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口、发背,在中医疾病分奖上同属于痈疽范围,故又名脑疽、背疽。由于发生部位不同而有各种不同名称。本病在外科医家均视为严重大症,如冯鲁瞻说:“诸疮之中,堆背疽、疔疮为最急证,次莫如脑疽、肠痈、喉痈,亦其急也。”关于本病的病理机制,内经痈疽篇阐述已详,大意谓:由于外邪侵入,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营卫正常运行,寒气化为热则腐肉,肉腐则为脓。同时并指出痈疽化脓后必须及时排除,以免毒气内攻,伤害五脏,而致发生其他转变。对口、发背,多数属阳症,(但亦有属阴症的)临床表现症状有顺有逆,如初起形如粟米,  相似文献   

2.
浅析《外科正宗》肛痈之托法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痈是发生在肛门部的痈疽,通常因过食肥甘、辛辣,湿热下注,或湿痰凝结,邪毒留阻于肛管直肠周围,气血淤滞,热毒化腐成脓,形成痈肿。以发热恶寒,肛门部红肿、灼热、疼痛,化脓溃后易形成肛瘘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历代医家根据肛痈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将肛痈可分为初发期、酿脓期及溃脓期三个阶段,并相应采用内治的消、托、补三法予治疗。对于托法医家们已有详细的论述,早在晋.刘涓子《鬼遗方》中即有“治痈疽初期高肿,发病不定,喘息气粗”用“托毒散”的记载。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病机宜保命集》首创治疮须明托里之法,他在《河间六书》中指…  相似文献   

3.
1古今痈疽概念的差异 <灵枢·痈疽>首次对痈与疽进行了辨别,使两者在概念上得到区分:"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痛.""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从病势轻重、部位深浅、内陷与否、虚实性质等方面对痈疽进行了辨别.  相似文献   

4.
乳痈又叫乳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害妇女,特别是正在哺乳中的妇女的外科疾病。就其发病的时期及原因可分为三种:哺乳期发生的叫外吹乳痈;怀孕期发生的叫内吹乳痈;此外有一种是患者不分男女老少,与哺乳怀孕无关的称非哺乳期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出血蒙医称“萨病”。蒙医对“萨病”的认识和治疗历史悠久,《四部医典》中就有对本病的病因、分类、症状、诊断、防治等方面的记载,并论述“萨病”有火(热)、水(寒)性萨病之别。而病症以突然半身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哭笑等异常症状为主。治疗方面也有内服药、熏药、外用洗药,年过60岁病者治疗难等记载。在《兰塔布》中,根据病情对“萨病”进一步论述分为五种:火、水、气、土、空间型等萨病记载。蒙医对火(热)、水(寒)型萨病有火(热)型萨病为右侧瘫痪、水型萨病为左侧瘫痪之说。火(热)型萨病突然发病,瘫痪、疼痛部位右侧为主,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6.
一、面疔疔疮可分二大类,即面疔和手足疔,面疔来势最暴,手足疔来势較緩,以性状言,疔疮和痈疽,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分别。痈疽的化脓部位,同在脂部,感染了脓毒,最易液化、扩大,不过痈的感染途径是在皮肤小疮口,疽的感染途径是在毛孔,毒在毛根化脓,因此疽一开始皮肤上就可出现莲子样的脓头。痈疽有阴阳二种,一般范围較广,而疗則小而深伏,麻木奇痛,故曰:疔者,釘也。以浅深論,痈浅而疽深,而疔则大多数是深的,特别是头面之疔,比手足之疔,毒气更甚。临床所见,以有头疽方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7.
《外科精要》是宋代著名旴江医家陈自明所著,该书总结痈疽的病因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病机为热毒之气熏蒸,令肉腐血化为脓.治疗上内治以消、托、补为法,善用宣热拔毒之法使毒势消散,不致内攻,且在悬痈预后成漏论治中,首次提出冷漏的概念,主张以温法治之;外治强调脓成宜切开,善用膏方贴敷及灸法治疗.通过对痈疽之悬痈证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蒙医文献学方法,对寻常型银屑病的蒙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型与辨证诊治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检索到记载有寻常型银屑病相关内容的蒙医古籍15部,医案或专著14部,教材2部,论文55篇。上述文献对该病的命名、病因病机、分型分类、临床诊治方面均有描述。寻常型银屑病蒙医命名为"乌合日依勒都",蒙医学对该病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清晰,临床以齐素偏盛型和协日乌苏偏盛型2种分类较多,且治疗方法成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张健萍 《光明中医》2004,19(2):46-47
外科常用的消痈排脓药物有许多 ,今特选择常用的中药进行简述 ,以利于临床应用。1 消痈1 1 消痈散结 连翘 :透热解毒 ,清火散结 ,散诸经血结气聚 ,能消痈毒 ,消肿排脓止痛 ,治疮疡瘿瘤结核有神 ,为疮家圣药 ,治瘿瘤、瘰疬、痈疽疮毒。蒲公英 :长于清热解毒 ,溃坚散结消肿 ,专治乳痈疔毒 ,消恶肿结核疔肿有奇功 ,治痈疽、疔毒、乳痈、肺痈、肠痈。蚤休 :苦泄凉血 ,清解郁热 ,解毒消肿 ,专理痈毒 ,治一切疔疮肿毒、痈疽、痄腮、癌肿、毒蛇咬伤。芒硝 :禀天地寒水之气以结晶 ,沉降善消 ,咸以软坚 ,水能胜火 ,寒能胜热 ,为折治火邪药 ,解毒消…  相似文献   

