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2.
保留幽门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6例贲门胃底癌及胃体上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留幽门问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效果。选择5、6组淋巴结无转移,不影响根治效果的6例病人,行保留幽门全胃切除术后,将25cm空肠间置于食管与十二指肠之间。术后通过临床观察,上消化道锁餐X线摄片、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及食管、问五空肠活检等证明此术式有良好的抗返流作用,并延长了食物在“代胃”内停留时间,幽门录作用正常。术后3个月、半年、1年钡餐摄片观察代胃扩张,幽门开放功能良好,无返流现象;术后半年、1年、2年电子胃镜检查并活检,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生存期与同期不保留幽门间置空肠代胃术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贲门癌切除、回结肠间置行消化道重建术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对采用右胸上腹双切口行贲门癌切除、回结肠间置行消化道重建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介绍、总结、评价。结果  12例病人恢复顺利 ,术后无“小胃”症状 ,无食物返流 ,生活质量高。结论 该手术方式与传统的贲门癌切除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贲门癌切除、回结肠间置行消化道重建术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对采用右胸上腹双切口行贲门癌切除、回结肠间置行消化道重建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介绍、总结、评价。结果 12例病人恢复顺利,术后无“小胃”症状,无食物返流,生活质量高。结论 该手术方式与传统的贲门癌切除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中间置空肠P袢消化道重建的效果。方法对30例符合全胃切除术条件的患者施行全胃切除、间置空肠P袢消化道重建。观察术后症状、术前术后体重、进食量、血浆营养参数(血浆总蛋白、血红蛋白)、全血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PNI)以及钡餐造影。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术后进食量、体重恢复快,血浆营养参数和PNI较高,钡餐检查P型空肠袢充盈良好,未见明显反流。结论全胃切除间置空肠P袢符合解剖生理规律,并发症少,代胃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回结肠间置代胃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53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接受回结肠间置代胃治疗。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7.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5.7%,经对症治疗20~35 d后痊愈。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回结肠间置代胃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全胃切除间置空肠改良空肠代胃术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减少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对60例患者行全胃切除并淋巴结扩清后行间置空肠代胃术。结果本术式优点为:(1)抗返流作用强;(2)有类似胃腔的储存功能;(3)保持消化道的连续性;(4)可保留部分运动及消化功能。结论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胆汁返流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连续性空肠间置代胃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全胃切除后距屈氏韧带50cm处结肠后提起空肠,顶端与食管行端侧吻合(A),在A下方行空肠侧侧吻合(B),在B下方再行空肠侧侧吻合(C),在吻合口B、C降支空肠与十二指肠断端行端侧吻合(D),在D的下方降支空肠和B的下方升支空肠以7号丝线结扎.[结果]本术式有四个吻合口,借助管型吻合器吻合,不费时,手术时间平均3小时,不输血.全组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患者均有食欲感,每日进餐4~6次,体重多恢复至术前水平或有增加,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均在正常范围,患者能从事家务及部分体力劳动,对术后生活质量感到满意.[结论]空肠间置代胃术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符合生理;有效防止了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无需切断空肠,手术省时、简捷安全,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根治性全胃切除后进行空肠间置代胃术与单纯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90例,根据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空肠间置代胃术,对照组进行单纯Roux-en-Y吻合术.观察2组手术后血红蛋白浓度(Hb)、血浆前白蛋白(PA)、血浆总蛋白(TP)差异;采用Spitzer评分方法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2组患者Hb、PA、T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Hb、PA、TP水平分别为(122.26±14.06)g/L、(325.48±11.62)mg/L、(64.05±3.54)g/L,对照组Hb、PA、TP水平分别为(133.65±18.26)g/L、(345.64±18.37)mg/L、(67.26±4.55)g/L,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Spitzer评分:研究组活动情况、健康状况、总分分别为(1.42±0.62)、(1.13±0.64)、(1.36±0.62),对照组分别为(0.85±0.65)、(0.71±0.66)、(1.14±0.59),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远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能够有效提高术后肠道吸收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作者为31例胃体或累及胃体部的胃恶性肿瘤施行了根治性全胃切除,管状消化道吻合器食管-间置“0”环空肠(代胃)-十二指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术。体会是:对胃体或侵及胃体部的癌,全胃切除术是有价值的。利用国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间置“0”环空肠代胃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重建的消化通路符合生理,食物正常通过十二指肠而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③代胃袋够大,能满足食物的贮存作用,避免了食糜排空过快;③避免了碱性的十二指肠液向食管返流;④在使用吻合器的情况下,手术简捷易行。为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全胃切除术后回盲肠代胃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后较理想的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对1999年3月-2002年2月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回盲肠代胃。结果 4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营养改善明显,体重均有增加,无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上腹胀满及口腔异味发生。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回盲肠代胃术式符合正常的生理通道,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经腹膈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贲门癌的技术改进谭廷爵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637600)胃贲门癌有时需经胸或胸腹联合切口手术,而经胸手术受到心肺功能的一定限制、因此,我科自1987年以来,采用经腹膈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贲门癌21例,对手术细节及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3.
