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提高^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检出。方法28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后30~60min,口服呋塞米(速尿)40mg或静脉注射呋塞米50mg,给药前后多饮水、多排尿,再过30min后憋尿下再次进行局部PET/CT显像。分析比较2次显像结果。以利尿^18F—FDG PET/CT显像中肝脏和软组织摄取^18F-FDG为标准,将正常肾组织和(或)膀胱放射性清除效果分为良好、一般、差。结果28例患者肾脏和膀胱促排良好率为85.7%(24/28例)。8例初诊原发肿瘤和8例术后肿瘤复发患者,常规PET/CT显像恶性肿瘤病灶难以辨认或显示不清,而利尿PET/CT显像病灶清楚显示;2例初诊肾透明细胞癌和1例错构瘤病灶内无^18F—FDG浓聚,呋塞米促排无助于提高病灶的检出。9例术后无肿瘤复发者常规和呋塞米介入PET/CT检查均为阴性。呋塞米促排后PET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检出灵敏度为88%,与CT(83%)相近(x^2=0.232,P〉0.05),但38.8%患者因行PET/CT而提高分期。结论呋塞米介入能减少尿液高放射性水平对邻近肿瘤显示的影响,提高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2.
11C-蛋氨酸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1C-蛋氨酸(MET)PET/CT显像对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2例正常对照者、2例脑胶质瘤初诊患者和23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11C-MET PET/CT显像;25例患者中有17例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临床随访时间3~17个月.结果4例脑胶质瘤术后无肿瘤残余或复发者11C-MET显像为阴性,其中3例同时行18F-FDG显像也为阴性.2例胶质瘤Ⅱ级初诊者和19例脑胶质瘤术后残余、复发者中,20例11C-MET显像阳性(肿瘤/灰质、肿瘤/白质比值分别为2.02±0.96、3.01±1.79),其中14例同时行18F-FDG显像中12例为阳性.11C-MET显像所见病灶远较18F-FDG显像清晰.14例患者11C-MET、18F-FDG显像的肿瘤/灰质、肿瘤/白质比值分别为2.15±1.16比0.97±0.43(P<0.01)、3.31±2.16比1.90±0.67(P<0.05).结论11C-MET对脑胶质瘤的显像、定位优于18F-FD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在恶性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体部恶性肿瘤伽玛刀治疗前后行PET/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病灶的CT及PET影像学表现,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的CT检查表现为病灶缩小、纤维化,大病灶中心低密度液化坏死区,有斑片状钙化.CT检查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18例中完全缓解(CR)3例(16.7%),部分缓解(PR)10例(55.6%),无变化(NC)2例(11.1%),进展(PD)3例(16.7%),总缓解率(CR+PR)为72.2%.共34个病灶进行治疗,治疗后有效病灶PET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程度较轻,较模糊,边缘欠清,分布不均,坏死区见放射性缺损.PET显像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18例中CR4例(22.2%),PR 8例(44.4%),NC 1例(5.6%),PD 5例(27.8%),CR+PR为66.7%.治疗后标准摄取值(SUV)改变的病灶为100%(34/34例),其中SUV下降病灶占85.3%(29/34个),SUV增加病灶占14.7%(5/34个).SUV变化率>50%的病灶占44.1%(15/34个).34个病灶治疗前后SUV分别为6.33±2.62、3.88±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580,P<0.001).结论 PET/CT对伽玛刀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率的评价有重要价值.PET显示肿瘤残余及复发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胃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1月做18F-FDG PET检查的5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恶性肿瘤的PET图像,其中49例患者有同期CT检查结果.PET显像结果均由病理或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结果①23例患者治疗后胃局部18F-FDG摄取增高,其中9例证实有肿瘤残余或局部复发,标准摄取值(SUV)为4.24±2.98.14例为生理性摄取或胃炎、吻合口炎、胃动力异常等良性摄取,SUV 2.72±0.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87,P<0.05).②对转移灶的检出,18F-FDG PET显像和CT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90.0%(27/30例)、50.0%(15/30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11.43,P<0.005).PET显像9例与CT检查结果相符;6例PET发现的病灶多于CT;10例PET发现转移灶而CT未见异常,其中2例B超检查阳性而CT检查阴性,PET显像证实了B超所见;2例PET否定了CT提示的转移灶,但发现其他部位转移.5例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其他检查阴性,而PET显像发现转移灶.25例PET显像未发现转移灶者中有3例假阴性.结论18F-FDGPET显像对胃肿瘤治疗后残余或复发及转移灶检出率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但特异性差.  相似文献   

5.
