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人工流产术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复合泊酚组(B组,布托啡诺1mg+丙泊酚2mg/kg)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mg/kg+生理盐水1ml).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停药后10min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麻醉效果、眩晕和术毕30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麻醉后5min的DBP、SBP均低于麻醉前(P<0.05),停药后10min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丙泊酚用量为(126.8±13.7)mg少于P组的(164.3±26.4)mg(P<0.05),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P组(P<0.05),术毕30min时疼痛VAS评分为(2.7±1.4)分低于P组的(6.4±2.1)分(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可靠,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的妇女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麻醉采用静注布托啡诺0.02mg/kg+丙泊酚2mg/kg;B组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总量、苏醒时间、并发症相似。A组患者苏醒后20min、40min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能显著减轻术后子宫收缩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泊酚混合布托啡诺麻醉能否减轻清官术后的子宫收缩痛.方法 观察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总用药量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苏醒即刻、苏醒后15 min及30 min观察组的宫缩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能显著减轻清宫术后的子宫收缩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对宫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宫腔镜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B组患者地佐辛0.1mg/kg+丙泊酚2 mg/kg,P组丙泊酚2mg/kg+生理盐水1 ml.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扩宫颈时、停药后10 min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麻醉效果、眩晕发生率和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5 min的DBP、SBP均低于麻醉前(P<0.05),停药后10 min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丙泊酚总用量显著低于P组[(158.8±12.7)mg vs(210.0±22.3)mg](P< 0.05),术中麻醉效果优于P组(P<0.05),术毕30 min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P组[(2.7±1.4)vs(6.4±2.1)](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效果可靠,苏醒迅速,术后镇痛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宫腔镜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汪国海  罗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11-291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145例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术毕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性价比等情况.结果 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99.9%,孕妇满意率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5%,主要是肢动和过敏;药物平均用量丙泊酚(95±15) mg,布托啡诺0.6 mg;手术时间(5.4±1.6)min,术毕(1.8±0.6)min孕妇清醒,术后0.5~1 h离院.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阴道取卵术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0例行无痛阴道取卵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B组,丙泊酚诱导前3 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0.01 mg/kg,F组,丙泊酚诱导前缓慢静注芬太尼1 μ g/kg,P组丙泊酚2 mg/kg,30s内匀速输注,术中体动追加丙泊酚1 mg/kg至体动消失.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 min,术毕MAP、HR、SPO2及丙泊酚用药总量;记录三组意识消失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5、10、15 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P组用药后2 min MAP比布托啡诺(B)组及芬太尼(F)组显著降低(P〈0.05);B组和F组用药后2 min SPO2显著高于P组(B组P〈0.01,F组P〈0.05);意识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B组和F组较P组明显缩短(B组P〈0.01,F组P〈0.05);清醒后VAS评分及丙泊酚总量B组和F组显著低于P组(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无痛阴道取卵术复合布托啡诺能减少丙泊酚用量,能有效抑制或减轻术后腹痛,苏醒迅速,呼吸抑制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是否一种理想的人工流产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单用异丙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3~0.5mg/kg;B组:异丙酚1.5mg/kg复合布托啡诺0.01mg/kg。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异丙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结果B组的镇痛效果好,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异丙酚用量少,苏醒快(P〈0.01)。A、B两组在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的效果优于单用异丙酚,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行性及其与现常用方法相比的优缺点。方法160例ASAⅠ级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A组(丙泊酚+芬太尼组)静脉推注芬太尼0.001 mg/kg后推注丙泊酚;B组(丙泊酚组)直接静脉推注丙泊酚;C组、D组(丙泊酚+布托啡诺组)分别推注布托啡诺0.01 mg/kg和0.02 mg/kg后推注丙泊酚。丙泊酚首剂量为B组2.5 mg/kg,其余各组2 mg/kg,术中出现肢体扭动者酌情追加丙泊酚30~50 mg。观察比较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麻醉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四组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各组用药后均有一定的循环抑制,以B组为著(P〈0.05)。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B组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组苏醒及离院时间显著长于A、B、C组(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布托啡诺(0.01mg/kg)完全能满足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需要,并较好地解决单用丙泊酚所致镇痛不全和减少了加用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值得推广应用于各类门诊小手术和无痛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芬太尼、利多卡因和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100例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分为四组。A组:单独给予丙泊酚(对照组);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组;D组: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结果 A组较B、C、D三组患者术中各时间段SBP下降明显(P〈0.01);扩宫、负压吸引时A组患者HR有明显增快(P〈0.05);四组患者在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但A组患者较其余三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镇痛药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一个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但以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组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0.
