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A、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PA、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A、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A水平高于对照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PA水平,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简称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结果2组患者均疗效显著,但联合组疗效、NIHSS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奥扎格雷钠单用,值得广为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 d检测患者血清SOD、MDA水平,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增强,MDA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可有效保护机体SOD活性,降低血清MDA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14 d。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内皮素及血清炎症因子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3.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8,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有效调节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和机体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急性脑出血后颅内压的临床治疗应用。方法:97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依达拉奉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依达拉奉组、常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NO、LPO平均值均升高(P〈0.05),SOD、GSH-Px平均值均减低(P〈0.05):而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各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天、7天,依达拉奉组NO、LPO低于常规治疗组,SOD、GSH-Px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依达拉奉组、常规治疗组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天、7天颅内压依达拉奉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清除脑出血后体内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降低脑出血后颅内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40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东菱迪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VEGF、Hcy、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血清VEGF、Hcy、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菱迪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刘丰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485-1486
观察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5天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第15天血清Hcy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第4、7、15天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7、15天出现神经功能改善(P〈0.05),治疗第15 d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通许县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最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双喜 《临床医学》2009,29(1):46-4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治疗,对照组单用清开灵治疗,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清开灵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晦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观察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天时,患者血液中NSE浓度即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变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脑血管形态学改变在探讨脑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预测临床表现及选择治疗方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0月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并明确诊断为脑血管病变的病例140例,观察各种脑血管病变的造影表现,探讨病变血管的形态学特点与脑血管病变的发生、临床过程、治疗方式等的关系。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组中,A1优势征26例(占68.42%),随机选取293例非前交通动脉瘤脑血管造影病例作为对照组,A1优势征1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动静脉畸形组中单支引流静脉的出血率比3支或以上引流静脉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数量供血动脉组中出血率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组中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代偿在单、双侧病变中出现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1优势征是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高危因素。脑动静脉畸形单支引流静脉的出血率明显高于多支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的数目则不是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相关因素。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经过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的侧支血流代偿,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主要是通过后交通动脉的侧支血流代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432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结果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观察、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脑氧代谢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进行常规治疗的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以同期常规治疗加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指标[脑氧含量(SjvO2)、脑组织氧分压(Pbt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脑氧摄取率(CEO2)及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Vmean、Qmean、R、DR及CP)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指标中SjvO2、PbtO2及CjvO2均高于对照组;CEO2及Da-jvO2均低于对照组;Vmean及Qmean均高于对照组,而R、DR及CP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3d和10d上述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H) is a cerebrovascular emergency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AH is characterized by heterogeneity,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and complexity of path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following extravasation of blood from cerebral circ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integrate previously established pre-existing factors, pathophysiological pathways and to develop a concept map of mechanisms of SAH-induced cerebral vasospasm and delayed cerebral ischaemia us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We conducted an extensive mapping of a hypothesized sequence of pathophysiological events. Documentation of supporting evidence was done alongside a concept map building. After finalizing the model, we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the consequences and connections of pathophysiological events. We included the finding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focusing on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We focused on SAH-induced cerebral vasospasm and delayed cerebral ischaemia as a component of cerebral injury and potential systemic consequences. SAH-induced brain injury occurs within 72 h following haemorrhage. Pathophysiology of cerebral vasospasm may include reduction in NO production, direct activation of calcium channels, upregulating genes involved with inflammati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ling, trigger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free radical damage to smooth muscl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of cell membranes, cortical spreading depolarizations, sympathetic activation, finally resulting in the failure of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microthrombosis and cerebral ischaemic injury. This cascade of events might explain why medical therapy often fails to reverse resistant cerebral vasospasm and to prevent cerebral ischaem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脑萎缩并发脑出血68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与单纯脑出血病例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脑萎缩并发脑出血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点,血肿破入脑室系统比例高,脑积水发生率高,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脑出血病例,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合并感染或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结论:脑萎缩并发脑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能量代谢和脑水肿的影响及其防治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为10 min.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常温对照组和灯盏花素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将后两组又分4个亚组,即缺血末组、再灌注10 min组、再灌注30 min组和再灌注60 min组,每个亚组8只动物.脑水的测定采用干湿重法,应用高效液相及紫外检测仪测定海马ATP、ADP、AMP的含量.缺血-再灌注期间将脑温始终控制在(37.0±0.2)℃.结果:常温对照组各再灌注时间点海马ATP含量和腺苷酸池(ATP ADP AMP)含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灯盏花素组海马ATP和腺苷酸池(ATP ADP AMP)含量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均<0.05).在常温对照组脑水的含量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而灯盏花素组脑水的含量尽管高于假手术组,但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能量代谢障碍、减轻脑水肿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血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期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及不同类型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胶原酶尾状核注射法制备动物模型.检测脑出血大鼠脑系数、脑含水量、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组的脑系数[(82.9±3.6)×10-4比(86.1±3.3)×10-4]和脑含水量(78.75%±0.57%比79.99%±0.67%)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脑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54.8±6.7)nmol/g比(70.-)nmol/g活性显著提高[(2.324±0.090)kNU/g(1)kNU/g<0.01.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自由基损伤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MCI)去骨瓣减压术(DHC)后迟发性脑过度灌注综合征(dCHS)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行DHC的44例MCI患者,根据CHS是否发生及发生时间将其分为dCHS组(10例)、急性脑过度灌注综合征(aCHS)组(14例)和无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dCHS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dCHS组、aCHS组和无CHS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闭塞、出血转化及出血转化再手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720、24.144、18.324,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A闭塞延迟再通[比值比(OR)= 16.750,95%置信区间(CI)(1.111,252.468),P = 0.042]与出血转化[OR = 10.206,95%CI(1.095,95.123),P = 0.041]是dCH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MCA闭塞延迟再通与出血转化是行DHC的MCI患者发生dCH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水蛭对脑出血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观察水蛭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水蛭大、中、小剂量(分别用相当于生药900mg/kg、450mg/kg和225mg/kg)治疗组(分别为10只、8只和10只动物),实验对照7日、14日及假手术组(分别为14只、6只和8只)。大鼠均于术后7日(实验对照14日组为14日)处死;观察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生长素(GH)、泌乳素(PRL)和皮质醇(CS)浓度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含电镜及HE染色、VG染色、银染与GFAP免疫组化染色的光镜观察)。结果:水蛭治疗组动物神经功能障碍恢复加快,血T3、T4、GH和PRL异常恢复加快,脑组织中SOD、MDA异常减轻;组织病理学提示脑水肿减轻,神经元缺血坏死减少,新生毛细血管、吞噬细胞及星形细胞数明显增加,胶质纤维产生增多;大剂量治疗组作用最明显。结论:水蛭对大鼠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治疗作用,且呈量效关系;促进毛细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并增强其功能是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