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45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以探讨儿童MODS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5年12月145例在我院住院的MODS病例中68例死亡患儿进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分别从年龄、性别、原发病、小儿危重评分、累及脏器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ODS患儿145例,死亡68例,病死率46.9%(68/145)。累及器官在4个以上的病例病死率很高。在MODS死亡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发现,除全身性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与MODS病死率有显著关系外(P〈0.05),其他单因素与MODS的病死率关系并不显著。结论MODS病仍然是儿童ICU患儿的首要死亡原因,MODS的直接死亡原因与成人比较,大体上相同,主要是循环衰竭,所不同的是呼吸衰竭较成人明显升高,应该重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器官的相互作用及其在MODS发生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小儿肝炎治疗的前提对小儿肝炎治疗,必须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小儿肝炎如同成人肝炎,主要山各种病毒所致,肝脏发生弥漫性炎症,众多肝细胞受损.但鉴于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肝炎的临床征象又具有区别于成人肝炎  相似文献   

3.
小儿高血压危象属儿科相对罕见的急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脏器损害,提高生存质量并降低病死率.虽然许多抗高血压药物在小儿高血压危象的治疗中被应用了数十年,但该类药物的临床研究资料多来源于成人,小儿高血压危象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较少,且多为小样本研究,科学性及说服力不足,故临床上小儿高血压危象的药物选择仍然是一大难题.本文旨在结合文献对抗高血压药物在小儿高血压危象中的应用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4.
小儿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研究明显滞后于成人,其治疗理论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借鉴成人研究结果,国内缺乏小儿心力衰竭诊治规范或共识.目前,洋地黄在小儿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更加注重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和容量控制;此外人工辅助装置、血液净化和干细胞治疗等在小儿心力衰竭治疗方面逐渐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心肌炎是儿科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的病因,但其诊治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难题.近期的小儿心肌病注册研究发现,大多数小儿心肌炎的心脏功能能恢复正常,但是仍有30%左右的患儿死亡或需要心脏移植.动物实验和成人经验表明自身免疫反应是心肌炎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剂治疗和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免疫调节治疗在小儿心肌炎中的作用仍具有争论.部分少数病例研究发现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免疫调节治疗对小儿重症心肌炎有益,但并非所有病例会获益,甚至对部分患者还有害.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治疗有效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这些特征,可能是我国小儿重症心肌炎临床研究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小儿心律失常在儿科心血管疾病中十分常见,其发生机制、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均与成人不同,在儿童的不同年龄段亦不相同。儿科心律失常研究起步较晚,心律失常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明显落后于成人领域。这给儿科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的药物治疗提出了挑战。现以临床循证医学为根据,从临床角度出发,阐述儿科常见心律失常的机制、诊断方法以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治疗原理、儿科常用剂量及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对小儿MODS的治疗价值。 方法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 ,分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并在治疗过程中动态的对比两组患儿病情变化。 结果  治疗 1、3、7d后 ,两组患儿危重评分有显著变化 (P <0 0 1及 <0 0 5 ) ,治疗组病死率 32 14 % ,治愈率 6 0 71%。对照组病死率 5 7 14 % ,治愈率2 8 5 7%。两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3 91,P <0 0 5 )。 结论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抢救小儿MODS可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急性胰腺炎(AP)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病因和l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显著区别.现就近年来小儿AP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儿科医师在诊治小儿AP的临床工作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是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儿童发病率较低的严重并发症.小儿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和治疗有别于成人.本文综合近五年小儿PH治疗的文章,总结历年国际及国内范围对该病的病案报道,分别从药物、内镜、介入、手术、肝移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描述,理清了门静脉高压治疗的最新进展,有助于提高各种病因门静脉高压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完成的1899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患儿,按术后有无MODS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MODS 35例,发生率为1.84%,病死率为51.43%.单因素分析显示:复杂先心病、围术期发生意外、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感染与术后发生MODS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杂先心病、围术期发生意外、体外循环时间超过180 min、术后感染为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MODS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存在MODS危险因素的患儿应给予更为细致的围手术期及术后的监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