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及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108例单纯冠心病(糖耐量正常NGT)患者、64例伴糖耐量受损(IGT)和52例2型糖尿病(DM)冠心病患者测定血压、血脂、空腹和糖负荷2h后的血糖和胰岛素,并测定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在NGT组、IGT组和DM组中依次升高,IGT组和DM组的空腹血糖(FBG)和糖负荷2h后的血糖(2hBG)明显高于NGT组,IGT组和DM组的ISI值明显低于NGT组(P<0.05),冠脉造影显示DM组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NGT组。结论 IGT组和DM组与NGT组相比,胰岛素抵抗更强,冠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从正常糖耐量到糖尿病(DM)不同糖代谢水平,趾臂指数( TBI)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参加体检人群,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损害组(IFG组)118例,糖耐量减低组(IGT组)230例,IFG+ IGT组100例,糖尿病组(DM组)278例,正常糖耐量组(NGR组)1528例,共2254例(男1210例,女104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步检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2h血糖(2 hBG)、空腹胰岛素(FINS)及BMI(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TBI;分析不同糖代谢人群的TBI情况.结果 年龄、BMI、TC、TG、LDL-C、收缩压、舒张压、FBG、2 hBG、FINS按照从NGR到IGR(糖调节受损,包含IFG组、IGT组和IFG+ IGT组)到DM的顺序逐渐升高;HDL-C按照从NGR到IGR到DM的顺序逐渐降低.IGR组中IFG+ IGT组TC、TG、FBG、2hBG较IFG组和IGT组均升高.TBI从NGR到IGR到DM的顺序有降低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从IGT到IFG到IFG+ IGT的顺序有降低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NGT到DM,随着糖代谢的不断恶化,周围动脉硬化逐渐加重,TBI可作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早期筛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GC)致高血糖的疗效.方法 46例患者用GC前无糖尿病史,用GC后,分为血糖正常组(NGT)24例、糖耐量异常组(IGT)12例、糖尿病组(DM)10例三组,观察那格列奈治疗后血糖变化.结果①用GC前:NGT、IGT、DM组3餐后两小时血糖(2hB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用激素后:NGT组中位数9天、IGT组3天、DM组次日发生或加重糖代谢紊乱.③那格列奈明显降低各组血糖水平.那格列奈治疗激素诱导期患者血糖达标率60%~79.1%.激素减量期均达标.NGT组2例8.3%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早晨顿服激素数日出现糖代谢异常,以午、晚餐后两小时血糖升高为特点,那格列奈治疗有效,低血糖发生率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gegenqinlian decoction,GGQLD)、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和水飞蓟宾(silibinin,sil)对D-半乳糖(D-galaetose,G-gal)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影响。方法 以ip D-gal 150 mg·kg-1,qd×56d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IGT大鼠模型,测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后2小时血糖(2-hours blood glucose,2hBG)含量;并观察GGQL3个剂量、met和sil对病鼠FBG及OGTT后2hBG的效应。结果 正常对照组、GGQL3个剂量、met和sil与模型组比较,FBG均未见明显影响,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而OGTY后2hBG,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D-gal至大鼠IGT模型成立;GGQL3个剂量、met和sil均能抑制OGTT后2hBG的升高,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FBG与OGTT后2hBG间差值降低,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各药均能改善D-gal致IR模型大鼠的IGT。结论 D-gal可诱导以IGT为表现的IR,其机制可能与D-gal诱导蛋白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作用和直接干扰糖脂代谢有关;葛根芩连汤与met和sil一样,能改善D-gal诱导IR大鼠的糖耐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gegenqinlian decoction,GGQLD)、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和水飞蓟宾(silibinin,sil)对D-半乳糖(D-galactose,G-gal)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影响.方法以ip D-gal 150 mg·kg-1,qd×56d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IGT大鼠模型,测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后2小时血糖(2-hours blood glucose,2hBG)含量;并观察GGQL3个剂量、met和sil对病鼠FBG及OGTT后2hBG的效应.结果正常对照组、GGQL3个剂量、met和sil与模型组比较,FBG均未见明显影响,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而OGTT后2hBG,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D-gal至大鼠IGT模型成立;GGQL3个剂量、met和sil均能抑制OGTT后2hBG的升高,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FBG与OGTT后2hBG间差值降低,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各药均能改善D-gal致IR模型大鼠的IGT.结论D-gal可诱导以IGT为表现的IR,其机制可能与D-gal诱导蛋白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作用和直接干扰糖脂代谢有关;葛根芩连汤与met和sil一样,能改善D-gal诱导IR大鼠的糖耐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空腹血糖异常(IFG)和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为早期干预治疗、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78例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NGT)、IGT组、IFG组和IGT与IFG重叠组(IFG/IGT),测定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BCI),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与NGT组比较IFG、IGT及IFG/IGT组的ISI均显著降低(P<0.01);与IFG组、NGT组比较,IGT与IFG/IGT组2-hBG、2-hINS均显著升高(P<0.01;但与NGT组比较,IGT与IFG/IGT组HBCI明显下降(P<0.05);与IFG组比较IGT组HBCI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FG/IGT组的HBCI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G、IGT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而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在IGT及IFG/IGT组患者明显,IFG/IGT组患者最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糖耐量正常组(NGT)和糖耐量减低组(IGT)各80例患者。