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与否的术后效果讨论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普外科(100039)欧阳才国郑绍文严重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是否减黄在国内外存在着争论[1],支持术前减黄的认为,术前减黄可减轻病人的黄疸毒素作用,提高围手术期质量,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2.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是否进行减黄治疗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同时相关的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分析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变化。不同的减黄技术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目前减黄多应用内引流,减黄指征考虑更全面,减黄后并发症更少。未来关于减黄的争论仍将主要集中在是否要术前减黄、减黄指征、减黄后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胰头癌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91例总胆红素>100?μmol/L的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在91例患者中,减黄组32例(32/91 ,35%),减黄前总胆红素水平为286±105?μmol/L, 减黄后下降为(115±92)μmol/L(t=20.15,P<0.001),术中失血(280±59)mL,术后并发症10例(31%)。未减黄组术前总胆红素水平为(279±133)μmol/L,术中失血(490±109)mL,术后并发症22例(37%),2例死亡。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40?μmol/L、肝功能指标>正常值2倍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上升。减黄组中减黄顺利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减黄缓慢者。结论胰头癌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并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术前胆红素>340?μmol/L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黄疸程度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5月行PD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84例,根据黄疸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黄疸组42例,中度黄疸组58例,重度黄疸组84例,其中重度黄疸组又根据术前减黄与否分为未减黄亚组43例和减黄、亚组41例,比较各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结果 184例PD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出血、腹腔感染、胆漏、胰漏、切口感染)32例(17.4%),轻度黄疸组发生率为4.8%(2/42),中度黄疸组为15.5%(9/58),重度末减黄亚组为39.5%(17/43),重度减黄亚组为9.8%(4/41);重度减黄亚组出血、腹腔感染、胆漏、胰漏的发生率低于未减黄亚组(P<0.05),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未减黄亚组(P<0.05);重度未减黄亚组病死率为2.3%,,中度黄疸组为1.7%,轻度黄疸组和重度减黄亚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D术后的并发症及预后与黄疸程度密切相关,术前减黄可有效改善机体状态和耐受力,尤其对于重度黄疸患者。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黄疸是肝外胆管、壶腹部或胰头部恶性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观察发现,术前减黄能够改善肝脏功能、减轻内毒素血症,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术前减黄不仅不能够改善预后、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反而可能增加并发症,增加患者负担。因此,对于术前是否应行减黄存在争议。鉴于临床研究所揭示的结论对临床工作更有指导意义,我们认为,梗阻性黄疸并不需要常规行术前减黄治疗,但对于何种情况需要术前减黄,尚需临床大规模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王永森 《医学综述》2012,18(16):2593-2595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研究热点,对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存在分歧,观点也几度变迁。临床上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手术前减黄的必要性,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减黄未达成共识。现从高位梗阻和低位梗阻的区别对待;术前减黄的方法、时间及并发症;减黄后的手术时机选择等几方面对术前减黄研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加以综述,结合临床实践对术前减黄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价值.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8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80例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减黄组与未减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判断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的临床意义.结果 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中56例(平均血胆红素167.3 μmol/L)术前未行减黄,其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9%(24/56);24例(平均血胆红素323.7 μmol/L)术前进行了减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16/24).减黄组与未减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减黄组与未减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由于减黄组减黄后胆红素水平降至与未减黄组接近,因此降低了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主张对于血胆红素>170 μmol/L,全身状态差,合并胆管炎的患者进行术前减黄.  相似文献   

8.
梁辉  覃兴尤  赖远辉 《广东医学》2008,29(2):287-288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减黄对术后病死率、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前减黄组入院时TB为(268±70)μmol/L,平均减黄10.2 d,至术前的TB下降为(174±55)μmol/L,与减黄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t=2.16,P<0.05),与未减黄组术前的(248±85)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5,P<0.05);减黄组RBC输注量为(286±91)ml,未减黄组为(390±85)ml,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31/78),其中减黄组为46%(11/24),未减黄组37%(20/5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个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术前减黄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风险仍然较高;术前减黄不能降低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姜岚  孟兴凯 《医学综述》2014,(5):806-809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因壶腹周围肿瘤、胰头或肝门胆管肿瘤侵犯、压迫肝外胆管导致胆管内压增高,胆汁排出受阻,进而使胆红素逆流入血,引起的以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重以及陶土样大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它会引起机体多个脏器及系统功能损伤,因此对于术前减黄是否有利于患者预后的问题存在着不少争议,由于缺少有说服力的随机数据,临床指导的发展受到限制,因而也导致了治疗上的不统一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术前减黄的观念已发生了改变,而针对术前减黄,减黄的时机、减黄的方式及部位、减黄的程度以及对应的手术时机即成为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对35例肝外梗阻性黄疸(良性11例、恶性24例)患者进行了减黄手术前后血清锌浓度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锌低下;减黄术后第1天血清锌下降,以后渐回升,第5天恢复到术前值,第7天达正常水平,其变化与胆道梗阻性质无关;减黄术后血清锌的升高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有负相关关系;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锌低者减黄手术前后应补锌。  相似文献   

