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在中医-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选择120例缺血症辩证分成气虚血瘀组40例,采取每日静脉滴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虚血瘀组35例,采用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痰热瘀阻组45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一共28天。结果:益气活血组的有效率为92.5%,补肾活血组的有效率为82.85%,化痰开窍组的有效率为84.44%。测试表明在益气活血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组别(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疗法在诊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9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杰  陈海燕 《中医研究》2003,16(4):20-22
为探讨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同配伍剂量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的影响,将93例病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按生药l:l、3:l、6:l比例静滴,结果表明3:l比例组在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  相似文献   

3.
对31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简称治疗组),同时采用随机对照,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合川芎嗪治疗液治疗(简称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31例中基本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7.10%,对照组27例中基本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62.96%,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丹参,黄芪静脉滴注治疗缺血性中风12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们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中,以中医“气行则血行”的理论为指导,将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中风,并与单用丹参注射液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204例均为住院者,中医诊断符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与卫生部中医急诊中风科研协作组1986年制订的标准,西医诊  相似文献   

5.
我们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9月 ,运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 6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 ,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并经脑CT或MRI证实 ,选择急性期及恢复早期 (发病至 3月 )的病人。一般资料 :按门诊就诊或住院顺序按 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和对照组 30例 ,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分为轻型 (0~ 15分 ) ,中型 (16~ 30分 ) ,重型 (31~ 4 5分 )。治疗组 :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4 2~ 6 9岁 ,平均 6…  相似文献   

6.
徐延宁 《四川中医》2003,21(8):46-46
目的:观察180例缺血性中风中草药为主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运用复方中草药水煎内服加常规西药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结果:中药治疗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5%、87%。结论:根据中医辨证,灵活运用中草药,加服抗凝及软化血管药物,能减少血粘度,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4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40例,取得了显效67.5%,有效87.5%的较好疗效。复查头颅CT,8例脑小血灶消失,6例梗塞灶周边的水肿带消退。血液流变学指标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中药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的用法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病之一 ,我们自 1997年以来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 2 80例中风患者 ,主要观察清开灵注射液的用法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2 80例患者为住院病例 ,均经CT确诊。其中男 196例 ,女 84例 ;缺血性中风 2 34例 ,出血性中风 46例 ;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31岁 ,平均年龄 5 1岁 ;住院时间最长 36d ,最短2 1h ,平均 2 2d。2 治疗方法将 2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治疗用清开灵注射液 40~10 0ml加入液体静滴。第一组 76例 ,每日静滴 1次 ;第二组12 4例 ,每日静滴 2次 ;第三组 80例 ,每日静滴 3次 ;三组其它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48岁 ,平均 61 .6岁 ;发病最长 1周 ,最短 1 0小时 ;伴高血压 30例 ,冠心病 2 6例 ,糖尿病 9例。对照组 40例 ,女 1 9例 ,男 2 1例 ;年龄最大 77岁 ,最小者 47岁 ,平均 62 .4岁 ;发病最长 8天 ,最短 1 5小时 ;伴高血压 32例 ,冠心病 2 6例 ,糖尿病 1 0例。两组性别、年龄、伴随疾病等资料 ,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武淑芬 《山西中医》2003,19(1):26-27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86例,并设单用西药治疗86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46例,显效2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82.56%,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基本治愈25例,显效22例,好转13例,无效26例,显效率54.65%,总有效率69.77%,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2.
头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194例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秋汇 《山西中医》2007,23(4):54-56
目的:在观察头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观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趋势。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4例)予以头针治疗为主,对照组为尼莫地平组(92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9例,显效64例,有效9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0.7%;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22例,有效3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流变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在改善全血黏度(各切变率)与红细胞变形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改善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马海盛 《山西中医》2003,19(3):45-46
对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患者80例进行左手指甲襞微循环观察,记录其形态、流态及袢周状态等指标积分;同时根据中风分型标准辨证分型。结果:80例中,气虚血成型26例,风痰血瘀型36例,肝阳上亢型8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4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6例。其中甲襞微循环大致正常5例,轻度异常47例,中度异常25例,重度异常3例;异常改变以流态为主;各型间形态、袢周积分无显著差异;而气虚血成型和风痰阻络型的流态积分明显高于其它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以气虚血瘀型和风痰瘀血闭阻络脉型居多,且微循环改变较重,表明该型患者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缺血性脑中风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病位在脑之脉络。病理基础以痰瘀为主,脏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阻络壅窍是中风发病的直接原因。治疗原则有三:醒脑开窍,法重急救;痰瘀并治,法重通络;活血化瘀,法贯始终。  相似文献   

15.
脑络宁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认为肾虚气弱、风痰瘀血阻络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重要病机,以益肾培元、化痰祛瘀、疏风解郁通络为法,组方脑给宁,治疗42例缺血性中民恢复期病人,愈显率76.19%,总有效率97.62%。治疗组临床疗效、症状疗效及改善血脂、血糖、血流变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并有一定降压作用。用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论益气化瘀法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轲 《山西中医》2003,19(6):1-3
中风气虚血瘀病机理论的形成,其学术渊源可上溯于《内经》有关论述,唐、宋、金、元、明历代医学文献中,继有补充发展,到清代王清任明确提出这一观点,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关键在于气病及血,因虚致瘀,瘀阻脑络,清窍不通;益气化瘵法标本兼顾,切合病机,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回春汤口服,每日1剂,每剂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给予消栓再造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服药时间均为10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两组比较变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缺血性脑中风病证的主要相关因素,阐明微量元素等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在药物、心理、环境、体育锻炼、起居等方面应采取符合中医及未来医学模式的综合康复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兵  党中勤 《山西中医》2000,16(5):28-29
采用清开灵、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60例,并与单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43,P<0.05)。联合用药在降低血清胆红素、预防感染和肝性脑病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勇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8):475-476
缺血性中风 6 0例随机分为益肾调督取穴组和普通取穴组各 30例 ,治疗 30天。观察针刺前后两组病类评分、血浆内皮素 (ET)的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 ,益肾调督取穴组优于普通取穴组。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ET的含量 ,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