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在本质上迥然,但两者关系密切,呼吸道感染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呼吸道感染引起上皮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其病原等大分子物质进入机体形成特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即构成变态反应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常见呼吸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感染与哮喘关系的近年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而且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1]。引起哮喘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感染是引起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已证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引起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而细菌感染和哮喘的关系还未明确。细菌感染是促进哮喘的发生还是对哮喘有预防作用,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就此进行讨论。1呼吸道细菌感染与哮喘呼吸道感染常引起儿童哮喘发作,其中病毒、支原体感染已明确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而下呼吸道持续或者  相似文献   

3.
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与哮喘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在本质上迥然,但两者关系密切,呼吸道感染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呼吸道感染引起上皮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其病原等大分子物质进入机体形成特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即构成变态反应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常见呼吸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感染与哮喘关系的近年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支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根据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反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直接损伤气道上皮。增加气道反应性,促进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聚集、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气道的慢性炎症。同时肺炎支原体还参与神经介质及其相关受体和酶的改变,引起气道狭窄及炎症。其他支原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支原体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应用红霉素治疗,在杀灭支原体、改善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方面已取得良好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孙雯  俞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1662-1664
无论哮喘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黏膜免疫系统均会对其作出相应的应答反应。γδT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在种类上和数量上均会有所变化,肥大细胞脱颗粒亦会受到影响,IgA、肺表面活性蛋白、防御素等活性物质也异于正常。因此,哮喘发病黏膜免疫机制是复杂的和多环节的。  相似文献   

7.
8.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及支气管哮喘为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密切相关。MP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抗MP感染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控制有一定的帮助。该文阐述MP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为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MP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导致感染后咳嗽,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发...  相似文献   

9.
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20  
在 2 0 0 2年哮喘全球防治创议 (GINA)中 ,除仍强调哮喘病理学概念为气道慢性炎症伴反复恶化 (代表急性炎症反应 )外 ,并提出与慢性气道炎症平行的是气道重塑。炎症、重塑和气道神经控制的变化引起哮喘反复恶化及更持久的气流阻塞[1] 。尽管哮喘时这些病理改变在起源、调节、预后方面极其复杂 ,但随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对有关启动机制的了解取得较大进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哮喘的治疗 ,本文就目前关注的方面介绍如下一、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哮喘是一种主要累及传导系统的疾病 ,可能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特征有关[1] 。随着对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涉及各个年龄组近20年来,全球范围的的哮喘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探索哮喘的发病机制已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与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年长儿童与成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且与哮喘的发生、急性恶化发作及慢性症状难以控制密切相关.但迄今为止,MP感染诱发或引起哮喘的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MP对支气管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及宿主体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发作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柯萨奇 B 组病毒( C V B) 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 观察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02 例、上呼吸道感染182 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71 例、健康儿童30 例。采用 E L I S A 法测定静脉血 C V B 抗原( C V B- Ag)和 Ig M 抗体( C V B- Ig M) 、免疫组化法测定 T 细胞亚群和[3 H] - Td R 标记法测定 N K 细胞活性。结果 ①哮喘患儿 C V B 感染率为578 % (59/102) ;②哮喘患儿 C D8 显著升高; C D3 、 C D4/ C D8 及 N K 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 P <001) ;而 C V B 阳性哮喘患儿 N K 细胞活性又低于非 C V B 阳性哮喘儿( P < 005) , C D8 明显高于非 C V B 阳性哮喘儿( P < 001) 。结论  C V B 感染与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A缺乏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维生素A具有拮抗气道氧化性损伤、促进气道损伤的修复、抑制气道高反应、诱导免疫耐受、调节气道炎症等功能.维生素A用于哮喘防治成为研究热点,但其效益性仍存在争议.维生素A的受体广泛表达、信号通路复杂,维生素A与哮喘发病相关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目前,维生素A用于哮喘防治的临床研究已有报道,但结果尚不一致.哮喘是一种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今后维生素A用于哮喘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可结合遗传和环境的群体差异.该文就维生素A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病毒感染可引起各年龄段的喘息与哮喘发作。在儿童时期,喘息性疾病常由病毒感染所致,而反复喘息与儿童哮喘有着密切关联。近些年有证据表明鼻病毒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该文简要介绍鼻病毒感染在喘息儿童中的年龄分布、流行季节及易患因素,同时对鼻病毒与喘息的关系、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儿童哮喘与环境空气污染物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境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对哮喘专科56例哮喘儿童的肺功能和发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一年,同时由本市环境监测站对区域内的空气污染指标和空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分析它们的关系。结果空气污染物不同程度影响儿童肺功能,其中以可吸入颗粒物影响最大,并导致β2受体激动剂控制发作的治疗时间延长。结论环境空气污染导致哮喘儿童的肺功能下降,并加重临床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空气中优势真菌与儿童过敏性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气传真菌与婴幼儿和儿童过敏性哮喘关系,及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空气中曝片调查法和曝皿调查法,观察气传真菌的品种和数量;对住院的345例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皮试;对真菌变应原皮试阳性病例进行免疫治疗。结果经1年的调查,曝片观察到的35746个真菌孢子和曝皿观察到的1188个菌落,分属于4个亚门60个种属,常见菌种有黑粉菌、交链孢菌、锈菌、枝孢芽枝菌、芽枝菌、皮思菌、大孢枝孢菌、黑曲菌、杂曲菌和烟曲菌。85例婴幼儿哮喘患儿,39例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阳性(45.9%),260例儿童哮喘患儿,108例皮试阳性(41.5%),总阳性率42.6%。阳性率与真菌数量无关。真菌过敏性哮喘患儿的发病无明显季节特征。108例儿童哮喘中的81例坚持免疫治疗,总有效率为88.9%。结论气传真菌是小儿哮喘的重要致敏原;免疫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白介素-4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白介素 4(IL 4)基因启动子 (C5 90 T)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检测 2 7例哮喘儿童、30例健康儿童IL 4基因C5 90 T基因型 ;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IgE值。结果 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三种基因型 (CC、TT、CT)在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哮喘组T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为 0 6 48,对照组则为 0 5 83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哮喘组与对照组三种基因型之间血Ig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gE升高与IgE正常组间基因多态性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L 4基因 (C5 90 T)多态性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及IgE水平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18.
Ninety children aged 6 to 13 y and suffering from chronic asthma were included in a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lasting 18 mo in order to assess whether life events involving substantial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hild can protect against the increased risk associated with stressful life events.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positive life events, positive long-term experiences, severely negative life events, chronic psychosocial stress and new asthma exacerb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vided they occurred in close proximity to severely negative life events, positive life events, generally related to the child's own achievements, afforded protection against the increased risk of a new asthma exacerbation precipitated by severe events in children whose lives were marked by low to medium levels of chronic stress. No such effect was found in children exposed to high chronic stress nor did long-term positive experiences, such as when the child has a rewarding hobby, affect the asthma risk.

