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良L型钢板治疗粗隆间骨折的力学测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4年始采用自行设计L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平均随访18.5个月,X线片显示骨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6周,伤肢功能在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L型钢板比鹅头头钉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2.
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总结。方法对2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按Evans分型,Ⅰ型21例,Ⅱ型32例,Ⅲ型135例,Ⅳ型50例。结果238例患者经15个月~3年随访,平均2年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6%。结论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髁钢板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操作特点。结果:34例患术后随访3~26月,平均16月。优良率达97%。结论:髁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镇定加压钢板(LC-D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6月,应用小切口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观察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中出血量30-90ml,平均65ml,手术时间40~60分钟,平均55分钟.术后第二天可不负重下地活动.经过6个月~24个月,平均14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13月平均7月,术后未出现原发疾病加重和新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LC-DCP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粗隆下骨折.结果 本组随访12~2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8个月.根据黄公怡临床评定标准:优12例,良5例,差1例.结论 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粗隆下骨折具有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创伤小,内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和负重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5.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4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适用于治疗大多数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促进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0例获8~18个月的随访,其中27例一期愈合。依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7例,良2例,差1例(锁钉断裂致固定失败),优良率96.7%。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牢固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May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May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1例患者,随访10个月~2年,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者,无逐渐负重后松质骨螺钉进入髋关节者。14例患者已取出内固定,无再骨折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占90%。结论 May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符合人体生物学要求,操作简单,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该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9周(12~32周),按照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72例,良19例,可14例,差4例。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妥善治疗并存病,术后正确进行功能练习,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PFN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比较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两种内固定系统 :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和动力髋螺钉 (DHS)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 ,评价二者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劣。方法 取 8根新鲜尸体股骨 ,在其近端内外侧皮质沿股骨长轴布置 6枚电阻应变片后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插入PFN和DHS ,先后模拟稳定型 (EvansⅠ型 )和不稳定型 (EvansⅢA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测定其抗压载、抗扭转能力及股骨近端应变分布情况。同时临床上分别用PFN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10 6例和 115例 ,比较其手术难易程度、疗效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着骨折稳定性的下降 ,DHS组股骨矩区的压应变值明显增加。在EvansⅠ型骨折中 ,PFN和DHS的抗压能力相近 ,在EvansⅢA 型骨折中 ,PFN强于DHS ;PFN的抗扭转性能在EvansⅠ型和EvansⅢA 型骨折均强于DHS。临床资料显示 ,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于DHS。结论 DHS抗扭转性能较差且股骨矩区易产生应力集中 ,术中、术后并发症较高。PFN设计合理 ,抗扭转能力强 ,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实、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滑动加压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报告股骨粗隆间骨折滑动加压外固定器的设计和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和动力髋螺钉(DHS)的基础上,设计制作滑动加压外固定器。自2003年5月~2005年12月,用此新型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结果获随访20例,时间2~3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2周。术后针孔感染4例,无深部感染发生,无骨折不愈合及髋内翻,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滑动加压外固定器使用方便、灵活,兼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能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动静力固定转换,使固定更合理,能防止髋内翻及固定针滑脱或穿越股骨头等情况发生,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动力髁螺钉在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2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结果:随访8个月-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周,无髋内翻、患肢旋转畸形,无内固定物断裂、螺钉穿出等并发症发生,优2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6.5%。结论:动力髁螺钉符合髋部生物力学,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骨折累及大粗隆、粗隆下而股骨距完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髋动力带锁钢板(anatomical dynamic hip locking plate,ADHLP)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 plate,LPFP)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3 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 例,女24 例;年龄35~89 岁,平均68.5 岁.骨折按AO分型,A1型15 例,A2型32 例,A3型16 例,分为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组35 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组28 例,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平均下地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动力带锁钢板、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各型股骨转子部骨折疗效满意.髋动力带锁钢板有固定牢靠、负重时间早、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进行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制长柄股骨头置换的生物力学实验,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设计长柄人工股骨头,模拟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进行置换,做为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及标准组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治疗70岁以上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 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制长柄股骨头置换的生物力学测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临床应用,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平均术后负重行走时间为12.4 d,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2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结论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病人粉碎性粗隆间骨折,功能恢复好、能早期负重下地、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力臂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改进的穿针方法力臂式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1)12个人工股骨模型按不同骨折类型分为4组,分别采用交叉、桁架、交手架、平行穿针法外固定,对其进行力学测试,数据用统计学处理。(2)1986年2月~1996年5月治疗病人159例,平均固定10周。结果(1)12个模型在纵向载荷时断端较稳定;桁架穿针固定在纵向、侧向刚度都有所增强(P<005);交手架穿针固定反粗隆间骨折在侧向载荷时不稳定(P<0001)。(2)159例病人除9例死于内科疾病外,全部骨折愈合。结论改进的穿针法力臂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承载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并扩大了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7.
徐生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6):535-536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结果:术后经6~20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优11例,良4例,优良率为88.24%.结论:动力髁螺钉可用于动力髋螺钉不合适治疗股骨逆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下极区域内严重粉碎性骨折类型骨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6例,其中应用DHS60例饵组),PFN56例(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红蛋白变化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12—24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病例及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基本相似(P〉0.05),但是PNF组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变化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使用PFN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的结果相似。但是PFN组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切口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在5具股骨干骨折标本上分别采用前外侧与后外侧钢板固定,然后进行纵向加载试验。结果显示股骨后外侧固定之接骨板的平均承载力为1599N(牛顿),前外侧接骨板的平均承载力为249.8N。说明了后外侧固定合理使用了钢板截面形状,提高了钢板的抗折弯强度,可对骨折产生坚强的内固定效能。 相似文献
20.
48根尸体股骨干做成Evans侣Ⅰ型转子间骨折,用三枚平行斯氏针、麦氏鹅头三翼钉、Richards钉及双颈滑动加压鹅头钉固定,做一次性加载试验和抗旋转试验。结果表明:双颈滑动加压鹅头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可靠,临床效果十分理想。作者认为:双颈滑动加压鹅头钉在治疗转子间骨折时比其它固定物更加牢固,且具有显著的抗旋转能力,符合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特点,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