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将173例需要放射治疗的病人分为2个组:实验组79例,在每次放射治疗前半小时放疗区皮肤涂抹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94例做空白对照组,由厂家提供不含任何药物成分的防护剂基质作为对比剂,使用方式同实验组。结果 皮肤反应发生率:轻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87.3%,对照组为61.7%。重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5.1%,对照组为37.2%,出现于照射50Gy以前实验组为44.3%,对照组79.8%。结论 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提高皮肤的射线耐受量,对病人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亚芬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73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即应用比亚芬,对照组不予应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Ⅲ级及以上发生率为8.10%(3/37),对照组为30.56%(11/3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Gy照射剂量之前,对照组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24例,观察组出现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亚芬可以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颜志勇 《工企医刊》2013,26(1):19-20
目的观察奥克喷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18例鼻咽癌放疗及30例乳腺癌术后行胸壁放疗的共计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在开始放疗至放疗结束后2周内给予奥克喷保护照射野皮肤,对照组只做常规皮肤护理,不涂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Ⅰ、Ⅱ、Ⅲ级的发生率分别为为25%、33.3%、83%和58.3%、45.8%、16.7%;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出现在30Gy以前的分别为50%和79.2%。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奥克喷能有效地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并且能推迟损伤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比亚芬乳膏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将8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结果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和皮肤反应发生剂量两组比较,用药组远远好于对照组。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放射皮肤防护剂治疗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7月入住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放疗中心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及试验组,传统组40例采用常规皮肤干预,试验组40例患者放射野每天涂擦适量放射皮肤保护剂,2次/d,直到疗程结束,观察两组皮肤反应发生情况,并在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均达到100%,试验组皮肤反应Ⅰ、Ⅱ例数占比分别为82.50%、17.50%,传统组为52.5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5、4.013,P=0.004、0.045<0.05);疗程结束时,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1.95±0.50)分,传统组为(4.21±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1,P=0.000<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时在放疗野涂擦皮肤保护剂,有益于减轻放疗野皮肤反应程度,缓解患者主观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放射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皮肤损伤发生的效果。方法 6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全胸壁切线野照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时予以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涂搽照射野皮肤,而对照组则按传统的方法涂搽冰片滑石粉,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放射皮肤损伤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Ⅰ级放射皮肤损伤发生的例数分别为24例和9例,Ⅱ级放射皮肤损伤的例数分别为6例和18例。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Ⅲ级放射皮肤损伤,而观察组0例。结论呋喃西林炉甘石洗剂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发生,经济实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皮肤放射性湿性反应是放疗中皮肤最主要辐射反应之一。临床表现为照射野内皮肤高度充血、水肿、烧灼样疼痛,水泡形成,并有渗出液、糜烂。发生的最敏感部位主要是在大面积照射野或照射野皮肤的皱褶及潮湿处。为了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提高放疗效果,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自1995年开始使用维斯克外敷治疗皮肤放射性湿性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7例,其中鼻咽癌患者7例,发生部位为面颈联合野的颈部照射野区;乳腺癌10例,发生部位为腋下照射野区。皮损面积均在8~12cm2,无脓性分泌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9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150例病人进行放射性治疗积极预防或及时处理放疗皮肤反应,给予全面护理;结果本组病人经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放疗皮肤护理后状况良好;结论加强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是放疗过程正常进行保障,可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降低食管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10年7月-2014年7月传统皮肤护理及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的食管癌患者各100例。传统皮肤护理组患者只做常规放疗宣教和对症皮肤护理;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传统皮肤护理基础上于放疗前、后30rain在放射野皮肤上涂抹专用药膏(比亚芬、三黄膏)。结果:两组患者放疗中断人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放疗阶段皮肤损伤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卡方分割示:随着放疗的推进,差异主要存在于I、Ⅱ度与Ⅲ、Ⅳ度皮肤损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能有效延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显著降低食管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大大降低食管癌放疗中断现象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痛苦及额外经济负担,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肿瘤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的局部皮肤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皮肤损伤程度、放疗中断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肤损伤程度以及放疗中断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放疗后发生局部皮肤损伤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皮肤损伤,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邯郸市541名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准确评价邯郸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损伤状况,探索职业性慢性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利用χ2检验分别对放射组工作人员与对照组人员、男女放射工作人员及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及工业探伤不同工种放射人员之间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淋巴细胞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人员相比,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淋巴细胞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女性放射工作人员相比,女性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淋巴细胞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及工业探伤各工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人员存在着低剂量电离辐射损伤,尤其体现在女性工作当中,有关部门应改善放射人员的工作环境,改良他们的防护设备,提高他们的个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奋  孔繁忠  林少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88-189,191
