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目前,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仍居我国肠道传染病之首,且其菌型复杂,流行菌群不断交替演变,耐药菌株不断发生,常呈多重耐药,给痢疾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定期对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和耐药性进行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意义重大。为进一步了解志贺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本文对2005--2007年就诊于山东省聊城市第二医院的腹泻患者培养分离的志贺菌菌株,进行了血清学及耐药性变迁情况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近年来志贺氏菌属的菌型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防治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采集腹泻病人的新鲜粪便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把分离出的志贺氏菌作血清学鉴定,并按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71株志贺氏菌基本上是福氏志贺氏菌,占95.8%;而福氏志贺氏菌又以福氏2a型为主,占94.1%。药敏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在10%以下,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在85%左右,而对青霉素则完全耐药,耐药率为:100%。结论 拉萨市5年来志贺氏菌属以福氏2a型为主要流行菌群。志贺氏菌的耐药性有所增加,提示医师应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医院检测的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126株志贺茵均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分型,采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26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71株(占56.3%);鲍氏志贺菌34株(占27.0%);宋内志贺菌14株(占11.1%);痢疾志贺菌7株(占5.6%);其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达90.0%以上,对阿莫西林/棒酸、氨曲南的耐药率次之分别为72.2%和69.8%;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耐药率在10.0%以下;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20%~30%之间;主要流行菌福氏和鲍氏志贺菌对各种受试抗菌素的耐药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广州市部分医院所检测的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存在一定的交叉耐药,相关的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志贺菌菌型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儿童志贺菌感染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病死率。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检测的11 173例患儿粪便培养标本,通过诊断凝集血清分型并培养鉴定细菌菌型,采用K-B纸片法对志贺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使用WHONET 5.4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11 173例标本共培养分离出志贺菌属147株(1.32%)。2008年至2011年分别检出志贺菌22株(0.99%)、31株(1.08%)、43株(1.43%)和51株(1.64%),检出率逐年上升。分离出的志贺菌分型显示福氏志贺菌占80.3%(F2a、F2b、F4c分别占61.9%、14.3%、4.1%),宋内志贺菌占15.8%,鲍氏志贺菌占2.6%,痢疾志贺菌占1.3%。药敏分析发现志贺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0.7%、68.7%和63.9%),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6%和25.9%)。志贺菌存在较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最常见为针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多重耐药(51%),其次为针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多重耐药(43%)。结论:小儿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性,特别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故应加强监测本地区志贺菌耐药情况以有效地控制耐药株的播散流行和产酶株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浙江萧山医院肠道门诊志贺菌血清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肠道门诊分离的志贺菌,经血清凝集和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304株志贺菌,其中宋内志贺菌188株(61.8%),福氏志贺菌116株(38.2%);其中,年龄≤5岁检出志贺菌最多,为144株(47.4%),其次为≥20岁92株(30.3%);菌株分布以8月、9月、7月为最高;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磷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宋内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于福氏志贺菌。结论浙江萧山地区腹泻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两个血清群为主,且两个血清群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可作为治疗志贺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151株志贺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近年来肠道门诊腹泻患者志贺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志贺菌及沙门菌琼脂培养基培养,可疑菌株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及血清凝集鉴定到群,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多重耐药菌用纸片确认试验检测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三维试验检测AmpCp-内酸胺酶(AmpC酶).结果 151株志贺菌中主要为宋内志贺菌(85株,占56.3%)和福氏志贺菌(64株,占42.4%),且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0~10岁年龄段,占总感染率的72.2%(109/151).药敏结果显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对氨节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呱拉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均>50%,对三代头孢及四代头抱的耐药率均在35%以下;福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9.6%和21.8%,未发现宋内志贺菌耐药者,且两者对呱拉西林/三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全部敏感.31株多重耐药菌经纸片确认试验均为ESBLs阳性菌株,但未发现AmpC酶阳性者.结论 我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以感染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的婴幼儿为主,两种志贺菌对部分种类的抗菌药物药敏性差别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菌群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布雷州市人民医院腹部肿瘤病例的感染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4年间在雷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80例在腹部肿瘤术后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对病例,并对其引流液采用临床通用的血液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试验,采用专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对所培养的细菌进行相关鉴定,依据抗生素的相关临床判定标准,并采用肉汤稀释法对抗生素进行相关数据测定。结果在对所有180例腹部接受过肿瘤手术的患者病例进行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两种细菌是致使腹腔内出现感染症状的主要致病菌;肠球菌的多重耐药性现在已经上升至第3位。除了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亚胺培南有15.3%的耐药性以外,其他的所有革兰阴性菌种均对其十分敏感。结论在对腹部肿瘤手术后出现感染的病例进行治疗时,抗菌类药物所具有的耐药性应引起特别的注意,以确保药效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并对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有及时、正确的了解,避免抗菌类药物滥用的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上除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为特征外,还表现为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通过对我科近几年8例中毒性菌痢患者在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医师对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12年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共172株不重复大肠埃希菌进行培养,并采用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其提供的试剂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敏感(S)、中介(I)及耐药(R)结果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各种分泌物、痰及脓液中,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的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1.4%,对头孢类耐药率也均高于40%,对美洛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存在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7,(6):1115-1117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6年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度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多重耐药菌检测情况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资料,统计和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016年度该院共检出多重耐药菌784株,测出菌株数目排行前五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在痰液标本检出率为最高,其次为尿液标本和分泌物标本;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肿瘤科、重症监护室(ICU)和神经内科;检测出的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洛培南较为敏感,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为耐药。