一簇,归属于非洲血吸虫支系,这与由基因排序推测的牛裂体吸虫的系统发生位置结果相一致。结论牛裂体吸虫属于非洲支系而非亚洲支系血吸虫。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斯氏狸殖吸虫染色体核型。方法取云南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卵巢和睾丸,经短期细胞培养后制作染色体标本片,显微镜观察并照相。结果云南斯氏狸殖吸虫的染色体核型为n=11和2n=22。结论云南斯氏狸殖吸虫染色体核型与四川斯氏狸殖吸虫相同。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见吸虫的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和肝片形吸虫分子系统发生学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华支睾吸虫核糖体小亚基(18SrDNA)的V4区基因并测序。根据Genebank,检索布氏姜片吸虫和肝片形吸虫的相关序列,并与上述3种吸虫的V4区基因序列进行排列比较,计算它们的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生树。 结果 日本血吸虫与其他吸虫的遗传距离远>其他吸虫之间的遗传距离,在分子系统发生树中,日本血吸虫单独形成一个支系,其他吸虫形成另外一个支系。 结论 日本血吸虫与其他吸虫的亲缘关系较远,它们可能来自不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AA)技术的斯氏并殖吸虫快速核酸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从溪蟹样本中分离出斯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分子鉴定。以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1, cox1)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制备、筛选引物及探针。以河南省济源市和洛阳市宜阳县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检测方法验证。以含斯氏并殖吸虫cox1基因序列的不同浓度重组质粒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灵敏度;应用建立的荧光RAA法同时检测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结果 从溪蟹样本中分离出斯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经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确认其与GenBank中并殖吸虫标准株基因序列具有同源性。成功建立了斯氏并殖吸虫荧光RAA检测方法,可在5 min内扩增到河南省济源市和洛阳市宜阳县采集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基因组DNA,而阴性对照无扩增。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检出限为10 拷贝/µL重组质粒,且均在5 min内出现阳性扩增;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可检测到的最低模板DNA浓度为10 pg/µL,且均在10 ~ 15 min内出现阳性扩增。荧光RAA法检测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和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RAA技术的快速、敏感、特异的斯氏并殖吸虫核酸检测方法,在斯氏并殖吸虫病流行区溪蟹现场快速检测与虫种鉴定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牛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新的有潜质的日本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分子编码基因。方法 用水牛感染血清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将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3轮筛选后,将7个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并PCR扩增显示,插入的日本血吸虫cDNA片段大小在0.8~2.0kb之间,选取其中4个经DNA测序分析,发现2个未曾报道过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分别命名为Sj-IB1和Sj-Rho GTPase-like gene,并在Gene Bank登记注册。结论 水牛感染血清可识别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抗原分子,这些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贵州省安顺地区蛇源裂头蚴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的分析。方法 采集贵州安顺地区4种常见野生蛇(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灰鼠蛇)来源的裂头蚴,分别提取各裂头蚴基因组DNA,PCR扩增ITS1和cox1基因,所得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并T-A克隆后测序。运用ClustalX1.81生物分析软件,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所录迭宫属绦虫和其它属绦虫基因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并应用软件MEGA 6.0构建系统发育树(邻位连接法)。结果 成功扩增出8株裂头蚴的ITS1和cox1基因序列,ITS1大小为822~863 bp,cox1大小为404~415 bp,与预期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基于ITS1和cox1基因序列构建的种系发育树与所有的猬迭宫绦虫均构成同一亚群,总分支的自展值高于50%,二者在不同的分离株之间呈现基因多态性。对8株裂头蚴ITS1和cox1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ITS1的同源性为70.27%~82.84%,而cox1的同源性为95.63%~99.50%,显示cox1的同源性高于ITS1。已向GenBank提交ITS1和cox1新序列各一条,登录号分别为KF990161和KJ418421。结论 贵州安顺地区不同蛇源裂头蚴分离株之间存在基因多态性。从总分支的自展值来看,cox1比ITS1更适合用于种内遗传多态性研究,ITS1适合做定种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并表达日本血吸虫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SLP),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华支睾吸虫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序列,采用tblastn法比对,在基因库中找出与之同源的日本血吸虫EST片段,并经过DNAStar、Sig-nalP3.0分析获得Sj-SLP基因序列,经PCR扩增从日本血吸虫cDNA中获得的目的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b,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异丙基巯基半乳糖诱导表达并纯化;采用Westernblot分析其抗原性;用纯化的SLP重组蛋白免疫兔,ELISA检测免疫原性。结果 PCR扩增获得Sj-SLP基因,约296bp,并成功地进行了原核表达,纯化的表达产物重组Sj-SLP(rSj-SLP)能被感染兔血清识别,而不能被正常兔血清识别。