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上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系指便秘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排除器质性疾病,并具备下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①自发性排便次数≤2次/周;②25%以上时间排便困难;③25%以上时间粪质较硬或呈硬球状;④25%以上时间排便有不尽感或不畅。我国肛肠外科学者1999年制定了“便秘诊治暂行标准”,提出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  相似文献   

2.
便秘诊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不是一种病,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病人一般存在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排便困难、粪便呈干硬球状,或有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辅助排便等,上述症状若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在美国便秘的发生率为2%,英国为10%,日本为4%,我国天津为4.4%,女性发病概率是男性的3倍。很多便秘患者可经改善饮食及药物治疗治愈或改善症状,但有部分患者为“慢性”、“难治性”或“顽固性”便秘,指经一般药物及非手术治疗很难奏效,常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便秘主要是指存在排便次数和排便数量明显减少等临床表现的疾病,患者粪便多呈“干结”样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时间长、排便费力等排便困难现象,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临床上对便秘有多种分类方法,比较常见的是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异常引起的便秘来划分,主要有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及混合型便秘。  相似文献   

4.
正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在二、三天以上排便一次。将其归属"便秘"范畴。  相似文献   

5.
正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大便硬或块状,排便不完全,排便困难、排便时直肠肛门堵塞感、排便时需手法辅助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1-5])。功能性便秘分为慢性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6])。  相似文献   

6.
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不尽感,伴或不伴排便次数或粪便量减少.住院患者由于生活环境、进食和排便习惯等改变,卧床时间增加而且运动减少,加之一定的应激或焦虑情绪,常会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尤其是既往有便秘病史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  相似文献   

7.
正便秘作为临床常见病症,除直接给患者造成痛苦外,还可以影响基础疾病的转归。慢性便秘病程通常超过6个月,患者表现为过度用力,排便次数减少、排空不畅,粪便干硬和(或)梗阻感。其中每周大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畅、排便耗时长或需手法帮助排便[1]。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随着年龄增长有明  相似文献   

8.
便秘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和便秘的程度均随年龄逐渐增加。便秘可以是以下三种排便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或组合: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便秘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粪性溃疡、肠梗阻, 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60 岁以上且长期或慢性功能性便秘称为老年习惯性便秘,也可称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如何根据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因素和临床表现实施有效护理是一项有价值的课题。采用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 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就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的可能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排便障碍主要表现是便秘和排便困难 ,女性多见。1 排便障碍的概念排便障碍主要表现是便秘和排便困难。①便秘的定义是 2~ 3日或数日排便 1次 ,粪便干硬。②排便困难的定义是排便费力 ,排便时间长 ,粪便难以排净 ,仍有残便感。便秘为主症的常并有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为主症的也常并有便秘。排便障碍的患者随着病史延长便秘和排便困难也逐渐加重。2 排便障碍病因学分类2 .1 按病理、生理分类 器质性 ;功能性 ;肠外症候性 ;药物性。2 .2 按大肠肛管和盆底部位分类 结肠性 ;直肠肛管性 ;盆底性。按大肠肛管盆底分类有利于大肠肛门学科重视…  相似文献   

1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指一组包括有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排便感觉异常、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的功能性疾病,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其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国内调查研究显示,IBS患者占消化科门诊量的30%~50%,北京地区符合罗马Ⅱ标准和man-ning标准的检出率分别是0.82%与7.01%,男女之比约为1∶1.5〔1〕,多见于18~30岁的青少年〔2~3〕。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或便秘)交替型以及腹痛型,其中腹泻型最多见。〔4〕中医学对腹泻型IBS的诊治有独道的见解,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综述如下。辨证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丁 《临床荟萃》2003,18(20):1178-1179
1 便秘诊治流程提出的背景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 ,包括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 ,许多药物也可引起便秘。不少便秘无器质性病因 ,罗马Ⅱ功能性胃肠疾病 (FGID)提出和便秘有关的病症有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其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而盆底排便障碍需符合功能性便秘的标准 ,并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检查依据。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便秘为突出表现。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便秘已…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便秘诊断学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必须弄清患者所称便秘的确实含意 ,有许多人误认为只有每天排便 1次才算正常 ,也有人因内痔脱垂 ,引起肛门异物感而误认为排便不全。在询问大便是否干硬时应明确粪便的物理性状 ,因为有些患者在回答“大便干燥”时 ,实际上只是略干的成形便而已。也有些慢性便秘患者 ,经常服用缓泻剂排便 ,如不详细询问 ,可误以为便次正常。故只有自然排便 (非服用泻剂排便 )少于每周 3次 ,或大便干硬 ,或大便不干硬而排出困难 ,并伴有不适 ,才能认为是便秘。起病时间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幼年起病提示病因与先天因素有关 ,而近期发病则多为肠道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5%-10%的儿童存在便秘。儿童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时疼痛或排便次数减少。正常排便次数因人而异,每日3次至隔日1次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困难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且排便量少[1]。脊柱、骨盆、股骨颈骨折等患者,早期需要绝对卧床,由于疾病的影响和排便习惯的改变,排便反射经常受到抑制而引起排便困难,如果便秘时间长,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心烦气躁、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便秘是老年人骨折卧床患者的潜在“杀手”,影响着疾病的康复。现就老年患者骨折后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出干硬粪质[1].老年人多根据疼痛、粪便干硬和排便费力情况来判断便秘,而不是仅依据排便的频次.便秘是很多疾病发生与加重的诱因[2].老年患者由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活动减少,易发生便秘.2008年9月~2010年3月,我们对72例老年住院患者便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2d或3d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便秘是乳腺癌化疗病人常见的一种副反应,可导致病人食欲下降、乏力,甚至加重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再吸收,增加病人的痛苦。本科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能有效预防及减少乳腺癌化疗病人便秘的发生,取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指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而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减少、粪便性质干结、排便费时费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全球便秘的总发病率为0.7%~79%,平均16%[1]。临床上通常将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正常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性便秘及混合型便秘[2]。传统的药物治疗极易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效治愈率也不高[3]。笔者在对2011-2016年穴位埋线法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由于持久卧床或被迫采取坐位,活动量减少,多数伴有便秘.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的改变,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减少,2~3d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并伴有排便困难、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1].有的由于用力排便致使颅内压增高,诱发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在家庭护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10-8410
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的改变,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减少,2~3d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并伴有排便困难、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表现叭。脑出血本身可由用力排便诱发,而在脑出血患者中由于诸多因素又容易导致便秘。在脑出血患者中便秘往往导致颅内压升高,造成颅内血管在次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新型肠道按摩仪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2例脑卒中便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便秘时用开塞露塞肛;干预组病人便秘时用新型肠道按摩仪进行肠道按摩,比较两组病人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舒适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排便舒适度、排便时肛门疼痛评分、再次发生排便困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新型肠道按摩仪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能降低病人的排便困难,提高病人排便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