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改良传统丁字鞋,探讨下肢骨折患者使用改良丁字鞋的效果,提高应用效果和病人满意度.方法:100例股骨上端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自行研制的粘贴式改良丁字鞋,同期40例股骨颈骨折应用鞋带式传统丁字鞋,做比较.结果:得出实验组在预防皮肤损伤、稳固性以及病人使用时的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贴式丁字鞋100例中,95例达到满意的舒适度和防旋效果,满意度95%;鞋带式传统丁字鞋中,26例达到满意的舒适度和防旋效果,满意度仅占65%.结论:改良粘贴式丁字鞋应用于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旋作用力分散且防旋力量强,可避免足跟部压疮、防旋作用可靠、减轻护理工作量,舒适度提高,提高病人满意度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良传统丁字鞋,探讨下肢骨折患者使用改良丁字鞋的效果,提高应用效果和病人满意度.方法:100例股骨上端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自行研制的粘贴式改良丁字鞋,同期40例股骨颈骨折应用鞋带式传统丁字鞋,做比较.结果:得出实验组在预防皮肤损伤、稳固性以及病人使用时的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贴式丁字鞋100例中,95例达到满意的舒适度和防旋效果,满意度95%;鞋带式传统丁字鞋中,26例达到满意的舒适度和防旋效果,满意度仅占65%.结论:改良粘贴式丁字鞋应用于下肢骨折卧床患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旋作用力分散且防旋力量强,可避免足跟部压疮、防旋作用可靠、减轻护理工作量,舒适度提高,提高病人满意度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骨外科,防旋鞋的应用非常广泛。传统的"丁"字防旋鞋存在鞋子形状及材料选择不良,大小不合适,不便于调节,患者长期使用感觉不舒适,容易产生足跟部及足趾压疮,不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等缺点。因此,本文作者自行改进制作了可调式防旋鞋,改进后的防旋鞋具有舒适性、可调节性、安全性、用途广泛性等特点,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张某,男,35岁,农民。被汽车撞伤,致左髋部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在某市医院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手法整复等治疗26天,效果不佳,来我院求治。检查见左臀部外上方隆凸畸形,左下肢内收约15°,外旋...  相似文献   

5.
丹参注射液髋关节腔内注射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27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属于常见病 ,由于它特殊的解剖特点所决定 ,骨折后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复位治疗 ,骨折都愈合缓慢 ,易发生骨质疏松、骨不连接、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我们针对这一问题 ,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 ,复位后应用丹参注射液髋关节腔内注射 ,促进骨折愈合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2 7例股骨颈骨折病人 ,其中女 1 6例 ,男 1 1例 ;年龄在 5 2~ 74岁之间 ;均为囊内骨折。 1 7例为闭合穿三根螺纹针固定术后 ,3例为三翼针固定术后 ,4例为手法复位后 ,3例为无移位的裂纹骨折。上述病人治疗过程中均穿防旋鞋 ,配合骨牵引以维持骨…  相似文献   

6.
王福玲  于金秀 《中医正骨》2003,15(10):10-10
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后 ,为了使局部制动、防止骨折断端旋转移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传统“⊥”字型鞋固定。但长时间卧床时“⊥”型鞋不易固定 ,又不易调节松紧。为此我们自制了防旋木板鞋 ,自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用于 2 6 0例下肢骨折患者 ,经观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材料 按尺寸裁制的木平衡板、足底板各 1块 ,防旋板 2块 ,钉若干 ,胶 1瓶。  制作方法 防旋木板鞋分大、中、小三个码。以中码鞋为例 ,平衡板长 4 0cm、宽 10cm、厚 1cm ,足底板高 30cm、宽 10cm、厚 1cm ,与平…  相似文献   

7.
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的3.5%〔1〕。传统的骨牵引及手术内固定治疗,常因卧床时间久,手术创伤大,易发生膝髋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我院从1993年起采用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利于练功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  相似文献   

8.
黄忠毅 《新中医》1991,(10):50-51
锁骨骨折因其特殊的解剖特点,所以对锁骨骨折的处理存在着整复较容易,但固定难的问题。传统的肩横“∞”字绷带固定、双圈固定术、“T”字形板固定、锁骨固定带固定,以及石膏的外固定等对不稳定性锁骨骨拆的固定效果均不甚理想。笔者自1985年以来对36例锁骨复杂性骨拆患者采用上肢皮肤牵引  相似文献   

9.
左髋关节水平后脱位误诊一例报告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张峰,贾献军患者,陈某,男,46岁,农民。被车撞伤致左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当地医院诊断为左髋臼后缘骨折,行左下肢皮肤牵引治疗1月余,症状无改善而转入我院。查体见左下肢中立位,轻度肌萎...  相似文献   