11.
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患者的常见症状,长期以来,对该类患者手术前是否应该实施胆道引流减黄存在较大争议.目前一项由荷兰健康研究发展组织赞助,探讨手术前胆道引流减黄对合并梗阻性黄疸胰头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NEngl J Med,2010,362:129-13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年间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43例,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施行术前减黄,均通过手术作内引流。结果43例病人通过治疗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手术以根治为主,治疗目的是切除病灶,引流减黄维持肝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术前减黄对中度梗阻性黄疸(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71 ~ 342 mmol/L)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收治的27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度梗阻性黄疸105例患者,分为减黄组和未减黄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组患者105例,包括术前减黄组58例,未减黄组47例;减黄组术前总胆红素水平为(264±76) mmol/L,减黄后总胆红素下降为(183±44) mmol/L,减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减黄组与未减黄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减黄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减黄组并发症共发生16例(27.59%),与未减黄组14例(29.79%)相比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分层分析显示,减黄组和未减黄组在单一并发症(伤口感染、出血、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心血管并发症等)的发生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减黄对于中度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价值有限,患者术前可不行减黄治疗,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 duodenectomy,PD)的影响.[方法]回顾74例总胆红素(TBIL)>85 μmol/L行PD术的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术前减黄组及未减黄组,从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差异分析术前减黄对手术风险的影响.[结果]术前减黄40例,术前TBIL下降到(228.5±82.2) μmol/L,与减黄前的(338.1±88.4) μmol/L及未减黄组的(328.6±93.0) μmol/L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死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单个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减黄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但不能改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恶性梗阻性黄疸系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而致皮肤巩膜黄染,常见于肝门胆管癌、肝癌、胰头癌、壶腹癌、胃癌肝转移等造成的肝胆管受压。若黄疸得不到及时改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机制会迅速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姑息性胆肠吻合术作为减黄手段创伤大、费用高,难以为患者接受。自2005年  相似文献   

16.
重症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治术前减黄方法的探讨李江宁,李良庚,李继光,田雨霖,沈魁(沈阳第三临床学院普外科,ll0021)(沈阳第一临床学院科普外科,110001)关键词梗阻性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1980年~1994年,我们对84例重症恶性梗阻性黄疸(血胆...  相似文献   

17.
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减黄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若不及时行减黄手术,将死于因梗阻性黄疸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及胆管炎。若及时行胆道引流,可解除和预防胆道内压异常升高,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及控制胆管炎,对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的作用。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一般将减黄手术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水平以下的梗阻,由壶腹癌、胰头癌、下部胆管癌等造成;另一类用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水平以上的梗阻,由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消化道肿瘤的肝门部淋巴结转移等造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指征及具体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自定减黄指征进行术前减黄治疗,60例患者分为减黄组25例和未减黄组35例,比较两组等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减黄组住院时间较未减黄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未减黄组为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选择性的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术前减黄,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建议TBIL水平在342μmol/L、年龄在65岁以上、一般条件较差患者术前进行减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CT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2 3例 ,包括胆管癌 10例 ,胰头癌 7例 ,壶腹部癌 5例 ,胆囊癌 1例 ,胆囊癌并发胆管癌 1例。结果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 CT征象包括“软藤征”,“截断征”,软组织肿块影 ,“双管征”,淋巴结肿大及腹水。征象越多则定性越可靠。结论 :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准确 ,但在具体病因确定上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98年至2011年比较术前减黄与一期根治性手术对PD术后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对所检索到的文献纳入标准的评价,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为主要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9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及1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减黄与一期根治性手术在术后疗效,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胆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减黄后切口感染及胰瘘发生率大于一期手术组。结论:术前减黄不能降低PD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