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82年Forlanini首创人工气胸术治疗肺结核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高效抗结核药物出现前,外科手术一度是治疗肺结核的惟一方法。但当时由于手术技术的限制和有效药物的支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肺结核治疗效果极不理想。随着链霉素(1944)、对氨基水杨酸(1946)、异烟肼(1950)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高效药物乙胺丁醇(1961)及利福平(1963)的问世,肺结核外科治疗出现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2.
从1882年Forlanini首创人工气胸术治疗肺结核至20世纪40年代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外科手术曾经是治疗肺结核唯一的手段.随着高效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INH)、乙胺丁醇、利福平(RFP)的问世,大大的缩小了外科治疗的适应范围,而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蔓延,肺结核的治疗再一次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受耐药结核菌感染的人数已达5000万,现结核病患者中≥2/3的患者有发生耐药的危险.1989-1990年,我国第3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显示,耐INH和RFP初始耐药达0.5%,获得性耐药达0.8%[1].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果 初始耐药达7.6%,获得性耐药达17.1%[2].肺结核的某些病理状态,由于组织结构的改变,血液很难进入到受损的病理组织,有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丧失,成为结核菌的滋生地,单纯依靠结核药化疗效果欠佳甚至无效,随着外科手术的进步,外科治疗肺结核再一次成为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扬  刘佳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679-1682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伴慢性肝病患者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初发初治肺结核患者926例资料,分析其患者按正规抗结核方案(2HREZ/4HR)治疗过程中致药物性肝损害与有无慢性肝炎、合并不同类型慢性肝炎、肝损害程度及其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以及对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影响。结果:926例初发初治肺结核患者(其中236例患者伴有慢性肝炎,690例无肝脏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690例无肝脏基础疾病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213例(30.87%);236例伴有慢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出现肝损害104例(44.07%);有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脏基础疾病患者(P<0.05);伴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肝功能损害程度重;药物性肝损害较易出现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强化期内。结论: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应密切监测其肝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在抗结核强化期内,必要时调整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或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疗程的顺利完成。方法对186例60岁以上老人肺结核患者(老年组)及198例20~60岁青壮年肺结核患者(青壮年组)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防治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结果老年组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115例),青壮年组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8例)。老年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5d内出现不良反应53例,15—30d28例,30~60d约20例,2个月以上14例。青壮年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5d内出现不良反应32例,15—30d18例,30-60d约10例,2个月以上8例。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较明显,且出现时间早,故制订合理的抗结核化疗方案,掌握好用药剂量,使用合理的护肝用其他预防副作用的药物,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抗结核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7):1399-1401
目的:评价四逆疏肝汤对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损害6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中药四逆疏肝汤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U/L)、AST、TBIL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逆疏肝汤与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所致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3):504-507
目的:分析门诊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护理及用药依从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根据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过敏情况,给予其进行抗结核药物诱发试验,并对ADR进行相应护理,观察进行抗结核药物诱发试验并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率,观察其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结果:50例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其中2例患者因发生剥脱性皮炎而住院治疗,故未进行抗结核药物诱发试验;其余48例患者在进行抗结核药物诱发试验后有针对性的调整了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均顺利完成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00%,出院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98.00%。结论:在医院门诊治疗肺结核患者过程中,如患者对抗结核药物出现ADR,应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减少药物ADR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晓波  黄廷添  李平坚 《西北药学杂志》2007,22(6):352-352,F00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十分严峻〔1〕。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在东欧、中国和伊朗高度流行〔2〕。据WHO管理抗结核药物的有关人士称,今后10年内肺结核患者将增加3000万,使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只能减少1500万人的死亡,另一半人的生命完全取决于能否开发抗结核新药〔3〕。所以开发抗结核新药迫在眉睫。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使它们成为抗结核新药研究中的一个主要动向。1作用机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Ⅱ)。通过抑制DNA旋转酶A亚单位,从而抑制…  相似文献   

8.
