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光星 《国医论坛》2012,27(2):42-44
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的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目前风湿病已达数百种。  相似文献   

2.
程岚 《北京中医药》2010,29(6):423-425
风湿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其理法方药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尤其是仲景提出的治法,如祛风散寒通痹法、温阳散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淡渗利湿法、益气固表除湿法、清热通络止痛法、益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等,对后世临床治疗风湿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治疗内伤风湿病五法精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经过几十年的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总结,学习汉代张仲景从实践中总结的内伤风湿病治疗方法,继承和发扬了《内经》治疗方法,使治疗内伤风湿病方法具体化,去粗取精,得其要点和体会,详细介绍了治疗内伤风湿病的五种方法:补益肝肾法;健脾护胃气法;阴阳双补法;甘温补阳,调和阴阳法;甘温益气,通阳行痹法。《金匮要略》治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直影响着当代医家和广大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对《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有祛风寒湿法,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利小便祛湿法,如麻杏苡甘汤用薏苡仁;微汗法,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温阳祛风湿法,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中祛寒湿法,如肾着汤;涌吐风痰法,如藜芦甘草汤;外治法,如纳药鼻中、针刺;补肾法,如八味肾气丸;补气养血法,如防己黄芪汤、薯蓣丸。  相似文献   

5.
对<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有祛风寒湿法,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利小便祛湿法,如麻杏苡甘汤用薏苡仁;微汗法,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温阳祛风湿法,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中祛寒湿法,如肾着汤;涌吐风痰法,如藜芦甘草汤;外治法,如纳药鼻中、针刺;补肾法,如八味肾气丸;补气养血法,如防己黄芪汤、薯蓣丸.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在湿病篇、中风历节病篇及痰饮病篇等对风湿病的成因、病机、脉证论治辨证方面,已有全面的论述。如在湿病篇中,将湿病分为外湿、内湿和内外俱湿三种类型。发汗与利小便为治疗湿病的两大法则。外湿用微微发汗,照顾阳气,使风湿俱从汗而解,禁用大汗、攻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含芍药类方在风湿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实践,应用芍药类方对风湿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临床观察效果明显,所报道风湿病中几种不同病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芍药抗风湿的现代药理研究进行了总结,说明白芍总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痛等作用。结论:应用《金匮要略》含芍药类方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论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渊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剖析《金匮》在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渊源远流长,治未病指导思想为治疗风湿病开辟先河,《金匮》详尽论述了风湿病病名、脉证、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与方药,《金匮》详尽论述了风湿病相关的历节、血痹、虚劳、胸痹、痰饮病。《金匮》对产后预防患风湿病有重要论述,《金匮》论述风湿病人食禽兽鱼虫和食果实菜谷有禁忌。《金匮要略》在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惊(驚),<说文>:"马骇也",<玉篇>:"骇也",有"动也"之义,见<文选杨雄赋>"军惊师骇";亦有"乱貌"之谓,<吕览慎大>日:"其生如惊"即此义.<素问·举痛论>日:日:"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谢观编<中国医学大词典>释,"惊,触而心动也……此证因卒闻巨声,或目击异物,或遇险临危,致心惕惕然而惊."故惊者是因偶遇异物或乍响,有所骇而心中跳动不宁,难以自已.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所论风湿病包括湿病、历节病、虚劳病、趺蹶病、手指臂肿病等,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相似,对后世治疗风湿病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为治疗杂病专书,治法分类:按阴阳分,属阴治法有滋阴、补阴法,属阳治法有扶阳、温阳法;按内科外科分,强调不仅应用内科,还需应用外科手段;按五脏分,强调治法作用部位,以调节脏器功能;其它分类,如按《医门法律》中的八法分,就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以作用特性命名,强调人体内在特点;对特定症状治法,活血化瘀法等,强调邪气性质,以便祛邪外出。按类分治,可提高治愈效率。  相似文献   

