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肠内营养联合不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并发低蛋白血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于发病48h内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实验组18例患者联合“全合一”肠外营养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脂肪乳、氨基酸、人血白蛋白分别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发病1、3、7、14d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早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于发病第3天均明显下降;在给予不同的肠外营养方案治疗后,于发病第7天对照组血清白蛋白仍呈进行性下降,实验组则较前略有回升,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于发病第14大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前回升,但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4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全合一”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华中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遏制血清白蛋白的进行性下降,降低低蛋门血症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因生物素酶缺乏症所致皮肤、神经损害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尿有机酸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干燥血液生物素酶活性测定进行筛查与诊断,对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男,生后2个月头部出现散在湿疹、脓疱疹,8个月时全身发红、脓疱疹;智力发育正常,运动发育落后,6个月起出现肌张力不全样发作.5岁4个月时来院.体检见重度营养不良貌,毛发稀黄,全身弥漫性浸润性红斑,头面部、躯干、四肢散在脓疱疹,表面可见脓痂.全身瘫痪,四肢挛缩,躯干及四肢肌张力增高.实验室检查发现轻度贫血、代谢性酸中毒、血浆肌酸激酶增高.有机酸分析显示尿乳酸、丙酮酸、3-羟基丙酸、丙酰甘氨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增高.干燥滤纸血片生物素酶活性<0.1pmol·min-1·3mm-1,符合生物素酶缺乏症.经生物素(10mg/d)补充治疗与营养干预后,患儿全身情况逐渐好转,2周后皮疹愈合,经康复训练后,运动能力亦逐渐提高.结论 生物素酶缺乏症常导致严重皮肤与神经系统损害,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挽救患儿的关键.该患儿以脓疱性银屑病样损害及肌张力不全型脑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生物素补充治疗疗效显著,但由于发现过晚,遗留下肢痉挛性瘫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严重创伤患者102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治疗,第1d予半量的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PN和EN序贯营养支持的积极治疗策略,即早期(第1d)以PN给予50%能量需求量,继之以EN(第2d始),逐步增加肠内营养量,最终(第8d)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从而避免了EN的一些严重并发症,使EEN得以顺利实施的方法,实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患者MODS发生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CRP、TNF-α、IL-1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MODS发生率为13.7%,显著低于对照组(31.4%,P〈0.05)。营养支持第14d、21d,治疗组血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CRP、TNF-α和IL-1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增加肠内营养总量,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报告3例手指鲍恩病。例1.患者男,80岁。右手无名指红斑、丘疹及脱屑2余年,疼痛2个月,误诊为乳房外Paget病。例2.患者男,88岁。左手中指红斑、斑块及糜烂10余年,误诊为基底细胞癌。例3.患者男,37岁。右手示指红斑、斑块、糜烂伴瘙痒2年,误诊为湿疹。3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全层细胞极性紊乱,可见核大深染的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增多;真皮浅层可见不等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3例患者均诊断为手指鲍恩病。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3个月.鼻周、耳廓、肢端及臀部红斑、水疱、糜烂和结痂半个月,腹泻1周.血清锌45.02 μmol/L,明显低于正常值.诊断为肠病性肢端皮炎.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配合外用药物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19个月。口周、肢端及臀部反复糜烂、结痂16个月,伴腹泻7个月。患者出生3个月后,会阴部出现红斑,病程中皮损面积扩大,口、眼、外耳道等部位反复出现红斑、糜烂、结痂,伴头发、眉毛脱落,7个月前出现腹泻症状。查血锌(52.2mmol/L)明显低于正常值。诊断:肠病性肢端皮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2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时降低,术后6个月后增高。其中在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治疗性功能均可得到良好恢复,但次全切除术恢复速度较快,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8.
B663自1962年Browne等首次报告治疗麻风有效以来,已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耐DDS的麻风。B663毒性低.副作用主要表现在皮肤、眼和胃肠道。胃肠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厌食。腹痛可轻微或绞痛,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导致死亡的病例也曾有报道。作者选择31例细菌阳性的成年麻风患者研究B663对其小肠功能的影响.这些病例过去未用过任何药物或只用过DDS不规则单疗。服B663至少3个月以上。研究前除记录过去胃肠道病史和做常规检查外,还做以下小肠功能的测定:粪  相似文献   

9.
20130045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二例/童建波(南昌大学四附院皮肤科),张艳华,姚伟群∥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5(4).-246~247例1男,3岁,怕热无汗,全身毛发稀疏、牙齿发育不全;例2男,1岁9个月,发热无汗1年9个月。均诊断为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本病又称为无汗-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系X连锁的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  相似文献   