结论:该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严重,医院应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控,根据送检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流行于夏秋季节,各年龄组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本病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性菌痢(简称毒痢),其中毒痢病情经过极为凶险,常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发生惊厥或休克,如抢救不当,可迅速发生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在治疗菌痢时选用呋喃唑酮保留灌肠,联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2021年本院一季度多重耐药菌(MDR)的分布特点,并分析MDR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3月收治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n=4667例)为探究对象.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得出药敏结果,分析其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本院分离病原菌分布情况:GBS筛查标本检出率最高,为27.81%,其次为粪...  相似文献   

13.
卢超萍 《北方药学》2024,(2):100-102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病区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奠定基础。方法:分析2022年1月~12月某医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共1285份,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其中多重耐药菌阳性标本204份开展药敏试验,分析院内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耐药菌的分布主要源自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及全血标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院内分布以ICU和呼吸科最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为96%;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超过5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均超过7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峻,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等耐药率均超过90%,仅对多粘菌素E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超过50%,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96.63%。结论:从临床分离到的多重耐药菌对院内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十分普遍,给临床抗感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临床上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以细菌耐药性监测为基础,对抗菌药进行合理的选择,强化对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1年全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测出15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1.85%;标本主要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3.97%,其次是脓液及分泌物,占9.62%,尿液占3.21%;科室分布:呼吸内科69株,占44.23%;神经外科37株,占23.71%;心神内科21株,占13.46%;肿瘤科9株,占5.76%;其他20株,占12.82%。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复方新诺明完全耐药;其次是庆大霉素、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57.69%、47.44%、42.31%和41.0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达到31.41%、28.85%;其中3株对多黏菌素E敏感率下降,敏感率为98.0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及耐药率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耐药性监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ECO)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进行ECO分离检测的85例患者为研究主体。观察患者的产ESBLs ECO阳性率,并分析其临床分布情况,再行耐药试验,评估其耐药性。结果患者共检出83株ECO,而产ESBLs菌株的临床检出率为59.04%(49/83)。标本类型中,痰液标本的产ESBLs ECO检出率居首位,为70.00%;科室分布中,重症监护室(ICU)的检出率居首位,为87.50%。其对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的耐药性高。而亚胺培南和舒普深的抗菌活性高。结论产ESBLs ECO的首要标本来源为痰液标本,其高发科室为ICU,可将亚胺培南和舒普深作为其首选药物,以降低其细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送检标本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情况。结果60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以痰液较高(P〈0.01);临床分布以呼吸科最多见(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亚胺培南与氨曲南100%耐药。结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8):1477-1479
目的:比较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同黏液型(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在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间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资料,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15年院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541株,其中黏液型34株,非黏液型507株;标本主要来自呼吸内科、感染疾病科、中医科和内分泌等科室,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0.05)。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性较高,但体内用药治疗效果不佳,可与能抑制细菌表面生物膜活性的药物联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19.
细菌性痢疾是志贺氏菌属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便史,常年散发,夏秋季多见。现将4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住院病人,诊断依据主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大便常规及大便培养检查并除外其它腹泻性疾病。4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藏族25例,汉族15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月龄,平均年龄为11·5岁,其中2~6岁33例,60岁以上2例,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82·5%和5%。1·2流行病学史发病前有不洁饮食者占70%,不明原因者占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非发酵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或Vitek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对非发酵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2552株,占临床细菌总分离率的30.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非发酵菌的33.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23.5%和8.7%。非发酵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57.3%),其次为创面分泌物(16.2%)和引流液(8.9%)。病区分布主要为呼吸科病房、烧伤病房、ICU病房和神经内科病房,分别占50.9%、18.8%、17.9%、12.2%。药敏结果显示,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喹诺酮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多重耐药现象非常严重。结论非发酵菌的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重视非发酵菌感染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