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我科近几年来,对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由于护理合理、得当,很少发生药物外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时进行风险评估与实施管理对策的效果。方法对224例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进行药物评估、血管评估及患者依从性评估,并实施风险管理对策。结果224例肿瘤患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均未发生液体外渗;发生静脉炎2例(0.89%),采用硫酸镁外敷后治愈;患者满意度达98.00%。结论对肿瘤患者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进行风险评估和实施风险管理对策,可降低护理风险,提高医疗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保障肿瘤患者在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性。方法对化疗患者实施规范、科学、正确的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结果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化疗患者326例无1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药物静脉输注进行的安全管理,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化疗患者长期用药时,血管硬化闭塞,采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因药物毒性较大,刺激性强,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极易发生非技术因素的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后,轻者疼痛,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伤口不能愈合,对机体产生持续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进行风险管理,并观察管理的效果.方法 分析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存在的风险,制订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改进静脉穿刺方法、强化化疗巡视工作等措施,并且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差错、化疗发生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病例数量,并且对化疗患者的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差错、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实施风险管理实施前显著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风险管理前显著增加,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风险管理提高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张艳 《丹东医药》2007,(2):54-56
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损伤大,在静脉输注时,如何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损伤的机理,化疗药液外渗的原因,血管组织损伤的局部表现,处理方法和护理。旨在保护静脉,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医嘱用药要求,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静脉化疗药物配制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群  王海莲 《中国药师》2007,10(1):83-84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化疗药物配制与输注方法不同对其性能、疗效、毒副反应起着重要的影响。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可引起外渗或对血管有毒性刺激引起静脉炎。因此预防和治疗化疗药伤外渗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非常重要。充分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化疗药物的配制方法,对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各种有效的静脉护理方法来预防、减少和如何处理化疗药物的外渗。方法从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以及如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结果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及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遗症。结论全面细致的静脉护理减少化疗物外渗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甚至留下终身残疾,也造成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时发生意外,减少患者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因此,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化疗药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再加上患者治疗周期长,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化疗药易发生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外渗可引起局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坏死,给患者增加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肿瘤化疗药物静脉渗出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0%[2],国外报道为5.0%[3]。因此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找出预防和处理方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区输注化疗药物的管理及药物渗漏的应急处理方法。方法结合急诊输液区特色,对我科2009年2月至20010年2月间收治的800例化疗患者进行化疗药物注射,对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15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不同程度的处理。结果 15例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经过各种不同的治疗与护理,经换药等处理,仅1例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和轻微瘢痕,其余全部恢复到正常组织。结论对于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建立层层护理监控网,发现漏渗及时处理,是预防的关键。医院要规范临床静脉用药与管理,为了给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输液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2.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外渗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甚至组织坏死,造成永久性损伤,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正确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急救中心输液室自2002年成立以来,担负着全院所有门诊、急诊病人的输液任务,包括肿瘤病人术后的化疗药物治疗,以下介绍笔者护理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外周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措施,但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药物外渗,其发生率约在0.1%~6.0%之间,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重者可引起功能障碍。可使局部皮肤、软组织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组织损伤和溃烂,局部可出现红斑、疼痛、硬结、焦痂、坏死、溃疡等变化,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由于化疗药物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笔者对外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性和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保证静脉化疗的顺利进行,减少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减轻化疗药对局部组织的损害。方法对化疗药物外渗进行临床观察及原因分析,总结预防措施。结果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结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专业技能训练,达到提高化疗患者生存质量,顺利完成每个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15.
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秀霞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530-1531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化学药物仍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化学药物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治疗,抗癌药物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注抗癌药物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现就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晚期或者在发生转移后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定期静脉给予化疗药物是目前化疗的主要方式,而其主要给药途径则是静脉注射或者滴注.临床上实践表明静脉输注会发生外渗、外漏等不良事件,如果预防或者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局部肿胀剧痛、严重者死亡等严重后果,我们应该了解化疗药物静脉渗漏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本研究通过合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是通过静脉输注来完成的。众所周知,化疗药物的毒性大,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容易发生化学性静脉炎,部分药物外渗还会引起周围组织损伤,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严重者可致局部组织坏死,甚至需要植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对58例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进行分析并不同程度的处理。结果58例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经过各种不同的治疗与护理,坏死的18例中,经换药等处理,仅留有瘢痕,其余全部恢复到正常组织。结论对于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建立层层护理监控网,发现漏渗及时处理,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渗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福州市公费医疗第一门诊部林美英福州市第一医院陈珠英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渗漏到皮下组织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致残,后果严重。本文将25例化疗药物渗漏皮下组织的观察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许丹  张旭辉  王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67-368
目的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化疗静脉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37例行PDCA管理静脉化疗。结果本组137例患者,1例发生药物外渗,外渗率为0.73%。结论在化疗静脉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有效的减少了化疗药物渗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对提高护理质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