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J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各项指标。结果糖耐量减低伴微量白蛋白尿(IGT—MAU)组HOMA.IR、IMT、RI、hs—CRP均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减低伴尿白蛋白正常(IGT—NAU)组(P〈0.05),PI显著低于NGT组和IGT-NAU组(P〈0.05)。IGT—MAU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HOMA—IR及IMT均正相关。结论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耐量减低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更严重。微量白蛋白尿可作为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特点,为临床干预和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763例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根据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IFG合并IGT(IFG+IGT)组和糖尿病(DM)组,并评估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结果 ①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显著低于NGT组(P<0.01),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1stPH)均显著低于NGT组(P<0.05),IGT组、IFG+IGT组和DM组INS120显著高于INS60(P<0.05),IGT组和IFG+IGT组ACUins显著高于NGT组和DM组(P<0.05).②IGT组、IFG+IGT组和DM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omp)Matsuda显著低于NGT组(P<0.01).结论 不同糖耐量受损状态具有各自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的特点,从NGT、IFG、IGT、IFG+IGT到DM发展过程中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1stPH和IR受损加重,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伴随血糖升高的胰岛素代偿性分泌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糖人群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从35~55岁健康体检人群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糖耐量正常(NGT)43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47例,糖耐量受损(IGT)52例,糖尿病(DM)41例,检测并比较血糖、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在IFG、IGT、DM3组均高于NGT组(P0.05);餐后2h胰岛素水平从DM、IGT、IFG组到NGT组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DM组IR指数明显高于NGT组,DM组IR指数高于IFG和IGT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在NGT、IFG、IGT、DM组依次降低(P0.05)。脂联素与空腹血糖、IR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OGTT异常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萍  高良  王红珍 《河北医药》2010,32(16):2151-2153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9例IGT患者作为IGI组,并选择糖耐量正常(NGT)的136例作为NGT组,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2组IMT。并按IMT是否增厚将IGT组分为IMT增厚组和IMT正常组,对2组年龄、血压、血糖、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IGT组的IMT厚度明显高于NGT组(P〈0.01)。IMT增厚组的年龄、餐后2h血糖(2hPG)、LDL-C都高于IMT正常组(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IGT患者年龄、2hPG、LDL均与颈动脉IMT厚度相关(P〈0.05或〈0.01))。结论年龄、餐后血糖和LDL-C是IGT低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5000例来本院体检的不同职业的人员进行脂肪肝及相关因素调查,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及肝功能等指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TC、TG、FBG、UA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38.8%、52.1%、35.2%和53.6%,明显高于正常TC、TG、FBG、UA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19.0%、11.7%、18.6%、15.0%。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水平,探讨其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人及老年非高血压患者45人,测定入院时的血压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较非高血压组的血糖水平高;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糖水平正常者所占的构成比明显低于血糖水平升高及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有一定相关性,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例27岁女性患者因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给予口服司坦唑醇(2 mg,3次/d)、再造升血片(4片,3次/d ),皮下注射非格司亭(150μg,1次/d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2 mg,1次/d)、重组人促红素(10000 U,3次/周),静脉滴注头孢美唑(2 g,2次/d),以及成分输血等治疗。用药前空腹血糖5.3 mmol/L。18 d后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加用环孢素125 mg,2次/d口服。加药第28天,患者空腹血糖升至9.8 mmol/L,予饮食控制。第36天,空腹血糖8.2 mmol/L。第45天,空腹血糖达10.7 mmol/L,餐后2 h血糖为18.7 mmol/L,将环孢素剂量改为100 mg,2次/d,并加用二甲双胍500 mg,2次/d口服,且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第47天,空腹血糖7.3 mmol/L;第55天,空腹血糖5.4 mmol/L,餐后2 h血糖11.3 mmol/L。  相似文献   

14.
