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笔者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3)的含量,探讨其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抑制凋亡,还具有胰岛素样的生物学活性。IGF系统失调会引发多种疾病,其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从IGFs结构、IGF受体、IGF结合蛋白及其对IGFs活性的调节、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这一领域近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老年女性髋部骨折中外周、局部IGF-I及IGFBP-3,4,5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大于65岁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比较外周及局部IGF-I及IGFBP-3,4,5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46例患者血清及局部指标,粗隆间骨折组粗隆区BMD较股骨颈骨折组低(P<0.001),股骨颈组血清及局部IGFBP-4含量较粗隆问骨折组低(P<0.001),而IGF-I及IGFBP-3,5含量高于粗隆广日J骨折组(P<0.001).局部蛋白同血清指标无相关性,相同指标间只有局部IGFBP-4 mRAN同血清相关指标成正相关(R=0.544,P<0.001).结论 外周血清及局部中IGF-I及其结合蛋白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老年髋部骨折的病理机制之一,但除IGFBP-4外,其他因子可能通过不同的调节机制影响老年髋部局部的骨代谢.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 of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GF-I)and IGF-binding proteins-3,4,5(IGFBP-3,4,5)in the peripheral and local areas in senile hip fracture and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and the fracture types.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the senile patients (over 65 years) with hip fractures to compare the expressions of peripheral and local IGF-I and IGFBP-3,4,5 and observ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and fracture type.Results The serum and local specimens of 46 patients were collected,with lower level of BMD,IGF-I and IGFBP-3,5 in th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group than the femoral neck fracture group(P<0.001)and with higher level of serum and local IGFBP-4 in th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group than the femoral neck fracture group (P<0.001).Only local IGFBP-4 mRNA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erum markers (R=0.544,P<0.001).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 of IGF-I and IGFBP in the peripheral and local serum may be one of pathogenesis lea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hip fractures.Except for the IGFBP-4,the other factors may affect the bone metabolism of the senile hip fractures through different regulatory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静脉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183名放射工作人员纳入此次研究,按放射工种分组,其中介入放射学组37例、核医学组43例、放射治疗组48例和诊断放射学组55例。血清IGFBP-3浓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4个不同工种组间放射工作人员血清IGFBP-3浓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56,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血清IGFBP-3浓度最高(t=2.815、3.611、3.936,P<0.05);不同年有效剂量组间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IGFBP-3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80,P<0.05)。随着放射工龄和年有效剂量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血清IGFBP-3浓度呈现上升趋势(rs=0.202、0.151,P<0.05)。结论 血清IGFBP-3表达水平有作为反映长期慢性低剂量电离辐射累积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抵抗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将石家庄市第二医院自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4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纳入B组,将同期收治的30例正常孕妇纳入A组。比较A、B两组研究对象羊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抵抗素水平,以及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羊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抵抗素水平。结果 B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16.34±4.57)ng/ml,低于A组的(21.68±1.43)ng/ml;B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186.84±33.45)ng/ml,高于A组的(145.43±11.45)ng/ml;B组抵抗素(0.86±0.25)μg/ml,高于A组的(0.46±0.16)μ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分别为(19.64±2.95)ng/ml、(14.84±1.83)ng/ml、(12.64±1.65)ng/ml,随着病情加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呈下降趋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分别为(156.53±9.34)ng/ml、(186.45±13.45)ng/ml、(224.64±19.43)ng/ml,随着病情加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水平呈上升趋势;抵抗素分别为(0.68±0.19)μg/ml、(0.86±0.25)μg/ml、(0.97±0.32)μg/ml,随着病情加重,抵抗素水平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抵抗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体内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IGFBP-1)含量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烧伤患者自入院治疗至术后治疗10d的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IGFBP-1含量,磷酸化IGFBP-1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烧伤患者血浆IGFBP-1含量与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指数呈正相关,IGF-1含量随着TBSA值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在患者烧伤后72h内,IGF-1含量降低,而IGFBP-1含量[(184±26)ng/m L]升高,相比正常健康组IGFBP-1含量[(16±4)ng/m L]结果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浆中可检测到磷酸化的IGFBP-1。