张锋  任书伟  余强 《陕西肿瘤医学》2013,(11):2534-2536
目的:探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在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施行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随访12个月至24个月,部分病例出现轻度反流性食管炎,代胃容量300ml以上,排空时间30-100min.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更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985年1月-2002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行全胃切除术胃癌病例6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82例中,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163例;袢式吻合47例,改良袢式吻合Ⅰ型和Ⅱ型340例,‘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87例、‘P’型空肠间置代胃术45例。比较其术后并发症、体重变化。结果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在Roux—en—y综合征发生率、预后营养指数、进食量、体重减轻各个方面分别优于或等于袢式吻合、改良袢式吻合I型和Ⅱ型、‘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和‘P’型空肠间置代胃术。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一肌肉功能的连续性,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通道,对于减少全胃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间置空肠储袋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面的优点,以减少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总结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抚顺市中心医院7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传统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及Roux-en-Y+空肠储袋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并发症、Visick分级指数及营养指标等。结果应用连续间置空肠储袋代胃术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32例病例术后恢复良好,与另外两组消化患者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术后1年的Visick分级指数及营养指标较好。结论全胃切除术后连续空肠储袋代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贲门癌全胃切除有效手术方法,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我们对36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腑端侧吻合、空肠侧侧吻合术,其中21例于空肠输出端附加人工幽门。结果:附加人工幽门者与未附加人工幽门者相比代胃的空肠随术后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代偿性扩张,肠壁增厚、粘膜皱壁增粗。结论:该术式具有方法简单,术后生活质量高、生存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临床价值较大的附加手术。  相似文献   

17.
胃已成为食管癌外科中首选的代食管器官,然而在不能使用胃的情况下,应考虑使用结肠间置术代食管以重建消化道.与胃代食管术比较,结肠间置代食管术有相应的优缺点.全文就结肠间置术的手术指征、术前检查准备、手术方法、术后临床结果、长期生活质量等方面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全胃切除间置回盲部回肠“p ”字代胃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方法:全胃切除术后利用带蒂的回盲部回肠制成“P”字代胃,自体的回盲瓣代替幽门,间置于食管和十二指肠间,形成“新胃”。结果:20例病人术后6个月均恢复一日三餐、平均每日进食量580g(450-620g),体重恢复或超过术前16例,占88.9%(16/18),代胃容积平均385ml(300-450ml),代胃排空时间平均145分钟(124-186ml),全组无胸骨后疼痛,无食物,消化液返液等现象,无倾倒综合征,无脂肪性腹泻,1、3年生存率为;87.5%(14/16)和60%(6/10)。结论:间置回盲部回肠“P”字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的 探讨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方法 全胃切除术后利用带蒂的回盲部回肠制成“P”字代胃 ,自体的回盲瓣代替幽门 ,间置于食管和十二指肠间 ,形成“新胃”。结果  2 0例病人术后 6个月均恢复一日三餐 ,平均每日进食量 5 80 g( 45 0~ 6 2 0 g) ,体重恢复或超过术前 16例 ,占 88.9% ( 16 / 18) ;代胃容积平均 385ml( 30 0~ 45 0m1) ,代胃排空时间平均 145分钟 ( 12 4~ 186m1)。全组无胸骨后疼痛 ,无食物、消化液返流等现象 ,无倾倒综合征 ,无脂肪性腹泻。 1、3年生存率为 :87.5 % ( 14/ 16 )和 6 0 % ( 6 / 10 )。结论 间置回盲部回肠“P”字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肠间置代食管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空肠间置代食管术治疗3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结果 3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空肠间置代食管重建消化道术式,对食管癌贲门癌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