血液标本不同处理方法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金枝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55-2956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65例门诊体检人群空腹静脉血,分别对血样进行有抗凝剂并离心后分离血清(A组)、离心后分离血清(B组)、离心后不分离血清(C组)三种处理方法,在1h、2h.3h.4h、5h等5个时间段分别对血糖进行检测,观察三组各时间段血糖检测结果。结果A组和B组血糖测定值在5h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血糖测定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5h血糖检测值与lh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样采集后放置时间、及时分离血浆及加入抗凝剂都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应及时测定,较少误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检测血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O13年1-8月在本院确诊和治疗的符合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6O例设为试验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O例设为对照组,检测纳入人群的HbA1c和血脂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bA1c、TC、TG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O5),LDL-C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 HbA1c水平与 TG 呈正相关( r =0.551,P 〈0. O5),HbA1c与TC、HDL-C、LDL-C无相关性( r=0. 091、-0. 038、0.075,P〉0.05)。结论 T2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其HbA1c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检对T2DM患者的病情诊断、监测、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IIT)对不同预后重症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9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院ICU,且存在应激性高血糖、接受IIT治疗、预计住ICU时间>48h的重症患者。记录患者入住ICU后48h血糖数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情况。按预后分组,分析应用IIT后不同预后患者第1及第2个24h血糖波动的变化。结果共纳入184例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5.19±6.73)分,病死率为9.24%(17/184)。生存组第1和第2个24h血糖波动指标(GM、GV)均低于死亡组,且生存组第2个24hGM、GV值低于第1个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但死亡组GM、GV值在第1个和第2个24h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IT可以影响重症患者血糖波动。应用IIT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生存患者的血糖波动明显改善,而死亡患者的血糖波动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苏氨酸双铜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对心肾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灌胃给与糖尿病模型小鼠低、中、高(0.002%,0.02%,0.1%)三种剂量的苏氨酸双铜配合物,测定给药 0,30及45天的空腹血糖,45天处死动物取血及心、肾组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观察不同剂量药物对糖尿病小鼠的心、肾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与蒸馏水灌胃对照组比较:苏氨酸双铜配合物中剂量组降血糖作用最显著(P〈0.01),低剂量组降血糖作用次之(P〈0.05);苏氨酸双铜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胆固醇(TC)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核和细胞浆分布均匀,肾小球结构正常,细胞大小分布均匀,染色正常。结论苏氨酸双铜配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调节血脂紊乱的作用,并对糖尿病小鼠的心肾组织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以中剂量组(0.0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并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方法 选择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血糖监测,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体检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高脂血症发生率为20.83%,糖尿病组中高脂血症发生率为51.67%.结论 糖尿病患者群体中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入院时检测的空腹血糖水平,并对神经系统缺损进行评分,观察血糖与梗塞灶大小、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塞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以及脑梗塞的大小与入院时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血糖水平越高,临床症状越重,神经功能恢复越差。结论 高血糖增加急性脑梗塞神经系统损伤和并发症,降糖疗法可能会有力地加强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而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糖是预防脑梗塞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格列吡嗪控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F2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出现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相比二甲双胍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