布托啡诺用于丙泊酚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贵永  郑水运  蔡鹭 《淮海医药》2010,28(5):444-44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无痛人工流产妇女4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与布托啡诺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与注射用水组(B组),每组各200例。A组:布托啡诺20μg/kg;B组:注射用水1 m l静注。2组患者丙泊酚用量2-3.6 mg/kg予以静注。观察麻醉诱导时有无诉注射痛、术中有无肢动及术后有无诉腹痛尿急。结果 A组麻醉诱导时诉注射痛、术中肢动及术后腹痛尿急发生率明显较B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丙泊酚用量亦较B组少(P〈0.05)。结论布托啡诺能明显减少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时的疼痛发生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药时,既能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又无过度降压效应的适宜剂量。方法全麻气管插管下择期手术患者162例,按麻醉配方分7组:组1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7μg/kg(n=25);组2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7gg/kg(n=28);组3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μg/kg(n=27);组4咪唑安定(力月西)0.05mg/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6μg/kg(n=22);组5异丙酚2mg/kg,芬太尼7μg/kg(n=15);组6异丙酚2mg/kg,芬太尼5μg/kg(n=15);组7异丙酚2mg/kg,芬太尼3gg/kg(n=30)。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1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各组进行自身对照,与基础值比较:组1,SBP、DBP和MAP在诱导后、插管后5、7、10min明显降低(P〈0.05),HR在诱导后和插管1min明显增快(P〈0.05)。组2,各项指标在各时点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3,SBP在插管1min时显著增高(P〈0.01)。组4,仅SBP在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组5,SBP、DBP、MAP在诱导后和插管后各时点显著降低(P〈0.01)。组6,SBP、DBP、MAP在诱导后和插管后7、10min显著降低(P〈0.01)。组7,SBP、DBP、MAP仅在诱导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静脉麻醉药在推荐的诱导剂量基础上,硫喷妥钠或依托咪酯伍用芬太尼7ug/kg,依托咪酯加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6ug/kg,异丙酚伍用芬太尼3ug/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张婷  郎宇  蔡兵  赵磊  许亚超  张瑛 《中国医药》2014,(9):1350-135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 TCI组)和手控输注丙泊酚组( MCI组),每组30例。 TCI组设定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 mg/L,术中根据手术进程滴定目标靶浓度;MCI组以丙泊酚2 mg/kg诱导,术中发生体动反应时追加丙泊酚20~30 mg。2组均在术前5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5 mg,入睡后即刻小壶滴注瑞芬太尼1μg/kg。观察并记录2组丙泊酚的总用量、麻醉效能、术中呼吸循环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TCI组丙泊酚的总用量为(2.55±0.34)mg/kg,明显大于MCI组的(2.10±0.20)mg/kg(P<0.01);TCI组麻醉效果优的比例高于MCI组[83.3%(25/30)比53.3%(16/30),P<0.05]、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率低于MCI组[16.7%(5/30)比46.7%(14/30),P <0.05];除诱导时间 TCI 组[(1.27±0.15) min]长于 MCI 组[(1.09±0.15)min]外,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下降(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均回升至术前水平;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术后宫缩痛。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安全舒适,麻醉深度易于控制,但术中须注意对患者呼吸功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M组)。P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E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M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3组患者诱导前2 min、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2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T3)、主动脉开放30 min(T4)、主动脉开放2 h(T5)、主动脉开放24 h(T6)时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SBP、DBP、HR、CVP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以及E组和M组(P<0.05);插管后2 min SBP、DBP、HR均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E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HR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插管后2 min DBP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HR显著低于M组(P<0.05);M组患者诱导后2 min DBP、HR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P<0.05)。3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T1、T2时(P<0.05);E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P组和M组(P<0.05)。3组患者麻醉期间SPO2无明显变化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诱导时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400例自愿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比较2组生命体征、苏醒时间、丙泊酚诱导量及总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50±0.37)min,对照组为(1.50±0.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诱导量及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HR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麻醉效果佳且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景涛  叶国旺 《中国药房》2011,(48):4552-4554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4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129例和布比卡因组75例,记录2组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后30min(T2)、切皮后60min(T3)、术毕(T4),心脏功能、血液黏度、不良反应和手术后VAS评分。结果:2组诱导后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开始时均较诱导后有所升高(P<0.05),丙泊酚组手术开始时的HR、SBP及DBP均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手术结束时,2组与麻醉前的HR、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2组VAS评分7分以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布比卡因组患者血液黏度在T1、T2、T3、T4时间点略有升高,且2组间血液黏度在T1、T2、T3、T4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血液流变学稳定,并发症少,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 选择3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药物.采用双盲法,单次给药,术中不再追加.给药后待睫毛反射消失,行胃镜检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 min时(T1)、苏醒时(T2)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记录手术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依托咪酯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于丙泊酚组[(7.3±1.3)min比(9.1±2.0)min,P<0.05].丙泊酚组患者T1时的SBP、DBP、心率、呼吸频率均较T0时降低[(94±16)mm Hg(1 mm Hg =0.133 kPa)比(115±17)mm Hg;(51±14)mm Hg比(63±16)mm Hg;(68±9)次/min比(78±11)次/min;(9.6±2.4)次/min比(18.5±3.1)次/min,均P<0.05];患者T2时的DBP、心率、呼吸频率与T1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7± 12)mm Hg 比(51±14)mm Hg; (75±7)次/min比(68±9)次/min;(13.9±2.6)次/min比(9.6±2.4)次/min,均P<0.05].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患者T1时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比T0时降低[(72±8)次/min比(79±9)次/min;(14.9±2.7)次/min比(18.6±2.1)次/min,均P<0.05];T2时的心率较T1时升高、较T0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6±8)次/min比(72±8)次/min;(76±8)次/min比(79±9)次/min,均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T0、T1、T2时SBP、DBP、心率和呼吸频率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患者T1时SBP与T0时SBP的差值(SBPT1-T0)要小于丙泊酚组患者的SBPT1-T0[(17±9)mm Hg 比(20±6)mm Hg,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89、71、68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轻,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何秀莉  郑军  张海亮 《中国医药》2014,(7):1006-1008
目的观察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上肢手术需要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25 ml+芬太尼0.1 mg对照组采用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25 ml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手术开始切皮时及术后2、6、12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20±0.25)min比(4.50±0.97)min],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9.2±1.6)min比(5.1±1.2)min] ,术后2、6、12 h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4.12±1.24)分比(5.63±1.23)分,(5.27±2.14)分比(7.34±1.42)分,(6.34±2.23)分比(8.35±2.15)分] (均P<0.05)。结论芬太尼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8.