12.
姚佳音 《中医药学刊》2010,(6):1263-1264
北周时期姚僧垣编撰的《集验方》反映了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医学特色,此书虽已久佚,却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参考辑校本《集验方》,比照宋定本《金匮要略》的相关内容,从脉证、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集验方》"充金匮之脉证","补金匮之缺漏","考金匮之方药",为研究《金匮要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曾盛和 《中医药导报》2005,11(12):10-11,15
文章提炼了《金匮要略》中几个重要的辨证方法,即整体辨证、动态辨证及辨证分先后主次。在整体辨证中应注意症状与病机、病性与体质、惠病与环境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动态辨证则应通过追溯病史与对现在症的动态观察及为了诊断而进行试探性治疗,以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与病性,推断病情的发展变化。而辨证分先病主次则重在理清分析矛盾的步骤和方法.抓住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4.
对《金匮要略》有关络病的论述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总结。揭示了张仲景关于新病、久病皆可入络的观点。概述了其有关络病的治则治法 ,治络之法 ,总以疏通瘀滞为大旨 ,但应随其所得 ,分部处之 ;宿邪缓攻 ,通补兼施。系统总结了其临证用药善于取类比象的方药配伍特点 ,辛甘发散 ,易宣透络道 ;虫类走窜 ,擅搜邪剔络 ;血肉有情 ,善培植精气。并简要介绍了其络病思想对后世络病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为东汉医学大家张仲景所著关于杂病的经典著作,被后世医家尊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是对除外感疾病之外各种疾病的理解与认识,其中也包括心身疾病。《金匮要略》对于因情志而生病,以及在病变过程中精神因素的作用,伴随的精神症状均有论述。1心身疾病的概念心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是由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隐庵)汇集其门人,历时五年之久,共同创作而成。笔者今对《集注》所引《金匮要略》条文加以辑录,以便我们从侧面了解和把握《集注》的注释体例特点。一、直引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集注》引注:《金匮要略》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治第一》)2.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素问·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匮要略》内涵的研究,总结提炼出了《金匮要略》杂病辨治的基本思维模式、思维原则,杂病治略思维方法,杂病辨证的思维方法,杂病制方思维、用药思维,药物制剂、炮制与煎服法思维及护理思维。这对构建内伤杂病临床思维方法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三百余首有名方组合方式的研究,提出经方的组合法则有君臣佐使、双向及多向调节、分合加减、药量变易及对药等组合法则.于君臣佐使组合,列举成无己对小柴胡汤与小建中汤方解;于双向及多向调节组合,列举了荣卫两和、表里双解、寒热并用、升降并行、补泻兼施、气血双补、散敛并行、多向调节组合8种形式;于分合加减组合列举了分解组合、合并组合、加味组合、减味组合、加减组合、随证加减6种形式;于药量变易组合,提出药味数未变,其中某药之用量有变及药味数有变,其中某药之用量亦有变者两种形式;于对药组合,列举了6种对药.以上研究皆结合具体的方例剖析其内涵本质,阐明经方的组合法则,体现了方剂学理论,并对方剂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原则,对方剂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昌松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09-511
《金匮要略》是一部治疗杂病理法方药俱备的专著。汗法通常用于外感热病的治疗,在《伤寒论》一文中论述最详,然其在杂病中的运用亦颇为详尽,可资临床借鉴以启迪思维。1发汗解表法在杂病中的适应病证 《金匮要略》论治杂病达45种之多,运用发汗解表法治疗的病证有:痉病、湿病、疟病、历节病、血痹病、虚劳病、咳嗽上气病、腹满、痰饮病、水气病、黄疸病、下利、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其中运用汗法最多的是湿病及水气病,其它则为杂病兼外感证。具有发汗的方药,仲景多在条文中出现“发其汗”、“发汗则愈”、“脉浮者”,或在方后…  相似文献   

20.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分析《千金要方》的腧穴应用情况,并与《针灸学》比较。结果发现《千金要方》记载腧穴346个,临床使用率94.80%;频次使用最高的前10个腧穴:然谷、复溜、前谷、昆仑、太冲、太溪、曲池、商丘、阳谷、行间;其腧穴分类:划部分经、以部为先,头面躯干分区划部,四肢归经;四肢152个腧穴全部归入十二正经,其中腑会、天宗、脯俞、肩外俞、肩中俞、曲垣、肩髑、肩谬、秉风、肩井、天移等手经穴和气冲、跗阳、会阴等足经腧穴,与《针灸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