10.
糠秕马拉色菌的系统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糠秕马拉色菌系存在于皮肤表面的嗜脂性酵母。随着胃肠外高营养冶疗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对糠秕马拉色菌认识的加深,发现该菌可引起系统感染。从1981年至1995年已报告80余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特殊培养、活检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1.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3例患者均来自于本中心2008年1月~12月门诊,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扁平疣诊断标准[1];②头面部轻而易见皮损者;③近1月未作治疗者。其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4~38岁,平均32岁;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10个月。单纯头面部皮疹35例,头面合并手背皮损8例;病情轻者面颊或额头散在分布数个至十余个不等的扁平丘疹,中度者一侧面颊或单个额头出现皮疹,重度者全额头合并双面颊均分布密集的扁平丘疹。有15例曾用聚肌胞、维生素B12、病毒唑等疗法治疗无效且已停止用药2月以上。1.2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前3天内,病变皮疹处外搽0.1%维A酸软膏和2.5%5-氟脲嘧啶注射液,2次/  相似文献   

12.
儿童烟酸缺乏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女,7岁。因颜面、手足暗红斑1年,加重2个月伴发热入院治疗。入院前1年,颜面、双手背部出现红色片状皮疹伴有脱屑,经多种维生素、外用药物等治疗后好转。入院前2个月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双踝关节疼痛、伴发热、抽搐、诊断病毒性脑炎。随后又出现口腔溃疡、腹泻(每日3-5次),诊断肠吉核给予异烟肼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组织样麻风瘤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13岁,左下肢结节溃疡 13个月,唇周结节 12个月于 1998年 6月 8日就诊。 13个月前左下肢逐渐长出 4个黄豆大结节,无自觉症状, 1个月后相继破溃。 12个月前,口周出现数个类似结节,渐发展至面额部。曾诊断为臁疮、孢子丝菌病、硬红斑、结节性黄瘤等。其继父诉患者曾祖父、生父、叔父面部有类似结节,生父双下肢有溃疡,跛行。 体检:体温 36℃,发育营养中等,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弥漫性浸润,口周、右下睑、眉额部多个绿豆至黄豆大小淡黄色质软结节 (图 1),两眉外 2/3部分脱落,两耳垂中度肥大。左下肢伸侧…  相似文献   

14.
例1,女,15岁。皮肤反复红肿、水疱、溃疡3年,浸润性斑块和结节6个月。组织学检查示真皮全层中等大小不典型淋巴样细胞呈血管中心性浸润,浸润细胞为LCA+,CD45RO+,CD56+,EBV+。最后诊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确诊后经系统化疗无效,1个月后死亡。例2,男,44岁。右腰部浸润性肿块进行性增大1年,局部淋巴结肿大4个月。组织学特征为真皮全层及皮下大量致密的中等至较大的母化淋巴样细胞浸润,浸润细胞对CD4+和CD56呈弥漫性阳性反应。最后诊断: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患者行皮损切除后系统化疗,在随访中。CD56+皮肤淋巴增生性疾病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例1男,17岁。全身皮肤红斑、斑丘疹和鳞屑伴瘙痒并头痛1个月。皮肤科情况:全身散在分布红斑和斑丘疹,上覆鳞屑,界清;肛周大片淡红色疣状斑块。例2男,32岁。右侧肢体乏力伴抽搐1个月。除例1的RPR 1∶256(+),例2的RPR 1∶128(+)外,余TPPA,HIV-Ab和确诊实验均(+),脑脊液也均异常。诊断均为神经梅毒并艾滋病。例1因为青霉素过敏,每天予头孢曲松钠2g静滴,连用12d,3周后皮疹全部消退,随访22个月,未见复发。例2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6.
糠秕马拉色菌的系统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糠秕马拉色菌系存在于皮肤表面的嗜脂性酵母。随着胃肠外高营养治疗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对糠秕马拉色菌认识的加深,发现该菌可引起系统感染。从1981年至1995年已报告80余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特殊培养活检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4岁,因全身多发红丘疹,白色萎缩斑6个月伴腹痛1个月于2002年1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躯干,因肢及臂部散在红丘疹,部分丘疹表面渐出现白色萎缩斑,1个月前出现全腹痛,无恶心,呕吐,腹泻等。当地医院以“急性阑尾炎?肠蛔虫?坏死性肠炎?”行手术切除阑尾,术后诊断为“阑尾炎并坏死性结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1岁。因面部丘疹半年,双下肢结节伴触痛20天余就诊。结合临床、病理等检查,面部诊断为肉芽肿性酒渣鼻,下肢诊断为结节性红斑。 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100 mg 日2次 、维胺脂胶囊25 mg日3次,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150 mg 日3次 ;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周后双下肢皮疹消退,疼痛消失,面部皮疹有所减轻,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后停药。5个月后随访,面部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休克、创伤以及重大手术患者的胃肠动力障碍问题是危重病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研究显示,胃肠动力障碍往往导致危重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延长,并且增加医疗费用和病死率。胃排空延缓和小肠动力异常除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胃肠内营养外,还常引起胃内细菌增殖,误吸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0.
锌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但动物和人缺锌时常伴发皮肤损害.在猪通过补锌易使因缺锌形成的斑块和角化不全消退,在人类中度缺锌常伴发红斑鳞屑性皮疹,在严重的遗传性缺锌的儿童和完全靠胃肠道外供给营养的一些成人可见到肠病性肢端皮炎的特征性改变.以前所测银屑病血浆锌含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