汪芳俊  万勇  孙桂英  蔡蓉 《中国医药》2012,7(3):351-353
目的 观察长期酗酒对人工流产术异丙酚麻醉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妇女160例完全随机分为非酗酒组和酗酒组,各80例.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必要时分次追加异丙酚0.5 mg/kg.监测术前10 min(T1)、人工流产术开始后1、3、5、10 min(T2、T3、T4、T5)以及术后10min(T6)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2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剂量以及术中追加剂量;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进行麻醉效果评价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手术开始后1 min,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人工流产术开始后3min,2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手术开始后10 min恢复到术前水平.人工流产术开始后1~3 min 2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有轻微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酗酒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剂量和术中追加剂量均较非酗酒组患者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 ±46)mg比(100±16) mg; (42±10)mg比(27±8)mg;P<0.01].非酗酒组苏醒时间与离院时间均较酗酒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 min比(8±3)min;(26±7)min比(22 ±5)min;P <0.05].结论 长期酗酒可以导致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时异丙酚的诱导剂量和术中追加剂量均明显增加;长期酗酒并不影响无痛人工流产时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同样适合酗酒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喉罩放置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n=30)和丙泊酚组(P组,n=30)。麻醉诱导时,两组患者先缓慢注入舒芬太尼0.3μg/kg,随后E组注入依托咪酯乳剂0.3 mg/kg,P组注入丙泊酚2 mg/kg,采用反转法放置喉罩。观察患儿喉罩置入时反应,出现吞咽、呛咳、屏气、喉痉挛等气道反应或肢体运动,均认为喉罩置入体动反应阳性;记录麻醉诱导前、后1 min和喉罩置入后1 min患者的HR、SBP、DBP;记录每例患者成功放置喉罩的置入次数及肌阵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的病例数。结果喉罩置入体动反应阳性例数:E组2例(6.7%),P组1例(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喉罩放置首次成功28例(93.3%),两次放置成功2例(6.7%),P组喉罩放置首次成功27例(90.0%),两次放置成功3例(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1 min和喉罩置入后1 min患者SBP、DBP与麻醉诱导前比较,E组略有下降(P〉0.05),P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麻醉诱导后1 min和喉罩置入后1 min相同时点比较,E组患者SBP、DBP明显高于P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肌阵挛。结论依托咪酯复合0.3μg/kg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提供良好的喉罩放置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双菊  陈敦敏  张晓萍 《中国药房》2010,(22):2065-2068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方法:24例门诊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2.5mg·kg-1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n=8)、复合0.25mg·kg-1氯胺酮组(B组,n=8)及复合0.75mg·kg-1氯胺酮组(C组,n=8)。分别在停止注射丙泊酚后0、2、4、6、8、10、15、30、45min与1、2、3h及唤醒、清醒时采集未注药侧肘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次给药后各时点丙泊酚血药浓度,并由3p97软件处理计算出药动学参数,同时监测相应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A组比较,B、C组的t1/2α、Vd呈减少趋势(A、C组比较:P<0.05);B、C组的K12、CL呈增加趋势(A、C组比较:P<0.05)。3组间t1/2β、K21、K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注射丙泊酚后1~4min血压、HR、SpO2变化明显,SBP、DBPA、C组比较:P<0.05或B、C组比较:P<0.05;HRA、C组比较:P<0.05;SpO2A、C组比较:P<0.05。结论:单次静脉注射氯胺酮0.75mg·kg-1可促进丙泊酚的分布或再分布,而氯胺酮0.25mg·kg-1对丙泊酚分布或再分布无明显影响。2.5mg·kg-1丙泊酚复合0.25mg·kg-1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