18F-FDG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治疗随访证实的SPN(共27个)患者,同期行^18F—FDGPET/CT显像和病灶部位HRCT检查。^18F—FDG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良恶性。HRCT则根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判断良恶性。所得^18F—FDGPET/CT结果和^18F—FDGPET/CT与HRCT相结合结果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比较。结果27个SPN中15个恶性,12个良性。PET/CT正确诊断14个恶性和9个良性SPN。3个良性SPNPET/CT显像为阳性,其中2个经PET/CT和HRCT联合诊断为良性。联合诊断灵敏度和单纯PET/CT相同(93.3%),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高于PET/CT(91.7%、93.3%、91.7%和93.7%对75.0%、82.4%、90.0%和85.2%)。结论^18F—FDGPET/CT结合HRCT是有效的无创性鉴别SPN良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和术后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已证实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PET/CT显像结果。分2组:第1组16例,术前怀疑恶性肿瘤,行PET/CT进行诊断分期;第2组14例,术后6个月~2年不等,行多次化疗或放疗,用PET/CT监测有无复发或转移。结果由手术病理检查和随访证实。结果第1组16例患者中PET/CT诊断15例阳性,其中7例显示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最小直径约0.6cm;有l例假阴性。第2组14例患者中PET/CT显示10例共14处复发或转移,直径0.8~3.0cm。无假阳性。结论PET/CT显像可用于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  相似文献   

7.
笔者探讨了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对恶性肿瘤放疗后疗效评价、判断肿瘤局部残留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恶性肿瘤患者 48例 ,男 3 1例 ,女 17例 ,年龄 3 1~ 75岁 ,其中肺癌或术后复发 16例 ,鼻咽癌 14例 ,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8例 ,脑转移瘤 7例 ,乳腺癌 3例。 48例共 55处肿瘤病灶采用Vrian2 10 0C直线加速器、6× 10E6VX刀或OU XGD型旋转式γ刀行局部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 ,单靶点照射 3 6处 ,多靶点照射 19处 ,单次吸收剂量 5~ 2 0Gy ,分次吸收剂量 5~ 10Gy 次 ,总吸收剂量 2 4~ 44Gy。患者治疗后 3~ 6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观察98例胸部恶性肿瘤治疗后疗效的作用。方法 ~(18)F-FDG PET/CT显像检查了98例手术+放化疗、放化疗和氩氦刀3类治疗后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分析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对比同机CT病灶分布的特征,分析与~(18)F-FDG PET显像的异同。结果受检患者98例中阳性87例,阴性11例,其中手术+放化疗44例(阳性34例,阴性10例);放化疗组15例(阳性14例,阴性1例);氩氦刀组39例(阳性39例)。各治疗组之间~(18)FFDG PET/CT显示的治疗后残存病灶数量差异有显著意义(X~2=24.40,P0.001)。~(18)F-FDG PET显示病灶130个,病灶最大横径2.2~9.4cm,平均(5.20±1.73)cm;同机CT显示病灶132个,最大横径1.0~10.6cm,平均(4.48±2.19)cm,~(18)F-FDG PET与同机CT显示的病灶大小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意义(t=0.079,P0.05),二者正相关性关系(r=0.85,P0.01)。但是PET反应的是残留恶性组织的活性而CT仅是解剖改变。~(18)F-FDG PET病灶的T/NT比值1.3~26.07,平均6.32±5.48。结论 ~(18)F-FDG PET/CT在观察胸部恶性肿瘤疗效中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单纯PET图像难以区分脂肪或肌肉组织摄取^18F-脱氧葡萄糖(FDG)及是否为病理性摄取,CT特异性脂肪密度为其定性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现将本院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的12例脂肪摄取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原发肿瘤病灶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ax)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17例2002-2008年临床疑诊MPM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病灶的SUVmax.将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证实的MPM患者按照有无转移分为2组,测定每例患者原发肿瘤病灶的SUVmax,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Vmax对患者转移与否的诊断价值,判断预后.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经病理及随访结果证实MPM 12例,良性胸膜病变5例,二者的SUVmax分别为5.78±1.81和2.7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P<0.05).全身18F-FDG PET/CT显像诊断MPM的灵敏度为100%(12/12),特异性为4/5,准确性为94%(16/17),18F-FDG PET/CT显像有7例MPM伴有骨和(或)淋巴结转移.SUVmax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AUC)为0.80.