10.
吴光辉老中医采用中西医结合两法治疗多例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获良效。现举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型骨折一例报告如下: 陈××,女,68岁,1983年2月21日诊。患者今晨不慎跌倒,损伤右下肢髋关节,顿时疼痛,不能步履。查:右下肢髋部轻度内翻,下肢外旋,不能屈伸,髋部肿胀疼痛,粗隆间明显压痛。X摄片“右下肢股骨粗隆间粉碎型骨折,呈‘人’字型,断端无重迭,但有轻度移位改变。”一、手法治疗: 患者平卧,一助手用布绷带套住双腋窝,另一助手扶握右下肢足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左手环抱股骨粗隆间外侧,右手虎口紧贴腹股沟,双手轻轻地相对用力归挤,患健肢对齐,只听到骨擦音,骨缝对拢。在牵引下,先用很  相似文献   

11.
滑动式皮肤牵引多功能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滑动式皮肤牵引多功能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采用滑动式皮肤牵引多功能架治疗的治疗组,和采用传统泡沫塑料布套皮肤牵引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皮肤牵引套下滑次数、可挂锤重量、下肢肌肉抽搐、皮肤瘙痒、被迫中止皮肤牵引、膝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滑动式皮肤牵引多功能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防止皮肤牵引套下滑和防治下肢皮肤牵引并发症的功能,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创,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1例先天性髋内翻采用转子下外展藏骨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HE和HS角较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及随访期间未见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转予下、外展截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内翻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当突然跌倒大粗隆部直接触地造成骨折的机会较多,由于粗隆部受到内翻及向前成角的复合应力,引起髋内翻畸形和以小粗隆为支点的嵌压形成小粗隆骨折,亦可由髂腰肌突然收缩造成小粗隆骨折,根据粗隆部位解剖学的有利因素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常用于牵引的方法,笔者用下肢超长夹板结合骨牵引的疗法,经临床观察可比单纯牵引法加快愈合及过早的在床上活动,减少全身并发症及髋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一小块肌肉,形似梨状,为髋关节的外旋肌,坐骨神经多数经梨状肌下缘或肌腹之间穿出至臀部.在某些动作,尤其是下肢外展外旋由下蹲负重站立时,易使梨状肌拉长,过牵而损伤,产生痉挛、肿胀、粘连、压迫牵拉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疼痛.笔者用药物封闭和推拿方法治疗梨状肌损伤5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运用传统的肱骨髁上夹板外固定易形成携带角改变 ,甚至发生肘内翻的缺陷 ,对传统的肱骨髁上夹板进行了改良 ,经观察效果满意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对65例儿童股骨颈骨折,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经4~14年随访,结果44例骨折愈合,股骨头无坏死,髋关节功能正常,占67.7%;19例骨折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占29.2%,3例髋内翻,2例髋外翻,2例骨不愈合。认为:新鲜骨折,应采用手法复位鳞纹钉或克氏针固定或牵引加石膏固定,不宜使用三翼钉固定;陈旧性骨折手术效果不佳;骨折内翻位愈合,行外展截骨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股骨颈基底部、转子间骨折占髋关节骨折的大多数。常见于老人及骨质疏松人群,遇到低力量创伤即可骨折。保守治疗时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功能好,擅长与护理人员配合,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宜采用保守治疗,年轻人更适合保守治疗。我们采用股骨髁上牵引,穿“丁”字鞋、超长夹板外固定治疗股骨颈基底部、转子间骨折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由胫、腓骨下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组成。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个韧带坚固,加之足屈肌力比伸肌大,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外踝比内踝长。跖屈时,距骨后面窄的部分进入踝穴前面宽的部分,踝关节相对不稳定,内翻时容易发生扭伤。不注意休息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易反复疼痛肿胀,带来不良影响。中药熏洗,方法简便,易于操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加上肢皮牵引悬吊及五合一夹板(GartlandⅢ型)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法整复及四合一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患肢皮肤牵引悬吊、五合一夹板外固定。对两组患儿的肘内翻、肘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7.2%、9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内翻发生情况为肘内翻≥10°,对照组为3例,治疗组为1例;肘内翻角度〈10°,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为5例,两组的肘内翻发生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皮牵引悬吊加五合一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较传统小夹板外固定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股骨颈骨折237例,其中48例进行患肢牵引及穿抗足外旋鞋8~12周保守治疗,并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57~88岁,平均73.6岁;新鲜骨折45例,陈旧性骨折3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12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7例。均有明确外伤史,X片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治疗以牵引和穿防旋鞋制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