结论烧伤患者血浆IGFBP-1含量变化和IGFBP-1持续的磷酸化与烧伤严重程度相关,IGFBP-1持续的磷酸化可抑制IGF的生物活性,并可作为判断烧伤患者预后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超声检测186例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1)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的T2DM患者)96例;(2)B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阴性的T2DM患者)90例。并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与B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2DM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9,P<0.01)。结论 IGF-1参与了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IGF-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罗洪涛 《人民军医》2010,(7):537-538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血糖。血糖的控制,除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外,药物治疗至关重要。而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1型糖尿病(TIDM)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而2型糖尿病(T2DM)以往治疗以口服降糖药为主,近年来,胰岛素在治疗T2DM方面有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糖耐量人群之间瘦素水平的差异,探讨瘦素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量二组的瘦素浓度;用内环境稳定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观察组瘦素浓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瘦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2(IGF2R)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0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IGF2R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GF2R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GF2R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IGF2R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GF2R低表达、临床分期、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膀胱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F2R低表达、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为膀胱癌患者总存活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IGF2R低表达患者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 IGF2R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检测IGF2R的表达对膀胱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均造成左侧胫骨骨折.定期摄X线片,取骨痂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骨痂BMP-2、IGF-1,ELISA法检测血清BMP-2、IGF-1.结果 2周BMP-2灰度值:实验组为149±8,对照组为107±7(P<0.01);2周IGF-1灰度值:实验组为137±9,对照组为103±8(P<0.01).2周血清BMP-2含量:实验组为(3.45±0.12) ng/ml,对照组为(5.60±0.11) ng/ml(P<0.01);2周IGF-1含量:实验组为(5.89±0.12) ng/ml,对照组为(8.36±0.11) ng/ml(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折后血清及骨痂中BMP-2、IGF-1减少是导致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差的原因之一;BMP-2与IGF-1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发病的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脂肪组织内IRS-1和2(胰岛素受体底物1与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同种属的Wistar大鼠比较。结果:OLETF大鼠脂肪组织内IRS-1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IRS-2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OLETF大鼠脂肪组织IRS-1蛋白表达是减少的;IRS-2可能在OLETF大鼠脂肪细胞内含SH2区域的信号传导分子中起主要的docking蛋白作用,并可能是引起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及1,25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淮北矿工总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纳入C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B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A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1,25羟维生素D3、骨密度及Betatrophin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1,25羟维生素D3与骨密度、Betatrophin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别为(234.99±73.50)ng/ml、(191.34±65.43)ng/ml、(132.57±46.32)ng/ml,呈下降趋势;骨碱性磷酸酶分别为(65.32±21.11)ng/ml、(81.44±23.59)ng/ml、(115.33±38.25)ng/ml,呈上升趋势;1,25羟维生素D3分别为(20.59±6.92)ng/ml、(15.43±5.26)ng/ml、(10.57±3.48)ng/ml,呈下降趋势;骨密度分别为(1.14±0.13)g/cm~2、(0.91±0.25)g/cm~2、(0.76±0.13)g/cm~2,呈下降趋势;Betatrophin分别为(0.51±0.13)ng/ml、(4.58±1.06)ng/ml、(8.33±2.17)ng/ml,呈上升趋势。