结论 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对于MPM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原发肿瘤病灶SUVmax越高越易发生转移,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CT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黑色素瘤诊断、临床分期及监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黑色素瘤患者61例,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诊断.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对黑色素瘤病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40/44)、88.2%(15/17)和90.2%(55/61).其中12例治疗前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3.3%(10/12).在黑色素瘤病灶局部切除、尚未进行其他治疗的9例患者中,5例残余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检出3例;4例远处转移灶患者全被检出,提高了临床分期,改变了治疗方案.首先发现转移性黑色素瘤病灶并且手术切除后,寻找原发灶的7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2例,4例其他转移灶全被检出.黑色素瘤患者根治术后监测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33例,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19/19)、85.7%(12/14)和93.9%(31/33).与同期临床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更多,33例患者中,16例(48.5%)病灶提高临床分期;7例(21.2%)排除可疑病灶,降低临床分期;10例(30.3%)检出病灶与临床一致.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黑色素瘤的诊断,残余病灶、复发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临床分期的明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Castleman病(CD)的临床分型、疗效评价及转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CD患者[年龄(45.64±14.30)岁,男、女各7例]的18F-FDGPET/CT影像表现(病灶数量、分布、SUVmax),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病理类型、病理转化患者的影像表现,并对4例化疗后复查18 F-FDG PET/CT患者的病灶影像学变化进行记录.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及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12例病理未发生转化的CD患者,化疗前18 F-FDG PET/CT检查均有1个或多个淋巴结肿大且伴有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3.94± 1.44(1.9 ~ 6.8);临床类型为单中心(2/12)与多中心(10/12) CD的SUV max分别为4.55±3.18和3.82±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P>0.05);病理类型分别为透明血管型(4/12)、浆细胞型(6/12)、混合型(2/12) CD的SUVmax分别为3.56±0.96、4.73± 1.41和2.30±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74,P>0.05).4例(4/12)化疗后复查PET/CT的患者中,3例病灶完全消失,1例病灶缩小、代谢减低.2例(2/14)发生病理转化的患者,SUVmax10.85±2.05,高于未转化者(3.94±1.44;Z=-2.19,P<0.05).结论 18F-FDGPET/CT对于指导CD的临床分型、评价化疗疗效和监测病理转化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8 F-FDG PET/CT显像探测原发肿瘤病灶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寻找原发肿瘤病灶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转移瘤患者31例行唧CT显像,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活组织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29例患者唧CT显像准确显示其原发灶,分别为结、直肠癌7例,肺癌13例,甲状腺癌3例,子宫恶性肿瘤4例,胰腺癌和鼻咽癌各1例。1例PET/CT检查未能确定其原发灶。另1例临床诊断为肾上腺转移瘤的患者,PET/CT显像为良性肿瘤,经CT动态增强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结论PET/CT显像对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8F-FDG PET/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及检测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18F—FDGPET/CT检查的46例临床疑胰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胰腺癌患者26例,良性病变者20例,比较分析PET和CT的特征。结果当选择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95为判断良恶性的界值时,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是88.5%(23/26),特异性是85.0%(17/20)。^18F—FDGPET/CT显像假阳性3例,假阴性3例。同时发现16例检查前未确定的肝、肺、骨及淋巴结转移患者。根据显像结果,11例患者治疗方案得以修正。结论根据现有资料分析,^18F—FDGPET/CT是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及检测胰腺癌患者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原发性腹膜乳头状浆液性癌(PPPSC)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PET/CT中心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10例绝经期女性PPPSC患者,年龄61~81(69.4±6.2)岁.