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澄汇集历代名贤治虚劳精华,将虚损分为内损、外损,并详细论述了虚损四大症。他首创“外损致虚”学说,临证上立“解托”与“补托”二法;重视“脾土之阴”,进一步提出“理脾阴”法治虚损。另详论“人参”固护正气。吴氏充实和发展了前人关于虚损证的内涵,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2.
<正> 拜读《陕西中医》1988年第3期饶宏孝同志所撰的“论肝失疏泄致‘郁证’一文(以下简称‘饶文”),深有感触,获益匪浅。饶文从肝的正常生理功能、特性,以及肝与各脏腑之间的机能等方面,论述了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乃是气机调畅的重要条件。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郁之后又致气、血、火、痰、湿、食等六郁。此段论述,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析细微,说理透彻,有根有据。但饶文就由此概括为“凡郁证皆因肝失疏泄所致”以及“临证治疗郁证,必须从肝失疏泄着手,运用理气解郁之治法”,对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兹商榷如次。众所周知,七情所伤,多能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治当疏肝理气解郁、调和肝脾气机,方选逍遥散之类。因属气郁,故行气解郁则效。然须知郁证范围颇广,除气郁外,尚有血郁、火郁、痰郁、湿郁、  相似文献   

3.
《不居集》乃清代新安医家吴澄所著。该著作承袭《内经》之言,又参合宋元明诸家之医理,结合吴澄自身临证心悟与对易学所思探讨了虚损类疾病的证治理论。吴澄先将“劳、虚、损、怯、瘵”五者作以分辨,认为五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五脏之火飞扬、男女声色过度与先天禀赋不足三种,在病情发展方面总属由轻致重的递进关系。吴澄又围绕虚损之嗽、热、血三证擘肌分理,将中医学与易学结合,以卦象比拟的方式讨论虚损发热、出血的症候,并提出以“三纲八目法”对咳嗽进行分辨。《不居集》治疗虚损痨瘵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亦有发新,吴澄善用柴胡、葛根,以“攻、补、托”或“理脾阴”的方法辨治虚损;治痨方面,其尊崇水北之道,提倡“明阴阳、行开关把胃”之法,又批判前人以天灵盖入药之理,以同气相求为原则,择选血肉有情之品入药。吴澄拨乱反正,纠正世人“不明朱丹溪而乱予滋阴降火法治虚损”之谬误。吴澄对于两病大体主张防患未然、既病防变的思想,并设“戒忌六法”“调摄十六诀”擒纲扼要。《不居集》有关虚损痨瘵的证治思想简明完备,不拘一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论郁滞证     
有关郁滞证的病名纷繁复杂 ,有“五郁”、“六郁”、“郁证”、“积聚”、“瘕”、“癖块”、“痞块”、“鼓胀”等。病机与病因多局限于脏腑病机 ,或气血营卫病机 ,或六淫邪气病机。其实《内经》中早就有关于郁滞证的论述 ,如《灵枢·百病始生》云 :“积之始生 ,得寒乃生” ,“卒然外中于寒 ,若内伤于忧怒 ,则气上逆则六俞不通 ,温气不行 ,凝血蕴裹而不散 ,津液涩渗 ,着而不去 ,而积皆成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还载有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 ,土郁夺之 ,金郁泄之 ,水郁折之”的治疗总则。历代医家论述更多 ,如《丹溪心法·六郁》…  相似文献   

5.
吴澄,字鉴泉,号师朗,清代乾隆年间重要医家。其在论治虚损方面颇具独特见解,撰《不居集》,强调治病须“变动不居”,不可执泥。其书辑集、总结有古代多位医家的治虚学验,又提出了外损的概念和治法,可谓独开生面。一、倡言“外损”,补前贤未备吴氏认为:“内伤类外感者,东垣既已发明于前矣,而外感之类内伤者,何自古迄今,竟无有详辨者焉,此亦虚损门中之大缺略事也。”东垣辨内伤、外感,要旨在于阐明内伤发热不可误认作外感病证,并制补中益气等甘温之剂以治气虚发热。然而,外感亦有类似虚损者,即吴氏所谓“外损一症,即六淫  相似文献   