10.
张学林  曲丽 《四川中医》1998,16(11):44-45
痈疽届外科体表感染,多由于细菌或病毒浸入肌体引起。自1994年8月至1997年12月,我们用自制的“绿膏药”治疗38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380例病人中,男性238例,女性142例。全部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伴发烧、畏寒、头晕乏力240例,食欲减退62例,有糖尿病史54例,有贫血史42例。诊断:脓肿208例,痈80例,蜂窝经织炎56例,丹毒36例。痈疽发生部位:头面部位146例,颈部104例,躯干部67例,四肢部位63例。2治疗方法采用绿膏药治疗。其组成及配制方法:松香2000g,绿青2g,豆油2009,95%酒精50ml,滑石粉250g,铜锅(锅口直径约40cm…  相似文献   

11.
中医对外科疾患的認識和治疗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如痈、疽、发背、疗疮、对口、瘰瀝、瘿瘤、疥、癣等。这些外科疾患,在我国厉代的中医文献中均蘊藏着丰富的医学理論和宝貴的治疗经验,尤其对于痈疽的認識和治疗更有所阐发,故将痈疽作为探討的重心,就管见所及,臚列于后,欠妥之处,尚冀同道指正。(一)中医对(?)疽病名之确立痈疽系中医外科部分疮疡之总称,亦系外科中之大症。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着广泛的記载,如黄帝內经中就載有猛疽、天疽、甘疽、米疽、銳疽、骨疽、肉疽、股陘疽及頸痈、疵痈、厉痈、脫痈等十三个名称;又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论又載有緩疽、瘭疽、行疽、风疽、水疽、肘疽、禽  相似文献   

12.
乳痈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或发生于哺乳期,或发生在妊娠规。哺乳期发生者为外吹,妊娠期发生者为内吹。治法略有不同。鉴于内吹比较少见,故本文仅述外吹。此病以初产妇居多,常因乳汁积滞、邪气干犯、热郁肉腐而成脓为痈。临床分类以“硬肿未溃”为多见。李幼安老中医多年来治疗大量乳痈病人,用自拟“天丁汤”为主,对硬肿未溃或化脓已溃者酌情加减,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其基本方药是:天丁,桔核、荔枝核、鹿角片、赤芍、乳香、没药、蒲公英、炮甲。毒剧脓甚者加野菊花、二花、连翘、丝瓜络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此证型往往还同用加味金黄散外敷。药物即《外科  相似文献   