3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正相关(r=0.624,P<0.05),与骨碱性磷酸酶呈负相关(r=-0.645,P<0.05),与1,25羟维生素D3呈正相关(r=0.537,P<0.05);Betatroph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负相关(r=-0.703,P<0.05),与骨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r=0.712,P<0.05),与1,25羟维生素D3呈负相关(r=-0.578,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1,25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定期检测可辅助诊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Ⅳ型胶原 (ⅣC)和层粘连蛋白 (LN)在 2型糖尿病 (DM)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 2型DM患者 (男 4 2例 ,女 36例 )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A组 ) 35例 ,微量白蛋白尿组 (B组 ) 2 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 (C组 ) 1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ⅣC和LN含量。对照组为健康体格检查者 30例。结果  78例DM患者血清ⅣC[(97 6± 19 2 ) μg/L]、LN[(132 4±31 5 ) μ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77 4± 8 2 )、(10 1 5± 17 6 ) μg/L ,P <0 0 5 ];微量及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清ⅣC、L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DM各组间血清ⅣC、LN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随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增加及病程延长 ,血清ⅣC、LN水平递增 ,病程 >10年者 [ⅣC(10 6 6± 2 0 1) μg/L ,LN (14 5 3± 31 1) μg/L]明显高于病程 <5年者 [(89 4± 17 5 ) μg/L ,(117 8±2 7 4 ) μg/L ,P <0 .0 5 ];血清ⅣC、LN与病程、尿素氮 (BUN)、肌酐 (Cr)、UAER呈高度正相关。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ⅣC、LN、UAER能为早期诊断和治疗DM肾病提供依据 ,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轴与儿童矮小症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为儿童矮小症的298例患儿为矮小症组,并根据GH峰值分为完全性GH缺乏症组(CGHD组,n=89)、部分性GH缺乏症组(PGHD组,n=87)与特发性矮小症组(ISS组,n=122)。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门诊体检的身高正常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并对矮小症患儿血GH水平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及IGF-1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矮小症患儿血IGF-1水平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及IGFBP-3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矮小症患儿各组血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CGHD组患儿血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PGHD组、ISS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HD组血IGF-1、IGFBP-3水平虽略低于ISS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症患儿血GH水平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及IGF-1呈正相关(r=0.385,0.486,0.506,0.381),血IGF-1水平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及IGFBP-3呈正相关(r=0.864,0.925,0.910,0.885)。结论 GH/IGF-1功能轴是对儿童生长发育期关键作用的内分泌轴,其异常是导致儿童矮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研究局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Insulin-likeGrowthFactor-2 ,IGF -2 )对骨骼肌钝性打击伤后愈合速度、质量和对内源性IGF -1、IGF -2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外源性IGF -2 (实验组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观察骨骼肌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伤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早形成基底板层保护膜 ,更早更多地激活成肌细胞、生成肌丝、形成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愈合质量也较好。实验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1、2、3、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1、2、3、4、6、9、1 4天均升高 ;对照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2、3、4、6、9、1 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3、4、6、9天升高。结论 :局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可以使内源性的IGFmRNA表达提早 ;可以刺激成肌细胞增生 ,促进肌管形成 ,加速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加速骨骼肌创伤后修复过程 ,改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约占93.7%。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骨骼肌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骼肌损伤后依靠成肌细胞增殖而获得修复 ,这种修复常常是不完全的。近年来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IGF)与骨骼肌的损伤修复有密切联系。骨骼肌不仅是IGF作用的靶细胞 ,也是IGF的制造者。在IGF的作用下 ,成肌细胞加速增殖和分化 ,促进骨骼肌再生修复[1] 。一、IGFIGF有 2种多肽类型 (IGF -Ⅰ和IGF -Ⅱ ) ,2种细胞表面受体 (Ⅰ型和Ⅱ型 ) ,6种结合蛋白 (IGFBP1- 6 )。鼠类和人类的IGF -Ⅰ都是含有 70个氨基酸的碱性单链多肽 ,相对分子质量约 76 0 0 ,等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Glargine)联合格列关脲(Amaryl)治疗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口服降糖药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B组采用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持续观察治疗12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C)、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出现次数,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甘精胰岛素组FBG达标时间、HbAl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体重增加值均低于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Glargine)联合格列美脲(Amaryl)治疗,有更显著的降糖效果,临床应用安全,病人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