6.
明代医家戴思恭基于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理论,结合临证经验,对郁证作了深刻的论述。首先,提出郁证的病机重点在于传化失常,诸郁证以中焦致郁居多;其次,对六类郁证的脉症作了透彻的辨析;再次,指出治郁之法有中外四气之异,用药宜升降兼施。这对目前见郁疏肝,率以柴胡、逍造散辈通冶之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郁证,是由于气机郁滞不通所引起的病证。郁证的形成,《证治汇补》提出“……或七情之抑遏,或寒暑之交侵,而为九气怫郁之候,或雨雪之侵淫,或酒食之积聚,而为留饮湿郁之候”。可见郁证有因外邪侵袭导致脏腑气机不通而成郁者,亦有因情志不遂、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七情所伤,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而致郁者。从疾病形成的原因来看,郁证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郁,如《医经溯洄集·五郁论》所说:“凡病之起也,多  相似文献   

8.
陈亦人教授医话(连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三、饮停神浮发为郁 温化安神方应机郁证乃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疾病总称 ,临床以性情抑郁 ,情绪不宁 ,悲伤欲哭 ,卧不安寐等为特征 ,可见于西医学之神经官能症、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患 ,临床极为常见。关于本病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论述不一 ,因肝主疏泄 ,故多认为系肝气郁结所为 ,间或提出气、血、痰、食、火、湿六郁者 ,其治疗常以疏肝解郁为大法。如《证治汇补·郁证》即提出 :“郁证虽多 ,皆因气不周流 ,法当理气为先。”故对郁证属实者 ,治每疏肝理气 ,兼以化痰、清热、消食等。对迁延日久者 ,则又分别采用养心安神 ,…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脉、因、证、治4方面,对朱丹溪提出的气、血、痰、热、湿、食之"六郁"理论进行系统阐发。在郁证脉象特点方面,提出郁脉多沉;在病因方面,提出六气及情志皆可致郁;在证候方面,总结了"六郁"的病位、各自主症及预后转归;在治法方面,依据朱丹溪对药物的认识,剖析其解郁之法、解郁之方、解郁之药,并总结后世对"六郁"学说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郁证之治 须分内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郁则腐,木郁则蛀,人郁则病。郁之为病,尽管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归结起来,不外两端:一为因病致郁,一为因郁致病。因病致郁者,郁自内生,有“内郁“之称。多缘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薄弱;或后天失调,久病大病之后阴血亏损,血虚无以载气,阴虚无以涵阳,脏腑功能低下,气机升降失调,情志怫郁,气血阻滞所致。内郁一证,属身病及心。始则体病,继而影响情志失畅,内郁日久失治,暗耗阴血,又可转化为心病及身,形成恶性循环。因郁致病者,其郁多因外界刺激而产生,故又称之为“外郁”。患者经受外界强烈刺激之后,情志抑郁不畅,体内气血郁滞,从而形成郁证。外郁之证,属心病及身。精神先  相似文献   

11.
三、郁证之调治《证治汇补·郁证》:“郁证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故郁证之治疗,初起之时无不以疏导理气为主,但郁本无形,用药不可力敌,只能轻取。凡香燥克削之品不易久用。以防耗气伤血,而久病阴血暗耗者更应慎用。对于阳刚之体之人忌用辛温刺激之品,阴柔之人忌用阴寒粘滞之药,此不可不知。对郁证之调治,可着手于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曹毅 《国医论坛》2002,17(6):18-19
郁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 ,主要是通过影响气机升降出入而致病。朱丹溪曾提出六郁以气郁为先。《金匮钩玄》曰 :“郁者 ,诸聚而不得发越也 ,当升不得升 ,当降不得降 ,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证治汇补·郁证》云 :“郁证虽多 ,皆因气不周流。”《临证指南医案·郁》:“郁则气滞 ,气滞则化热 ,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 ,升降之机失度。”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 ,无器不有 ,升降出入异常反映于肺则为咳为喘。《医源》云 :“咳嗽虽说有五脏六腑之分 ,内伤外感之别 ,而咳嗽之因 ,大要有三 :一由气之滞而不宣 ;一由气之逆而不顺 ;一由气之虚而…  相似文献   