13.
蒙医治疗内科疾病,首先从消化道疾病人手。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许多常见疾病的发生与胃消化功能是否平衡有关,蒙医认为:胃中有三种功能之火,即消化之火,腐化之火,调理之火。这三种功能之火调解胃的消化功能。正常保持胃火功能的平衡,就不易发生疾病。如某种不当的饮食或其它原因侵蚀胃功能,则引发各种疾病。蒙医将胃病分为16种类型,由消化不良引起胃肠疾病分为胃赫依(即胃气)、胃协日(即胃热)、胃巴达干(即冒寒)、胃宝日(胃溃疡)等4种类型或精液消化不良、浊液消化不良2种类型。本人认为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外因通…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陈氏中医外科治疗一切疔疖痈疽、乳痈发背属实证者,均用芙蓉散以蜜水调成糊状,摊于纸上,敷于肿处4周,效果满意,但其用于面部、体表暴露部位,影响美观,有毛发部位贴取困难,治疗效果一直不佳。为此我将散剂改制成涂膜剂,经临床使用疗效很好。现...  相似文献   

15.
中医早期对肿瘤的描述与痈疡相似而混见,提示肿瘤与痈存在相似互通性。肿瘤与痈在病因上均有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在病机上均以气血壅滞为核心。在治疗原则上,消肿、散结、消痰、托毒、补益是两者治疗上的共同点,手术疗法和内科消、托、补思想在肿瘤论治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开发应用痈疽经典方药治疗肿瘤是近些年的临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他方活命饮”为《证治准绳》方,《医宗金鉴》对本方有较高的评价。认为此方治一切痈疽,不论阴阳疮毒,未成脓者即消,已成脓者即溃,化脓生肌、散淤消肿,乃疮痈之圣药,诚外科之首方也,故名之曰“仙方活命饮”,为后世医家治疗疮科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17.
本方由轻粉、冰片、麝香、血竭、胆矾、寒水石、干蟾酥、乳香、没药、硃砂、铜绿、雄黄、蜗牛、蜈蚣诸药组成。用于脑疽、疔疮、发背、痘痈疔毒、乳痈疽、附骨疽、一切无名肿毒、恶疮;或麻木呕吐,或昏愤咬牙者。有清热解毒,消疔散痈之功。“飞龙”,蚁蚣别名,亦称飞天蜈蚣。“夺命”,即夺回生命。本方为治疗疽恶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之一,属于“外科病”范畴,本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对应之病名诊断。基于中医外科学原理,以“胰痈”作为SAP的中医病名,可准确概括本病的病位、病性、治疗、转归,中医外科学“消托补”三法可用于SAP之全程治疗,胰痈早期热毒壅滞,可予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消散热毒;胰痈中期坏腐成脓期,可予大柴胡汤合理中汤托脓促进坏死局限;胰痈恢复期局限包裹、穿刺引流,可辨证选用补气养血中药促进组织修复,从而缩短病程。此外,基于中医外科学对于痈疽“脓熟”与否的判断经验,可用于指导胰痈微创干预时机的选择,中药的托补治疗可促进SAP病灶局限包裹“成脓”,为微创手术干预创造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蒙医个性气质类型分布状况与规律,并进一步阐明蒙医个性气质理论的实践意义。方法:采用德.达巴哈苏荣、奥.巴图其木格等蒙医个性气质类型问卷(2003年),对内蒙古某高校604名蒙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大学生中蒙医三根七种个性气质类型均存在,其中合并型较多,其次是单一型,混合型较少见,符合蒙医个性气质分型分类理论。结论:蒙医三根七种人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在医疗、保健活动中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疮痈1.疮痈、肠痈、浸淫病为什么合在一篇讨论?本篇论述了疮痈、肠痈、金疮、浸淫病四种疾病的辨证、治疗和预后。疮痈是外部痈肿,为外痈;肠痈是肠内生痈,属脏腑疮疡,为内痈;金疮是因金刃所伤而化脓;浸淫疮是皮肤病。由于这些病都属于外科范围的疾患,所以合为一篇进行讨论。2.痈肿初起时的脉证是什么?脉浮主表,脉数主热。浮数之脉,一般多系外感表热之象,必见发热恶寒症状,但应当以发热为重,今反洒淅恶寒,是恶寒突出,脉证不尽符合。此时,若见到身体某处有固定痛点,局部红肿热痛,则为痈肿的脉证,应当考虑痈肿的发生。《灵枢·痈疽篇》说:“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因外邪内侵,卫气不得畅行,故发热恶寒,营血有所阻滞,故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