赵素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40-3141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出现的时间、程度与治疗转归.方法 对该院2005-2011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的药物性肝炎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后第2~6周.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伴或不伴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升高,经保肝、降酶及对症治疗3周内肝酶均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肝功能均可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结核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抗结核药物对肝脏具有毒副作用,因此抗结核化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不时发生.积极应用保肝药物治疗肝功能损害,可防止药物性肝炎进一步加重,利于结核病控制.为考核复方甘草酸单铵(compound 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复方甘草酸二铵(compou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及复方甘草酸苷(compo)三种复方甘草酸制剂治疗肺结核化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效果,本研究共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经本院确诊为肺结核且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216例,分别给予上述三种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益肺止咳胶囊化疗方案对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6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4例)和对照组(B组、34例)。治疗组应用益肺止咳胶囊联合抗结核化学药物持续治疗1年。对照组只用抗结核化学药物。两组抗结核药物组成相同。结果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A组73.5%,B组64.7%,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疗程结束时,病灶改变情况A组73.5%,B组61.7%,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23.6%,B组50%,A组显低于B组(P<0.05)。结论含益肺止咳胶囊联合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优于单纯抗结核化学药物化疗方案,且可减轻抗结核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强化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的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强化治疗期间化疗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 75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阳性和 78例HBVM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在用同一抗结核强化治疗方案 [2E(S)HRZ) ]治疗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接受抗结核强化治疗后肝损害发生率较HBVM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增高 (P <0 0 1) ,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合及HB sAg、HBeAb、HBcAb阳性组合的肺结核病人的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HBVM单一项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P <0 0 5 )。结论 HBVM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强化治疗中比一般肺结核病人更容易发生肝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疗效.方法:146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各73 例,治疗组采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病灶空洞并全身抗结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痰阴转率93.2%、空洞闭合率24.7%、病灶吸收好转率82.2%,均比对照组(分别为68.5%,8.2%,52.0%)高(P <0.01 ).结论:加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疗效。方法 :14 6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各 73例 ,治疗组采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病灶空洞并全身抗结核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痰阴转率 93 .2 %、空洞闭合率 2 4 .7%、病灶吸收好转率 82 .2 % ,均比对照组 (分别为 68.5 % ,8.2 % ,5 2 .0 % )高 (P <0 .0 1)。结论 :加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 ,可明显提高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行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42%)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肽α1与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由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有基础肝病的肺结核患者其DILI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基础肝病者(P<0.05)。慢性HBV感染者与慢性HCV感染者的DILI发生率高于其他肝病者(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的患者,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尽早发现肝损害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抗结核I号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疗效.方法146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治疗组采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病灶空洞并全身抗结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痰阴转率93.2%、空洞闭合率24.7%、病灶吸收好转率82.2%,均比对照组(分别为68.5%,8.2%,52.0%)高(P<0.01).结论加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痨胶囊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并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并初治菌阳肺结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程督导化疗联合胰岛素、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抗痨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结核病灶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痨胶囊联合抗结核药物及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并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优于抗结核药物及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有效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出现,肺结核的治疗已从疗养时代进入到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时代。合理应用化学药物可使肺结核大多数排菌病人的痰菌阴转,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可使肺结核的复发、恶化减少到最低限度,病死率显著下降。因此当前的化学疗法不仅是可靠的治疗结核病的手段,已成为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所以临床医师有必要掌握有关肺结核合理化疗的知识。所谓肺结核的化学疗法,就是应用化学合成的药物(其中包括一部分抗菌素)来治疗肺结核的方法。目前广泛用于治疗肺结核的化学药物有12种,可分为二类:第一线药物是对肺结核疗效高、抑菌力强、毒副反应小的药物。有异烟肼(H)、链霉素(S)、对氨柳酸(P)、氨苯硫脲(T)为首选药物;有条件者用利福平(R)、乙胺丁醇(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精对成人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对本科成年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发生肝损伤的69例患者,按化疗期间是否饮酒分两组,A组为有饮酒者共20例,B组为无饮酒者共49例。观察饮酒者肝损伤出现时间和戒酒后肝功恢复时间,与未饮酒者进行比较。结果饮酒患者肝功损害出现时间早,且戒酒后18例肝功能恢复快。结论成年抗结核治疗肝损伤与患者饮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肺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分析不良反应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结果患者此次研究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肝脏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积极防治,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空洞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小,吸收的结核病灶在1/3以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的患者有95例,其余5例患者因出现咳血不止的情况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需对不良反应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药物剂量和药物方案加以调整,以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临床安全性,对提高疾病防控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