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痔”即耳窍内有小肉突出,形如樱桃或羊奶头。一枝独生,或几枚并见,大小不等,古有“耳蕈”、“耳挺”之名。《外科大成》谓:“耳痔及耳挺、耳蕈,俱结于耳之窍内,不肿不溃不痛,塞久令人重听,宜栀子清肝汤,兼外插药线于缝内化尽自  相似文献   

2.
“心开窍于耳”,指耳窍为心所主。《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此说今已少人问津,尽管有很多人不自觉地运用其理实践于临床,而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鲜有云“心开窍于耳”者。《内经》中关于耳窍所主之脏记载有二,即心与肾。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主耳……在窍为耳。”《素问·金匮真言论》则认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王冰在心“开窍于耳”下注说:“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缪刺论》曰: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张介宾有“舌本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著作汗牛充栋,各家学说异彩纷呈,有“心开窍于耳”之说,亦有“肾开窍于耳”之论。笔者认为,前者所言“神”也,后者所论“髓”也。而“脑为元神之府”,又为“髓:艺海”,故日“脑开窍于耳”。1 “心开窍于耳”析《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明确指出耳不仅是肾之窍,而且也是心之窍。持此说者认为,心主藏神,而  相似文献   

4.
上气不足证从脾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健 《四川中医》2000,18(12):6-7
“上气不足”语出《灵枢·口问》 ,临床上多种疾病可表现为上气不足证。为此 ,笔者拟根据李东垣脾胃学说和自身的临证体会 ,就上气不足证从脾论治作一初步探讨。1 辨主证着眼头部上窍《灵枢·口问》曰 :“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 ;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 ,肠为之苦鸣 ;下气不足 ,则乃为痿厥心忄免。”论中所言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 ,上气不足证的症状突出地表现于头部及上窍 ,即症状主要在“上” ,这是与“中气不足”和“下气不足”诸症相对而言的 ;其二 ,上气不足证的病理性质属“气虚证” ,即所谓…  相似文献   

5.
耳病证治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中耳炎属于祖国医学“耳胀”、“耳闭”之范畴。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病。病之初起,耳内胀而兼痛,称为“耳胀”或“耳胀痛”,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故称“耳闭”。都是以耳鸣,耳聋为主要症状的耳病。本病多为肝胆经气不舒,内有郁热。若遇风邪侵袭,引动经热上循,结于耳窍,以致耳窍经气痞塞不宣所致。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 ,又名六味丸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用治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该方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组成。具滋阴补肾之功。主治肾阴不足 ,虚火上炎诸症。笔者在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常运用此方 ,收效甚好 ,现报道如下 :1 耳鸣、耳聋、耳眩晕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骨生髓 ,开窍于耳 ,脑为髓海 ,“肾和则能闻五音”。若肾阴不足 ,则髓海空虚 ,耳窍失养 ,见耳鸣、耳聋之症 ;阴不维阳 ,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 ,扰及清窍 ,则见耳眩晕。此类之症 ,可选六味地黄丸治之。〔例一〕宋某某 ,女 ,4 1岁。“因头晕 ,视物旋转…  相似文献   

7.
丁虹  周云洁 《光明中医》2010,25(6):984-985
目的观察同一方剂治疗耳胀不同证型组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耳胀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热犯耳证组和邪恋耳窍证组,均予同一方剂治疗,观测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纯音听阈、鼓室导抗图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耳胀病总有效率为75%,其中风热犯耳证为89.3%,邪恋耳窍证60.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处方用药的条件下风热犯耳证比邪恋耳窍证疗效好,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耳胀疗效优于单纯辨病治疗。  相似文献   

8.
“心开窍于耳”一语,见于《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后世医家将其改为“心开窍于舌”而“肾开窍于耳”.如果细读《内经》,不但没有“肾开窍于耳”的句子,而且更没有“心开窍于舌”的提法.但是,在诸多中医书中,都明确提出“心开窍于舌”.本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上述提法,稍持异议,冒昧提出,以求指正.(一)从文字学上考证,“心开窍于舌”是于理不通的.“窍”字在《说文》中载:“窍者,穴也,空也”.《礼记·礼运》中说:”地秉窍于山川”.《孔疏》云:“谓地秉持于阴气,为空于山川,以出纳其气”.《周礼·天官》载:“两之以九窍之变”.《郑注》云:“阳窍七,阴窍二”.《庄子·应帝王》载:“人皆有七窍”.从这里可以看出,其一,窍是指空和穴.而“空” 字《正  相似文献   

9.
陈璐璐 《河南中医》2011,31(12):1374-1375
陈士铎《辨证奇闻》中根据耳痛的病因病机将其分为少阳不舒,郁热烁耳;肾水不足,虚火灼耳;气血两虚,风痰蒙耳;心肾虚衰,耳窍闭阻;心肾不交,心火上扰五种证型,分别予疏泄肝胆之润胆汤、补肾填精之益水平火汤、益气养血之发阳通阴汤、补益心肾之启窍汤、滋阴降火之两归汤治疗。  相似文献   

