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鳞癌预后及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为进行综合治疗及其预后评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07例原发口腔鳞癌患者以病变部位、肿瘤厚度、临床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手术方式、术后组织学分级等指标研究与口腔鳞癌术后及复发相关的因素。结果:口腔鳞癌术后的复发率与病变部位、肿瘤厚度、临床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等因素有关,诱导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口腔鳞癌的复发率。结论:临床工作中,我们应综合分析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对与术后复发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进行仔细评估,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口腔鳞癌的手术治愈率及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预测转移的有效指标.方法 选择100例口腔鳞癌患者,记录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程、T分期、N分期等临床指标;选择肿瘤细胞浸润深度、浸润方式、病理分级、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肿瘤的粘附力、基底膜的连续性、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增殖等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这些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浸润深度、平均血管密度、VEGF、PCNA和E-CD染色阳性细胞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分期、肿瘤浸润深度、E-CD、PCNA和VEGF的表达程度、肿瘤血管平均密度是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术前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MMP-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两步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MMP-1、MMP-2、uPA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MMP-1、MMP-2、uPA的表达明显高于口腔癌旁正常组织(P<0.05)。中低分化鳞癌中MMP-1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P<0.05),高分化鳞癌中MMP-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分化鳞癌与中低分化鳞癌中MMP-2、uP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分化鳞癌与中低分化鳞癌中MMP-2、uPA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P>0.05)。MMP-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T分期、生长部位无明显的相关性,与生长方式、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是0.363、0.375、0.479、0.506);MMP-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长方式、生长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与T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是0.300、0.552、0.626);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长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与T分期、生长方式、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分别是0.292、0.279、0.525、0.524)。结论:MMP-1、MMP-2、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有望在临床上成为判断侵袭、转移指标。MMP-1是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癌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淋巴转移的预告危险因素。方法:随切口腔鳞癌术后4年以上的193例患者,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观察肿瘤TN分期、部位、浸润方式、厚度、病理分化、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数、细胞角化及核分化程度、淋巴细胞浸润等对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程序。结果:单因素分析肿瘤TN分期、浸润方式和厚度、淋巴细胞浸润均显著影响颈清扫标本病理确诊淋巴结转移率,多因素分析只有肿瘤浸润方式是显著性因素,并显著影响术后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浸润方式是影响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N0期舌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后生存质量,为临床预测颈部隐匿性转移及提高生存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cN0期舌鳞癌患者283例,通过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颈淋巴结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舌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生存分析研究颈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T分期、病理学分级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浸润深度是导致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OR=2.175);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与舌鳞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浸润深度、T分期、病理学分级可作为预测cN0期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可作为预测cN0期舌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隐匿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N0口腔鳞癌颈淋巴结隐匿转移,并与半连续切片HE染色法对比,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取33例cN0口腔鳞癌患者44侧颈清扫术后颈部淋巴结标本共470枚,-70℃冰箱保存,其中61枚较大淋巴结纵向剖开,一半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另一半行间隔4001xm的半连续切片HE染色检查;较小淋巴结按区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计算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采用SPSS11.0软件包行X^2检验,比较其统计学差异,并对颈淋巴结的隐匿转移率与肿瘤T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发生部位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全颈淋巴结的隐匿转移阳性率为3.2%(15/470)~3.8%(18/470)。流式细胞术和HE染色法检测较大淋巴结的隐匿转移阳性率分别是21.3%和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1,P〈0.01)。淋巴结的隐匿转移率与肿瘤T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关系修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以提高颈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检出率。与半连续切片HE染色法有差异,可以作为口腔鳞癌颈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检测方法。隐匿转移与肿瘤原发灶部位、病理分级、临床T分期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3,(9):633-635
影响舌鳞癌预后的临床因素主要有肿瘤大小、颈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及病毒感染等。TNM分期是影响舌鳞癌预后的显著因素,也是目前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对舌鳞癌的预后也具有重要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建立有效的舌鳞癌预后评价标准,有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对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口腔癌的发生部位和TNM分期对颈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的影响。方法随访 30 1例首诊治疗口腔癌患者 ,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检出率、单纯原发灶切除后颈淋巴结复发率、颈淋巴清扫后颈淋巴结复发率。结果 病理转移检出率 41 6 % ,舌、口底、下龈、颊癌单纯原发灶切除后淋巴结复发率 32 1% ,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后复发率 14 7%。结论 TNM分期是临床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有效依据 ,对发生于上述 4个部位的鳞癌应扩大选择性颈淋巴清扫的适应证 ,选择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需慎重  相似文献   

9.