13.
<正> 郁者,郁滞而不通。郁证多由七情所伤,情志佛郁,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阴阳气血紊乱为病。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癔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其证参差不一,错综复杂。郑守谦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若不细心详辨,推究病本,多易贻误病机,以致轻者耽误时日,重则变证倍出。兹谈谈笔者临证中对郁证辨治的一点体会。郁证成因,总不离乎七情损及气机。《灵枢·口问篇》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气机之升降出入为脏腑功能的概括,如肝之升发,肺之肃降,脾气之升,心火下  相似文献   

14.
吴澄,字鉴泉,号师朗,安徽歙县人,生于清代康乾年间(具体不详)。他对《易经》钻研颇深,后因屡试不第,遂弃儒就医,专心精研岐黄之术。对虚劳一门尤为精辟,正如愚叔炜及程芝云在序和传中说;“师朗即以是通于医,弃学子业后,闭户研穷者历有年,临证体验者历有年,所活人几未可以数计”。“凡沉疴经手,治无不立愈,于是医名譟甚”。吴氏鉴于:“窃见近日治虚损者少,做虚损者多,死于病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郁证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继承《内经》创立了治郁诸法,散见于六经之中。笔者将其归纳为气郁证治、火郁证治、水郁证治、痰郁证治、湿热郁结证治、血郁证治六法,并结合典型病例论述了郁之联系和区别、治则治法、方药方义等。并且指出《伤寒论》之诸多治郁之法内涵广泛、匠心独运,对后世影响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临床很多病证与郁证关系密切。如《丹溪心法·六郁》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景岳全书》载:"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关于郁证的治法,清代李用粹《证  相似文献   

17.
“胁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证候,多与肝、胆、脾、胃有关。内经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证治汇补》:“足厥阴肝经之络令人胁痛,然亦有少阳胆经病者,亦有肝乘脾经者,有肝侮肺经者,有肝肾同治,当推原之”。内治之法,历代医家论述极详,而外治一法略也。余十年来,诊求于古训,得吴师机先哲“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启示。将内治之方药改型外用,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胁痛”外治法临床运用简述如下。1 外感胁痛《诸病源候论…  相似文献   

18.
《格致余论》“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凡动者皆属火”是对火邪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也与恶性肿瘤其善变动,易侵袭,伤津耗气等特性相符。现基于“凡动皆属火”理论,从火邪角度对癌瘤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中的本质与病机特点进行阐述,并基于癌瘤之火邪病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提出治疗思路,以期对肿瘤的中医临证辨治提供新启发。  相似文献   

19.
基于“百病皆生于郁”理论,从证因探究、“郁”义解析、郁证征象、从郁论治、医案举隅5个方面论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强调治疗重视疏通气机、调畅情志。  相似文献   

20.
张景岳七情致病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医家张景岳 ,博学多闻 ,精研《内经》,阐发经旨 ,结合临证 ,撰有《类经》、《景岳全书》等 ,其中对七情致病理论论述颇多 ,现撷其精华 ,浅述如下。1 心主情志 ,郁分 3类七情者 ,喜、怒、忧、思、悲、惊、恐。张景岳认为“凡情志之属 ,惟心所统。”七情为病 ,发为郁证。郁者 ,滞而不通也 ,指的是气行不畅。“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郁 ,指的是在病变过程中存在气机郁滞的病理机制 ,即“因病而郁”。狭义之郁 ,主要指情志抑郁所引起的证候 ,多见于郁怒伤肝 ,肝气不舒所致的肝气郁结证 ,即所谓“因郁而病”。前人有六郁之说 ,即气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