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98~2002年以参附注射液并阿托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2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梗死部位于下壁31例、右室3例、下壁合并右室7例、下壁合并后壁2例、前壁4例、前间壁1例,其中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9例,窦性停搏4例,Ⅱ度窦房阻滞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交界性逸搏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5~77岁,平均54.64岁;起病时间30min至49h,平均14h;心率34~59次/min,平均51次/min。对照组2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病24小时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比较、分类。结果:心电图正常12例,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18例,其中:T波改变18例、ST段改变13例、等位性Q波8例、急性损伤阻滞6例、缺血性J波10例、室早5例、窦速16例、窦缓8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坏死性Q波1例、室内传导阻滞3例。梗死部位:前间壁10例、前壁6例、广泛前壁7例、下壁7例(其中下壁伴右室心梗1例、下壁伴正后壁心梗1例)。结论: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患者房室传导阻滞情况。结果48例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均恢复,死亡3例。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 3年来用常规西药加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患者 36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治疗组 :36例均系近 3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有严重并发症的住院患者 ,男 2 4例 ,女 1 2例 ;年龄 5 2~ 81岁 ,平均 6 7.5岁。梗死部位 :下壁 1 1例 ,下壁 +右室 5例 ,前壁 1 0例 ,下壁 +前壁 1 4例 ,后壁 2例 ,广泛前壁 3例。并发症 :室早 9例 ,休克 1 1例 ,缓慢心律 7例 [Ⅱ度Ⅱ型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各 2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3例 ],心衰 7例 ,泵衰 2例。开始治疗距发病时间 6h内 8例 ,6~ 2h1 1例 ,1 2~ 2 …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不典型心电图类型和特点。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心电图不典型AMT患者,对所有患者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各异,以T波改变为主(占42.8%),梗死定位也比较广泛。全组AMI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12例,下壁组的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率高于前壁组,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部位有关,部分AMI早期心电图表现虽不典型,但具有与AMI相关的固有特点,有助于AMI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完全性闭塞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主要累及左心室,左心室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前壁心肌梗死及下壁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右室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常与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出现,很少单独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易导致右心衰竭和血流动力学异常,临床表现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上对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治疗与单纯下壁心肌梗死的治疗不同,护士及早发现右室梗死先兆,掌握病情观察要点,可为病人的抢救赢得时机,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7.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RVI)临床上常与左室下壁、后壁梗死同时存在 ,多见右心衰 ,并发低血压和休克者较多。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率 ,笔者收集 1990~ 2 0 0 1年 16例患者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5 3~ 75岁 ,平均 6 6 .5岁。 9例为急性下壁合并右室梗死 ,4例为急性后壁合并右室梗死 ,2例为单纯右室梗死 ,1例为急性前间壁合并右室梗死。有右心功能不全体征者 12例 ,低血压 8例 ,心源性休克 2例。 16例均有血清心肌酶异常 ,并符合急性心梗演变过程。1.2 心电图表现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9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心电图均异常,其中3例心电图表现为前壁心肌梗死,2例表现为前壁加下壁心肌梗死,2例表现为下壁心肌梗死,1例表现为下壁加侧壁心肌梗死,1例表现为侧壁心肌梗死,6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9例患者心肌标记物均明显升高,1例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完全正常,1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必须认真询问病史,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及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7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胸痛者32例,不典型胸痛者18例,无明显胸痛者7例。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大44例,13例无明显颈静脉怒张。梗死部位包括下壁梗死+右室梗死15例,下壁+正后壁+右室梗死33例,前壁+下壁+右室梗死9例。经综合治疗后,治愈出院51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心室纤颤2例,泵衰竭4例。结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情复杂,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右心衰竭症状时应该考虑本病的可能。只有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早给予正确的积极治疗才能提高患者梗死后的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通常指右室与左室下壁梗死并存的一种双心室梗死形式,约占下壁梗死的30%-50%。为了提高对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认识,我们对本院2005年4月-2007年11月收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3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观察发病12小时内入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18例,结果表明:单纯AIMI者(64例)下壁导联ST段抬高与胸前导联ST段压低相关良好。同时合并右室梗死(16例)可使胸前导联ST段抬高。同时合并侧后壁梗死(38例)可使胸前导联ST段进一步压低,同时合并右室梗死或侧后壁梗死者,可使下壁导联ST段抬高与前壁导联ST段下降的相关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2例急性下壁心梗并3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及通心络胶囊结合西医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70例。按照随机设计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静脉输注,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5.6%,对照组为26.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9.4%,对照组为38.2%;治疗组病死率8.3%,对照组为20.6%。两组观察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及通心络胶囊配合西医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梗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房室传导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体会。结果:护士通过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协助医生植入临时起搏器,稳定患者的心率,维持有效的血压和重要器官的灌注,经进一步的治疗及护理14例患者病情由危急转为平稳,最后康复出院。结论:护士通过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患者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积极迅速配合医生植入临时起搏器,稳定血流动力学,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6 8岁。既往患糖尿病 15年 ,口服降糖药 ,血糖控制良好 ;尿蛋白 (- )~ (± ) ;肾功能正常。肺结核 ( 型 )病史半年 ;乙型肝炎病史半年。在我院传染科住院 ,抗痨治疗期间于 1998年 3月 31日突发头晕、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发凉 ,测血压为 0 ,心率 2 8次 /分。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 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 :冠心病 ;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 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源性休克。立即给予静滴阿托品、多巴胺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治疗 ,1小时后血压回升至 10~ 13.2 /5 .3~ 8k Pa,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RVI合并下壁梗死14例,占47%;合并正后壁梗死5例,占17%;合并下壁+正后壁梗死7例,占23%;合并前间壁+下壁梗死2例,占7%;单纯ARVI 2例,占7%。结论ARVI常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右胸导联ST段升高是诊断RVI的可靠指标。治疗上重视扩容,慎用血管扩张剂,扩容治疗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个体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过临床治疗,好转36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5.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需根据心电图检查及时作出病情判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措施,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石建华 《河北中医》2001,23(7):538-539
1999-01~1999-06,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并发心功能不全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32例均系住院病人,男 11例,女21例;年龄32~83岁,平均64.8岁,>60岁27例(84.6%);急性心肌梗死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合并心房纤颤6例,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室性早搏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心房和左心室均扩大7例,单纯左心房扩大5例,右心室扩大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一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诊疗过程,试图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致命性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最有效的急诊救治手段,以期降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和减少其它并发症的出现,并使患者获得最佳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