[目的]探讨中晚期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对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适型治疗组及常规放疗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及常规放疗技术进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及放射性脑损害发生情况。[结果]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率,适形放疗组为92.0%及47.0%,常规放疗组为86.0%及39.0%,适形放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慢性脑损伤发生率适形放疗组为12.0%,常规放疗组为18.0%,常规放疗组高于适形放疗组。[结论三维适型放疗技术能够改善中晚期鼻咽癌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减少放射性脑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某院医学影像系的学生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3例,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他们进行教学,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的胶片幻灯机教学模式对他们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对放射治疗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在学期结束后对放射治疗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媒体教学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优势明显,值得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剂量变化方案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4月入住某院并经过病理诊断证实鼻咽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A、B、C3个调强剂量组,每组患者24例,各个组别分别采取不同的调强放疗方案。分别在放疗23次结束时、放疗23次结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所有患者的口干程度进行跟踪随访和记录。同时在放疗23次结束后12个月对患者的肿瘤消退情况及12月患者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在多数组织器官中的照射剂量高于其余两组,并且对患者腮腺造成的损伤较大。3个组别在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治疗方案强度过高,需要改进,而B、C两组的治疗方案差别不明显,均适合在鼻咽癌放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邢宏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64-4065,4067
[目的]探讨爱迪联合放射综合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加用爱迪注射液。[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77.5%(31/40),对照组为5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较轻,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食管黏膜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2.5%(29/40),对照组为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结论]爱迪联合放射综合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能明显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更易为老年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梁武  陈治军  罗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24-3125,3127
[目的]探索利用顺铂联合放疗对胶质瘤治疗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C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和放疗加化疗组,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FSE的荧光信号。[结果]放疗加化疗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单纯放疗及单纯化疗组明显下降。[结论]放疗加化疗联合不仅减少了化疗药物和射线的用量,也大大降低了治疗后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为指导临床胶质瘤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受试物5027营养霜在短期内集中推销后出现多例皮肤不良反应(接触性皮炎)《毒理实验结果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无刺激性(皮肤反应积分家兔0.125,豚鼠0.100),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无明显刺激性(刺激指数11.6,病理积分3.8);皮肤变态反应训度致敏物(致敏率40%)。实验研究表明不能排除其对人体的致敏作用,提示对新的原料、成分或产品上市前应做好必要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8.
祁寒梅  谭刚  王东云  先德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21-1323
目的对某医院灾后重建放射场所进行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该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措施在控制职业照射和防止潜在照射方面的有效性、适宜性,以保障灾区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依据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对该场所进行监测,同时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对该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放射场所设计、布局合理,各种防护配套设施及管理制度健全,各监测点辐射水平在0.10~0.36μGy/h之间,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结论某医院灾后重建放射场所放射防护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可投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治疗效果,探索伽马刀治疗功能性垂体瘤较为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选择2006~2010年湖北省中山医院和襄阳市铁路中心医院两家放疗中心77例接受伽马刀治疗的功能性垂体瘤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的53例分为观察组,余者24例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有效率为87.5%,对照显示,两组患者显效者和有效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瘤体直径和瘤体体积对照显示,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水肿者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伽马刀放疗时采取薄层扫描,可提高定位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通过改进本科室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措施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住院且经上肢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本科室常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流程,试验组维护流程为采用规范移除敷贴的方法,敷贴粘贴前进行皮肤保护及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质量控制小组,观察两组静脉导管周围皮肤浸渍、渗出,接触性皮炎,机械性损伤及穿刺点感染等的例数,计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中心静脉导管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