rSj-SLP免疫兔可产生1∶12800的特异性抗体。结论日本血吸虫存在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rSj-SL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国豫皖闽浙4省5地区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O1)基因序列,鉴定并殖吸虫囊蚴虫种。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浙江省永嘉县、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福建省政和县及漳州市等5个调查点采集溪蟹,分离溪蟹中并殖吸虫,提取囊蚴基因组DNA,PCR扩增核糖体ITS2和线粒体C01基因,测序。采用DNA Star拼接各基因测序结果,并进行各序列间的比对,同时与GenBankTM中并殖吸虫基因进行BLAST比对。基于ITS2、CO1序列,以肝片吸虫为外群,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浙江省永嘉县、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福建省政和县及漳州市等5个调查点的溪蟹并殖吸虫囊蚴阳性率分别为82%(49/60)、41%(29/70)、55%(41/74)、65%(41/63)和45%(32/71)。ITS2、CO1扩增长度依次约为500 bp、450 bp。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和浙江省永嘉县溪蟹并殖吸虫囊蚴ITS2、CO1与卫氏并殖吸虫(KC417492.1,AF219379.2)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100%、96%~99%,均与卫氏并殖吸虫聚为一支;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溪蟹并殖吸虫囊蚴ITS2、CO1与斯氏并殖吸虫(KX129924.1、MK568551.1)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8%~100%、95%~99%,均与斯氏并殖吸虫聚为一支;福建省政和县溪蟹并殖吸虫囊蚴ITS2与斯氏并殖吸虫(KX129924.1)的相似性最高,为98%~100%,与斯氏、宫崎并殖吸虫聚为一大支(两虫种分支不明显),CO1与宫崎并殖吸虫(AY618823.1、AY618834.1)的相似性最高,为91%~94%,与宫崎并殖吸虫聚为一支,与斯氏并殖吸虫分支明显;福建省漳州市溪蟹并殖吸虫囊蚴ITS2与卫氏并殖吸虫(KC417492.1)的相似性最高,达100%,CO1与三平正并殖吸虫(AF159595.1)的相似性最高,为97%~99%,与三平正并殖吸虫聚为一支。结论 4省5地区溪蟹并殖吸虫囊蚴PCR扩增检出CO1与卫氏、斯氏、宫崎和三平正并殖吸虫高度同源。并殖吸虫CO1可作为并殖吸虫虫种鉴别的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日本血吸虫地域株基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国日本血吸虫各地域株基因差异。 方法 收集湖南、安徽、湖北、四川及江苏 5省的阳性钉螺 ,将逸出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 ,42d后 ,用灌注法获取成虫 ,用PCR扩增成虫线粒体NADH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脱氢酶 1(ND1)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 1(CO1)基因片段 ,克隆于质粒载体后测序并用MEGA软件分析。 结果 各地域株日本血吸虫成虫的ND1和CO1基因长度分别为 476bp和 10 33bp ,ND1和CO1基因序列分别存在 2个单倍体 (Ⅰ型 ,Ⅱ型 ) ,其差异分别为 4.0 %和 3.4%。从分子发生树看 ,各地域株日本血吸虫ND1和CO1基因分别存在 2个不同基因型。在ND1基因中呈现Ⅰ型的 ,CO1基因中也为Ⅰ型 ,反之 ,均为Ⅱ型。 结论 研究区域湖南、安徽、湖北、四川及江苏 5省的日本血吸虫株ND1和CO1基因存在 2个不同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选雌性日本血吸虫特异表达基因。方法 感染日本血吸虫6周的家兔,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经核糖核酸固定液固定,分别提取雌、雄成虫总RNA,纯化后获得mRNA,并反转录为cDNA。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雌、雄成虫正向消减(雌虫消减雄虫)及反向消减(雄虫消减雌虫)cDNA文库。用斑点杂交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挑选目标基因片段(与正向消减探针杂交的信号明显高于与反向消减探针杂交信号的克隆)进行测序、同源性搜索及基因功能预测分析。以日本血吸虫肌动蛋白(actin)基因作内参照,用半定量PCR(semi-quantitative PCR)鉴定目标基因在雌、雄虫体内的表达。结果 得到正向消减及反向消减cDNA文库,斑点杂交筛选出50个雌虫特异性表达的克隆,经测序得到42个表达序列标签(EST),其中,有17个基因(占40.5%)与已知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基因高度同源;17个基因(占40.5%)与日本血吸虫未知基因高度同源、且有一小片段与卵壳蛋白基因高度同源;有8个基因(占19.0%)与日本血吸虫其他未知基因高度同源。半定量PCR结果,6个基因在雌虫体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雄虫,分别与GenBank的血吸虫卵壳蛋白基因AY222885、AY222895、AB017097、AF519182、M32281及血吸虫其他基因AY813556高度同源。结论 构建了雌、雄成虫正向消减及反向消减cDNA文库。用SSH可筛选日本血吸虫雌性特异性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肌动蛋白轻链基因的获得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和鉴定日本血吸虫新基因,为寻找日本血吸虫新的候选疫苗奠定基础。方法转化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获得EST;用NCBI站点的GenBank对所获得的新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检索;利用BLAST程序对同源性高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比较;并利用pcgene软件对其蛋白质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xzw00081克隆的cDNA序列为日本血吸虫新基因并获得GenBank登录号(AY225851)。该cDNA序列与曼氏血吸虫肌动蛋白轻链基因高度同源,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84%;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86%;编码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053888,等电点为696;抗原表位可能位于氨基酸序列158~184处。结论用EST寻找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所筛选到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长374bp,编码88个氨基酸,与曼氏血吸虫肌动蛋白轻链基因高度同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全序列及功能作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