Conclusion : Life events with a definite positive effect can counteract the increased risk of an asthma exacerbation precipitated by a severely negative life event, provided the chronic stress is only of low to medium level. Because this protective influence does not apply where there is high chronic stress, reducing this condition must be seen as a priority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asthma, as these children are also more vulnerable to negative life events precipitating asthma exacerbation.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最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细菌感染呈明显的负相关,并提出了卫生假说.但是哮喘通常发病于生命早期,出生前后暴露内毒素或其他细菌产物可以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其机制可能是围生期感染影响了T细胞的分化过程和Th2细胞因子以及转录因子的变化;内毒素耐受和肺发育的改变也参与了儿童哮喘的预防和发生.  相似文献   

20.
痰液炎性细胞与儿童发作期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反映气道炎症状况的痰液炎性细胞测定在哮喘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in等的诱导痰技术,对105例哮喘发作期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诱因组30例,非感染诱因组75例)的新鲜痰涂片进行迈-格氏加姬姆萨(May-Gruenwald′s Gimsa)复染法和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染色,做细胞学分类计数,测定痰液炎性细胞百分比,同步检测变应厚皮试和肺通气功能。结果:上呼吸道感染诱因组中痰液嗜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位数分别为4%、74%与非感染诱因组(分别为13%、30%)比较、两种细胞各组间差异无有显著性(P<均<0.01),非吸入激素组和不正规吸入激素组中的嗜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75%、15%,与正规吸入激素组(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嗜酸细胞型18型中12例为中、重度哮喘发作者(67%),气道阻塞明显,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的均值(66.09%)与嗜酸细胞型和非嗜酸细胞型(分别为84.16%、84.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痰液炎性细胞可能成为反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程度,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