VEGF-C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具有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毛细淋巴管增生的VEGF—C在舌癌病变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相关因素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检测80例舌鳞癌中VEGF—C的表达,并分析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颈淋巴转移、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舌鳞癌组织VEGF—C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舌黏膜及良性肿瘤;其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但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肿瘤VEGF—C诱导癌周淋巴管增生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测VEGF—C可作为淋巴道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检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miRNA-149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口腔鳞癌中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8例口腔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2cm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测miR-149在二者间的表达水平江分析其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TNM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4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现miR-149的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TNM临床分期较晚以及病理分化较差的肿瘤中明显降低。结论:miR-149在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浸润、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有着重要的关系,从而miR-149可能会成为将来判断口腔鳞癌临床分期的一个重要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以及影响生存率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采集对首次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计数、计量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生存分析的患者共计68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3(6~87)个月,5年总体存活率为55.9%,随访期间因OSCC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5(6~52)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及复发转移是影响生存时间的暴露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理分化、复发转移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78例OSCC患者中合并发生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者有4例(5.1%)。结论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TNM分期)、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及复发转移可对患者的生存预后作出一定的预测,其中病理分化及复发转移是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史的OSCC患者应常规进行ESCC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12.
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cN_0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规律及对cN0患者的治疗原则。方法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1980~2001年住院的1 024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的总体转移率为36·62%,其中舌癌转移率最高为42·82%,颊癌和下牙龈癌相近分别为31·93%和 32·76%,口底癌转移率最低为25.00%;cN0患者的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20·94%。口腔鳞癌的隐匿性转移与原发灶的部位、T分期等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肿瘤原发灶的部位、大小和临床分期等综合考虑分析,判断颈淋巴结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XIAP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初步评价其表达水平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口腔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新的靶基因。方法 收集4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及11例术后复发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XIAP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XIAP在细胞胞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胞浆中XIAP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局部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是口腔鳞癌淋巴转移新的促进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分析下颌骨中心性癌的临床、病理以及预后特点。方法: 纳入2010—2015年于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下颌骨中心性癌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治疗信息、影像学信息、病理学信息、随访记录,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6例患者,其中34例随访信息完整。随访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31~60岁23例,>60岁11例;有既往吸烟史13例,有既往酗酒史4例。瘤体最大直径中位值为4 cm,瘤体最大直径≤4 cm 21例,瘤体最大直径>4 cm 13例。病理报告提示9例存在同期淋巴结转移,所有术区切缘均为阴性。28例接受术后放疗,9例在随访期间死于肿瘤局部复发或肿瘤远处转移。结论: 手术是治疗下颌骨中心性癌的主要措施。瘤体位于下颌骨体部以外,同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几率。既往酗酒史对肿瘤术后远处转移有一定促进作用,瘤体最大直径>4 cm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侯伊明  李娜  禹文茜  陈磊 《口腔医学》2022,42(7):650-654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OSCC患者就诊时往往疾病已发展到晚期阶段并出现肿瘤转移,导致预后不佳。OSC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早期有效监测OSCC发生、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分子靶点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当前的研究显示,各种组蛋白修饰改变了染色质结构,进而影响相关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在OSCC的生物学检测、病理分级与分期、预后判断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等修饰在OS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腮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伴或不伴腮腺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的变化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检测了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C-Ag水平的改变。结果 术前及术后血清SCC-Ag值<1.5 μg/L的口腔鳞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发生率为15.6%和3.1%;术前和术后血清SCC-Ag水平>1.5 μg/L的口腔鳞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发生率为83.3%和95.5%;术前血清SCC-Ag水平>1.5 μg/L的口腔鳞癌患者术后血清SCC-Ag水平下降且SCC-Ag值<1.5 μg/L,其术后复发或转移发生率为25%。结论 血清SCC-Ag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结果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的进展及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nm23基因表达情况,分析nm23基因表达变化与口腔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转移的关系.结果:12例nm23基因阴性表达病例中11例发生转移,转移率91.7%,28例nm23基因阳性表达病例中1例发生转移,转移率3.6%,两者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nm23基因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基因在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颊黏膜鳞癌cN_0患者的颈部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颊黏膜鳞癌cN0 患者的颈部处理原则。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1 980~ 2 0 0 0年收治的 1 0 1例颊黏膜鳞癌cN0 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原发灶切除加同期或二期颈清扫术 ,有的患者还兼行化疗、放疗。术后淋巴结作病理学检查 ,随访 3年以上。结果  101例颊黏膜鳞癌cN0 患者中有17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隐匿性转移 (OM)率为16.83% ,且随临床T分期的增高而增高 ,T3和T4期的隐匿性转移率分别为18.18%和 52.00% ;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颌下淋巴结组 (41.18% )和颈深上淋巴结组(29.41%)。结论 颊黏膜鳞癌颈部隐匿性转移率较高 ,对T3,4 期的cN0 颊黏膜鳞癌患者应考虑行选择性同期全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