10.
诠释心之窍与心藏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登本 《河南中医》2005,25(1):11-12
《内经》认为,心之窍为舌、为目、为耳,历代独立为解虽然亦通,但缺乏应有的深度,如果将三者与心藏神,心有“任物”、“处物”作用加以综合考察则不难发现,心之窍为舌、为目、为耳是在心藏神的思维背景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心寄窍于耳”的临床报道、实验研究及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综述“心寄窍于耳”的研究进展,对“心寄窍于耳”的理论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探讨,旨在论证“心寄窍于耳”理论的科学性,深入探求心与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经云:“百病皆生于气”。证之临床,气闭、气逆、气滞、气虚等气机失调,均可影响清窍,导致耳聋不聪。笔者宗前贤沈金鳌氏“凡治耳聋,必先调气开郁”之说,从气论治耳聋,爰略述管见如下。 1 气闭耳聋,治以行气启闭耳为清窍,全赖气机通畅,气行耳聪,气闭则聋。若邪毒侵袭,肺胃受遏,气机郁阻,宣降失常,壅结耳窍,葱笼闭塞,每致耳聋不聪。症见耳胀闷堵塞,听力下降或重听,耳鸣如刮风声,或见头痛咳嗽、发热恶寒等外感之状。鼓膜凹陷、混浊,或充血,或鼓室积液。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治宜行气启闭,通窍  相似文献   

13.
从奇经八脉论治脑髓病--跟随张学文教授临证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张学文教授临证精于辨证,善于治疗疑难杂证,特别擅长疑难脑病。他倡导“脑当为脏论”,“内外合治”脑病;主张久病顽疾施虫药。提出脑病的证治特点:“诸阳之会”阳易亢;“元神之府”神易伤;“清灵之窍”窍易闭;“诸髓之海”髓易虚。认为“颅脑水瘀证是诸多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耳鸣治验举隅耳鸣有虚有实,临床上以虚中夹实尤为常见。治疗时用益气聪耳、滋肾平肝、宣通耳窍之穴。迎香、听会、口禾、液门、侠溪、肾俞、关元适用于上气不足、耳脉经气不充、司听失聪之证。迎香穴本是治鼻疾的有效穴,吾师邱茂良曾说:“此穴可通治清窍闭塞而致的五官...  相似文献   

15.
“心寄窍于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心可统领耳窍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突发性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中医多从肝肾论治本病,对从心论治本病关注度不足。现以“心寄窍于耳”理论为基点,分析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的联系,即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导致的瘀血阻窍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关键环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影响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刺治疗可通过循经取穴、近部取穴以畅通血脉,恢复“心主血脉”之功,通过循经取穴以调心神,头部取穴以调脑神,辨证选穴以调五脏神,恢复“心主神志”之能,心之生理功能复常,从而听觉功能亦可恢复。  相似文献   

16.
耳穴临床应用点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包含了人体从头到脚几百个穴位的反应点 ,目前 ,耳穴治疗以其简便经济、行之有效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耳与脏腑的关系在我国古代医学论著中早有记载 ,如《证治准绳》曰 :“五脏所主病证蕴于内 ,必形色见于外”。“肾为耳窍之主 ,心为耳窍之容”。《厘正按摩要术》进一步将耳朵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 ,其云 :“耳珠属肾 ,耳轮属脾 ,耳上轮属心 ,耳皮肉属肺 ,耳背玉楼属肝”。由此可见耳与内脏息息相关 ,而五脏六腑又各自对应一条经脉 ,那么耳与十二经脉的联系是必然。《灵枢·经脉》篇具体记载了耳部经脉分布的…  相似文献   

17.
窍,即孔窍。头为诸阳之会,耳、鼻、咽喉皆位于头面部而为清空之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耳司听觉,鼻司嗅觉,咽乃水谷之通道,喉为呼吸之门户,故耳、鼻、咽喉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均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健  相似文献   

18.
总结阮诗玮“六辨”瘀证经验。瘀证主要包括血瘀和瘀血两大证候群。阮诗玮提出从以下6个方面辨治瘀证。(1)辨病因:瘀证之病因主要从“正邪”两方面考虑,可分为正虚致瘀、邪实致瘀;(2)辨病位:瘀证之病位可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经络诸窍,具体可分为“脏腑络瘀、经络窍瘀、三焦之瘀、卫气营血之瘀”;(3)辨病势:瘀证之病势有缓急之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4)辨病体:瘀证在不同个体有所差异,因而治疗亦有所不同;(5)辨病时:时令之变化可影响瘀证;(6)辨病象:瘀证之病象客观存在,可分“潜象、显象”或“固象、液象”。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正> 耳为七窍之一,心、肾两脏皆开窍于耳,耳疾常与心肾两脏之病有关,然临床常主从肾论治,忽视心寄窍于耳病证之辨认,今试将心肾两脏相类似之病机作一甄别,或有助于提高诊治耳疾之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光 《吉林中医药》2007,27(2):60-61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属祖国医学“暴聋”范畴,而导致暴聋的诱因有很多,诸如风热外邪,侵及肺经,清空之窍为外邪蒙蔽;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化火循经上扰耳窍,痰火郁结,阻塞气道;气滞血瘀,耳窍脉络失养等。现将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