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分析其病灶CT表现及PET的SUVmax,观察PPPSC的PET/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定PET/CT检查前或后1周内患者血清CA12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评估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三者中最大的SUVmax与CA125的相关性.结果 10例PPPSC患者i8F-FDG PET/CT显像主要表现为:10例患者大网膜呈絮状、多发结节状及饼状软组织密度不均匀增高及代谢增强(SUVmax为6.32±2.87);9例壁腹膜及8例肠系膜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结节状或条状软组织不均匀增厚及代谢增强(SUVmax分别为5.96±2.14和5.70±1.69),其中壁腹膜以盆壁腹膜受累为主,肠系膜以小肠系膜受累为主;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以肝周及盆腔为主;2例双侧卵巢及1例右侧卵巢稍增大,最大直径均在5 cm以内,同时伴有代谢异常增高;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出现点状钙化灶、有少量胸腔积液、有肝脏转移、伴有肝门淋巴结转移各2例.所有患者CA125均增高[(51.25±26.40)×104 U/L],CA125与壁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三者中最大SUVmax无明显相关性(r=0.05,P>0.05).结论 PET/CT显像可显示PPPSC病灶部位,也能反映病灶的代谢状态,可用于PPPSC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并有病理结果的3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21 ~ 73(53.00± 12.57)岁.选取20名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PET/CT中心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而甲状腺未发现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11名,年龄40~55(45.00±4.72)岁.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对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和对照组及恶性病变和对照组的SUVmax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并对甲状腺结节长径行ROC曲线分析(AUC≥0.70为诊断准确性中~较高).甲状腺结节出现局限性异常放射性浓聚,而CT示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有点状、小圆形或弧形钙化,或同时颈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的肿大淋巴结,远处器官出现可疑转移瘤者,PET/CT诊断为恶性.计算PET/CT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效能指标.结果 (1)病理结果为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16例.甲状腺良、恶性组和健康对照组SUVmax分别为7.59±8.69、5.75±4.48和1.38±0.57.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07,P>0.05),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408和3.553,均P<0.01).(2)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的ROC分析,AUC为0.557 (<0.70),诊断准确性较低.(3)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2.2%(13/18)、75.0%(12/16)、76.5%(13/17)、70.6%(12/17)和73.5% (25/34).结论 甲状腺结节单纯依据放射性摄取情况判断良恶性价值有限,但结合同机CT上的病灶形态学特点,18F-FDG PET/CT可以初步推测其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客观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胰腺恶性病变,6例良性病变患者行全身^18F-FDGPET/CT和增强CT检查,根据PET、增强CT和PET/CT图像上的表现分别诊断,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和PET/CT准确诊断全部恶性病变,而增强CT准确诊断全部良性病变。PET和PET/CT在6例良性病变诊断中分别显示2例和1例假阳性,而增强CT在15例恶性病变中有2例假阴性,但在上述3种诊断方法中分别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都得到了相互间的纠正。增强CT、PET和PET/CT三者在诊断胰腺恶性肿瘤上的准确性分别为90.5%,90.5%和95.2%。此外,PET/CT比增强CT检出了更多的肝脏、淋巴结和骨转移灶;两者检出病灶数量分别为35,41,9和16,24,3个。结论PET/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上有价值,PET/CT和增强CT联合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的8649例受检者中,诊断为心脏肿瘤者占0.16%(14/8649).对这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6.9(35 ~68)岁.患者最终诊断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5例)、肿瘤病史和临床随访结果(9例)为依据,分析18 F-FDG PET/CT诊断情况.结果 14例心脏肿瘤,18F-FDG PET/CT均作出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其中,转移性肿瘤11例,占78.6% (11/14);原发恶性肿瘤2例,占14.3% (2/14);原发良性黏液瘤1例,占7.1% (1/14).11例转移性肿瘤的原发肿瘤分别为HCC(8例),肺癌(2例)和食管癌(1例).2例原发恶性肿瘤均发生转移.13例恶性肿瘤患者SUVmax为3.2 ~10.7,高于正常心肌.结论 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对心脏转移及原发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探查心脏恶性肿瘤全身转移情况,从而进行准确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